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让我学习写毛笔字。其实当时我还不到入学的年龄,自然坐不住。于是父亲就在一旁陪着我,一边看我练习,一边进行辅导。而我呢,也可以趁机提些问题,借以消磨时光。

一次,我问父亲,碑帖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风化和破损。父亲随口答道,许多的碑帖都经历了数百甚至上千年的风霜雪雨,风化也是很自然的。至于破损,有些也是自然形成的,有些就是人为的了。我立即追问为什么会有人为的损坏呢?父亲说:“大多都是无意的,不过也有些就是故意的了。”我说:“难道还有人故意的?”于是父亲就给我讲了一个他听说的小故事。

1-150R6130350922.jpg

他说:北海公园里的琼岛上有一座“阅古楼”,它收集了我国从魏晋至明末135位著名书法家的340件书法作品,刻在495块石料上。一次某位大官要托印一套托片,在完成之后,突然把手中的茶杯砸到石刻上,正当大家不知是如何惹怒了这位大人时,只见他身边的一个随从连声叫了三个“好!”并说:“今后再也没有我们大人这样完整的托片了。”说罢,随大人扬长而去。这就是最典型的“人为”损坏。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个阅古楼。听了这个故事,我就非要父亲带我去北海的阅古楼寻找那被茶杯砸坏的痕迹。记得当时父亲并没有答应,因为父亲也不能完全确定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不过,最终父亲还是带我去了“阅古楼”。“阅古楼”是座半圆形建筑,坐落在北海公园里琼岛上,在北海的标志性建筑“白塔”之下,东侧与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的石碑相对,二楼的匾额也是出自乾隆之手。 

“阅古楼”建筑很独特,依白塔山势而建,环形建筑上下两层,中间是一个天井,造型十分别致。夏日进入楼院,也异常凉爽,似有与世隔绝之感。踏上蜿蜒的楼梯,印入眼帘就是那琳琅满目的石刻。

1-150R6130456356.jpg

楼内墙壁上,镶嵌着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历代书法石刻,全名为《三希堂石渠宝笈法贴》,其中除晋代三位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的三篇杰作外,还有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的作品、北宋著名书法家苏轼等大家的手迹,总计约十万字左右。书体有楷书、行书、草书等等,书法、刻法均极其精美,被称为“双绝”。这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部古代书法典籍。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当年是我第一次来阅古楼。也许是年龄太小了,对“阅古楼” 的重要历史地位、艺术价值、文化作用,都没有留下什么太深的印象。现在回忆起来的只觉得在石刻中穿行,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至于寻找“茶杯损坏遗迹”的初衷,也早已忘到九霄云外。

不过,《三希堂法帖》的精湛书法确实是深深地吸引了我。

1-150R6130621616.jpg

在回家的路上,我问父亲可不可以经常来阅古楼。父亲没有回答,但告诉我,家里保存了一套建国前由中华书局刊印的《三希堂法帖》,并允诺等将来我楷书写好了,需要学习行书和草书的时候,可以取出供我学习临摹。

但是,命运弄人。还没有等到我学习行书和草书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那年我正读初三,一场破四旧、砸烂封资修的运动,犹如一股巨大的暴风席卷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

于是我有些担心北海的三希堂和阅古楼的命运了。幸好北海的工作人员在阅古楼搞了一个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图片展览,才使这样一座集我国历代著名书法之大成的杰出石刻幸免于难。

记得当年我曾和一位师兄同去看展览,师兄仔细的观察了被主席接见红卫兵的照片覆盖的石刻,悄悄地对我说,他们没有动石刻,只是在石头上贴了一层底板,然后再把接见红卫兵的照片固定在底板上......

不过,那时的政治形势已经开始动荡,照片中的一些领导人不时有被揪出来打倒的、或被迫靠边站的,于是一个红色的叉子就划在那位领导人的脸上,旁边还常常有一些“揪出、打倒、砸烂”等等字样,最要命的是有人还有用刀子划叉子,或用刀抠掉那人的照片......我们看着心里真的很揪心,生怕他们划的太深,伤到里面的精美石刻......

揪心的日子没有多久,我们就都成了“知青”,随数十万知青大军告别亲人、告别家乡,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北京城,奔赴了广阔天地。那“阅古楼”和“三希堂”也就逐渐地成了遥不可及的事情了,久而久之也就逐渐淡漠了。

DSC01819.JPG

七十年代末,我回城了,但当时忙于各种生计的应酬,并没有能抽出时间去看看“阅古楼”。直到八、九十年代,一次我去逛琉璃厂,随便到中国书店看书,听到一位顾客询问有没有“三希堂法帖”?店员很专业的答道,目前没有成套的,仅有几册零散的,您要不要看看?我立即在旁边接话说,可以看看吗?店员很爽快地允诺,并立即从后面取出四、五册,放在我们面前。

我大致观察了一下,每册大约有四尺多长,一尺多宽,是棉纸本,周边有极其规范的规则花饰,纸色微黄,卷首有第某某册,几乎和我记忆中的石刻一般大小、一般模样,每页的字迹托印得基本清晰,有凹凸状,可以肯定是雕版的托片。但我当时也没有太多的鉴定常识,尤其是是否为原托我就更不敢妄言。

但是我清楚地知道,至少在建国后至文革前是没有任何出版社出版过类似的原大出版物,因此我敢肯定即使是不是原托,也一定是不可多得的高仿。询问了一下价格,基本也还算公道。但是此时的我刚刚回城,囊中羞涩,踌躇再三,最后也只能是忍痛放了手。现在想起来也真是悔青了肠子。

此时,父亲病故后,家中收藏的《三希堂法帖》留给了兄弟三人中的我,虽然其中刊有王羲之等大家作品的几册已在文革中遗失,但余下的二十几册却并无大碍。此时再去北海的琼岛,“阅古楼”已经是大门紧闭,尘封数载,不再接待游客了......

DSC01822_副本.jpg

数年前我退休了,时间充裕了,偶然想起可以再去看看“阅古楼”。于是再次来到北海的琼岛,探访故地。阅古楼已经开放,但是游人却不能接触石刻,而是在楼下的橱窗里陈列了一些托片。虽然不能一睹三希堂的真容,但是参观一下石刻精美托片,不也是一种文化享受吗?楼内的游人并不多,但是细细观察,确有不少书法爱好者。有些人三三二二的聚在一起,边观看,边交流。也有些“好为人师者”,边观赏,边给身边朋友讲解。此种景象也确实为阅古楼增添了不少亮丽的艺术色彩。

此情此景,也算是对当今“书法荒”、“写字盲”忧虑的一种正向宽慰吧。

随着我国人民大众素质的提高,中国人写好中国字的理念也正逐步深入人心,书法也从一种小众的艺术,逐步转变成了一种全民族的喜好。“当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将成为新的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切入点。

我想,古老的“阅古楼”和“三希堂”一定能继续发挥出它们的光和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