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区,第一排一楼都是门市:超市,小饭馆,理发,干洗,门诊,美容,凡是能想到的店铺,基本上都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东门那些摆摊卖小吃的。

  出东门右拐,是一片砖铺的空地,空地上有几株老树,夏日里撒下一地阴凉儿。这片空地上,总有一些小贩在摆摊卖吃食:冬季是烤红薯,煎饼果子,冬天早晨有一个卖菜老人,三轮车上载着自己种的大白菜,可便宜了,无农药,新鲜。那次我一块钱买了两棵,虽有些冻过了,但感觉凉丝丝的像裹住了整个冬天的寒气。

  夏季,一大早依然是卖农家菜的,新鲜的小葱,筠子菜,茄子西红柿豆角小北瓜,水灵灵,嫩生生的,接着登场的是煎饼果子,石头饼,笼包油条豆腐脑,中午是凉粉儿,凉皮儿,下午是小点心,烤串儿,晚上有时在灯下有书摊,便宜,但没有好书。

  我最爱吃的是中午的凉粉儿和下午的一种嫩玉米做的小点心。

  凉粉儿是和煎灌掌一起卖的。灌掌现切现煎,鏊子(老式铁铸的平底锅)上抹上驴油,开火,切成长方形的薄薄的灌掌放上去,滋滋的响声中,香味就飘出了。灌掌是荞麦面儿做的,有山野植物的清香。煎好了盛在盘子里,浇上蒜泥,有时,蒜泥放在蒜臼子里,吃多少自己定,灌掌蘸上蒜泥,咬一口,外焦里嫩,蒜香加上荞麦的清香,那滋味!满口生津!凉粉儿是在一个大铁桶里,吃时舀出来,盛在浅碗里,加山泉水,浓浓的放上醋、蒜,淋上香油,撒上煎好的花生米和芝麻。那样子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丽。喝上一口,酸,辣,香,沁入心脾。夏季天气炎热时,一碗凉粉儿下肚,会像热烈的鼓点之后奏起了一曲清冽的乐曲,驱走了心里的燥热和烦闷。

  凉粉儿,这一古老的传统吃食,像久已不见的故友,翩然来到我家门口。吃上这样的凉粉儿,配上热热的灌掌,就像又回到了童年,又见那一片荞麦花儿,“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卖凉粉儿的是一个山里女人,有60多岁吧!笑眯眯的,闲谈中得知,孩子们都在小区住,把自己接了来,也不愿总闲着,就把在山里时的手艺用上了,还算自食其力吧!说时,那一脸的满足,布裙荆钗霎时变做了名门闺秀。

  下午是卖玉米点心的,点心不知道叫啥名字,是嫩玉米做成的,姑且叫它玉米酥。薄厚大小类似绿豆糕,也是现做现卖,嫩玉米剥好,把玉米粒放在一个大容器里打碎,成糊状,加上一点点面粉,做成小圆形糕点样,放在鏊子上烤,成两面焦黄时出锅,咬上一口,软糯清香,酥松绵柔,让你想起过年的味道,再品,你会咂摸出时光深处隐藏着的清纯。我是吃了一次就喜欢上了。做玉米酥的是母子二人。看起来随和,厚道,真诚。

  品着这些小吃,看着这些心灵手巧,朴实无华的人,一份悠闲,一份精致,一份满足,油然而生,这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