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从事旅游规划之前就感觉到乡愁会成为一个热络词汇,汹涌的城市化浪潮,使农村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相生相伴的对传统文化,对民俗根脉的摧毁消磨也是显而易见的。开始涉足旅游规划就面临着太多的乡村旅游项目和大量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开发,与乡愁密不可分的文化传承、民风延续和拆迁改造都会成为制造新的乡愁的关键所在。

        去年十二月份,在云南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的深山里,几股清泉喷涌而出汇聚成河,清澈的河水在丛林里悠然流淌,慢慢的,慢慢的汇聚成激流,在如此人迹罕至的大山里竟然还有四五座水磨残存。然而房在屋空,仅剩下长满青苔的转轴叶片诉说着曾经的时光,几片石磨盘孤独的仰卧在水中,也已经是水草飘摇显露颓势。通过向导翻译从当地藏民口中得知,六七年前还在使用,如今都已经废弃了,只有沉闷的水磨声还回荡在他们的记忆里,因为小电磨太方便了,最近两年电磨的使用频率也在降低,商品的极大丰富已经不需要自己磨制面粉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就是在偏僻的西南边陲也在发挥着作用,留下的只是无尽的乡愁和怀念,还有残存在溪流里的水磨房。

        坐在车上,身子随着崎岖的道路而颠簸。长时间的沉默不语,此时的心境已经回到了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河北,回到了石家庄的井陉县,那里的绵河上还有十数座水磨至今仍在使用,最多时能有将近百座。如今嗡嗡隆隆的水磨已经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这些都凝聚着马佶、何克宁等井陉县民俗文化工作者的心血,在农村乡土文化大量消亡遗散的今天,是他们的不懈努力在挽留拯救着那些美丽的乡愁,而不至于让它们在汹涌的城市化浪潮中很快的化为乌有,那些记录着冀西山地、冀中平原乡愁的井陉拉花、皇纲剪纸、花脸社火、制陶技艺、干碴砌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继承中得到发展得到弘扬,进而成为展示地域文化和风俗民情的优秀载体。近日评出的第二批河北省民俗文化名村总计三十个,二十五个在井陉县,这其中的意义也就不言自明。

        三十多年前,第一次见到绵河水磨是在山西省和与河北省交界处的娘子关,这一带曾经是抗击日寇之百团大战的主战场,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关山犹在,绿水长流。绵河河滩里除了几座水磨就是连片的鱼塘,强大的水流推动着水磨转动,经过几个来回的磨制,两三寸长的木段被磨成了木粉,它们是制作蚊香、焚香的好原料,基础材料就是一种在当地被称为铃铛疙榛的灌木,它们永远长不高也长不大,还满身都是尖利的刺儿,叶子也很稀疏,坚强的装点着土层瘠薄的太行山,它们牛不吃羊不啃,却有特殊的用处,磨出的香粉有着一种特殊的香味,这么多年一直畅销不衰,据说保定清苑一带的制香企业都在使用井陉水磨的香粉,但却没有培育出当地的制香行业。

        青少年时期,我比较调皮有过多次逃学的经历,从石家庄市区骑车几十里沿着307国道,顺着绵河溯流而上,在游山玩水中感受山野之美,感受乡村之魅,从那时起绵河水磨就深深的印在记忆里。后来只要有机会就会顺路去看看不同河段的绵河水磨,水磨的数量在逐年减少,推动水磨转动的河水也在一天天的变得昏黄污浊,水量也大不如前了,水质的恶化进一步加剧乡愁的凝聚。曾经的青山绿水在迅速的恶化,美丽的乡愁再次进入人们的考量范围,痛定思痛,留住乡村记忆,发展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主旋律。

