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用导航仪。
    “党”把握着方向盘,在辽阳北下高速,进城后拐到了火车站广场,见到了一位值勤的交警,“党”开始问路:“警察叔叔,去博物馆怎么走?”
  警察“叔叔”不过二十五六岁,他细心地告诉“党”:“从这里往东走,过两个红绿灯,再向南拐,第二个路口时,你们再问一下。”
  按照“叔叔”的指引,“党”继续开车前行。
  可又担心对红绿灯的理解发生偏差,于是走了一段,又开始问路,这次是一位年龄不大的小学生,是我摇下车窗问的:“喂,小朋友,你知道博物馆怎么走吗?”
  小朋友同样清晰地告诉我们:“向前走,见到红绿灯右转,到第二个路口左转就到了!”
  “党”再走。右转了之后,对哪个路口该左转又产生了怀疑,于是再问。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大爷,去博物馆从哪里拐呀?”
  老人很熟练地告诉我们:“往前走第二个路口,三道街那里左拐就看见了!”
  “党”激动地说:谢谢!谢谢好心和认真的辽阳人!
  有文化的辽阳人啊,你们都知道辽阳的博物馆呀?沈阳人未必都知道“辽博”呢!
  “党”叫党存青,我们的秘书长,热心的文化人。

  

        二

  按时到达博物馆。辽阳的朋友在门前热情地接待我们,随后开始参观。
  进门才知道,原来辽阳的古名叫襄平,不知与杜甫诗中的“便下襄阳向洛阳”有什么关系?“襄”字古时可当“升高”和“除去”讲,襄阳是在襄水的背面,该是取前面的意思,而襄平则大概是取“除去”的意思,《诗经》上有“墙有茨(蒺藜),不可襄也”,古人定名襄平该是求一方的安宁吧!脑子里不懂,不敢乱问,人家把我们当成文化人,我就只好装着明白,认真听着解说员的讲解。
  解说员素质不错,年轻的女孩,大个,身体苗条像模特,面容姣好,堪比演员,干这个行当,该是收入不菲,不然怎能留住这样的人才?可见政府投入的力度。不像我原先走过的一些落后地区的博物馆,讲解员呆在家里,就是邻近的大嫂大妈,遇有人来,懒洋洋地给你开门,然后漫不经心地回答你几个问题,像是你欠了她的,或者她没欠你的。
  这里不然,这里的讲解员认真,解说口齿到位,背得熟练,尽管你稍微提出一点假装明白的问题,她就可能答不上来,但能理解的是她们只对解说词背得烂熟。这就足矣。
  有几个像我们这样不懂、装懂、还乱问的?
  听了一知半解,知道现在辽阳在努力打造“东北第一城”的文化品牌,这个口气好大,口气大的理由是底气足,可这底气是祖宗给的,实际上跟你这辈儿没啥关系。
  你的“关系”是怎样把它“传承”和“弘扬”。
  从博物馆上看,辽阳“传承”和“弘扬”得不错,博物馆建造得挺宏伟,用的材质也好,上等砖石,施工细致,地面锃亮,陈设够档次,据说好多是清华设计的,那该花了大价钱。我已经在国内好几处展馆、博物馆、景区听说和看到,都是以清华设计的为荣,好像出自贝聿铭亲笔一样。但我也听说,社会上对清华的产业化办学是颇有微词的,他们在国内捭阖驰骋,在国外却上不了台面,很少听说他们在国外的什么设计中有所建树,也许只是家里的佛吧!
  可无论怎样,辽阳政府还是肯投入的,心是好的,效果也好。一个地级城市,经济并不算富裕,拿出这多银子,请了这高水准团队,用了这养眼的讲解,足以体现出对文化、历史的重视。
  也因为这是门面。文化的门面。
  即使你看不太懂,也会被这华贵的包装所震住。况且,辽阳确实是一座有历史、有故事、有传奇、有内涵的文化名城呢!
 
