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梳子右手剪刀,梳子在指间舞蹈,剪刀在梳子上奔跑。咔嚓嚓、咔嚓嚓,从左半球到右半球,从脖根到头顶,平剪、滑剪、挑剪、飞剪……一件件人们顶上的艺术品都来自这把小小的剪刀,面对八万多根头发,马道红不知要斩断多少发丝才能练就这一身的本领。

  难忘的第一次上手

  三十年前,还不满二十岁的马道红,因为学历不高选择了理发这门手艺。当学徒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去就单调枯燥的洗了三个月的头,每洗好一个,就站在师傅身旁看她如何下剪刀落推子。师傅一忙完,几个徒弟蜂涌般的端茶递水,捏肩捶背,都想“讨好”师傅,为的是能早一天上手。

  有一天,师傅出去了,来了一位操着外地口音的顾客,希望理个平头。马道红心想,洗了三个月头了,师傅连一次上手机会都没给过,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给顾客洗好头后,装作很老道的样子,把顾客安顿在椅子上,围好围单,开始模仿师傅理发。那个年代只有老式的手推子,马道红一推子下去,顾客头上瞬间光了一大块。道红心一惊:完了,完了!怎么就光了呢?!那顾客感觉不妙,对着镜子一看,一把拽掉了围单。太阳穴的青筋如蚯蚓般在跳动,年轻的脸扭曲的变了形。他怒目圆睁“你会不会理发?叫你们老板过来!我明天有个重要的项目要洽谈,你给我理成这样还能出门吗?”劈头盖脸的吼声,砸在马道红稚嫩的脸上,两行咸咸的泪水流进嘴里,顾客扬言如果把头发修理不好就把这店给砸了。

  此时,道红的自尊、学习理发的热情,顷刻间被无情地击碎了。她流着泪和师姐师弟们向顾客道歉,男顾客头顶着大疤似的脑袋仍然在狂风般的吼骂;店内顾客有的劝说“算了算了,小姑娘才开始学难免会出意外。头发又不是不长了?”也有的煽风点火“不会理就别逞能,这不是拿着顾客的头当试验品吗?”店外围着一群看热闹的人,店里店外像开了锅,直到师傅回来才平息。师傅向顾客鞠躬道歉,被道红理坏的那款发型实在无法修补了,师傅只能全部给推光了。接着,师傅当着众人的面,将道红数落一番,并罚她继续洗三个月的头……屈辱与眼泪,打击与狼狈,刀子一样的目光将少女马道红的心扎得千疮百孔。她恨那位男顾客不知恨了多少年,直到自己的理发技术成熟以后,才感觉是自己太对不起人家了。 ??

  道红从小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劲。她就不信,自己不能像师傅那样在这巴掌大的营盘上,推子剪刀跑来飞去,轻重缓急收放自如。师傅不让她在店里上手,她就下班回家去练;她把平时省下的零钱买了一些牛奶糖,召集邻居家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来,免费给他们理发,还奖励一颗牛奶糖。于是,每天下班回家,都会有一帮小孩等在她家门前,一看她回来就争着抢着坐在她家院子里那惟一的一把木头椅子上,嘴里嚼着道红塞给的奶糖,甜蜜的任人宰割着他们的头发。

  道红把师傅理发的程序一一记在心里,第一遍粗雕,第二遍细琢。她还记得,推子往上推时是带着一定的坡度和斜度的。为了快速提高手艺,那段日子里,邻家小孩的头发就没长长过,也没好看过,都是坑坑洼洼白一块黑一块的。家长们也被道红这刻苦练艺的精神所感动,纷纷把那巴掌大的营盘交给她练,维族的,汉族的……晚上都凑到她家院子里“剪嘛,别怕,剪坏了头发还长嘛”。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道红手上磨出了泡,泡破了变成了老茧。终于能把头发理的平平整整了。多少年后,道红心理还念叨着老百姓的这份朴实。

  在师傅那里洗了六个月的头后,开始让道红上手了,理发手艺的快速进步,还令师傅吃惊不小呢。

  如今,已是一身手艺的马道红,还时时想起学徒时给推光头发的那个顾客。她想,当时顾客没有把师傅的店给砸了,那款让人家没有面子的光头,是不是把他的业务给砸了呀?是不是他以后的日子里再来新疆出差,绝不愿意在这座小城理一次发了?每每想起这些,马道红内疚得很。她想,如果世间真有奇缘,在小城的某个角落再次遇见这位顾客,一定将他请进自己开的店,重新给他续上三十年前那款没有理好的发型,让他精神十足,自信满满地去洽谈业务。同时,为了弥补心中的内疚,只要是外地来的顾客,道红都精心地为人家修剪。

