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草原泛绿时节,我从居住地上海回到退前工作地渤海湾上的海港小城营口新区。刚刚歇下没几小时,便被好友吴希刚和滕斌拽到去往沈阳的高铁上。下了高铁在沈阳站前停留片刻便奔向桃仙机场,随即登上飞往海拉尔的客机。待客机抵达海拉尔,已是翌日黎明时分,从机场出来,搭上一辆出租,在海拉尔也就是呼伦贝尔市转了起来……暮鼓晨钟,一个已愈七旬的老人,不惜岁月劳顿,远离沪上的喧嚣,数千里奔袭腾挪在高强度的时空变幻中,可真真感受到了信息社会的节奏和生活乐趣。

  出租车司机拉着我们一路浏览市区风光,一路介绍他们的城市文化。我们方才得知,原来海拉尔是呼伦贝尔市(盟)的一个区,因为海拉尔作为地名早已根植在人们的心目中,所以火车站和机场不能因为呼伦贝尔在海拉尔建了专属就改了名字。出租车司机把海拉尔区和呼伦贝尔市两级政府及呼市一府两院、部委办局的办公楼作为旅游景点一一介绍给我们,让我们了解他们城市的整体风貌。看去这些街道建筑规划全然一新且豪华宏伟,而呼伦贝尔市府建筑格局尤为独到,远超我近年来所见各地首府,与此前我头脑里想象的边塞煤城更是大不一样。同来好友吴希刚目睹其楼堂馆舍连声怒斥太奢侈了,我也有同感。

  是不是我们也需转变一下观念,历史上所有的太平盛世都大兴土木。清中晚期统治者安于享乐,不惜国力大修圆明园、颐和园。时下经济生活好起来的农村农民住宅一再翻新,重置宅基地,把挣来的钱都用于自家房舍的维修和改建上。倘若研究他们的心理,追求生活质量只是其一,用翻新的房舍说明自己不比别人活的差更想比别人活得好则是根本。这其中除开调整心情鼓舞生活的底气,好大程度上还是为了脸面。小而大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当下,一个单位的机关大楼,一个地区的首府建筑都被看作是领导人脸上的风光和他们的执政能力,而大兴土木还可为各地执政一把手私下口袋里带来不小的收益。于是,这便成为发展中社会层出不穷的动力。冷眼世界,出国旅游所到之处导游也都习惯地把游客领到所在地市政厅,让人们瞻仰他们的建筑风格。

  两年前我去西欧四国旅游,第一站法兰克福。在游览了美因河后便来到它的市政厅,所见建筑风貌确很独到,也有一定文化内涵,但建筑本身均显古旧;不过,这倒让游客们感受到了所到城市及国度的沧桑和历史幽深。接下来我们到其他几国城市所见亦然,据说其市政厅建筑都有数百年之久。对比我们国内这些重建翻新气势宏伟的市府大楼,就有种莫名的惆怅和断代感,好像看到了一个拥有名车豪宅却没有任何历史积淀的暴发户。

  出租车随后将我们拉到了一个广场上,让我们品味他们的广场文化。时下全国各地不论城市大小都不惜耗费巨资为本市修建一处或几处广场,搞点文化形态,算作为自家打出的一个政治文化品牌。我所在的营口新区,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修建了一处广场,取名世纪广场。两年前花费两亿巨资重新进行了整修,新植了许多名贵树种,周边修建了供人休闲散步的长廊,超过二分之一的硬覆盖均为大理石铺就,靠近政府一侧修起硕大的灯光音乐喷泉。需要说明,区政府此刻早已搬离另选佳地建造。令人不解的是,广场中央用大理石修建起类如京都式样的天坛,不去说它如何豪华和看去工程如何浩大,就说设计该建筑和把它建在属地究竟有何用意又有何用途,谁能说清?更有甚者,围着天坛耸起总价值高达上千万,其上刻有包括神话传说和上下五千年历史大事件的二十四个华表碑柱,殊不知这些华表碑柱与打造本区文化有何关系。眼前所见海拉尔这个广场,与我所见诸多城市广场不同,看去尚感朴素,没有喧宾夺主的其它元素,只有其外镀金镂空云蒸霞蔚的擎天立柱矗立于广场当中。人们仰视可见,立柱上方一朵朝天怒放的硕大荷花托举着一位昂首策马跃然其上的英雄。那当然是霍霍声名的成吉思汗。我们所以判断他是成吉思汗,是因为广场面街一侧有一米高七、八米长的石碑横伏于地面,其上刻着六个大字——成吉思汗广场。

