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盼着过双休的小女儿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好无聊,闷死了。天天在家待着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上学呢,至少……”我听了,心里不由地一阵酸。是的已经在家里闷了十几天了,别说一个八岁的孩子,就是大人们也忍耐不了,更何况正值新春,谁不想和久违的朋友聚聚,谁不想在明媚的春光下撒欢,谁不想带着一家老小出去赶赶热闹,一年之中聚少离多。

我能有什么办法让女儿高兴起来呢?我瞑思苦想。啊!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我拉着女儿的手,神秘地说:“宝贝,妈妈教你做手工如何?”女儿眼睛里顿时闪出喜悦而又惊异的光芒:“好呀!好呀!妈妈你教我做什么?”“做个沙包玩怎么样?”女儿高兴地蹦跳着像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可随后她又闷闷不乐了:“我又不会缝针,怎么做沙包呀?”“不会不要紧,我可以教你呀。谁也不可能天生就会。只要你愿意学,就一定能学会。”女儿终于同意了。

说干就干,我从抽屉里取出针、线、剪刀这些必备工具。可现在缺少布和沙子。怎么办呢?沙子是肯定找不到了。至于布嘛!我还是有办法得到的。我打开女儿的衣柜寻找,在衣柜的一角躺着一件她上幼儿园时穿的衣服。我毫不犹豫地拿出来,女儿看到了说:“哇!这是我小时候穿的衣服。好小哦!好漂亮!好可爱!”说着她已经把这件衣服抱在怀里,小脸紧贴着衣服在陶醉。“妈妈,你是要拆了它吗?可我真的舍不得呀。”“这件衣服你已经穿不上了。留着也没有多大的用了,把它做成沙包,也算物有所值了。”女儿极不情愿地把小衣服捧给我。我举起剪刀,横一剪,竖一刀,眨眼工夫就卸出两块长方形的布了。女儿在一边拍手呐喊“妈妈好厉害呀!动作好娴熟呀!”我听到女儿的话,为之一震,“娴熟是什么意思?”女儿自豪地答道:“娴熟呀就是十分地熟练。这你都不知道,还是妈妈呢。”“你从哪里学来的?”“我呀。是在《小故事大道理》上看到的呀。”“女儿真棒!好啦。现在我要开始教你缝针了。不过你得小心哦。别扎到自己的小手了,否则妈妈会心疼的。”女儿点头。

       我把针眼大的那根针和一球线递给女儿,我一边示范一边叮嘱她:“左手捏针,右手捏线,把线头往针眼里穿。”女儿学着我的模样,穿呀穿,可是不知道尝试了多少次都以失败告终。女儿的鸡毛性子又上来了。把针线一撂:“我不学了,这么难,针眼那么小,怎么才能穿上呀?”“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否则怎么可能做好呢?不要着急,你肯定能把针穿上。你看妈妈已经穿好了,对吧!”女儿撅着小嘴,又继续穿呀穿,穿呀穿,她终于穿好针了。她兴奋地说:“妈妈!我穿上了!我成功了!”她那高兴的样儿仿佛自己征服了一座山,岂不知这才是刚刚开始,后面还有很多很多的困难需要她去克服,还有许多大山需要她去征服。剪线很容易,紧接着打结,这也是技术活儿。我手把手地教她――线头捏住,绕圈,捻线,拽线头,线结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中完美收官。捏――绕――捻――拽。一遍,两遍,三四遍,女儿在不断的失败中终于领悟到了打结的技巧,打结成功。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一切准备停当。正式开始缝针。

       我和女儿各持一块长方形的布,正面向内,反面朝外对折,我步步示范,女儿步步跟着做。左手拿布,右手持针,沿着布的边缘约一厘米的地方开始走针,下面入,上面出,上面进,下面出,下面进。循环往复,飞针走线。我已将布块的一边缝好啦。再看看女儿手中的布块的边缘像麻花一样卷着边,定睛一看原来是没有领会,她的针一味地从布上面入,下面出,难怪不行。在我的帮助下,拆了重来。再次开始,缝针,我握住女儿的右手,将针先从布上面插下去,再从下面插上来,插下去,插上来,就这样一针一针地重复着,我不停地念叨,她不断地执行着。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完成了两条边,我帮女儿剪线,打结。“做沙包需要沙子呀?我们家没有沙子怎么办?”女儿不解地问。我眼珠子咕噜一转“没问题。妈妈有办法,找到了沙子的替代品。”“是什么?是什么?妈妈你快告诉我。”女儿有些迫不及待了。我说:“跟我学便可。”我慢慢地示范,她一步一步地学。第一步把缝好的口袋翻过来――原来的里面变成外面,原来的外面又变成了里面。然后将衣服剩下的部分剪成小块装进小口袋,装得饱鼓鼓的。第三步就是封口了,因考虑到女儿是第一次做手工,我只得降低难度,这就不往里免了,直接缝吧!这个环节倒是进行得很顺利,很快就完成了,两个沙包仿佛两个胖娃娃在对着我们笑呢。

       看着自己亲手缝制的沙包,女儿竞兴奋地又蹦又跳,一会儿将它向上扔到屋顶,一会儿将它砸向冰箱,一会儿又用它来打仗,吓得我们抱头鼠窜。欢声笑语充满了屋子的每个角落。

       缝这沙包整整用了半天的时间,不过收获满满,女儿不仅学会了缝沙包,而且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坚持,才有可能成功,切不可半途而费。

       沙包给宅家的日子平添了无穷的乐趣。这沙包在我们的家里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荡漾着快乐与欣喜。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