        前年和去年,因为机缘巧合,与千年古县文化大县井陉的交流颇多,冠绝太行的苍岩胜境,朴拙完整的地都、核桃园、大梁江和于家石头村,延续至今的秦皇古驿道,以少胜多的韩信背水之战,还有灿烂辉煌的井陉古陶瓷,古风犹存的天长古城,这些充满着乡愁符号的井陉历史文化精粹,还有诸如井陉抿须、闲食、缸炉烧饼等风味美食在内的乡土技艺,令人对远离都市喧嚣的那一份眷恋变得更加实在更加真切,尤其是天长古城外绵河里,那依然昼夜不停转动的水磨成了每次路过都要停车探望,近身感受的,像老朋友一样的必去之所,水磨悠悠其情悠悠,那种难舍乡愁,那种魂牵梦绕,是三十多年记忆的聚合,是二十多年文字创作的积淀,这种感情旁人是不好理解的。

        去年盛夏季节,河北省博客联盟组织的红色之旅《重走红色抗战路》采风活动来到井陉县乏驴岭,这里曾经发生过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大战,数百名西北军将士就长眠于乏驴岭的山谷里。而村前的绵河至今还有两座水磨存在,一座已经废弃,一座还在继续使用。午休时间,有博友流连于老村落里,去寻找井陉古驿道的沧桑痕迹,也有博友仍然沉浸在抗战往事的回忆中,倾听老人们对那段历史的追诉,我却叫上博友张国庆兄,沿着河滩去探究绵河水磨深藏的秘密。骄阳似火,我们穿行在茂盛的河滩草丛里,爬坡涉水,感受在激流中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险,我们寻找的不正是那一份久违的乡愁吗?

        成片的石头老房子,几棵数百年的老槐树、老桑树,百年历史的老石太铁路隧道、与法国艾菲尔铁塔如出一辙的老铁桥,两三千年历史的井陉古驿道,西北军抗战纪念碑,一个与张国老的传说大有关联的乏驴岭村,历史文化之厚重,乡愁乡情之浓郁,但凡有些书写欲望和能力的人都会饱含激情的文思泉涌。

        张国庆兄是散文高手,精于文化类散文的写作,近期创作的《牛市街》正是描述冀中平原乡愁的力作,自然对集中代表冀西山地历史文化风土民情的古村落、古驿道和古老的水磨情有独钟了,原来曾经与他说起过这些水磨,借着红色之旅的空隙,就是路途遥远暑气蒸腾也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多年的文字交流我们之间的默契程度已经不需要太多的话语,哪怕一个眼神哥俩都能心领神会。

        嗡嗡转动的水磨成了绵河的一道风景,很是奇怪,磨坊里的老人对我们任何的疑问永远都是一个表情,不悲不喜,不恼不怒,他手脚不停的添料,精神都集中在水磨上。国庆兄见惯了农村碾子石磨,还是第一次接触绵河水磨,兴味颇浓,两扇磨盘的转动,水流冲击的涡轮,室外堆积的铃铛疙榛,里里外外仔细的很,看他的神态就知道不久会有一篇大文章面世,像他这样关注乡愁的散文作家不会放过任何观察生活,体验民情机会,果然回去时间不长他就写出了一篇文章《古村今昔》发布在网络上,文字娓娓道来颇显散文功力。

        绵河是井陉县的母亲河,一路从山西奔涌而下,造就了绵河水磨的独特性,赞皇县要复制水磨在一个景区,在考察之后放弃了,他们没有这样的水量。绵河在平山县注入黄壁庄水库,融入滹沱河,共同滋养着石家庄这片肥沃的土地,造就了冀中平原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乡土艺术,冀西山地的水磨,冀中平原的碾子,无不构成最具乡土气息的乡愁元素,虽然大有渐行渐远之势,但却嗡嗡隆隆的永远转动在我们的心里。制造景观的水车在景区里很多,现实存在并继续发挥作用的水磨是越来越少了,风景很需要,但作为乡愁活化石的水磨但愿还能继续使用、保护、传承下去,不要让未来的孩子只在图片、视频、画册上看见它的踪影,那样的乡愁可真就是苦不堪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