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创立了“境界说”,《人间词话》谈到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我们研读国学经典时,如果能够据此,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钻研拓展,受益也许会比局限于本文本意大增。

  比如学习《诗经》,孔子《论语》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这段话是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研究《诗经》呢?《诗经》可以把人的意志、情感、艺术想象力激发出来,可以以此观察社会民俗与风情,可以对人民产生教育感化,达到彼此和谐的作用,可以借此表达对时事政治的见解,达到讥刺的作用。所以,以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以此侍奉君主,而且能从中多了解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子还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句话是说“熟读《诗》三百篇,交给他政事,却办不通;派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即使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抛开《诗经》其他内容不说,我们单说欣赏《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如何达到三种境界呢?不妨试试。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去拔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这是《关雎》的原文和译文。它以关雎起兴,引出“君子”对采荇菜的“淑女”的爱慕,追求。用重章叠唱的形式,表达求而不得,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思念之苦。然后想像追求成功,步入婚姻殿堂后吹奏琴瑟,敲击钟鼓,以友相待,给她欢乐幸福的生活。


  第一境界 好色——追求爱情


  王国维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西风凋碧树”,是一种烦躁的心情,诗人要观物,首先要摆脱现实的种种纷扰,破除一切我执,包括苦乐、毁誉、利害、得失,挣脱一切个人的私念,达到胸中洞然无物,才能达到观物之微。“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时,便入定,能去体会物之内在本质的美了。

  《关雎》里的“好色”与当今“沉溺于情欲,喜好美好的容貌体态”是不同的,《关雎》是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的:

  首先,它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间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

  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

  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有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君子的追求也只是“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

  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这是孔子所说的“当鲁国的太师开始演奏音乐的时候,到演奏到《关雎》的最后一章,満耳都是美妙的音乐”。 子还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孔子入定,体会到《关雎》之内在本质的美。


  第二境界 好德——追求优秀品德


  王国维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把握,审美主体(作者、研读者)有一种择一的、固执的、终身无悔的精神,在探索着事物的美。这种美必须将事物个别的、外在的、偶然的东西跨越过去,得出普遍的、内在的、必然的一种理念,用审美的把握塑造出美的意象,诗人和读者在此境界的心情是平静、纯净、自然的,寻求一种自然的乐趣。一方面,这种寻求是艰辛的,使人憔悴和消瘦。同时,另一方面,这种寻求又是使作者和读者的感情得到升华,达到完美的意境,虽然“衣带渐宽”,也是值得的,殉身无悔的。

  《论语》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意思是把爱好美色的心换成追求尊贵优秀的品德;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侍奉君主,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与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可信。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是学习过了。

  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我们如果根据孔子和子夏“好色好德”之言,深入拓展开去,是否也可以将《关雎》由“好色”引申为“好德”,“易色”“贤贤”,即由追慕爱情引申为追求优秀品德?我们如果能将爱好美色的心,追求美色的执着,举一反三,深入拓展,延伸到向往优秀品德,追求完善优良品质,那对《关雎》的理解,就会从个别的、外在的、偶然的爱情深入到普遍的、内在的、必然的意象优良品质,就会进入第二境界,《关雎》也就不只是一首爱情诗了,她还将成为一首品德教育的道德教材,其实也正合了《毛诗序》对《关雎》的定位。

  试想,如果一个人对优良品德的追求和完善,能够达到辗转反侧、寤寐求之的地步,那他的品德得有多么高尚?就像我们的先祖尧舜禹一样爱民,像屈原一样爱国,像我们疫情中逆行者专家、无数白衣天使一样舍小家为大家、救死扶伤,像疫情中优秀的企业家一样捐款捐物、为国效力,有责任与担当,像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宅家抗疫的百姓一样截断病毒肆意传播途径,为“战疫”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样的道德个人,这样的道德社会,真是“巍巍乎其有成功也”,还会有什么困难不可以战胜呢?恐怕孔老先生在世,也不会再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第三境界 追求真善美和一切美好的事物


  王国维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里说的是顿悟。经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苦苦寻求,作者和读者能用最明快的语言,将事物和感受玲珑剔透的表达出来,浑如天成。这时作者和读者的心情达到了无欲、无念、无喜、无忧的境界,获得了智慧。“众里寻他千百度”,表达了“慧”的寻求的艰辛,“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达了智慧的顿悟。诗人和读者在艰苦的寻求中,豁然开朗,灵感顿生,妙语连珠,境显现得光辉耀人,情表达得沁人心脾,这是极不容易获得的一种境界。在第三种境界,诗人和读者也从自己创作的诗作中研读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达到了精神上的愉悦。深入创作研读的过程,也便成了我们洗练自己,净化自己,升华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论语·为政篇第二》中记载: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知或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是最明智的。”孔子对“真”的定义和追求毫不含糊。对善和美的追求更是毋庸置疑。《论语·八佾第三》中记载着孔子评价《韶》乐和《武》乐的话:“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评价舜帝的《韶》乐,不仅尽美,而且尽善。因为舜帝的天下,是尧帝禅让的,在《韶》乐中,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旋律,所以尽善尽美;而周武王的天下,是通过讨伐殷纣王所得来的,在《武》乐中,犹有杀伐之声,因此,他的音乐不如舜帝的音乐那么祥和,虽尽美,而未尽善。作为一代圣贤,孔子虽然对西周的礼乐制度推崇有加,但对《武》乐中存在的些微不足,却能够客观评价。《论语·述而第七》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齐国,听到了上古舜帝的《韶》乐,赞叹这支曲子真是太美了!三个月不停地听,不停地学,废寝忘食、食不甘味,竟感觉不到吃的肉的味道。这恰好体现了孔子追求尽善尽美的高尚品德。

  由好色苦苦追寻上升为追求优秀品德,进一步受孔子追求真善美启发,发散思维,举一反三就可以联想,将“好色”“追求优良品质,完善自我形象”拓展为“追求真善美和一切美好的事物”,这样《关雎》就由向往追求美色成为热爱优良品德、完善自我形象,飞跃为孜孜以求真善美和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源泉,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也就会不断推广和加深,我们的视野也就会因《关雎》而大大开阔,《关雎》的内容也就会极大丰富,我们的意识也会由尊重自然生命,升华到塑造精神生命,飞跃到拓展社会生命。由追求个人的幸福完美跨越到追求自然、国家社会的完美,个人的责任和担当也就会由做好自己做好家庭上升到做好地方工作,升华到做好国家的工作,维护好国家的安全和发展,甚至维护好世界的安全和平与发展。就像新冠病毒在中国趋于缓解、世界新冠病毒肆意蔓延之时,中国以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摒弃一些国家的造谣诽谤,共享信息,积极支援许多国家物资和技术团队抗击疫情,这不是真正的以真诚、善良、和美德推动社会趋于美好,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大国的担当和风范吗?中国一直在努力探索,也一直在模范履行。

  解读《关雎》到这一步,我们也许可以欣然合书,陶醉于《关雎》给我们的思想思维源泉,歆享孔老先生、王国维先生给我们的智慧启迪,明确任重而道远,努力去解读其他的经典,并在解读过程中完善自己,壮大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