  差距与合适

  三年后,道红自认为剪、烫、染、吹技术学得差不多了,想自己开店当老板。繁华地段房租太贵,道红就选择了房租低一些的政府路,租了一间不大的门面。当时没多少本钱,她就自己刷石灰抹水泥地面,买了一柱象征理发店标志性的红黄蓝转灯和道红一起开启了理发事业的征程。

  道红说,开店可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每天起早贪黑的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独自面对千差万别的顾客。没有了师傅在身边,心里多少缺乏点底气。开业那天,进来一位衣着考究的女士,要求道红把她的头发吹成“蘑菇云”,道红连听都没听过,心想,难道是“原子弹”发型?她紧张地汗直往下流。脑子里想象着像云朵一样的蘑菇形状,可就是吹不出她想要的样子。临走时,顾客搁道红心里一句话“你们新疆的美发技术比我们内地差远了”。后来,又有几款发型让道红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顾客就像是一个个考官,对着镜子向道红出着一道道现场发挥题。那些日子,她每天都像打了败仗的士兵。难道是自己的脚步没有跟上顾客追求美的步伐?道红感叹:对付这巴掌大的地方真比攻下一座城池还要难啊!

  道红心想:自己的理发手艺与内地理发师差距有多大呢?后来,她去乌鲁木齐美发沙龙,去内地美发连锁店观摩后,才发现自己的美发空间还很狭窄。那些店铺的场面气派、管理严谨、企业文化浓厚;学员与老师、老师与老板、老板与顾客之间环环相扣;各尽所能只为顾客顶上那一片春光秋色,知道了自身的差距,道红更努力了。道红有时也在想,这里的顾客怎么跟师傅那里的不一样呢?!???

  又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道红精心给他理好头发、又吹风又打摩斯,立在这位顾客身后等待人家的肯定。结果出乎意料,男顾客非常不满意。

  已经逐渐成熟的道红诚恳的请教顾客,哪里没理好。顾客没有马上回答她,而是问她在哪里学的理发?“在市里最繁华的商业区,我师傅理发技术可好了,每天顾客都是爆满,什么发型一流行她都是全市第一家亮出来的。”道红自豪地回答。男顾客很有涵养地点了点头。又问道:“你知道现在的位置是什么地段吗?”“政府路啊!”人家又问:“你对这里的顾客群体了解吗?”道红说:“好像大部分是公务员吧!”男顾客进一步问:“那你今天给我理的这叫什么发型?”道红兴奋地回答:“这是今年最流行的“郭富城”式的发型。”怕人家听不懂又补充一句“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郭富城。”男顾客笑了一下,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张照片严肃地对她说:“我是国家公务员,你马上照着照片上的发型重新理。”道红接过照片一看,榆木疙瘩脑袋仿佛开了窍。她高兴地告诉男顾客:“我明白了。”

  照着照片上的样子,道红一剪刀一剪刀慢慢的修理,生怕出一点差错。理好后,男顾客对着镜子左看右看:“嗯,就是这个样子。你剪发仔细、对人坦诚,将来一定有发展。”道红听了,感慨万千,似乎所有的艰辛与劳累都化为了乌有。??

  男顾客后来还给她介绍了很多政府部门的人来店理发。直到现在,道红的店依然被老顾客推崇为公务员的理发店。由于那位男顾客的启发,使道红受益不少,手艺和认识双双得到了提升。

  道红暗下决心,绝不一窝蜂赶流行,一定要设计符合顾客职业,年龄,性格的发型。还特意打印了一排红底黄字的标语:从最不满意的顾客身上学到的最多,贴在店里最醒目的地方。道红感受到,自己所有的进步都是在顾客的意见甚至批评声中成长起来的。没有差距怎么提高,不是适合怎么能有好评呢?

        女记者的不满与认可

  一天早上,店里来了一位年轻的女顾客。身材苗条扎着马尾,头发又少又细软,自称是电视台的记者。让道红给设计个时尚点的发型,还说明天有个重要的采访任务。道红端详了她的脸型和头型,建议剪成短发然后轻烫一下,这样会显得头发饱满一些。女记者说到:“你看着设计吧!别给我烫成中年妇女就行了。”说完就低头看书。道红仔细地给她剪烫,整整用了三个小时才完成。自以为这是开业以来发挥最好的一款作品。当她立在女记者身后等着听好时,没想到女记者放下书、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脸色大变,怒视着镜子里的马道红“你给我烫的这是什么发型,简直让我老了十岁,明天我还怎么去上班?”一盆冷水把马道红浇了个透心凉。

