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的关键词,如果排行的话,第一位的词,一定是“堵” 。网上,知名景区,一片人山人海。我们没有跟风,却又一次逆袭来到非常熟悉的古城邯郸。

        千年此地寻遗事,我只要来邯郸,就一定会加入文化寻踪的行列。在古风古韵间去寻找我们曾经的记忆,也会踏着故人的足迹去寻觅,去领略赵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丛台公园门口,我遇到来自北京的一家人。他们指着丛台公园的匾额,问我:"大爷,这是一个什么公园?"我告诉他们,这是丛台公园,繁体字,郭沫若先生题写的。"为什么叫丛台?"有什么故事吗?我心想我这个“文学活雷锋”又有了做好事的机会了。

        邯郸,一个三千年没有改变名字的城市。

        说丛台,先要说邯郸。邯郸,曾经是赵国的首都,人们习惯称之为赵都。它位于河北省最南端。邯郸的城邑,肇起于商殷,邯郸古城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历史。邯郸是赵文化的发祥地,最典型的就是1500条成语与邯郸直接相关,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人们说,邯郸遍地是文物。走在古城,不经意间,你也许走在了秦始皇的出生地,在街巷拐角处一个回眸,也许会发现这里曾经演绎的历史故事。回车巷、将相和、完璧归赵、邯郸学步、二度梅……总之这里是一个文化宝地。历史成就了邯郸,也成就浓浓的邯郸文化。灿烂的赵文化,还有磁山文化、女娲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北齐石窟文化、磁州窑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一起组成了浩大的文化脉络。

        “邯郸”邯字唯有这里独享,当年我们出差,登记住宿时,经常有人把邯郸读作“甘单”。邯郸的地名源于邯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现在邯郸有一个区就叫邯山区。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甘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 阝)而成为邯郸。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

        邯郸城有“富冠海内,天下名都”之称,是除国都长安之外,与洛阳、临淄、成都、宛(南阳)齐享全国五大都会盛名,从战国到东汉,邯郸兴盛长达500年之久。毛泽东主席在1959年9月24日视察邯郸时说:“邯郸是赵国的都城,是五大古都之一,那时候有邯郸、洛阳……那时候没有上海、天津等大城市,邯郸是要复兴的。”

        邯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和中国散文之城、太极之乡。旅游资源丰富,有多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景点景区、地方特产等。著名景点有龙行寺、娲皇宫、129师司令部旧址、武灵丛台、赵王城、学步桥、朝阳沟、京娘湖、邺城遗址、兰陵王墓等。

        千年此地寻遗事,独对西风上古台。

        在邯郸众多的知名景点中最为有名的就是“丛台”了,它又叫武灵丛台,可以说是邯郸的“城市地标”。

        说到丛台,我们首先会想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恩来总理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在他忙碌的行程中,曾三次来到邯郸。1959年6月2日下午,周总理一行视察成安棉花丰产方回到邯郸后,天色尚早,大家动员周总理游览一下武灵丛台,以解除几天的疲劳,周总理欣然答应了。周总理来到丛台公园散步,登上丛台。一次和青年学生的偶遇,也成就了邯郸一中一个最美的佳话。

        武灵丛台位于邯郸市中华大街的丛台公园内。相传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在位于公元前325—公元前299年)时,建此台的目的是为了检阅军队和观赏歌舞,因楼台众多,而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因为是赵武灵王所建,故名“武灵丛台”。

        邯郸人以赵武灵王为荣耀,"胡服骑射"也是邯郸的骄傲。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励行改革,改变了中国军队中宽袖的最初正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改进为后来的盔甲装备。赵国所用的"胡服",因为衣短袖窄,类似于西北戎狄之服,所以被俗称"胡服"。梁启超认为赵武灵王是自商、周以来四千余年中的第一伟人,他与秦始皇、汉武帝以及南北朝的宋武帝(刘裕)一样,是中国历史上四位取得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胜利的人之一,而且是最值得后代子孙骄傲的一位。1903年,梁启超发表了《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

        武灵丛台也是邯郸人对于赵文化和赵武灵王的最好的纪念。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丛台经历了无数次天灾人祸的破坏,邯郸的先人们坚持改修重建,让丛台永远的屹立在邯郸人民的心中。

        据地方志载,自明朝中叶(公元1500年前后)以来,就修复了十多次。如台的顶部原是平台,名曰"武灵台",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亭于台上,名曰"据胜亭"。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建行宫于台上,后在道光十年(1830年)遇地震连台毁坏。

