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5日的中秋之夜,我国研制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精确地进入了预定轨道,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发射中心现场观看升空的万余名观众激动欢呼,共同庆贺我国在科技战线取得的新成果。
(天宫二号点火升空)
这次送上天空的空间实验室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重量达8.6吨,内部设备有了较大的改善。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将叩开我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一个多月后,天宫二号将与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中对接。2名男航天员将在这里进行30天的驻留。
这次把天宫二号送上太空的仍然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是始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第20基地。这个发射中心位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距甘肃酒泉市211公里。原来是一个荒凉僻远的戈壁沙漠。自1970年成功发射“东方红”卫星以来,有数以百次的长征系列火箭在此升空。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这个基地成为规模宏大、设施完善的东风航天城,每年接待大批游客观光旅游。
从酒泉发射中心回来一位的朋友,给我带来现场观看发射天宫二号的观摩券和航天城的参观券,并向我提供许多现场拍摄的照片,使我大开眼界。
观摩券的设计很有特色。券的正面用红黄相间的颜色,展示发射天宫号的壮丽场面:高高的发射塔旁,长征系列的火箭正在点火升空;天宫号实验室打开太阳能的电池翻板,在太空中运行。上端的文字是“航天发射现场”,中间用中英两种文字醒目展示“观摩券”三个大字。左侧圆形图案内有黄底红字,分别展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名称及标记(英文缩写是JSLC)。
(航天发射现场观摩券正面)
券的背面左侧是一幅航天城内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图片。它将广阔的道路、绿色的密林、蔚蓝的天空和银色航天城的标记融为一体。高31.5米的众字型的航天纪念塔中间突出了“东方红”卫星,因为我国第一颗会唱歌的卫星就是从这里升起的。右侧是绘有发射塔图案的副券,印有二维码和条型码。
(航天发射现场观摩券背面)
航天城的团体参观券,正面是一幅有蓝天、有水面、有发射塔的航天城摄影图片,展示了我国在戈壁滩上建起来第一个卫星发射基地的新貌。下端四张小图是航天城最有代表性的景观。右侧也有二维码和条型码。盖有爱国主义教育航天文化参观接待办公室的印章。
(东风航天城团体参观券正面)
券的背面是东风航天城平面图和简介。最底端文字展示参观的景点:载人航天发射场、问天阁、历史展览馆。
(东风航天城团体参观券背面)
朋友传来了几张图片,其中发射场上巨大的钢架结构神舟通天塔,是载人航天的专用发射器,是参观航天城必看项目。问天阁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场所,航天员出征仪式在此举行,游客都会入内留影纪念。由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题写的基地历史展览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航天文化的生动课堂。从航天城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我国人民追求飞天梦的艰难历程,从几代航天人在基地默默奉献的经历,能够具体感受到什么是“两弹一星”的精神。有了这一信念,这种精神,什么困难都难不到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