  道红百口莫辩,委屈与心酸一起涌上心头。痛哭一场后,对着镜子审问自己,是不是就不是干理发的料?第二天一早写了“此店转让”贴门上了。她要和深爱的理发手艺说拜拜了。拔掉了红黄蓝转灯的插头,正在低头收拾东西时,听到有人称呼她:“小师傅在忙呀!我看你转灯没亮还以为你没开门呢?”道红抬头一看,又是那个女记者,身后还跟了个女士。道红心想,带一个“帮凶”来了。

  没想到女记者笑着对她说:“小师傅,我是来向你道歉的,昨天是我态度不好。今早一上班,台里的同事都夸我这次剪得发型比任何一次都显气质。上镜后效果非常棒,出去采访时都是满满的自信。这不,我同事也非得跟我来,让你也给她设计一款发型。”

  道红用红肿的双眼,再次打量着这位女记者。这是开业以来第一次得到顾客的高度认可,她还有点不好意思,激动地一句话没说出来。她擦了一把眼泪,立即收回了昨天的冲动,又将那转灯的插头插入插座。此时,道红的心随着转灯一起跳动起来。

  后来,那位女记者由于工作出色调到自治区电视台工作了。临走时向道红告别:只要再来这座小城,都会找她给做头发。随后的日子里,道红的理发手艺不断提高,虽然还会有个别顾客对她理出的发型不满意,但道红已经不再逃避、不再退缩了,她会分析原因,不断改进。

  用小手艺育儿成才

  道红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独自带着孩子艰难地生活。她从没把儿子当成累赘,而是当成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当年,道红跟朋友借了5000块钱,租了两间小平房,一间开起了理发店,另一间作为母子立身之地。那时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住房没有窗子,做饭时只能开着门。放学回家的儿子急匆匆把门关上了,还用后背抵着。气喘吁吁地说:“妈妈,你以后做饭别开着门,不能让同学们看到我们家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道红鼻子一酸眼泪就流出来了。

  道红心想,儿子既然跟着妈妈,就要面对这样的生活。当晚,儿子写完作业,她也关了店门。道红开始给儿子编故事。故事说从前有个单身母亲,带着儿子一起生活。妈妈微薄的工资不够一家人的开支,她不得不在下班后,包上头巾,带上口罩去菜市场捡菜叶。后来,儿子所在的学校领导知道了,就让妈妈去学校擦窗子,给一些费用补贴生活。有一次,妈妈正好打扫到她儿子的教室,儿子看到了,觉得丢人。他把头埋得很低写作业,这时,班上有个同学认出了妈妈,当即动员同学:“这是林强的妈妈,我们一起帮她擦窗子吧!”同学们提水的提水,擦窗子的擦窗子。林强不好意思的站了起来惭愧地看着妈妈。心想:人家都不是妈妈亲生的孩子,还能帮着干活,而我还觉得妈妈丢人……道红儿子听懂了这个故事,再也不向同学隐瞒住家的地方了,还经常带同学到那个简陋的家来玩。

  在道红影响下,儿子渐渐长成了一个善良、自强的孩子。有一年冬天正下着大雪,有两个喝醉酒的男人滑倒在路边,当他们爬起来走远的时候,在他们摔倒的地方发现有部手机,儿子拾起手机就去追,道红远远地看到那两个大男人一起给她幼小的儿子鞠躬道谢。

  寒来暑往,道红和儿子的生活有苦也有乐。儿子放学后在理发店的火炉旁写完作业就帮道红扫地,洗毛巾。顾客都夸儿子懂事,也夸道红会教育孩子。在冬天没有暖气的房子里,娘儿俩一人裹一床被子在下象棋,开心的笑声回荡在简易的房间上空。儿子病了,道红日夜守候在病床前,为了让儿子坚持吃药,做康复治疗,道红过春节从来不准备年货。理发店几年间一天也没有停过业。

  道红在儿子上初二时按揭了楼房,儿子高兴的楼上楼下的跑。后来儿子大了,远去天津上大专。为了分担道红的经济负担,寒暑假期间在警务室当过协警,在超市当过售货员……。

  今年六月儿子大专毕业了,留在了天津工作。道红肩上的担子也轻了许多。十月初,儿子又被单位派去日本学习。道红对儿子说:“孩子,人生的路还很长很长,只要你踏踏实实的工作,本本分分的做人,就一定能立足社会。”“学习理发技术没有捷径,只有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才能在这个舞台上站得长久。”她说:“世上如果没有理发师,就如同世间没有音乐与与芭蕾一样失去了光彩。理发师把根根发丝通过剪、烫、染、吹成或高贵典雅、或奔放内敛的艺术品。

  道红从那些苦难的岁月里总结出了一个朴素道理,人生只要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从无到有就是一个奋斗的过程。谁能说理发这门小手艺,不能做出大作为?!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