  游览了呼伦贝尔市容,再置身成吉思汗广场,不禁让我陷入一阵沉思:一面是呼伦贝尔市政一栋栋豪华建筑,一面是朴素得除开成吉思汗人物雕塑,再无其它进入眼帘旷无一物的广场,形成了鲜明的映照。那位成吉思汗广场的设计者和决策者一定明白,作为打江山的成吉思汗定然不会追求奢靡和浮华,这个广场和它的命名确实立到了根上。因为成吉思汗才属于它,才让这座草原城市拥有了自己的文化和地域色彩,也就有了它自己的光辉和生命。

  其实,成吉思汗不只属于草原,也不只属于蒙古和中华。这个在中世纪横扫千均,杀伐四方,开疆拓土,横跨欧亚的蒙古大汗,这个在冷兵器时代战无不胜功绩远超拿破仑的封疆大帝,这个奉行嗜血政治的异族野蛮人,曾经给中华民族也给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过战争的苦难,但也用金戈铁马和他创下的时代给整个世界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大概没谁细查元朝的疆域四至。元的鼎盛时期,不只是中华大地,就连偌大的俄罗斯差不多都装在元帝国的版图之内还不止,要东起日本海,西至黑海和里海,南起南海菲律宾,北至北冰洋的幅员广大地域,全部面积相当于四个加拿大。就是说,拥有地球上高达40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相应的海洋资源。那么能打下这么大的江山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说他们只识弯弓射大雕未免太过,怕是精通历史的毛泽东写《沁园春.雪》一词时,只觉得这个嗜血异族野蛮人有欠时代文明,且一门心思创业并不知如何守成。很明显,毛泽东并不否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作为军事家的才智。须知,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字典上,除因困于海战没能拿下小日本,基本上是所向披靡,无往不克,从未遭遇拿破仑滑铁卢挫败的悲剧。

  说到拿破仑,了解他的一定会想到他惯常的炮战,但是第一个使用炮战的不是拿破仑,而是早其六、七百年的铁木真成吉思汗。火药既是国人的发明,应用到战争实际上也源起中国的宋朝。及至蒙帝国可汗铁木真发动战事接受部下建议建立炮军,攻城以炮为先,一次用炮数百座,势如破竹。成吉思汗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是因为他把当时的高科技用于战争。他吸取各民族的先进技术,攻城掠地的同时四处掠夺工匠艺人,据说一城之内就掠走工匠数万继而建立工匠军,设厂冶铁制造兵器和战事军械。在通讯联络上成吉思汗创建“箭速传骑”,日速数百里调动部队;战事强化骑射训练有素,部队挥师所到之处被称为“蒙古旋风”所向披靡;成吉思汗用兵以精为贵,一以当十,讲求战争效率,并建立战时部队科学管理体系,以战养战。他多年征战,所用部队不超过15万人,相当于时下所说的特种部队,既机动灵活,又减少战争损耗,更少于对方数倍的国力消耗。仅凭这一用兵之道,就使成吉思汗在所有战事未发生之前已经成竹在胸,决出胜负。也让他终其一生立于不败之地。其雄韬伟略远胜六百年后欧洲人引以为傲的拿破仑。

