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沙公路,一个伟大的人间奇迹


  说起亿利,不能不说“穿沙公路”和“穿沙精神”。这是亿利人创造的人间奇迹和历史辉煌。说起亿利,不能不说董事长王文彪带领他的团队所走过的不同寻常的经历。

  1988年那个风沙弥漫的初夏,王文彪驱车前往杭锦旗盐厂上任,他被任命为该厂厂长。沙尘暴来了,飞沙走石,他 的车陷入沙窝,只能徒步跋涉前往。坐在简陋的办公室,望着漫天飞沙,王文彪在想,黄沙能阻断道路,吞没汽车,也能吞没家园和工厂。他最大的担心是他的盐厂被吞没。

  “我站在,猎猎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这首气吞山河又柔情万种的歌曲,曾让多少英雄好汉为之感叹,为之潸然泪下。站在西部高原的猎猎风中,王文彪这个七尺汉子也听到了那个绕梁之音:问天下谁是英雄。这歌里不再有“绵绵心痛”,不再有“柔情万种”,那是来自生命的呐喊,带着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豪情。

  王文彪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治沙。他作出决定,从每吨盐的销售收入中提取5元用于治理沙漠,并组织了27人的绿化队,开始在盐厂周围植树固沙。

  盐厂兴旺发达,产品销售却成了新的难题。最大的难题是产品如何走出沙漠?如果能修一条“穿沙公路”,产品销售的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有五千年文明和文化积淀的华夏之邦,在征服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培育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创造了无数让世界震惊的伟业:女娲补天,羿射九日,共工触山,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就是中国精神。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秦直道……这就是中国人创造的伟业。

  在沙漠中修公路,同样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没有人尝试过,准确地说还没有人成功过。王文彪定下决心,当一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dc830347bd3f16421d526e77c4182313_CgpBT1lchzSANUnQAAKtXXUvEFg848_enable=&w=550&h=396&cut=.jpg

  王文彪盘算过,穿沙公路修成后,改善的不仅仅是落后的交通现状,更可以让荒漠变成绿洲,这是一条功在千秋的致富路。

 

  设计图纸出来了,那地形图酷似一把张开的弓箭。弓是绵延千里的黄河,弦是横贯鄂尔多斯高原的库布其沙漠,箭便是这条要修筑的“穿沙公路”了。也许是天意,也许是玄机,这库布其的汉译恰恰是“胜利在握的弓弦”。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经过细致周密地筹备,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穿沙公路破土动工,一场“人沙大战”在库布其拉开战幕。13万民众总动员,上至耄耋之年,下至髫龄之童,“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那场面大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悲壮。

  那个夏天特别热,太阳像个巨大的能量球,炙烤着沙漠,热浪随着漠风吹过,燥热的空气让人感到窒息,地表温度一升再升,升到了超越生命极限的高度,有人做过实验,黄沙能把鸡蛋烫熟。

  没有树,没有荫,没有水……所有的生命元素几乎被烈日摄取了,大漠里只剩下那让人无法躲避的高温。

  因为没有水,绿地才成了沙漠;因为缺少水,生命也渐渐在沙漠中消失。头上烈日晒,脚下沙漠烤,因为高温,有人中暑;因为缺水,有人晕倒;因为找不到一个庇荫之所,中暑的人只能躺在骆驼的肚皮底下恢复身体。


  严酷而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动摇修路人的决心,在修路的两年多时间里,亿利先后组织过4次万人大会战。“清汤挂面锅底沙,夹生米饭沙碜牙,帐篷睡听大风吼,早晨起来脸盖沙。”这句曾流传甚广的顺口溜是当年艰苦生活的写照。

  历时两年半,65公里长的第一条“穿沙公路”全线贯通。

  南始锡尼,北至乌拉,纵贯库布其沙漠。这就是亿利人当年创造的奇迹。


  亿利东方:一个伟大的灵魂工程


  库布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这是亿利资源集团的共识。扶贫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既需要物质的帮助,也需要精神的帮扶。亿利资源集团在帮助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同时,投资1.2亿元在独贵塔拉镇创建了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学校——“亿利东方学校”。这里不但有一流的教学设备,而且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一流人才。亿利东方学校的招募启事在网上公布后,在教育战线引发了一场不亚于8级的强地震,有识之士纷至沓来。

  亿利东方学校设初中9个班,小学18个班,幼儿园12个班,可容纳学员1400人。同时,开设采矿、机电、美术、烹饪、汽车维修等职业技术教育。气势恢宏的教学大楼上,悬挂着十多条格外醒目的标语:少年强则中国强,教育兴则中国兴;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行走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这就是东方学校全新的执教理念。

  企业和政府联合办学,这是库布其兴办教育事业的一大特色。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多么明智的选择,有名师执教,有远程教育网络支撑,库布其教育事业的明天灿烂辉煌!


  雪域高原:雅鲁藏布江的呼唤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亿利,一家民营企业,它利从何来?利向何往?

  2016年“两会”期间,王文彪董事长在会上作了《履行社会责任,坚持治沙扶贫》的发言。他说,我们集团企业,立足内蒙古本土,向世界难题沙漠宣战,修建了人类史上第一条“穿沙公路”,创造了世界奇迹。接着,我们用“穿沙精神”治沙防沙,经过近30多年的治理,过去的“沙窝窝”,变成了今天的“香饽饽”。习总书记非常关心和重视防沙治沙、生态环境改善这件事,给予我们很大鼓励。总书记的话很平实,字里行间蕴含着力量,对我们治沙人是极大的鼓舞。我在这么一个重要场合立下军令状:5年内通过投资沙漠生态产业,再绿化沙漠一万平方公里,带动十万农牧民脱贫,我有信心完成这个指标!

  企业在发展,事业在壮大。库布其沙漠的治理仍在朝着既定目标推进,王文彪董事长又移师南下,在雅鲁藏布江开辟了治沙防沙的新战场。

  5月12日,蓝天白云下的雅鲁藏布江畔,向素沉寂的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彩旗飘扬,人声鼎沸,机声隆隆,一场别开生面、改天换地的治沙扶贫工程在这里拉开序幕。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出席启动仪式,并动手在沙滩上栽下了第一棵防沙治沙、改变生态、向大自然挑战的“希望之树”。

  亿利山南沙漠经济扶贫项目的启动,标志着雅鲁藏布江综合保护开发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该项目包括防沙治沙工程、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特殊经济林建设、生态小镇建设等四大部分,总开发建设面积65万亩。这条“绿色哈达”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伟业,是献给西藏人民最珍贵的礼物。

  

d38fb26aa8c696708e0174a5be975c5e_1555313263563.png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雅鲁藏布江治沙生态扶贫工程是西藏生态治理市场化模式的重大示范性工程,该项目的实施将对雅鲁藏布江的治沙生态扶贫起到重要作用。据悉,该项目以APP方式投资,亿利资源集团主导,国家政策性银行、山南市政府共同投资,西藏自治区林业厅给予了大力支持。

  全国政协常委、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现场对记者说:“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西藏生态环境改善,十分关注西藏各族人民脱贫致富。亿利资源集团将运用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入、农民市场化参与、生态持续性改善’的扶贫模式,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助力西藏脱贫攻坚。”

  雅鲁藏布江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