  三

  辽阳是战国时建城的。距今已经2300多年,大将秦开,在沈阳的五里河也有他的塑像,他的后人不知在哪里,也许应该来沈阳申报荣誉市民,或者申请沈阳户口吧,其实。他们应该在辽阳申报,因为在这里他们是最有资格的。
  辽阳人有很为自豪的一句话是:先有辽阳后有沈阳。意思是你沈阳是在辽阳的基础上发展的。
  是的,历史是这样编排的,可那是先人的事。该自豪的应该是现在。用现在来说话,才理直,才气壮。
  辽阳有太子岛。当年委派荆轲刺秦的就是这位燕国太子。他后来遭到追杀曾经逃到这里,隐匿起来,留下一段千古传奇。辽阳人以此为骄傲,说辽阳乃风水宝地,救过盖世英雄。
  辽阳还有努尔哈赤,他从新宾起家,打了一圈,平了周边部落,称雄一方,把家里的祖坟迁了过来,修建了都城,本打算在这里安营扎寨了,可正当大功即将告成时,这个大汗不知听了哪个高人的点拨,忽然决定搬家,搬到太子河北岸、浑河北岸,尽管手下多有不解,纷纷上前劝阻,可大汗终究是大汗,他毅然决然地举朝搬迁,建都盛京,还把祖坟迁回了新宾老家。
  也许正是借了这里的地气,成就了大清王朝276年的一统江山。
  辽阳人说,大清的地力从此而生。
  还有曹雪芹。虽然他并未来过这里,但他的祖上前三辈子却在这里住过,那么他祖先的祖居也就成了曹雪芹的祖居,曹雪芹能够写出不朽巨著《红楼梦》,当然也是借着辽阳的地力了。
  还有王尔烈。清朝的大学士,誉满清廷,单是博物馆收藏的那个百寿图就足以让人敬而生畏,那上面既有名人签名的,更有无人签名的,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想多神秘高深就会有多神秘高深……
  近代有名人李兆麟,著名的抗联将领,他的故居差点被拆迁,幸有后人去找政府,免于一劫。倘若后人不在,或者后人不力,也许早就垫在高楼脚下当地基了。
  当代有雷锋、郭明义,尽管他们都在辽阳工作和生活过,可“户口”却被相邻的鞍山注册了,辽阳晚了一步,只有一个借力的份,不过,仍可证明辽阳的地力何等了得?
  辽阳的文化深厚,辽阳的名人多多,辽阳称之为文化古城、历史古城,当之无愧,无愧!
  

        四

  出了博物馆,又去看近在咫尺的民俗馆,同样精细,同样丰满。
  然后去东京城。
  东京城是当年努尔哈赤建造的,原先是要在这里安家的,就是正要搬家的那个,就是要搬进去而没有进去的那个。
  现在我们来了。
  走着走着,没有了车走的路,穿过一条碎石满地的巷子,周围是破旧的民居。
  来到东京城
  城墙前,我们大失所望。原来只有八分之一的城墙还在,城门是两扇破旧的铁皮门,钻进去,在城的周围转了一圈,有一位老者,称是志愿守护人,带老伴在城门口搭了房子,在城墙根种了苞米、蔬菜,他说是为游客讲解的,也是义务看护城楼的。
  我们没有多问,只是匆匆转了一圈,登上城楼,向城“内”望去,里面是百姓住户,一排排小平房,房的周围扎着栅栏,种着菜园。
  护城老人说,过去的四面城墙、八道城门,现今只剩下这一座城门、半面城墙了,周围的老百姓知道政府要搞开发,都“狮子开口”要高价,吓得没有人敢来研究,于是只好这样撂荒着。城墙没人维护,城楼没人管理,游客至此都很失望。
  东京城,昔日的风光已经不再。面对这些残垣断壁,我们无语。只能默默地将它们摄入镜头,担心有一天这些也会成为记忆。
  这样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没人管理,门前没有道路,不知市里的官员是否来过,他们已经习惯车马,到了这里会感触更深,只可惜颠了几颠,马上就忘了。
  其实出东京城外不远,就是全市正在举力打造的河东区,宽阔的马路已经铺就,远处的高楼正在兴起,只是听说上风头有化工厂的味道熏人,房子卖的不好。
  陪我的朋友说,有那钱,还不如好好修修东京城。

  

        五

  转过身,又去看了东京陵。
  这里主要是两座坟茔,一座是努尔哈赤长子禇英的,另一座是舒尔哈赤的,他是努尔哈赤同父异母的兄弟。还有另外三座墓穴没有看到,是努尔哈赤胞弟穆尔哈赤、堂弟祜尔哈赤和侄儿大尔盖三位亲人。不知为什么,努尔哈赤狠心把他们远远丢在这里,也许是他生前就对禇英看不上眼,先立了太子,又给废掉,最后还监禁起来直至处死。将他留在这里,再留下几个为他作伴。
  我对古墓类没有研究,远远看了一下,感觉风水不错,树茂草长。可是回来才从报纸上知道,那里盗墓已经成风,在东京陵的周围已有盗墓者挖出百余大坑,既有附近的居民,也有专业的盗墓者,甚至一干就是一整天,并且使用着专用金属探测仪、“洛阳铲”、工兵锹。令人十分气愤的是,这种违法行为竟无人过问,盗墓者可不像先前的军阀孙传芳那样还要躲躲藏藏,他们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从容“考古”,而文物监管部门的答复更是匪夷所思,他们称“不归他们管”或者干脆说“抓不过来”
  归谁管?怎么抓不过来?这还是不是法制社会?还是不是共产党的天下?
  建了390年的东京陵,你能挺住吗?!
  