        现在所见的丛台,是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修建的,以后又进行过重修。解放后,以武灵丛台为中心,修建了人民公园(丛台公园)。现在的丛台,占地3500平方米,高27米,由青砖包砌而成,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南北各开一门,进南门沿台阶拾阶而上,可达台的中层,中层距地表7米,台面有武灵馆、回谰亭等建筑。由回谰亭往东进门楼,顺台阶环绕而上,可达丛台的上层,上层台面距今地表13.5米,圆形,直径29米。台上建有据胜亭,面积100平方米,高13米,为四角攒尖重檐,亭角微翘。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我来到邯郸,初次登台就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登上据胜亭,凭栏四望,古城邯郸尽收眼底。除了邯郸红楼,这里几乎是邯郸最高的建筑。古人曾用"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诗句,描绘丛台的壮观。

南门甬道右侧的台墙上还嵌有"滏流东渐,紫气西来"的古体大字,是民国11年(1922年)国民第二军军长关中胡景翼所书。人家说紫气东来,而邯郸偏偏紫气西来。这里一定会有很多的故事。

        走在高阶上,一碑赫然耸立,为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于1961年游丛台时所写的七律。"邯郸市内赵丛台,秋日登临曙色开,照黛妆楼遗废迹,射骑胡服思雄才。太行阵地漳河外,烈士陵园滏水隈。现代经营基础厚,武安铁矿峰峰煤。”看了郭老的诗,也许能让我们多少明白一些“紫气西来”的原委了吧。

        丛台的第一层是个院落。院内坐北朝南的亭屋叫"武灵馆",西屋为"如意轩",院中间有"回澜亭",为1931年增设。在一层院内,一定要绕台而行。丛台最精彩的历史碑刻镶嵌台壁上。有明代张承仁的七律《登丛台》、清末进士王琴堂的梅花石刻、举人李世昌(少安)的画兰石刻等七方,其绘画、艺术也颇具独特风格。一个无名氏的小诗成为我记忆中的佳作。

        透过玻璃依稀可以看到清代诗人王琴堂雪后登丛台写诗:“寒生晓日上丛台,四野烟消眼界开。欲向前屯问万事,春风赠与柳枝梅。”

        历史上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许多知名的大家来到邯郸,登上丛台。抒发情怀,多是在感慨战国七雄,追思历史。正象清末一位无名氏所写:“千年此地寻遗事,独对西风上古台。台下王孙招不起,枕中仙梦几时回。风吹杨柳鸦栖定,月照藤萝猿啸哀。歌舞消沉何足惜,咸阳宫阙已成灰。”

        台之西侧,有《丛台集序》碑,为中华民国11年(1922年)陆军第十五混成旅参谋长何遂撰,邑人王琴堂书。文中记述了丛台历史悠久,名之来源与位置,修建概况及丛台之景点。两块碑并为一体,文近千字。该碑原址在丛台南门阶端之平台上,1989年10月易址于此。

        丛台的最高处是据胜亭,其意是在防御上据此者胜。在坐北朝南的圆拱门门楣上,写有"武灵丛台“四个鎏金古体黑字。其实,很少有人知道门里边为什么刻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的匾额。据说,流传很久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相传,公元8世纪末叶唐朝德宗年间,忠臣梅伯高被奸相卢杞诬陷遇害。梅伯高之子梅良玉逃脱后,被陈东初招为家僮。陈与梅伯高结交甚密,终日寻梅子不见。后来梅花二度开放时,陈得知家僮即梅良玉,便将爱女杏元许配给他。卢杞又欲加害于陈,便奏明皇帝将杏元封为御妹嫁至外邦,并将陈东初夫妇下牢。到外邦和亲的陈杏元由梅良玉相送,一程泪一程血行至邯郸,携手登上武灵丛台,由此哭别。这个宣扬忠孝节义的故事,为游人平添了一段了解中国封建传统的趣话。

        从北门沿着用砖和条石铺成的踏道,步步登高跨过门槛,迎门而立的碑刻,正面刻有清代乾隆皇帝《登丛台》的一首律诗,背面是他的古风《邯郸行》词。1750年9月乾隆巡行江南过邯郸登丛台写道“传闻好事说丛台,胜日登临霁景开。丰岁人民多喜色,高楼赋咏写雄才。襟漳带沁真佳矣,雪洞天桥安在哉!烟树迷茫闾井富,为筹元气善滋培。”

        拨开唐宋浮云,魏晋尘烟,秦汉荒草,穿越史书的重峦叠嶂,我们又一次登上丛台。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文人墨客,来此凭吊英雄,登台怀古。我们也为今天感慨!勤劳勇敢的邯郸人民正延续和创造着古赵文化的历史辉煌,迎接现代邯郸的伟大复兴。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