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中,苏州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在整个一部中国文化史上,苏州以其名人群落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代表着“江南士风”。

走进苏州名人馆,可以触摸历史,感悟苏州吴文化的庭院深深,看群星荟萃,如何映照历史的天空。 “自古江南多才俊”,这座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名城苏州,真是名人辈出,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下,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苏州人,正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历史和今天的苏州出了多少名人?作为一名驻足苏州的北方人人,又该如何去领略,去了解苏州的文化呢?不经意间闯入的苏州名人馆,给了近乎完美的答案。

苏州名人馆位于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建筑外观简洁,馆内却通过运用传统展板、超大环幕大屏,幻影成像等众多高科技手段,展现出400多位姑苏先贤,令参观者仿佛不断的穿越在古代与现代中,在了解苏州名人的事迹同时,还能领略一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名人馆之行,让人对苏州历史和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古城苏州不愧为“人间天堂”,它朝气蓬勃、充满诗情画意,多少文人墨客在此展露风华,一方沃土又养育了多少才子佳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在文人眼中,古城苏州就像一幅流光溢彩的山水画卷般美丽。

尽管她是一座历史古城,她的吴地文化源远流长,但在我眼中她更像是一位蓬勃青年,就像千年古树之上重新长出的嫩芽新枝,又如沐浴甘霖之后生机勃勃的新苗花蕾,迎着朝阳,向着蓝天,尽情舒展着她的身姿,抒写着如火如茶的青春华章。

苏州名人馆讲述的那些古今名人事迹,至理格言更是催人奋进。在如今喧嚣纷扰的生活中,需要我们秉承古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努力奋斗,投身于民族振兴伟大征程中,以昂扬向上的青春活力和坚实的步伐,勇敢地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人们常说,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往往通过这座城市的建筑物和所拥有的文化名人体现出来。一个缺乏文化名人群体支撑的城市,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文化名城。苏州的文化综合实力及其品位,不仅体现在诸如江南园林等珍贵的物质遗产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如同物质遗产一样众多的历代涌现的文化名人身上。物质是文化品位的表现,人才是构成“文化苏州”品牌最核心的一个因素。

苏州作为一座举国罕见的古城,古桥、古井、古巷、古塔、古民宅、古寺院、古典园林等“古字头”的物质遗产数不胜数。如果仅仅从物质的层面来看,它们不过是一件件珍贵的陈年古董,但如果与苏州历代的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便变得有故事、有传奇、有趣味、有内涵,这些古董便一个个活灵活现起来,焕发出勃勃的文化生机,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气息。

其实,苏州城1584683715106206.jpg中的每一条街巷,几乎都有一个来历,都有一段陈年往事;每一栋古宅、每一座寺院和园林都能与一个或几个文化名人联系起来,共同演绎出一则则美丽动人的历史传说。

漫步苏州古城,人们时常会不经意地“遇见”或仰慕、或钦佩、或向往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至今依然“居住”在伍子胥弄、专诸巷、文丞相弄、叶家弄、闾邱坊巷、潘儒巷……与其说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在小巷深处沉睡了千年,还不如说他们在后人的一遍遍诵读声中流传了百世。这又构成了“文化苏州”一道又一道亮丽悠长的风景线。

文化的苏州是由苏州文化名人创造的。苏州是一个文化繁荣富丽之地,就是因为有如此众多的文化名人世世代代生活其间、行吟其间,他们像一座座文化的丰碑,共同支撑起这一颇具高度的文化圣殿。

苏州名人数量多,门类全,历代人才辈出,千百年来所涌现的各类人才如满天繁星,熠熠生辉。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层出不穷,蔚为大观。


从仁人志士这一层面看,其代表人物有“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陲、功名满天下”的北宋大政治家范仲淹;有写下千古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明末大思想家顾炎武;有“袒两肩、挥蕉扇”,挺身而出领导以丝织工人为主体的苏州市民反税监斗争的佣织葛成;还有因舍身为人、奋勇抗暴的壮行而深受苏州人民钦敬的五名义士。

苏州名人辈出,尤以文人居多。从文人学士这一层面看,有西晋文艺家陆机,唐代文学家陆龟蒙,书法“草圣”张旭,宋代田园诗人范成大。明清时期的苏州,更是诗、文、书、画的重镇,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文学艺术大家,其中有号称“吴中四杰”的高启、杨基、张羽、徐贲;有被誉为“吴中四才子”的文徵明、唐寅、祝允明和徐祯卿;有明代通俗小说大家冯梦龙;有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著名的吴门书派和画派皆于此形成,沈周、仇英等书画艺术家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苏州以文传世,文化人比比皆是。其中,最为让人称道的是“何似姑苏诗太守,吟诗相继有三人”的唐代诗人韦应物、白居易和刘禹锡,他们曾先后出任苏州刺史,既为苏州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也留下了描绘和歌颂苏州的众多诗篇。

至当代,苏州仍不乏深谙文化的政府官员,他们在其任上尊重文化名人、保护文化名城、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苏州”的振兴做出了一份自己的努力。

苏州历代人才成就都十分突出。在文学创作上,以李玉剧作为代表的苏州派是中国戏剧史上继临川、吴江派之后实力雄厚且最有影响的一个艺术流派;在医术医学上,吴中古来多名医,而且他们“以儒为医”,从医之外,大都精通文墨,今人所编的《吴中名医录》中,仅元代部分就收录了17位名医;在书法艺术上,吴门书派人才济济,声誉显赫,在明代的书坛上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绘画艺术上,吴门画派的影响更为深长绵远,成为明清400余年画风的主要倾向,至今历久不衰。

1584683761557562.jpg

我们可以从一道充满神奇色彩的文化景观来领略苏州文化及其文化名人。“自古文盛出状元”,清代全国有114名状元,江苏有49名,苏州府竟占25名,流传着状元“江苏几得一半,苏州一府几得一半之半”的美谈,超过了除江苏之外的任何省份。

而今,“状元群落”已成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后苏州又出现了“院士群落”。现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苏州籍就有83人之多,再加上在苏州就读或工作过的院士就超过了百人之众。,苏州共诞生了6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而籍贯为上海或北京的院士则分别只有45名、20名。

苏州“出产”院士人数力压京沪。为什么一座地级市,能够走出这么多“两院院士”?唯一的解释是,作为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崇文重教的传统,让苏州自古以来都是诞生文人才子、学术巨擘之地。

据统计,从隋朝开科取士至清末废除科举的1300年间,全国共出文状元596名。其间,苏州共出文状元46名。苏州府在清代共出状元26名,占清代全国状元总数的22.81%,占江苏全省状元总数的53.06%,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

近代以来,一大批如雷贯耳蜚声世界的华人科学家,也同样来自苏州: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吴健雄;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王大珩,这些科技界的顶尖人物都出生于苏州,或是原籍苏州。

真是灿若星河的苏州名人群落。有人统计,苏州市区的院士占人口的密度竟为全国的35倍。这一现象可谓十分罕见,也十分壮观,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少有,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足以称奇。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如此众多流芳千古的文化名人,如何有璀璨夺目的“文化苏州”及其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让我们为苏州名人群落点赞!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