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俗称过年,是华夏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时,全球华人都要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尽享幸福时光。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喝腊八粥、放爆竹、贴对联等各项活动,都是全家人参与,欢欢乐乐,热热闹闹。扫房子就是春节重要活动之一。

       我从记事时起,就知道“二十四,扫房子”,每年的这一天,都能看到左邻右舍在“扫房子”。不论家境贫富,也不论工作闲忙,家家都要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打扫室内外卫生,大人唱主角,小孩当配角,年年亦是如此。

       至于为什么要在这一天“扫房子”,小时候有点似懂非懂。长大后,终于明白了,“扫房子”,又称“除尘”。除尘不仅是为了干干净净过春节,还有“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的含义。

       扫房子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民俗。据《吕氏春秋》记载,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扫尘”,在尧舜时代就已经开始。国人把“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小年到腊月三十大年”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在“二十四,扫房子”呢?

       进入迎春日后,到了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家家都吃罢了“腊八粥”,过完“小年”,办足年货,准备迎“除夕”,过大年了。因此,在这一天“扫房子”,再合适不过了。

       新中国成立后,国人更是传承和弘扬了“扫房子”这一传统民俗,并赋予新的内容和含义。祈盼新一年的幸福、吉祥,快乐、开心。

       再干净的屋子,也会落有灰尘。不打扫,势必污染家庭的环境,影响家人的健康。过去的一年里,每个人都干着自己的工作,忙碌自己的事业,难得与家人“合作”,进行大扫除。新年前,全家人一起动手,用“扫尘”这种方式“团聚”,更有一种特殊的情趣。

       扫房子大都是一呼“众”应,不分男女老少,人人动手,各尽其能,密切合作,共同扫尘。用劳动创造舒适的环境和幸福生活,给新的一年开个好头。既共享了劳动带来的快乐,更能充分展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内涵,让家庭充满着和谐与温暖。 

       扫房子看似很小,却小中见大。明末清初著名的教育家 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开篇就写到“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意在告诫家人,小事做不成,则无法成就大事。做人,就是要脚踏实地,从头做起,从小事做起。

       春节扫房子,足以激发人们的很多联想。我们既要当打扫家庭的灰尘,还要当打扫自己心灵的灰尘。培育好的德行,传承好家风,树立家国情怀。从政就做一个清正廉洁、公正执法的好官员;经商就做一个诚实守信、积德行善的好商人;为民就做一个遵纪守法、无私奉献的好市民。

       鼠年春节即将到来,天气回暖,草木复苏,万象更新。让我们携起手来,进行一次全面 “扫尘”吧。不仅要扫去环境中的灰尘,还要扫去心灵和思想上的灰尘,过一个清洁、快乐、开心的春节,用美的环境,美的心灵,迎接新年的到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