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心理学家戈登.彭尼库克曾主导了一项心理测试研究,他说:“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些人更容易接受此类励志软文。喜欢此类励志软文的人一般反应能力差、认知能力低,更容易接受宗教、超自然现象或者阴谋论的观点,也更加沉迷于补充与替代医学。”原来好读者可能智力平平、认知浅浅,还会有些心理偏向问题。那写者岂不是在扮贵傲贱、以智诈愚,玄乎出一片五彩霞光,让你以为那处即是仙境、此言便是真理。

  “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的“鸡汤文”奏章,是给皇帝灌“鸡汤”,全打了败战,皇帝还高兴着要嘉奖。没几件实事却有万字空话套话的“鸡汤文”总结,花里胡哨“鸡汤文”的百条岗责、千款规范和万项绩效指标,是给上级灌“鸡汤”,让人云中漫步,雾里看花。

  也有人说,“有用即是真理”。那妙句巧词的“鸡汤文”,读着舒服,就像恋人的甜言蜜语,管它真假虚实,受用着呐;那雄辞伟业的“鸡汤文”,读着鼓舞,一片美好,振奋着呐。谎言对于骗子是有用的,难道谎言即是真理吗?光闻美味是养不活人的,要有实实在在的柴米油盐。

  勾陈千年,好玩的是儒墨两家,墨家的“开山鼻祖”墨子师出儒家,却成了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墨子烦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等等,针尖麦芒地对着干,提出“兼爱”、“节用”、“节葬”等等。儒家注意行为的动机,不注意行为的效果,墨子的方法又恰与之相反,更要探究个“为什么”。主张“闻之见之”“取实与名”,判定事理的正确性要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不能凭个人的臆想。他把知识的来源分为有机结合的三方面:闻知、说知、亲知,更敬喜他把“亲知”

分为“虑”、“接”、“明”三个步骤,这可已临认识论的范畴和深义。“循所闻而得其义”,在听闻、承受之后,加以思索、考察,消化并融会贯通。墨大师算不算是反“鸡汤文”且提出辨识“鸡汤文”理论的“开山鼻祖”啊?

  近接现今,“鸡汤”的美味依然缭绕,滋滋有点沉醉,拿形式的浮华粉饰内容的浅薄,没有深入的实践却发“圣言”般的诫导。写者和读者都应理解和秉承正确的认知方法,自觉远离“鸡汤文”的虚幻甚或偏狭。当然,学无尽善,言无尽美,各家皆有短长,个中意味,当于不同的世相情境里,滤糟取精,去虚得实,各自适用吧,就连真理也在人们的深入认知探索中不断被完善和被否定。但愿鸡汤里撂上两只鸡腿,那才硬实。(2017年7月20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