        六

  辽阳所以敢称自己是“东北第一古城”,是因为有这个燕州古城。远远看去只是一座山包,山顶有一堆石头垒起的“敖包”一般的石堆。
  同行已觉疲乏,两位女士听说有蛇也不敢前行,唯我一心想看上面的风景,遂独自攀登。坡并不陡峭,一路花草,有清风相伴,白云导引,心中好不畅快。
  一路上是碎石山路,蜿蜒着,是水流冲刷的痕迹,我逶迤而上,也不多时到了山顶。
  据说这是原高句丽人的山城,他们平时在下面的村子里,有了战事就登山作战,可抵不住当年唐太宗的铁蹄,最后毁于汉人之手。唐太宗在这里建起了东北的第一个政府,赐名为“襄平”,从此,这里遂成为东北第一个重镇。
  古人是讲究风水的,选城设镇当然要风水俱佳。我登上山城的最高处,四面环视,果然是前有太子河潺潺流过,后有丘陵绵延相依,草木花香,云低风轻,群山环抱,绿野苍苍。可惜的是,远处的苍翠中却有片片矿坑十分扎眼,犹如青春脸上长出的白癫风,又似玉龙身上的块块疤痕。
  当初这里肯定是美不胜收的景色,不然高句丽人怎会在这里选城设地。可是现在的景色肯定不比当年,是山老了吗?还是草木已衰?
  都不是。
  山还是那样孜孜不倦,草木还是那样生生不息,而那些流血的伤口让它们疮痍满目。
  下山时,看到周围村子的居民家家都用古城的石砖砌筑围墙。任何好的物品、精美的个体,到了一个无序的环境,一个野蛮的组合之中,都会随之成为废物。
  回头看那古城,被辽阳人所自豪的东北第一古城,只剩一片瓦砾,像个被洗劫后在那里痛哭的沧桑老人。
  
  

        七

  没想到辽阳的市内会有这么大的烟尘!
  中午到了一个镇政府所在地,在那里的食堂吃饭。
  一停车下来,就听镇的书记讲,刚刚“驱”走了满院子的老百姓,他们是来上访的,抗议粉尘污染。
  我们在路上也注意到,老百姓的住房不错,有的是刚刚建好的二层小楼,可临近公路的房屋、树木、鲜花,统统都在粉尘之中,树叶似洒上一层白粉,路面似铺上一层秋霜。因为不远处就是矿区,运送矿石的“大货”接连不断,卷起的烟尘足可让我们看不清前面的道路。
  我对老百姓寄予了无限的同情。无论谁长年在这里生活,谁都会对这粉尘忍无可忍。做官的,有钱的,可以换一个地方,老百姓呢,他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生存,辛辛苦苦盖起了房子,可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老人、儿女、后代……让人怎么办?
  书记先走了,去陪上面来帮助维稳的干部。
  我问陪同的镇长,打算怎么解决呢?
  镇长也是一脸无奈,我们有什么办法,项目是市里定的,我们还得“维稳”,不能让他们去上面告,哄呗!

  

        八

  辽阳在建设。
  朋友告诉我,辽阳这些年努力在搞房地产开发,不仅老城区的房子扒掉了不少,还向周围扩展了不少新城区,“可是房子卖得不怎么好,环境差点,没人愿意来。”
  “有钱的,都去了沈阳、鞍山买房子。”像前面提到的河东新城,市里的重点开发项目,街道是宽宽的,楼宇是高高的,可却人影绰绰——因为上风口有化工厂的味儿。
  我想起了秦开的后代,他们也许不会到这里申报户口了。
  而辽阳的矿却是出了名的,全省甚至全国都有来辽阳“干矿”的,矿主们大都发了大财,他们把绿水青山掏得千疮百孔,然后转手一卖,夹着票子走人,留下的是大自然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失去的是永远无法再生的资源。
  想起前些天去台湾时的一段对话。台湾的朋友讲,我们的经济远不及大陆,可我们有一半的资源没有开发,整个台东始终保持着原生态,而你们大陆的经济发展大多是靠着开发资源得来的,你们哪个城市不盖房子?哪个地区不搞矿山?
  辽阳在盖房子,辽阳在搞矿山,辽阳的经济却在去年落到了全省倒数第3  名!
  自然规律的报复还在后面,而文化的流失更加令人痛心。辽阳以古城而自豪,而“古”的部分却支离破碎,博物馆、民俗馆的建立似乎能够挽回一些面子,但那充其量是“再版”工程;市内的白塔公园舞者众众、广佑寺的香火也一直未断,但那却更多体现了娱乐和商业的气氛,真正原始的燕州古城、东京陵、东京城却在无人问津的风雨飘摇中呻吟。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真正内涵,也是城市发展的真正动力。文化资源是唯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能无限再生的绿色资源,辽阳人守在这块风水宝地上,何乐而不为呢?
  抛却自身独有的优势,简单复制别人短平快的致富路子,又不考虑环境保护、资源破坏、历史传承,把好端端的文化之城建成废都一般,情何以堪?
  我顺便问了一下,沈阳周边的城市都用“024”(电话统一区号)了,怎么没有辽阳呢?旁边的人说,可能领导的心思没在这上吧?
  行走之间,我随时把感慨与同行者交流。回来后,爱好诗词的辽阳友人给我发来一首新作,是为共鸣:
  作家游古迹,举步踏残垣。坎坷扬灰路,疮痍采矿山。
  可惜多故事,未用好资源。期待如君意,名城大改观。
  友人是官员,虽然说得不算,但我感念他的良知。     

  2014年5月28日至6月1日  于沈阳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