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书信集》,1933年10月31日,在写给曹靖华的信中,开首一句就明白无误地写道:你的大女儿的病,我看是很难得好的,不过只能医一下,以尽人力。这等于直接宣告了曹靖华女儿的病没救,只等待着死亡。以此推测,大概是曹的大女儿得了什么不好的病,询问曾经学过医的鲁迅。依照中国人善于安慰他人,又惯于善意谎言的习性,鲁迅即便可以确定那女孩的不久于人世,大约也会说一些好好治病之类的话,会给曹一些希望。然而,他居然没有,而是这样直白坦率地告诉他:你女儿的病好不了!

      鲁迅先生是深知中国人的世故的,他就曾经被一些人称作“世故老人” ,以他的人生感悟,不会不知道这样的话对一个父亲的打击。他早在《立论》一文里就说到了说真话遭打的结局:一个孩子过满月,一个说孩子将来要做官,一个说孩子将来要发财,一个说孩子将来要死,结果唯有说真话的遭到了合力痛打。他在那篇文章里得出的结论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既不说好,也不说坏,‘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先生当然是讽刺那些圆滑而模棱两可的人,但他的了解并知道中国人用以自保的方法,定然无疑。

      先生所以是先生,大约也就是敢于说真话。中国人面对此种情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对会说一些安慰的话,即便是他心中百分之百的确定已经无救,也还是要给他人一种希望。我们在见那些病入膏肓的人的时候,都会鼓励并且激励好好活着,不要胡思乱想等等,即便是活不过当天,也会安慰,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像鲁迅这样在朋友的信中直接告知其女儿的病没救的,还真是少见。

      但是细想,又觉得是鲁迅不希望他的朋友抱一种无望的希望,花费一些不必要的时间、精力和钱财,然后陷入更大的痛苦与绝望。这貌似冷酷的背后,何尝不是一种人间更大的温暖,只是绝大多数的人,未必能够接受而已。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