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时节,我曾写过一篇散文《立春是个动词》。今年立春有点特殊,我“接春”的心情,紧张中多了一份焦虑,期待中多了一份祈祷。

       连日来,满屏抗击疫情的新闻报道,让人低沉而伤悲。特别是那句:不吵,不堵车,晚上七点,像凌晨三点,武汉,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瞬间,泪水盈满眼眶。今天,是武汉封城第十三天。这场疫情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验,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秩序。此刻,我想说,今年的立春,是个感叹词。

       寻常的季节在去往春天的路上,遇到了可怕的障碍。新型冠状病毒这一看不见的恶魔,从江城一直弥漫到全国乃至海外。一时间,封城、封区、封村、封户,人人谈疫情色变。为了躲避疫情,专家学者号召平民百姓在家好好“宅”着。万不得已要出门办事,人人都要戴上口罩。为了阻止疫情蔓延,多地公交车、地铁停运。

       年前迎春接福的种种打算,全都“搁浅”。眼含热泪的钟南山院士、脸颊有深深印痕的白衣战士、挨家挨户排查疫情的社区干部、脚步匆匆的志愿者、没日没夜守护一方平安的公安干警,正是这些人的不能“宅家”才换得平民百姓的安心“宅家”。

无心品年夜饭、无心看“春晚”、无心梳洗打扮、无心看书。眼睛疲劳得不愿意盯着手机,可又不由自主地牵挂着疫情进展。

        2020年1月31日夜晚,我写下一段文字:在长江、黄河的哭泣声中,我的心情格外难过,越来越多的病例,越来越多的人间悲剧,不忍再看,明天,全国确诊病例估计会“破万”。当下,感觉自己在家里吃好睡好,都是一种罪恶。中国加油,山河无恙,百姓平安。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都要加油“抗战”。文字末尾,还加了一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那一刻,我就等待“立春”这个节气,我心中期盼着,春天来了,中国的春天来了,疫情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是,可是,可是。

        无语,无语,无语。

        疫情不讲半点情面,一天比一天残酷、一天比一天严峻、一天比一天无情。全国确诊病例多达两万余人,死亡病例达四百余人。

        昨天,北京时间2020年2月3日晚,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则新闻刷屏!南航内罗毕飞往广州的CZ634航班的座位上,不是坐着乘客,而是放满了肯尼亚华侨捐赠的医用物资。这批摆放整齐的医用防护物资,静静地“坐”在座椅上,给一线医务和服务人员送去保护和希望。参与整个协调流程的中国人,都是自愿的。这史无前例的客舱景象,这神奇的“口罩航班”,令空姐们泪流满面。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奉献。

        今年的立春,注定是沉重,今年的立春,注定是温暖,今年的立春,注定是不朽。

        春天如约而至,春天在路上,希望在路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立春日,睁开眼,第一件事摸出手机,可不敢查看“疫情地图”。爱人说,你猜猜今天确诊病例是多少,我说出一个数字,他神情沉重地说,你再往上猜猜。话一出口,我心头顿时一紧。说实话,“疫情地图”公布的四项数据,我不太关心疑似病例和治愈病例的数字,我最关心的是“死亡病例”和“确诊病例”。特别是用黑色标注的“死亡病例”,看着想哭。

        那串冰冷的数字里面,是多少家庭的悲欢离合、多少家庭的妻离子散、多少家庭的生离死别、多少家庭的血泪情愁。

        那黑色的数字,把多少父亲母亲、妻子丈夫、儿子女儿的浓浓亲情,拦腰斩断。

        那不是数字,那是“人”,和我们一样的凡夫俗子。

        世上最难过的事,就是亲人的逝去,那种难过,撕心裂肺。

        一声叹息!

        今年的春节不寻常,太不寻常了!

         大年初二,我们原本的家庭大团聚取消了,年近八旬的父母一直在关注疫情的进展。父亲说,隔离是大事,不可掉以轻心,你们各家还是不要回来为好。母亲说,咱国家有难了,每个人都要听话,在家里有吃有喝多好,比起那些上前线的医生护士,比起那些公安民警和社区干部,我们能在家,多幸福,可别不听话。国家让咱老百姓在家呆着,咱就得配合。每家每户每人都配合了,才能打胜仗。

        万众一心,抗击病毒,自我隔离,坚持到底。这场战役,人人都是战士,只能赢,不能输。

         这些天,我们一家三口在家“宅”着,看书、健身、浇花、搞卫生。小区格外安静,见不到人员走动。大年初六,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戴上口罩到小区旁的超市买菜。原来都是夫妻双组合去超市购物,现在只能“单飞”。网上订了口罩一直没有发货,还好,两个棉布口罩派上了用场。为了增加其隔离效果,我在口罩内层放了一块保鲜膜。1125504350_15800559169571n.jpg

