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刘禹锡老先生所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挑粮小道”因为小学二年级时学的《朱德的扁担》而闻名遐迩。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热潮接踵而至,以及红色旅游与红色培训方兴未艾,井冈山成了一块旅游的热土,也将从源头村开始,到黄洋界哨口这一段三公里多一点的“挑粮小道”炒的火热,每天来这里体验的以大中城市的人居多,听到他们说这“挑粮小道”如何崎岖不平,蜿蜒曲折,看见他们一个个气喘吁吁,相互搀扶着空手走在这为了游客安全而已经加宽了一倍也不止,台阶也整修的更加适合游客行走的“挑粮小道”上,我总是忍不住引吭高歌,然后在游客们惊奇的目光中,讲述自己对“挑粮小道”的诠释。

  “挑粮小道”的前世今生

  这“挑粮小道”原本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山间小道,在三百多年前,大量的客家人从广东、福建迁徙到此定居,我大爷爷谢桂标的谢家就是从当时广东的嘉应州高墩经大余迁徙到原遂川县的下七,然后再迁居茅坪,最后定居在梨树山,我的爷爷陈牛牯这一支则是从福建汀州上杭经泰和迁徙到黄洋界,后定居腰段、山口。

  由于大家都散居于山间,为了平常上山干活与走亲戚方便,慢慢的在山中踩踏出来一条条的小径,后来经过多年的就地取材整修,建立起了这四通八达的山间小道,但限于人力和需求等原因,这些山间小道平常一个人挑担子行走也是异常艰难的,有些台阶差不多有两尺高,而且两个人在小道上相遇,其中的一个必须退到小道旁边的山上,才能让另外一个通过,这些小道就这样在大山中,伴随着风霜雨雪和春夏秋冬,度过了数百年,直到公元1927年的秋天,才被毛委员带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而打破了过往的静寂,并随着朱毛龙市会师,部队也从两千余人一下子陡增到万余人,为了解决部队的给养,当年已经四十二岁的军长朱德,参加了挑粮大军,他坚持与年青的战士们一起挑粮,这个曾经的过着锦衣玉食的旧军队的将军,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救我苦难的中华,为了人民解放、民族独立,毅然决然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南昌起义残留的部队,上了井冈山,他用挺拔的身躯和宽厚的肩膀,挑起了民族解放的重担,这个“农民的儿子”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官兵平等,锻造了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的军魂!

  当年这蜿蜒曲折且狭窄的小道,穿梭着无数的身影,扁担“吱吱”的叫声汇成了一首首“胜利进行曲”,最主要的“挑粮小道”有从古城、茅坪经桃寮到黄洋界,从新城和白石、柏露经梨树山、山口到黄洋界或茨坪,从龙市和睦村经大陇、源头到黄洋界等十几条,还有二十多条更小的小道,它们一起组成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生命线,铸就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发生在“挑粮小道”的几个故事

  1928年5月初,从白石经柏露到茅坪和茨坪的小道,第一次迎来了挑粮大军,这是龙市会师后,为了解决突然增加到上万人的部队粮食供给问题,我的大爷爷谢桂标主动请缨,担任筹粮总指挥,经过周密侦查和部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了关北,通过打土豪,一个晚上筹集到了六十多万斤谷子和两万多斤的盐,采取蚂蚁搬家的方式,先挑着谷子翻越海拔一千四百多米的鹅岭,然后再分别挑到茅坪和茨坪,这应该是有史可查的红军第一次大规模的挑粮,走的路线就是从柏露、梨树山、山口、栏杆冲、黄洋界、小井、茨坪。

