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赵佗,南下第一人,从这里出发
  老石家庄人没有人不知道赵陵铺的,可是为什么叫赵陵铺,又是哪个姓赵的有这么大的名气就不一定都知道了。2004年以赵佗先人墓为基础修建了公园,这也是石家庄第一个以名人命名的公园。这样更多的人知道了历史上石家庄还有这样一位伟人——南越王赵佗。
  赵佗,秦东垣县(汉改为真定治,今石家庄东古城)人。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助任嚣平定岭南。公元前204年创立南越国,自封南越武王。公元前195年,在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并向朝廷称臣奉贡。从此岭南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也就是从赵佗起岭南也有了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堡和文字,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毛泽东主席曾称赞他说,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也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
  先有赵佗先人墓,后有赵陵铺。赵陵铺是西汉南越王赵佗先人之乡。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朝廷为安抚南越王赵佗而修建了赵佗先人墓,并派人守卫,以后渐成村落。后因真定通往获鹿、井陉的秦皇古驿道从此经过,在这里设立驿站,才有了赵陵铺这个名字。
  赵佗先人墓原有72座墓冢,蔚为壮观,“获鹿八景”中“烟树苍茫锁赵陵”就形象地反映了昔日赵佗先人墓的景色。
  由于年代久远,赵佗先人墓遭到严重毁坏,现仅存主墓一座。墓呈南北走向,长50米,宽7米,墓顶南北隆起,呈马鞍状,有清代嘉庆年间的墓碑一方,上书“西汉南粤王赵佗先人之墓”。
  这里是赵佗的故乡,也是我们的故乡。故乡和祖先,在人们心中是一体的,对故乡的挂念就是对祖辈的挂念,对祖先的祭拜也就是对故土的祭拜。祭拜让这里两千多年香火不断。
  高冢叠叠列道旁,尉佗南粤久称王。功成七郡归真主,事去千年留故乡。明朝文人梁梦龙留下《赵佗先人冢》生动的描述了当年先人墓的情况。事去两千年,人们把赵佗的故事留在了这里。
  因为祭拜这里才有了赵陵铺,因为来祭拜的人太多,食宿又成了问题,又有了拜陵庄,也就是今天的柏林庄。1956年9月赵佗先人墓地被列为石家庄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7月被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和辑百越,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伟大实践
  和是中国文化,和是中国智慧。和辑百越,中华传统文化在2200年前的一次伟大远征。
  走在赵佗公园里,历史好像并不漫长,南越国也并不遥远。在“和辑百越”的雕塑前,我想到一个问题。过去常有人调侃石家庄没有文化,没有历史,是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而从石家庄这块地面上出发,南下百越的赵佗,用中华传统文化,用和的思想,统一了处于奴隶制末期的岭南地区越族部落。是不是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我们这里的文化会有多么繁荣。
  赵佗出生在战国时期,那时的东古城应该隶属赵国。大家都知道赵都邯郸是成语之乡,涌现出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繁荣和人们可能受到的文化熏陶。
  战国时期的中原大地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上迎来变革的高峰。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和辑百越,就是赵佗对于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也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实证。
  赵佗助任嚣受秦始皇之命带着灿烂的中华文化和50万大军来到岭南。他用中华文化统一了百越之地,50万大军留在了岭南,按现在的话说就叫贡献了青春,贡献了子孙。自秦汉以来,从赵佗开始,南粤先民从中原辗转迁徙到岭南,成百上千的姓氏族人在这块热土上生生不息,和于一统,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
  秦朝以前的岭南地区,包括现在的香港、澳门、海南、广东、广西及贵州、福建南部,散居着众多的越族部落,被称为“百越之地”。在中原地区已进入封建社会,社会文明有了长足发展的时候,这一带还是欠开发的荒蛮之地。赵佗原本是跟随秦朝南征越地的将领,秦末天下大乱时,他保境安民,在岭南自立为“南越武王”,定都番禺。赵佗主政南方时,将中原的生产工具引入南方,大力发展当地生产力,使得南方避免了人祸兵灾。
  赵佗治理越地,并没有采取秦朝一向专制的治理方式,而是大胆启用越地的少数民族首领,委任其为地方官员,重点发展南方沿海地区的渔业、桑麻等特色产业。他还遵从越人的信仰与习俗,鼓励中原民族与越族通婚。他的侄子、明王赵婴齐就娶越女为妻,所生的儿子赵建德被封为高昌侯。这种“和辑百越”的政策,大大促进了越地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发展,使得越地少数民族迅速进入了封建社会。
  陆贾出使南越,劝说赵佗归汉。赵佗走了,人们把思念留在故乡。从广州到赵陵铺,所有的历史都指向未来。祖辈杰出的流风遗韵,一直激励着后人的生活。寻根也成就着赵陵铺,不仅有同姓氏的人,更多的是来寻文化的根、心灵的根。慎终追远、对祖先的纪念已不再是祈求神灵保护,而是感受那份来自内心深处的召唤,感受那份指引人生向上的力量。


  三、赵佗先人墓西汉王朝维护祖国统一的一个重要历史印记
  中国人崇拜英雄,崇敬自己的祖先,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一座赵佗先人墓流传了2200年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明王赵婴齐娶越女为妻,所生的儿子被封为高昌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落叶归根”,在中国人心中家乡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陆贾受命说服已经立国当王的赵佗:“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汉文帝为赵佗父母修筑的墓冢,他还下令在真定为赵佗先人墓置守邑,岁时奉祀。帝恩不仅施予逝者,更将施予活着的人。汉文帝从真定召见赵佗从昆弟,尊官厚赐。这成了西汉王朝维护祖国统一措施的一个重要象征。
  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前联合国执行局主席特维叟。莱特,他在一档电视访谈节目中对着西方观众说了这样的一段话。“中国人并非没有信仰,只是他们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而不是宗教人物,所以‘落叶归根’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不给祖先蒙羞’就是中国人的奋斗目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和辑百越就是两千年前一次中华文化的成功远征。
  一座公园写满了历史,不论是悠悠数千载的赵佗先人墓,还是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雕塑,一处处,一件件,似乎都在默默诉说着,2200多年前赵佗平定岭南,创业立国,和辑百越,维护一统的千秋功业。
  站在公园的广场,仰望蓝天白云下的赵佗雕像,我心中充满了对于英雄的崇拜。赵佗在军事上是一位睿智的儒将,在政治上更是一位眼光独具、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推动多民族融合、经济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他的治国思想至今仍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