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几日,一缕思绪还萦绕在宁静、秀美的江南水乡,波光潋滟的西湖,小桥流水的古镇,典雅別緻的苏州园林,古老而年轻的秦淮河......可是,最让我不能走出的是古镇绍兴,她是留在心里多年的向往——鲁迅的故乡。

        我对鲁迅最原始的热爱与崇敬,不是来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评价,也不是诸多文字对他的赞扬与歌颂,而是青年时代就读他的文学作品时,那种穿透灵魂的强烈的心灵震撼。

        小说《故乡》《一件小亊》《阿Q正传》《孔乙己》,散文诗《“野草”》等,都是我那时爱不择手,悉心奉读的的名著。作品中,文字深处对劳动人民的深切痛情与热爱,对人性扭曲、人心隔膜以及愚弱、麻木等国民心态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析,无不喚起人们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对善良与悲苦的感动,对黑暗社会与不平等制度的强烈憎恨。鲁迅的著作,堪比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多少热血奋斗的青春。

        我同妻、女三人,从抗州抵达绍兴时天己黄昏,因预约的宾馆距鲁迅故里不远,我们迫不及待安顿好行李,来到故里周边的历史街区,想抢先领略一下古镇的水乡风貌和历史文化氛围。

        沿着鲁迅广场边的鲁迅路一路走去,是一条与流水相伴的青石板路,火红的夕阳中,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分外醒目、壮观,彰显着周氏家族曾经拥有的辉煌。

         虽已初冬,全然没有鲁迅在《故乡》一文中描述的悲凉景象,瓦楞上看不见“当风抖着”的枯草断茎。整洁的街道上,一股浓浓的绍兴味,特色店舖鳞次栉比,来往行人熙熙攘攘。周家新、老台门己经关闭,参观自然是第二天的亊,但触景生情,我们依然在漆黑、厚重的台门前呆了一阵。

        不经意间,一个高大的人物雕塑已经耸立面前,这是谁呢?正心生疑惑时,心灵眼快的女儿一声惊呼,“这不是孔乙己吗?”恍若一场久违的邂逅,我们已经来到咸亭酒店门前,孔乙己经常赊酒喝的地方。

        凝视着雕像,一股悲凉袭来,他身着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靠在一个柜台边,手里捂住的是茴香豆么?仿彿听见他在说,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太阳从古镇一角落了下去,暮色笼罩在他廋削的脸上。

        我们终于在一家打着“寻灯记·绍兴菜”招牌的饭馆停下来,我和妻女都不饮酒,但还是点了一碟茴香豆,一盘臭豆腐,津津有味地进了一顿绍兴晚餐。

        笫二天一早,跟随磨肩接踵的人群,我们从周家老台门进入园区,开始追寻鲁迅足迹和心路的心灵之旅。 

        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一路上,我心情复杂又激动,因为没有导游,注意力专注于实物、图片和文字,常常迷失、辗转于一个个廊道和小屋间,最后从鲁迅纪念馆出来时,已下午一点。

        站在乘坐乌蓬船到沈园的石桥边,痴痴望着青瓦粉黛的房屋,有一种亲切与神秘,想坐下来理理思绪,人还一个劲徘徊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间,脑海里全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字和一个长辨子小孩生活、学习的影像。

        进入百草园时,园里已有许多游人,有的在争相拍照,有的在指点议论,纷纷扰扰的,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怅惘,但安静下来,望着遒劲蓊郁的大树,碧绿摇曳的菜畦,木条围着的石井栏,心里又豁然敞亮起来。入冬时节,已不见鲁迅笔下紫红的桑椹,又酸又甜的覆盆子,但静静呆在杂草与绿树掩映的泥墙边,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仿佛真切地响在耳畔,一群小孩一会儿蹲在矮矮的泥墙边捉蟋蟀、拔何首乌,一会儿又在冬日的雪地上捕鸟雀......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引出的美女蛇的故事,更是让一个个幼小的心灵又喜欢又害怕一阵。

        童年,是人生一段只有欢乐没有烦忧的时光,何况那时鲁迅的家境还没有破败,一切都多么幸福与惬意,这让我感知到为什么直到晚年还引起先生亲切的怀念,这是多么深刻而又美好的回忆。 

