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桥,是一个行政村,位于江都区的东南角,与泰州市高港区相邻,中间有一条引江河相隔,河东高港,河西杨家桥。杨家桥是我的故乡,早就想为她写点什么,但又怕写不深写不透,一直没有动笔。眼下,适逢新中国70华诞,心头一热,又想写写她,写她的过去,写她的现在,哪怕点点滴滴,以记住乡愁,感激盛世。

        过去的杨桥村,叫做生产大队,有16个生产队。后来区划调整,胜利和临江两个村也合并给了杨桥村。我的老家在沙泥圩沙西生产队(组)。为何叫做沙泥圩呢?相传很久以前,家乡一带属于江滩,百姓拦截泥沙,筑圩(坝)造田,耕作为生,后以圩定居,世代繁衍,便有了元一圩、元二圩……十九圩、二十圩、沙泥圩等地名。

        老家一带过去很穷,一个圩上没有几户人家能够住上砖瓦房的,大多数住的是低矮的土坯墙麦草房。我家住的也是麦草房。遇到刮大风下大雨天气,人们的手脚就慌了,钉耙、锄头、木棍、板凳……等等,只要能压得住麦草的,都往屋上扔。有时尽管作了很大努力,屋面还是大片大片地被大风掀掉,开下天窗。风雨过后,屋内水汪汪,草满地,一片狼藉。那时,人们吃没好的吃,穿也没好的穿。一年到头,早上吃的是照得见人影子的大麦糁子粥,里面夹几个糁子疙瘩。中午和晚上吃的是淀汤汪水的菜粥,里面只放一丁点大米,有时放点萝卜、芋头或者南瓜、扁豆在里面,就觉得很香了。偶尔吃上一顿米饭,里面还要掺和一半粟米或者山芋、胡萝卜丁丁。由于靠种地维系生活,百姓收入甚微,平时穿的都是“家机布”衣衫。所谓“家机布”,就是家家户户在自留地上种植一小块苎麻,成熟后,刮麻片,划麻丝,捻麻线,或是种植一点棉花,手工弹成棉条,纺成棉线,最后将织布匠请进家门,架机织布。布织好后,根据男女老幼用料,买回颜料粉染上单调的色彩,再请裁缝师傅上门制作衣衫。过年了,才拿出从牙缝里抠出来的钱到街上买点布料回来制作新衣。有的人家孩子多,不可能每个人都做新的衣服,只能“新老大,旧老二,补补捺捺给老三”了。由于土地系泥沙淤积而成,粘性很大,过去家乡的泥土路也不好走。下雨天,道路泥泞,穿一般的浅口雨鞋是不好走的,得穿雨靴。穿雨靴,往往也是后脚拔起时,雨靴会被泥土紧紧粘住,移步非常艰难。所以,当天气不太冷时,人们大多是卷起裤腿,光脚行走。那时,我从县城回家探望父母,碰到下雨天,也只好将自行车放在公路边的人家,或者扛着自行车,脱去鞋袜,一跐一滑地走回家去。到了冬天,雨后的道路更难行走。泥泞路结冰后好像搓衣板,高低不平,杠得脚疼。随着日出日落,路上的冰化成了水,然后水又结成冰,走在这样的路上,像溜冰,稍不留神就会摔倒。有一年冬天,单位驾驶员开吉普车送我回老家办事,行至村间狭窄的土路上,适逢化冰,小车滑进了道路右侧的沤水稻田里,动弹不得。后请几个乡亲帮忙,锹挖肩扛木板垫,费了好大力气才将小车弄回到路上。那次很庆幸,如果向左滑,小车就掉到河里了,想想都后怕。 