  这些“挑粮小道”在年幼的我的眼中,都是千篇一律,长满了青苔的不规整台阶,讨厌的巴茅和弯曲斜倒着的毛竹,这些小道开启了我认识外面的世界之路。

  从我四五岁开始,大奶奶萧凤粧出去做客,总是喜欢带上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眉宇间有大爷爷谢桂标的影子,她对我只有一个要求,跟她去做客只能自己走,就这样,这“挑粮小道”上一老一小,艰难的走着,大奶奶萧凤粧在前面唱着大爷爷传唱下来的红谣,我跟在后面有板有眼的唱着,歌声穿过密林与大山共鸣,融入炊烟与先人同欢。走在这好像没有尽头的“挑粮小道”上,奶奶给我讲刚刚唱过的红谣背后的故事,告诉我大爷爷在1924年,为了保护客家人的利益,在这条小道上,利用黑火药、陶罐、竹筒、谷子、硫磺粉等制作五花八门的轰天雷,在梨树山周围遍布竹钉、机关和陷阱,与北洋军斗智斗勇,坚持斗争一个多月,后来北洋军因为直皖战争而铩羽而归。

  1929年2月,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失守后,大爷爷谢桂标又跟随毛委员、朱军长转战赣南,二爷爷谢继凤带领一百多个红军战士和两百多个赤卫队员,在数百个乡亲的帮助下,坚守梨树山这处最后的红军堡垒,采用游击战,利用这些小道敌人兵力施展不开的有利条件,用花样繁多的轰天雷让这里成了敌人的“伤心小道”,灵活机动的战术让敌人草木皆兵,红军的红旗始终飘荡在梨树山的山顶,不绝于耳的枪声和各种轰天雷的爆炸声坚定了井冈山军民坚持斗争的信心!

  跟着大奶奶到处做客,这些大爷爷当年的部下和兄弟,最喜欢的就是教我唱一些我不会唱的红谣,然后讲故事给我听,每一次在唱歌的激情中,我都要吹牛说我的梦想就是把他们歌,他们的故事写成书,拍成像《平原游击队》和《英雄儿女》一样的电影,这时候这些老红军战士,老赤卫队员就会围着我,一起大声唱着红谣。

  慢慢的,我长大了一点,走在这“挑粮小道”跟随着奶奶黄春糚去拾秋,懵懵懂懂的我听着村口的喇叭,整天喊着“反击右倾翻案风”和“《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奶奶则带着我,沿着这些小道走进更深的山,去捡拾各种坚果、香菇、木耳等,并教我随编随唱各种山歌,一个大字不识的奶奶,在这里教会了我客家山歌的“茶花韵”、“来台韵”、“江阳韵”等韵脚,直到后来读书了,学到杜牧的《山行》时,我才恍然大悟,这韵脚不就是我奶奶早就教给我的“茶花韵”吗?那一刻我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

  奶奶还告诉我,她的婆婆,我的婆太刘庚英在黄洋界保卫战时,已经怀孕六个月的她,就是沿着这条“挑粮小道”,挑着竹钉,挑着干粮去支前,然后又从黄洋界抬着伤员,为了伤员的安全,在崎岖不平的小道上,她们有时候需要跪着走,或者屁股着地一步一步的挪,等把伤员抬到小井红军医院,每个人的膝盖都磨烂了,屁股上也是鲜血淋漓,但她们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紧接着又把伤员抬回家养伤。

  1929年2月的一天,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失守后,白匪军和靖卫团三天两头的四处搜捕我红军将士、赤卫队员和革命群众,并叫嚣“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口号,白色恐怖笼罩着井冈山,一个阴雨绵绵的中午,空无一人的“挑粮小道”上,蹒跚走来了三个衣衫缕烂的人,这就是伤病缠身,几天没有吃过一粒饭的何长工和两个小红军战士,在没有一个人敢收留他们的时候,我的婆太先是给他们弄饭吃,然后假装把他们赶出村,并让我的爷爷陈牛牯在“挑粮小道”上把他们带到半山腰的地窖,将他们藏在那里十几天,当时十岁的爷爷每天送饭送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刚刚复出的何长工来到柏露,得知我的婆太已经作古,不禁老泪纵横。

  而已经七八岁的我,稚嫩的肩膀也开始挑着一方竹筷,跟在陈牛牯爷爷的身后,沿着“挑粮小道”走好几里路,送到黄洋界,在那里搭车把竹筷送到外地。

  爷爷告诉我,他和我这么大的时候,他给在这一片进行社会调查的毛委员带路,他自豪的说,三四天的时间,他天天带着毛委员,沿着“挑粮小道”走遍了山口周边的十几个村子,毛委员还夸他在小溪捕捞的小鱼好吃呢!

