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欢庆建国70周年之际,我和女儿来到位于在北京五四大街上,有一座用红砖、红瓦砌成的老式建筑。从这座楼前经过的行人,常会放慢脚步,对它频频回望;也有很多人专程从外地赶来,对之久久凝视——它是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基地。人们把它叫做北大红楼。

    从踏入红楼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静谧。红楼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其前身为北京大学第一院。在这座历经百年的建筑中,蕴含着许多生动的时代影像和深厚的历史记忆。蔡元培在这里引进了崭新的大学教育理念,奠定了北大的传统和精神;李大钊在这里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鲁迅结缘红楼,在此授课6年,他设计的校徽,至今仍为北大沿用;毛泽东第一次来北京时,租住在离红楼不远的吉安所东夹道7号的3间北房里,他在北大图书馆任图书馆助理员,每天往返于红楼与住所的小夹道上。红楼是五四运动的重要活动地点之一,是中国近代史上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

    红楼是北京大学旧址的一部分,是一栋地上四层、地下一层的“工字”形长条建筑。砖红色的墙体,有着民国的西洋韵味。

    2002年,北大红楼改名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正式向社会开放,成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从一层走廊走到东侧北端,是新潮社活动室的旧址。室内桌子上、架子上满是写着口号的白布条幅,地上还散落有大量笔纸与传单。“这里是复原的新潮社旧址,是根据回忆录和五四学生游行的照片制作出的‘五四前夜’场景……”

    岁月已逝,但五四精神永存,这场运动中的先驱们“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历史抉择,其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也烛照未来,成为当代中国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在这里重温那坎坷而精彩的历史,体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前行的精神气韵。

    参观完“北大红楼”,我对五四运动了解更加深刻,那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为了“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当年的青年学生不顾生命危险,因此也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序幕,我们要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