        来到三味书屋,心情一下变得虔诚起来,目睹书屋中间的“三味书屋”匾道、下面的松鹿图和老师的坐椅,首先想到的是学生们笫一次向孔子和老师行拜的情形,从12岁到17岁,鲁迅在这里度过五年的学习时光。

        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一所最严厉的书塾”,老师寿镜吾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在他极为严格、认真的敎导下,鲁迅博闻强记,虚心好学,得到老师的称赞与认可。五年中,鲁迅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从野史、笔记、小说及各种民间文艺中吸取养料,努力掌握文化历史知识,为他日后从亊文学创作和开拓视野、认识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一生对这位启蒙老师心怀感恩与崇敬,在外必与老师通信,回乡必登门拜访,师生情谊,让人感叹!

        为便于人们观赏,鲁迅在书桌上刻下的那个“早”字,已经放大镌刻于墙上,望着一双双热切的眼神和迟迟不肯离去的身影,鲁迅的自勉已经变成毎一个参观者最好的激励与“警示”!是的,在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奋斗者多么需要这个“早”字精神。                      

        鲁迅精神的形成,鲁迅之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基础的,这在“鲁迅生平展厅”的大量实物文字里得到最好的诠译。

        周家是绍兴的名门望族,清末,祖父的科场案发生,鲁迅家庭发生很大变故,从小康一下跌入困顿,为维持一家生计和给长年患病的父亲治病,家里不得不变卖农田,质当家产,直至整个屋宇易主,少年鲁迅饱受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心灵受到很大创伤。

        展厅的一角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鲁迅·《呐喊》自序)” 

        文字下面是一幅图:一个高高举着一个包袱的孩子站在高高的柜台下,吃力又无助,周围是一群冷眼旁观的人......

        我想,如果没有家庭破落的磨难,怎么会使鲁迅看清“世人的真面目”,怎么会使他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如果不经历生活的困顿,又怎么会有深刻到骨子里的东西,怎么会有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悉,写出犀利的文字。

        这让我想起“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名言,鲁迅后来在给萧军的信中说,“我很感谢我父亲的穷下来(他不会赚钱),使我因此明白了许多亊情。(鲁迅:致萧军)”

        其实,鲁迅从小就接触农村,亲近农民,这使他既了解绍兴的风土人情,又看到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这与他出身农村的母亲有很大关系。

        他在《英译夲(短篇小说选集)自序》中说:“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就受着古书和师傅的敎训,所以也看得劳苦大众和花鸟一样。......但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了。”

        在展厅的文字和《故乡》一文中,闰土的父亲是鲁迅家的“忙月(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的时候来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帮工)”,于是年龄差不多的鲁迅与闰土从小结下很深的友情,这种友情一直珍藏在鲁迅心中,与日月同辉,但岁月沧桑,物是人非,二十多年后他们再次相见时,鲁迅眼前已经不是那个“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的英雄少年,而是被“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相逼,苦得“像一个木偶人”的人了。

        闰土的一声“老爷”,更让鲁迅似乎“打了一个寒噤”,压抑、悲痛得“说不出话”来,此时的鲁迅意识到,他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那么,下一代呢,水生与宏儿呢,他们也会隔膜起来吗?悲痛中的鲁迅多么希望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可是,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和帝国主义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正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这种“背离”现实的愿望,该有多么“茫远”?

        但是,正是“茫远”中,鲁迅看到曙光,他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是怎样激动人心的文字,它像寒夜里的一声迅雷,喚醒多少不惜流血牺牲,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志士仁人。

        彻底唯物主义者的鲁迅最伟大的地方,正是这种高度政治远见的精神,他不仅在孤寂中坚忍苦斗,还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这让毛泽东特别感慨。 

        1961年10月,毛泽东写下鲁迅为悼念“五卅惨案”所作的《无题》诗:“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送给访华的日本朋友,可见我们的东方大国领袖对鲁迅精神的推崇。

        展厅里,看见闰土送给鲁迅的贝壳一直保存到今天,看见鲁迅笔下一个个下层民众的悲剧命运,一种重拾昨天的感动让我触摸到一颗温暖发烫的心,再次仰望纪念馆大厅前那尊目光犀利、睿智的铜像和一旁金色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双眼模糊了......

        我又走近鲁迅一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