  童年的我听了许多许多有关“挑粮小道”的故事,但这条布满巴茅和荆棘的小道,却留给了我一个永远的伤痛,那是1976年3月5日,全国第十三个学雷锋日,陈牛牯爷爷带着人,挑着竹筷,又一次踏上了去黄洋界的“挑粮小道”,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拒绝了我要跟着去的强烈要求,扔下躺在地上作死打赖的我,泪眼婆娑的我,看着他宽厚的背影,挑着六方竹筷,消失在那好像没有尽头的小道深处,直到下午噩耗传来,我在小道上一路哭着来到黄洋界下,抱着爷爷的遗体哭的死去活来。

  我与“挑粮小道”

  后来的我开始先后到柏露、七溪岭和龙市读书,开始了一个“山猴子”的艰难求学生涯,这“挑粮小道”走的少了,但为了儿时的梦想,倔强的我在鄙视的目光中,发奋学习,只有每年的寒暑假,我才会跟随着黄春糚奶奶踏上已经有些陌生的“挑粮小道”。

  一直到师范毕业,参加了工作的我,为了兑现当年吹牛时许下的诺言,已经习惯穿高跟鞋的我,穿着高跟鞋,踩着青苔更加厚实了的台阶,沿着“挑粮小道”前去探访大爷爷谢桂标当年的老部下、老兄弟们,核实他们当年传唱的红谣,还有红谣背后的故事,这些幸存的老人,看见当年的丑小鸭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唱着他们熟悉的红谣,他们一个个仿佛回到了五十多年前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从这个时候,我才重新开始审视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挑粮小道”。

  每个周末,我都沿着这些巴茅、荆棘遍布的“挑粮小道”,穿梭在黄洋界下和茨坪、茅坪之间的大小山村,考证核实一些红谣的词曲,订正这些红谣背后的故事内容,随着这些老人的凋零,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也在这些记载着先辈的荣光的小道上蹉跎,每一次自己想放弃时,踏在这更加沧桑的石阶上,我都得到了一次人生的升华,正如大爷爷谢桂标常说的“没有过不去的坎,咬咬牙,就挺过来了”,为了早日将这些鲜为人知的红谣唱到大山外面去,为了把这些普普通通的红军战士的故事讲述给更多的人听,这“挑粮小道”成了我精神的图腾,三十年的坚守、挖掘、整理,终于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九十年之际,《残阳如血----我爷爷谢桂标的井冈山往事》、《井冈红谣----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歌谣集》两本书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一年后,《井冈红谣》发展和推广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列入了国家首批音乐产业优秀项目奖励计划,此时的我,在挖掘、整理这些红谣的同时,已经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做志愿者十几年了,并把这种红色精神传给了小女,井冈山上小红军在黄洋界“挑粮小道”现场讲解“竹钉阵”的故事,唱着当年红军、赤卫队员和支前群众唱过的“湘敌汹汹犯井冈,黄洋界下摆战场;竹钉布下天罗阵,敌人乖乖来送枪”,这九十年前唱响的客家山歌、井冈红谣让全国各地赶来的游客流连忘返。

  “挑粮小道”的咏叹

  在传承的路上,我对这“挑粮小道”的理解,已经不再是仅限于《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了,每一次倘佯在“挑粮小道”上,我一次次的反复的问自己,这挑粮的意义是什么?仅仅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吗?一次次的拷问,让我陷入深思,随着岁月的积累,这“挑粮小道”对于我来说,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在我的眼里她不再是一条条普通的山间小道,她是有着生命的精灵,我与她产生了生命的共鸣。

