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是躲避还是向前,是脱逃还是冲锋?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挺身而出,还是临阵退却?这是考验一个人的关口,也是检验一个人品质的时刻。无论是什么年代,不论是战火纷飞,还是和平年代,抢险救灾、抗击疫情,英雄总用自己的行动铸就了不朽的丰碑。

庚子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中铁建报(原铁道兵报)梅梓祥主任发表文章,提出全国学雷锋,而雷锋学习的榜样之一竟是铁道兵五十年代的“救火英雄”龙均爵。

一语惊人,时隔久远,人们可还记得龙均爵这位英雄?1962年8月15日,22岁的解放军战士雷锋因公殉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从此,雷锋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英雄。

雷锋的日记,曾先后写到要学习的中外知名人物、英雄模范共二十多位:方志敏、黄继光、保尔•柯察金、白求恩等,其中,还有一位铁道兵的英雄,名叫龙均爵。

雷锋在1962年4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我今天一口气读完了《党的好儿子龙均爵》这本书。这本书太好了,对我的教育极深,对我的启发和帮助很大。我处处要以龙均爵为榜样,永远学习他不畏艰难困苦、敢于斗争的精神;学习他关心爱护同志的高贵品质;学习他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学习他刻苦学习钻研技术的毅力;学习他爱护国家财产和爱护自己生命的精神;学习他处处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思想。

坚决学习他,并贯彻于实际行动中,一定要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雷锋的日记,言简意赅,概括了雷锋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精神的成长、培育、发展脉络。而龙均爵的英雄事迹却曾经最早感染着雷锋。

1583666889182583.jpg

历史回放到毛主席号召全国学雷锋那年的春天,那时笔者和石家庄一批新兵随铁三师(龙均爵的老部队,今天的中铁大桥局集团)已挺进蓊蓊郁郁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参加北疆森林铁路和国防公路施工大会战。那时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毛主席号召学雷锋为人民军队竖起理想信念、道德操守的新高标。早在新兵训练的铁道兵光荣史教育中,就知晓龙均爵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铁道兵部队的一位“救火英雄”。

1949年11月,侗寨解放了。次年,刚满18岁的龙均爵就当了民兵,参加剿匪斗争。1951年夏,他在身高不够参军条件的情况下,软缠硬磨,钻进新兵队伍中当了一名志愿军小战士,被分配到铁道兵团。

这年冬天,他在朝鲜战场接受给卫生队盖防空洞的任务。在大雪封山,运木艰难的情况下,他创造了滑雪运木方法,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还大大地提高了工效,提前完成了任务,荣立二等功一次。他不怕苦不怕累,组织上分配他打石碴,他却要求去干重活打炮眼。别人一天打不到一米,他却一天能打两米三。由于他处处带头,抢挑重担,1953年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朝鲜战争停战后,他回国参加宝成铁路建设,在建设中又创造了流水运木方法,受到部队表彰。1955年秋,他参加修筑鹰厦铁路。他的班被评为"龙均爵优秀风钻组",自己荣立三等功,1956年10月30日,他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

鹰厦铁路建成后,他被派到沙建十一工程段维修线路。1957年超期服役到期后转为留队职工。1958年夏,漳泉铁路开工,他受命编入先遣队,开往漳平大深,接受为筑路大军盖3800间营房的任务。他深入大山砍伐毛竹,建起营房,整个工程比原计划提前3个多月完工。部队又一次给他记了三等功。接着,筑路大军进山了。他又担负起0-13公里路段桥涵工程的民兵施工技术指导。11月山上着火,他带领民工冲上北坡,追打山火,不幸壮烈牺牲,那年25岁。

1958年11月的一天,龙均爵接到辽宁铁岭的未婚妻邓惠坤来信,说要来福建和他结婚,将于11月9日到达梅水坑车站,让他准时去接站。龙均爵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将喜讯告诉了自己的战友们。

未婚妻要来队的时间快到了。同志们为他收拾和布置新房,领导还批准他休息一天。大家准备了糖果和酒水,因为当天晚上就要举行婚礼,龙均爵高兴的一夜都没有睡好觉,天刚亮,就到各个桥涵工地去布置工作,直到中午才回到营地。

龙均爵饭后就换上了一套干净的衣服,要去接新娘,就在这时一位民工慌张地跑过来告诉他,山上着火了,龙均爵级急忙跨出了工棚,只见西南方向三里之外的山上冒起了一股浓烟,他想到这可不得了,那里有潘洛铁矿,有地质队的汽油库和机械房,如果大火烧了矿区和油库,国家将遭受巨大的损失。

他赶忙通知各队的民工紧急集合上山去灭火,同时向领导报告。随后他拿出一根扁担朝着山上飞跑去灭火。路上民工都劝他回去接新娘,他说接我爱人晚点没问题,救火晚一点可不行。说罢,一阵风似的跑到前面去了。

1583666925129482.jpg

龙均爵跑到山前一看,大火已经烧到了半山腰,南边是深山密林,北边就是矿山的汽油库。大火吞噬着山林。龙均爵带领民工冲上北坡,追打着山火就像追打着拒不交枪的敌人。浓烟滚滚,烈火腾飞,火苗像狰狞的怪兽,猛扑山脊。龙均爵见势大喊:“同志们快冲上山脊,决不能让大火接近仓库!”,他边喊边跑,绕到前面迎着火头猛打,一处打灭,一处又起,突然一阵旋风卷来。风助火势,顷刻就把他给包围起来了。

