随着更多的企业、商户的复工复产,最近值守的霍邱路东段(城隍庙商业区东大门),比之前的建工大院和六安路37号两个“三无”小区任务还要重,且更加复杂。

       霍邱路是东西方向,往西直通蒙城路,往东直通六安路,中间又贯穿城隍庙街区和省民政厅宿舍、假肢厂宿舍、四十五中宿舍等几个“三无”小区。东来西往的、在这里居住的、开店营业的、送货送快递的、购买商品的……都要从这经过。

       这几天,我们值守人员不仅是引导群众扫码通行的主要力量,还充分过了把“警察瘾”:“请停车,扫个码。”“过,过,后面的跟上。”“前面的电动车稍微让下,让后面的车过去”“方向往左一下,好,可以过。”“小心,后面有车。”“这是单行道,逆行小心被拍”……

       自值守帐篷在此安家后,这里也成了辖区内商场经营户、单栋宿舍楼、储物仓库、沿街门面业主接收外卖、快递包裹的中转站,我们也顺理成章地当起了兼职快递保管员。“您好!快递放在防疫站了。”快递小哥正在跟客户打电话。“你好,我拿下我的快递。”“好,自己找下,上面有名字。”“您好,您的快递赶紧来取下,我们这就要锁门啦!”晚上快8点了,看帐篷内还有快递,我们连忙打电话提醒。

       据社区的同志反映,他们通过“安康码”核验后台,统计了经过我们值守的霍邱东路的人次,每天大概有一千人(上午400左右,下午500多),这个数据还不包括一些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和孩童。

       相比前段时间街上的“门可罗雀”,我更喜欢如今的“门庭若市”。虽然每日上千次的引导、指导,我们早已口干舌燥、腰酸腿疼,但在这条承载党和国家疫情防控的成果记忆,展现人们对工作生活满满的信心和热爱,对下沉社区一线值守人员肯定和赞许的千人通道上,我们依然干劲满满!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