  走在这“挑粮小道”上,我创作了“小道弯弯翻山岗,崎岖不平难过往;军长带头来挑粮,上下同心打胜仗。”这首竹枝词,用通俗易懂的平民文化,将“挑粮小道”蕴含的深刻意义在半分钟内告诉已经习惯了快餐文化的游客和学员,这里面每一句都采用了双关。小道弯弯翻山岗即说明了“挑粮小道”弯弯曲曲翻山过岗,也暗喻当时中国革命正处在艰难的起步阶段,前面有无数的高山需要我们去征服,去奋斗。崎岖不平难过往表明这条道路不仅难走,而且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的先辈义无反顾,迎着困难,迎着挑战,坚定的走了下去!军长带头来挑粮说明了共产党人以身作则的楷模行动,彻底打碎了两千多年来兵为将附庸的传统,用实际行动阐述了官兵平等的诺言,锻造了人民军队新型军队的军魂。上下同心打胜仗,正是有了这“挑粮小道”上军长带头来挑粮,一是密切了官兵关系,二是让战士们将信仰和行动结合起来,三是通过挑粮锻炼了红军将士的体魄和意志,等等,这样,红军才能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紧接着我又采用清平乐格律填词一首,进一步阐述“挑粮小道”,词曰:

  蜿蜒小道,扁担吱吱叫。军长挑粮挺直腰,官兵同袍欢笑。

  嵯峨险峻密林,峰回路转登顶。千锤百炼铸魂,艰苦磨难初心。

  蜿蜒小道不正是当时中国革命的真实写照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中国革命路在何方,《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不正是在这“挑粮小道”上得到了实践吗?扁担吱吱叫,奏响了一支胜利进行曲,充分体现了红军将士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心!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但心中想到的是建立新中国!军长挑粮挺直腰,阐明了我们的“红军之父”,已经42岁的朱德军长带头挑粮,挺直腰一语双关,说明挑担要挺直腰杆,这样才能够挑得起重担,暗喻遭受了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从此要挺直腰杆;官兵同袍欢笑借用了《诗经》秦风中的“无衣”典故,比喻人民军队官兵一致,从军长带头挑粮,说明上下同欲,同甘共苦,虽然当时的生活非常艰苦,但大家都对革命成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嵯峨险峻密林,暗示中国革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难以想象的困难,就像“挑粮小道”两边哪些险峻的山峰一样难以登攀,前进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峰回路转登顶则表示我们的先辈们百折不挠、一往无前和舍我其谁的精神,经过艰苦卓绝的奋争,终于成功的登顶,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千锤百炼铸魂,就是在这条“挑粮小道”上,开始了人民军队军魂的铸造,军长带头挑粮密切了官兵之间的关系,让当时绝大多数都不识字的红军将士明白了为谁当兵扛枪的道理,让他们拥有了崇高的信仰!艰苦磨难初心,在红米饭都还不能够吃饱,没有油、没有盐的南瓜汤也要定量,睡着稻草铺的床,就是在这样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毛委员、朱军长和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人,在这里践行他们的初心,开创出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山沟里面的马列主义”。

  “挑粮小道”她是通天梯,中国革命从这里开始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挑粮小道”她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具体体现和精华所在!“挑粮小道”她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起点。

  每一次走在“挑粮小道”上,放眼四望,只见群山巍峨,苍翠满目,当年许多跟着朱军长一起挑粮的年青的红军战士,他们终究没有等来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将热血洒在了井冈山这块红色的热土上,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但他们化作了这巍峨的群山,融入进了这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春风十里,

  杜鹃啼血,

  苍莽的山色中,

  挑粮小道势若游龙,

  隐约其中。


  小道逶迤,

  石径厚重,

  硝烟早已散去,

  井冈红谣声如洪钟,

  如风如注。


  云山烟树,

  峰峦叠嶂,

  岁月在无声的流淌,

  带着诗和梦想,

  奔向远方。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