一个民工惊叫到,“老龙快往后退!”龙均爵没有后退,而是抡起扁担横扫烈火,打开了一个缺口冲了出去。他继续领着民工往山脊上扑火。经过又是一阵搏斗,扑向仓库的大火终于被截住了。但是南面的大火却又飞快地漫过山脊,向后山烧去。这时距离较近的部队和民工已陆续赶到。

汇合以后,决定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分头去扑灭烈火。天渐渐黑下来了,大火却把天空照得一片通红。山火被分割成了一块块、一圈圈儿。此时大部分人在南边灭火,北面又有几个垭口死灰复燃,龙均爵独自冲去扑火。待南边的大火被扑灭,排长李玉发发现北边有人被火包围住了。大家冲进去时才看清楚龙均爵,他们看到他的衣服和裤子都着了火。李玉发站的地方,距离北面有一道断崖,人过不去,他就大喊:”龙均爵,快往右边跑,就地打几个滚儿!”

没有人知道龙均爵是否听到了喊声,只见一阵山风吹过,山脊随着一股浓烟,瞬间又是一股烈火,人们再也没有看见龙均爵的身影。

1583666967111262.jpg

 山火全部被扑灭以后,人们怎么也找不到龙均爵,大家心里笼罩着一层阴影,不顾疲劳踏着焦土上山去寻找,最终在通往油库和仓库的山坡上发现了龙均爵的尸体。

而此时她年轻的未婚妻刚下火车,从辽宁铁岭千里迢迢赶到部队,准备与龙均爵结婚的邓慧坤姑娘来到部队的第一天,见到的竟是被大火烧得体无完肤的尸体。他跪在未婚夫的尸体前撕心裂肺哭泣,工友没人敢安慰她一番,却又不忍心任那呼天抢地的呼号声在大山里回荡。几千公里的路程赶来还没有见上面,转眼间自己的未婚夫已经是生死别离。

龙均爵是50年代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雷锋在他的日记里曾经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一口读完了党的好儿子龙均爵这本书。这书太好了,对我的教育太深了,对我的启发帮助非常大,我处处要以龙均爵为榜样,永远学习他不怕艰难困苦,勇于斗争的精神,学习他关心爱护同志的高尚品德,学习他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学习他爱护国家财产,如爱护自己生命的精神,学习他处处把党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思想。我要坚决的学习他,我说到做到。”

《雷锋日记》先后曾写到过雷锋学习古今中外知名的人物,英雄模范,家国楷模。而铁道兵战士龙均爵也是他学习的榜样之一。

龙均爵成为闻名全国的英雄。铁道兵第三师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铁道兵和福州军区发出通报,号召全体官兵学习龙均爵 。那时各种有关宣传龙均爵的图书、画册相继出版。他烧残的胶鞋后来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当时的国家内务部部长钱瑛,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政委崔田民,福州军区政委兼福建省委书记叶飞,贵州省委书记周林等领导,都分别题词赞扬龙均爵。

在英雄牺牲的福建漳平建有龙均爵烈士陵园,当地剧团排演了京剧《龙均爵》演出。龙均爵的事迹被编入小学课本。龙均爵家乡大河边小学被命名为“龙均爵小学”……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连环画《龙均爵》;《解放军报》编辑、出版记载龙均爵烈士英雄事迹的图书《永不凋谢的红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宣传画《龙均爵》。

1583667028122326.jpg

1972年铁道兵政治部组织部编印《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一书。书要求发至铁道兵连队党、团支部。书中介绍了雷锋的生平事迹、印有领袖题词、摘录《雷锋日记》,遗憾的是却没有选载“雷锋学习龙均爵”这篇日记。更意外的是,“雷锋学习龙均爵”这一天日记,前后的日记都选了,偏偏未选这一篇。


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国家开始对为人民建功立业的英雄越来越重视了。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中国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公祭活动。

2019年清明节,龙均爵牺牲、安葬的地方——福建漳平18名青年志愿者,到龙均爵烈士陵园,为园区清除杂草,擦洗墓碑,敬献花圈,并鞠躬、默哀,表达对龙均爵烈士的哀思和纪念。


去年,龙均爵的故乡——贵州天柱县政协委员提案,建议以龙均爵的名字建立一个文化广场或是纪念馆。

雷锋在日记中,以“处处”定位,表明了自己要以龙均爵为榜样;以六个“学习”,既高度概括了龙均爵的思想、品德、精神,又落脚于自己的实际行动,即自己学龙均爵学什么,最后落脚于“一定要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1583667180829136.jpg

从这篇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雷锋对英雄人物是真心学习的,既有体会,也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既有具体学什么,又有远大目标。另一方面,此时已在军内外获得广泛赞誉的雷锋头脑是清醒的,没有因在已取得的成绩面前陶醉和自满,而是坚定执着地以英雄为榜样,继续前行。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英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这也是雷锋一步步走向精神高地、成为时代楷模的重要因素。可谓“大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

一阵山风,没有足影,却留下踪迹;一场细雨,没有声息,却深情浇灌着一草一木的生长。

空山寂寂,英魂永在。龙均爵烈士短暂的一生,也是光荣的一生,为国捐躯,青春无悔。


t01150c92da3f4ba91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