  离开成吉思汗广场,离开海拉尔,我们一行三人便进入广阔无垠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行前三人研究后决定租用呼市旅游公司的一台轿子,安排了往返行程。从海拉尔到满洲里,回来的路上绕经德耳布尔。一路上逢景点就停。看遍了草原的青涩和绿,看遍了原上安祥的牛群、羊群、马群、骆驼和蒙古包。其间经由几个部落、湿地和湖泊,直到满洲里。经由的蒙古包群记忆较深的一是阿都特游牧部落,一是弘吉剌部。弘吉剌部更能吸人眼球,有简介说呼伦贝尔大草原额尔古纳河、呼伦湖、贝尔湖一带曾经生活着草原游牧部落弘吉剌部。这是一个聪明能干,高雅富贵的部落,以盛产美女而闻名,蒙古部落的男子都以娶到弘吉剌部的美女为荣。人们熟知的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说,大汗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孙子)的四个皇后和许多妃子都是非常美丽的女人,也都是从一个叫弘吉剌部选来的。弘吉剌部的居民以面貌秀丽、肤色光洁著称。成吉思汗曾有旨:“弘吉剌氏生女世以为后,生男世尚公主……世世不绝”该部因此得名“美女部落”“黄金氏族”。令人沉迷和神往的弘吉剌部与成吉思汗的这道谕旨似乎让人们懂得,历史的壮美不只是因为英雄血洒疆场,还因为有美女诱人的体位与婚魅相依相伴。

  这个令人神往的“黄金氏族”“美女部落”即弘吉剌部蒙古大营建在成吉思汗家族厉兵秣马的黄金草原上,是额尔古纳市前往黑山头国家一级口岸的必经之地。它面向亚洲最美的湿地,视野开阔,气势恢宏。如来此地,可感受蓝天白云下草原的广袤和湿地的静谧,也可温故草原儿女曾经的金戈铁马,爱恨情仇……你定然会因此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说到这,人们会因一个问题感到困惑,成吉思汗和他的的子孙们为什么放着这等黄金美女温柔富贵乡的日子不过,偏要入主中原?更难于理解的是为什么还不辞久战的劳顿、不惧战场上的流血牺牲去包打天下?也许有人会说,世界之大不独一个弘吉剌部,不独一个“美女部落”“黄金氏族”。弘吉剌部最初也不是铁木真家族所有,但当他统一了蒙古,继而建立了元帝国,一切的一切就都从属于他了。版图内的地域不仅仅中华民族、还有俄罗斯、四大汗国和不计其数的宗主国都寻求它的保护并向他纳贡,于是香车、宝马、美女、黄金……铺天盖地。这便给角逐中的强者平添了打遍天下的向往和贪婪。

  拿破仑有句极端流氓的语言——“男人的事业在马背上和女人的胸脯上。”先不去说拿破仑有多么流氓,就说在拿破仑看来,马背上的事业是要终其一生不可能停歇的;而他把马背和女人并列起来也就把他的动物性昭示得淋漓尽致。在动物世界里,雄狮为占有更广大的地盘和赢得更多的雌狮,对同类大打出手以致发动亡命之争。有了地盘就有了水、猎物和生存的资源,也就有了共同生存的雌狮和繁衍种族的条件。这是连动物都懂得的真理:有了地盘就有了一切,没有地盘就没有一切。

  纵观人类自古以来的战争,也都是和地盘相关。所有战争都是为了保住自家的领地,或扩大自己的疆域。但细察中国古代社会,却极少有对外领土扩张,是因为中华民族自诩礼仪之邦并以此为荣。如果不算元、清两朝,也只有汉武帝和唐太宗时期发动过对外战事,还是因为匈奴突厥和高丽屡犯边境,百姓不能安居乐业。说到元、清两朝,在实质上亦是胡人进犯中原大汉灭国,现在称是少数民族统一中华。比较能够接受的是满承汉治历经三百多年,汉非但没被异化,却是将满人的语言连同文字尽数融于大汉文化传统之中。倒是元帝国统一中华拒绝大汉孔孟之道儒家文化,将国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南人和汉人四等实行种族压迫。我们批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种族歧视的同时,应该看到成吉思汗子孙没有丧失他的血性。倘如成吉思汗精神能够成为中华血统的一脉并延续到清,拥有坚船利炮的就不只是西方列强,中华民族也不会沦为他人殖民地遭受自1840年来的百年苦难。至于元帝国的灭亡,有资料记载说缘于欧洲中世纪极其恐怖的黑死病,这种瘟疫从丝绸之路传来,使中国人口从原有的12000万锐减到6500万。瘟疫的肆虐既吞噬了中国的半数人口,也吞噬了中国当时的社会文明,使元的统治沦于动荡。查当初最先受害的人口即是最集中的元帝国职业化军人,死亡日以百为计,战斗力尽失。而今元、清两朝早已成为历史,但是回忆这一历史,我们犹应感谢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是这些异族野蛮人开疆扩土,打下了一块天地。因为这一壮举,为后世中华的大家族争得了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土地。尽管后来失去了那么多,今天还足够大。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佩蒂有句最经典的论断——“土地是财富之母!”在此,我想强调一句——土地首先是生存之本!

