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是我们身边最靓丽的风景,纵观现代国内外城市风貌,城市公园作为一张最美的名片,展示着其独特的城市韵味。较著名的有城市公园有:美国的纽约城市中央公园、加拿大的温哥华斯坦利公园、英国的伦敦海德公园、上海的人民公园、北京的朝阳公园等。

据说,石家庄市内的五星级公园就有八座,它们是:市植物园、长安公园、世纪公园、裕西公园、市动物园、河北省园博园、鹿泉区海山公园、晋州市魏征公园。这其中除动物园、植物园、园博园外的大部分公园、游园都是免费开放的。


燕赵历史文化元素与园林造景融合的中山公园


免费的城市公园,遍布城区,也越来越成为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休闲胜地。唱歌的,跳舞的,打拳的,疾步快走的,无奇不有。城市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游玩和休闲的场所,也成为展示市民风采的大舞台。依我看,这也成为了当今的“中国特色”。

石家庄市中山公园是那些城市公园中极为普通的一座公园。它位于西二环与和平西路交叉口西北角。是省会西北部一座面积较大的封闭式公园。它用丰富的燕赵历史文化元素与园林造景融合,集山、崖、石、林、泉、溪、亭等景观为一体。园内还有一块占地30亩的人工湖,湖内有三个小岛,湖边岸柳成行,绿道环绕,组成了巧夺天工之美景。

园内有多座时代鲜明的历史雕塑。一进门一块巨石上写“中山公园”四个大字。湖边广场上矗立着有鲜明战国建筑特色的“中山亭”和一块巨大的半圆形照壁,上面刻有中山国的历史文化符号。当然还有“将相和”“魏征”雕像等。在那些以历史文化作为主体的大型雕塑里最让人感到震撼的就是“建安风骨”。它用不同的人物造型,向我们诉说着那个遥远的时代。让我的思绪穿越时空,去思考,去探寻。


建安风骨与魏晋之风


行走在公园,欣赏的是风景,留给我的是思考,是学习的动力。什么是建安风骨?建安应该是年号。风骨,有什么样的来头和内涵?燕赵大地上曾经演绎过什么样的历史大剧,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创造过多少人间奇迹?

回到家,找度娘搜索,然后又翻开我收藏的《中国文学简史》和《中国文化常识》,思绪穿越到曾经的建安时代。越看,对于历史人物的崇拜的心情越浓厚。如果不是魏武挥鞭,怎么能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如果没有“三曹”将“风流才子”尽收麾下,怎么会有“建安七子”千古流芳。

建安风骨人们也把它叫做“魏晋风骨”,它是一个文学概念。建安时代的文学,以风骨遒劲著称,被后人尊为典范。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对于人才,对于文化和文学的重视,让当今的实用主义和物质利益高于一切的论调汗颜。

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它积极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当然作者也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他们作品的共同特点就是,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有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有风。具有突出的刚健、明朗的艺术风格,有骨。风骨与藻饰恰当结合,是文章中的凤凰。

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有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也催生了“建安风骨”的应运而生。后人也把“风骨”论作为文学的评判标准。风指的是文章的生命力,一种内在的,能感人的精神活力,骨指的是文章的表现力,又称为“骨力”或“力”,指文章的表现应该刚健有力,优秀作品的风与骨是和谐融合的。


乱世风流,“三曹”和“建安七子”


乱世出风流, 东汉末年,是一个分裂动荡,政权频繁更替的时代。那时,太平突现,风云又起,社会跌宕,思想骤变。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文坛雄杰曹操,此时在掌握政权。“三曹”和“建安七子”创造了一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时代,鲁迅称之为“文学的自觉时代”,即文学有了自身独立的价值。

魏晋时期的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他们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一代枭雄,文坛雄杰——曹操,公子·帝王·诗人——曹丕,才高八斗的曹植,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他们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一个诗歌高潮,也成就了建安文学。

曹操是一个敢说敢为的大政治家,他的诗,慷慨悲凉,气魄雄伟,用词朴实无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他以自己的创作开风气之先,影响了一代文风。而他对文学的倡导成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曹操还将天下英才悉集帐下,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文学才华的机会。这些文人与曹氏父子共同开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

"七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与"三曹"一起,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军。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七子"以写五言诗为主。五言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盛起来的新诗体,桓灵之世"古诗"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初步成熟。而"七子"的优秀五言之作,写得情采飞扬,变化多致,使五言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

"七子"的创作也各有个性,各有独特的风貌。孔融长于奏议散文,作品体气高妙。王粲诗、赋、散文号称"兼善",其作品抒情性强。刘桢擅长诗歌,所作气势高峻,格调苍凉。陈琳、阮瑀,以章表书记闻名当时,在诗歌方面也都有一定成就。

王粲在诗赋上的成就高于其他六人。王粲《七哀诗》吟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把在乱世的经历见闻,融入于作品之中,留下最真实的历史记录。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获得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而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又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中,又号"邺中七子"。


小贴士邯郸临漳县的历史沿革


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始筑邺城。战国属魏。秦并天下后,邺属邯郸郡。西汉属魏郡,汉高祖始置邺县,魏郡理于此。东汉至三国时期仍属魏郡,郡治理于邺县。北魏置邺县,属相州魏郡。东魏置临漳县。北齐、北周至隋,分置邺县,临漳县,隶属相州。唐宋时邺县和临漳县属相州邺郡。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改邺县为镇,邺县地并入临漳县。金属彰德卫,元属彰德路,明属彰德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临漳县城毁于漳水。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县治移至理王村(今临漳县城)。民国初年,隶属河南河北道,道治在卫辉。民国十三年废道,直属河南省。1958年并入磁县。1961年复置临漳县。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