        我高中毕业后,在嘶马公社(乡政府)工作了两年多,便调到县城的县直机关工作。离老家远了点,回家的次数也就相对少了一些。但每次回家,我都发现家乡在变。不是道路,就是住房;不是人们的衣着,就是餐桌上的饮食;不是交通工具,就是家用电器……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并不为过。现如今,从村里到组里,道路都是水泥浇筑的,四通八达,且都装上了路灯。主干道平坦宽阔,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小汽车交会顺畅。放眼望去,四周尽是两三层的小楼房,且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每逢节假日,家家门口停满了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过去,很少有人家买得起自行车。有时要去街上买点东西,办点事,只能东借一次西借一次邻居家的自行车。现在家家都有小汽车,有的甚至两三辆,比过去的自行车还要多。过去,人们靠种田生活,面朝黄土背朝天,收入微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现在,种田搞承包,收种机械化,人们腾出时间或外出打工挣钱,或自己办工厂开公司,再不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了。手里有钱了,生活富裕了,人们也追时髦,赶潮流,注重衣着打扮了。走在路上,根本分不出谁是城里人,谁是乡下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从表象上看,人们的膳食好象都离不开蔬菜,其实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情境。过去,人们一日三餐除了蔬菜,没有鱼肉等荤食,或者荤食很少。过年了,有的人家杀头猪也只能留个猪头供全家人解解馋,其余的要换回钱来置办年货。因为经济条件所限,人们吃不起荤食,只能以蔬菜果腹,因而营养不良,身体不壮。如今,生活富裕了,人们的膳食水平大幅提高,名目繁多的荤菜挑着吃,营养过剩,为防止染上“富贵病”、肥胖症,不得不与蔬菜亲好。现在,农村和城里真正没什么区别了。纯净的自来水流进各家各户。烧饭做菜,不用燃草烧柴着炭炉,全用液化气,既方便又干净。家里要是来了一两桌客人,干脆不动锅不动铲,电话一打,饭店马上便会将美味菜肴送来。这与城里叫外卖没有二样。谁家如有红白喜事,请来包厨,几十桌酒席也轻松搞定,不用费心劳神,菜肴品味亦可与酒店媲美。 

        家乡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人们的卫生习惯改变了,环保意识增强了,居住环境优化了。过去,家家户户屋后都有几只大粪缸,男人如厕就在粪缸边,女人在家用马桶后将粪便倒进粪缸,既不文明又不卫生。冬天还好一点,春夏秋三季,气温升高,蝇蛆泛滥,臭气熏天,环境很糟。如遇持续降雨,粪缸外溢,还殃及河水,传染疾病。现在,又脏又臭的大粪缸没了踪影,家家楼里有卫生间,且装潢考究,经常消毒,清爽宜人。过去,农家房前屋后皆有垃圾堆放,苍蝇乱飞,蚊虫肆虐。现在,村组都有专人收集垃圾,送至专门的垃圾站点进行处理。最近几年,我每次回老家,都感到空气新鲜了,河水清澈了,环境优美了,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变了,脸上堆满了幸福的笑容,到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美好、文明和谐的景象。 

        最后,还要说一说杨家桥市集的变迁。杨家桥市集所在地为港北生产队(组),国道345公路穿境而过。早期,公路两侧仅设有供销点、邮电所、米面加工厂、药店、汽车代办站等几家公私机构,还有一家摇面店和一家烧饼油条店。大队(村)部设在港南生产队(组),与市集一港(河)之隔。

        那时的公路是沙石路,坑洼不平,汽车开过,黄尘滚滚,铺天盖地,行人捂脸躲避。县城到杨桥的客运班车上下午各有一班,班次少,乘客多,往往超载运行。上车时,原先整齐的队伍瞬间变乱,人们争先恐后,蜂拥而上,由于挤不过他人,我曾几次跟驾驶员打招呼,从驾驶室攀爬上车,当然也有别人跟着我沾光。如今的公路,沥青铺设,清洁平坦,双向两车道,车辆接龙,十分繁忙。县城到杨桥的公交车加密至20分钟左右一班,人们进城下乡,走亲访友,非常便捷。

        如今的杨家桥市集,不像过去那样冷清萧条,它已成为村里的行政中心和生活娱乐中心。村部、便民服务中心、银行、诊所、超市、菜场、药店、浴室、棋牌室、米面加工厂、制衣厂、加油站,以及数家大小饭店和几十家商铺等,分布于公路两侧,绵延一点五公里之余,热闹非凡,一派繁荣兴旺景象。

        杨家桥,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走到哪里,心里都记挂着她。70年来,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家桥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我们迎来了新的时代,相信我的家乡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