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一天可把王德利急坏了。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不知道是谁最先开始经营标准件,县城附近村庄有头脑的人,看到标准件的经济效益不错,于是纷纷效仿,这么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开始做这方面的生意,有的在家里加工标准件,有的人开始到外地跑销路,标准件的生意越来越火爆,跑外销的于是干脆在外地租了门面,自己当起了老板。

  王德利只有初中文化,十六岁那年开始在冷墩螺母工厂里打工,他脑子灵活,手脚也勤快。渐渐地也摸出了门道,开始自己跑买卖,在外省某市租了一间门市。起初也就是小本生意,经过长期摸爬滚打,生意一步步变大,当初的小王也渐渐变成了老王。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已经由原来的一间门面,变成了一家远近闻名的公司。经营公司,业务繁忙,应酬也很多,为了谈业务,天南海北的来回跑,经常不在家。这一来,家里的事情就顾不上了。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谁也没把它当太大的事来看。

  这两年生意渐渐步入了正轨,生意做大了,钱包变鼓了,看着周围生意上有往来的客户,个个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王德利的想法也发生了转变,他开始抽出心思,将重心放到了家庭上,放到子女的教育上。

  他们夫妇俩当初为了做生意,只好把十二岁的女儿送进了寄宿学校,把不到两岁的儿子交给父母照顾。女儿乖巧懂事,学习很努力,很让人省心。在寄宿学校上完初中,考进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三年后,又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如今已经是大四的学生了。

  王德利夫妇长年在外面忙生意,只能时不时的给父母寄些钱回来,儿子王一飞除了很少能见到爸妈外,不缺吃,不缺穿。后来,王德利干脆在县城买了房,让父母带着儿子住在城里。在外人看来,这一家人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儿女双全,挺让人羡慕的。王老太总觉得孙子打小就没有跟爸妈在起一生活,怪可怜的,比较娇惯孩子,要什么给买什么,孙子就被惯出了自私任性的毛病。王老头虽然有时看不惯王老太的做法,但是自己也没有教育孩子的好办法,于是就由了王老太去,孙子就在这样的环境长大。

  这孩子聪明伶俐,就是不好好学习,看看已上了初二,学习没长进,毛病倒是长了不少,抽烟、喝酒、上网玩游戏、旷课,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老师经常打电话,跟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为了这个,妻子特意从外地回到家里,陪伴儿子,可是儿子跟他们夫妇之间的关系很生疏,放假在家时,经常躲在自己的房间,根本不和父母多交流一分钟,多说一个字。动不动就扭头强耳的,妻子因为这个可没少掉眼泪,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德利听说这一情况后,把生意暂时交给侄子打理,也从外地赶回来。回来没多久,父子俩一言不合,闹翻了,儿子不见了踪迹。一连三天,儿子踪迹皆无。这可把王德利夫妇急得团团转,从白天到晚上,满大街转悠,希望能找到儿子。这天晚上,他叫了几个老哥儿们,一起到一个网吧附近去找找看。也是凑巧,前面黑暗的街角处,有几个半大孩子正凑在一起抽烟。王德利一眼就瞧见了儿子,三步凑成两步地赶过去,二话不说,一把攥住儿子的手腕就往家走。儿子不停地挣扎,想要挣脱父亲。挣扎过程中,抬手擂了王德利一拳,王德利气不打一处来,对儿子不停地呵斥。儿子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哪里肯服气?

  几个老哥儿们一看事情不妙,赶快过来劝解。王德利顿时感觉面子全失,抓住儿子的胳膊,更不肯撒手。父子二人扭打在一起,毕竟王一飞体力不支,最后被掀翻在地。这小子倒在地上,嘴里可一点也不示弱,刺激的王德利血往上涌,张开了五指山,朝儿子脸上直打过去。

  儿子被压在地上,两只手乱抓乱挠,嘴里还不停的喊:“放开我,放开我!”王德利嚷道:“你回不回家?”儿子喊:“就是不回去,回去干什么?”王德利更加生气,使劲攥住儿子的双手,口里不停地嘟囔。旁边有路人看不过去,走过来劝说,但无济于事,父子俩仍然纠缠不清。

  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打电话报了警。警车赶到,才将父子俩分开,两人被带回派出所,妻子也赶了过来。

  冷静下来后,王德利深深地低下了头,他想自己这么多年在外面拼命打拼究竟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孩子们将来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自己钱是挣够了,可儿子却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不听管教,不跟自己交流,还跟自己动起了手……他越想越后悔,悔不该为了图清静,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悔不该为了多挣些钱,而没有给予儿子更多的陪伴。想到这里,他的眼泪流了出来。

  从派出所出来,他想好了,先把生意放到一边,自己要静下心来,好好学一学该怎么跟儿子相处,自己的火爆脾气是不是也得改一改?先得跟老师好好交流一下,搞清楚儿子的症结所在。邻居老张有个亲戚是心理咨询师,得向老张咨询咨询孩子的教育问题了。

  夜色凉如水,王德利似乎看到前面有一道灯光正照射过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