        我还找到了买卤菜送的一次性手套,尽量让自己“武装”得到位。收拾利落,拉着小推车,准备去购买一周的蔬菜。

        我似久居笼中的小鸟,突然间被春的气息唤醒,想跑,想飞。草坪上,无声的绿色 依旧葱郁,山茶花粉红的花瓣落了一地,季节一直在为大自然领跑,真美好。小区保安室的窗台上,挂着警示喇叭,反复播放着“湖北回乡人员和在家的发烧咳嗽人员,要自觉到小区登记”的小广播。

         那个戴着口罩的小伙子看不到眉眼,他拿着玩具手枪一般大小的体温仪在值班查岗。我自觉凑过去测体温,他挥着手说,出去的不用测,进来的才测量体温。

        走在路上,我心里直打鼓,因为入冬以来,我身体虽然没有发烧,没有咳嗽,可一直有点鼻塞。

         要是在往年,鼻塞就鼻塞吧,真不把它当回事。可今年不同,我一遍一遍对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生怕“中标”。还真想让小伙子出门就给我“照”一下体温。如今天不能出小区,就让爱人去超市“冲锋陷阵”,我安心回家呆着。

         迎面遇见两个戴着口罩和头巾的老大姐,打扮得如回族妇女,她们两手提着大包小包,并排走来。戴着口罩还挡不住聊天,有说有笑的,好像一点也不紧张。

        如今这态势,家里实在没有蔬菜才会出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段子:只要还有一粒米,不往人多地方挤,只要还有一根葱,不往菜市里面冲,只要还有一滴油,超市里面不露头,只要还有一口气,呆在家里守阵地。大家都在自觉安心宅家,不给自己添病,不给社会添乱。

         为了避免遇见更多的人,我比平时买菜的时间提前两个小时。曾经热热闹闹的超市,如今冷冷清清。两个收银员和一个安保人员戴着口罩在坚守岗位。

         超市里生鲜品种充足,红红的西红柿、黄灿灿的橘子、紫色的茄子和绿油油的莴苣,心头一暖,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这些蔬菜水果从种到收,从运输到摆放在柜台上,多少人为之忙碌。

        买了大葱、大蒜、香芹、黄瓜、辣椒、带鱼、猪肉、面条、米粉,满满一篮子,最后还加了一包速冻韭菜猪肉水饺,抓起来放到购物车,绝对的“深圳速度”。刚要准备付款时,大概赶得太急,又加上戴口罩不太适应,关键时刻掉链子,止不住地咳嗽,我快速到无人的地方走两步,又走两步,还好,立马把“咳嗽君”打压下去了。

        扫码付钱,以“疾走”的姿势快速离开超市。此时,隆冬的早晨,远处的青山笼罩着浓雾,近处,法国梧桐那鹅黄的叶子,还倔强地挂在枝头。一丛丛的长春花,淡紫,深紫,自顾咧着嘴笑。野斑鸠欢快地鸣叫着,摆动着尾巴,穿行在人间。此刻,我深吸一口空气,倍感新鲜。

        这真是一个干净的早晨,透明,清朗。

        这真是一个宁静的早晨,安静,寻常。

        一切如常,该有多好。

        这段时光,这段不寻常的白天和黑夜,从中间掐出一节,深深埋在记忆中,多年之后,思绪再一次“串联”起来,那迸发的火花里,应该有血有泪,有爱有恨,有伤心有难过,有信心有力量。

         宅在家里,深深思索,人呀,只有在两种“东西”面前,才会不把金钱当回事,第一是健康,第二是自由。

        难过过了,快乐就快了。

        母亲在微信朋友圈说:今天立春有太阳,春暖花开,老家有句老俗话,立春是晴天,不用问神仙,照理说,今年的庄稼一定有好收成。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立春,温暖、生长、希望,齐刷刷“整装待发”。临窗,极目远眺,无边遥想,田野里大片的油菜花,应该开得最好看的时候;“咬春”“鞭春牛”“缝春鸡”等乡土民俗,只因一场疫情,都省略了。江南江北含着春水,贴梗海棠早已开成一片粉红的海。这非常时期,病毒肆虐的时候,好好宅在家里,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人心,顺应天意,天意,才能顺应人心。

        早春里的几粒鸟鸣,清丽;早春里的几朵梅花,清香。“春风传花度,花开不知年”,脑海里一阵遐想,青草湖岸,那几帘春色已经萌动,那飘洒的雨丝,抱着一个个音节,暗自流泪时,谁会俯下身子安慰它。

         站在立春的韵脚上,敲打文字,没有心无旁骛的感觉,没有安之若素的淡然,有的只是焦虑和沉闷。

         惟愿,一切悲伤,都过去,一切美好,都来到。

         今年立春,有太多的感动、感激、感想、感慨……立春,是个感叹词!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