  我们驱车到了满洲里而后折回到德耳布尔,这里不再是草原,而是大兴安岭林区。公路两旁树木生长的很旺盛,但那是次生林和人工林,原始林木早已被大开发一扫而光。但仍有森林警察设岗守护。因为林木伐光,靠林业生存的德耳布尔此刻显得极为萧条和荒凉,火车站台就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戳一个标牌,一天只有一列车往返。据讲原是四万多人的小镇现在走的只剩七千多人,也只是五十岁以上的人留守。让我们很感欣慰的是,镇上依旧保留着产品经济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纯朴民风。他们极热情地招待我们,见他们依靠不很景气也不善经营的旅游业维持生计很是心疼。

  从满洲里折回的一路上我发现草原的一个不大为人们关注的地质现象,那就是几乎没有一棵树生长的草原上,偶见稀薄干枯的牧草下裸露出地表浅薄的土壤混合着沙石。我因此明白了,这草原是没办法开垦成农田耕种的。草原上唯一的资源就是草,古往今来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只能靠饲养马匹和牛羊进行畜牧业生产维持生存。一处草没了就得另寻它处,所以游牧。看去悠然自得的草原人生活,实际上是被十分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制约着,即使弘吉剌部所谓黄金氏族也无力摆脱和逃离。那所谓的富贵温馨也只属于草原贵族,但也比不得中原城市定居生活那么殷实。而因为游牧,因为跑马汉子的野性和世袭骑射的本领培养了他们冷兵器时代的军事才能;也因为他们不安于贫困,便组织军队向广阔的内陆中原拓展自己的领地。他们不仅仅要拥有草原,还想拥有世界。道理很简单,盘古开天,人类的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应该共同共有。凭什么好地盘、好日子就必须属于你们的?正如陈涉世家所言:“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于是便四处征战。抢掠和杀戮能带给贫穷者对富有者报复的快感,而组织军队抢占领地要比当胡子劫匪来得长远也似显正当,同时感受到当英雄和领主比当胡子和劫匪圣贤和豪迈。于是,在草原王国成为军事强国的同时,草原霸主成为了盖世英雄。

  而事关领土疆域问题,在中外历史上,在国与国之间,从来不是谈判桌上解决的,更不会因为你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就让别人把侵占你的土地吐出来,还给你,而要听命于战争中胜利者的军刀!领土疆域之争,从来没给道德规约留下任何博弈的空间。

  从德耳布尔回海拉尔的路上,草原看去更绿,与公路不远和俄罗斯领土相接处细细的根河弯弯曲曲伸向远方,似乎在向我们昭示,元帝国直至前清,那边的领土都属于我们的。只是,满清政府参汉酌金,嗣后奉行孔孟之道愚昧人民的同时也麻醉了他们自己。如不失他们的先人努尔哈赤包打天下和多尔衮入主中原的精神,如果能像成吉思汗利用高科技发展军事一样进行科技立国,拥有坚船利炮的世界军事强国就不是英国、日本、沙俄,更不是其它列强,而首先是中国!中国就不会落后挨打成为别人家的殖民地。

  回海拉尔后,我本想再去一次成吉思汗广场,重温一遍元帝国的兴衰史,重新感受蒙古大草原走出来的盖世英雄,但是已经没有时间了。不过,在我们领略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广袤和旷达的同时,也踏察了成吉思汗叱咤风云秣马厉兵的足迹。它让我感受到,成吉思汗广场不只在海拉尔的人文景观和风靡于世的各种文化形态里,而是在最真实且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上,在曾经拥有高达四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在蒙、汉人民对千百年来自身荣辱史的比较和怀念中,在中华民族对复兴大业的殷殷渴望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