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南开迎百岁,

             拳拳学子献爱心。

             五湖四海喜相庆,

             海河两岸尽朝辉。


        公元 二0一九年十月十七日,是我的母校——南开大学百岁生日。党和政府的有关领导、世界上一些名牌大学的校长和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海内外的无数南开学子齐聚天津,热烈庆祝母校这个光辉的节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到会祝贺,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先后致辞,共叙西南联大精神,庆祝南开大学百年华诞。各院系的南开校友欢聚一堂,共祝母亲再创辉煌。

        作为一个南开学子,面对此情此景,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豪。我遥望天津,欣然命笔,抒发一个南开学子的拳拳心声。


        百年风雨,

        造就精英无数;

        百年沧桑,

        培育桃李满园。


        是母校,

        给了我们知识的源泉;

        是母校,

        给了我们人生的灿烂。


        今天,

        风雨沧桑的母校迎来百年庆典;

        今天,

        功勋卓著的母校笑对群雄挑战。


        作为一个南开学子,

        我们衷心祝愿自己的百岁母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发扬传统、永往直前,

          南开大学是伟大的爱国教育家张伯伶先生以“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于一九一九年十月十七日创建的,在这之前张伯伶先生还创建了南开中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就是南开大学第一期校友,他是由天津南开中学直接考入的。

        在抗日战争期间,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一起南迁昆明,三校共同组建了驰名海内外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包括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大批国家栋梁之材,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被誉为“学府北辰”。

        南开大学的校训是她的创始人兼首任校长张伯伶先生在一百年前制定的,今天读起来,仍感到有强大的生命力。她的校训是:

  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允公——就是要求学生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允能——就是要求学生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日新月异——就是要求学生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要墨守成规,照搬古人。

        一百年来,无数南开人在南开校训和南开精神的鼓舞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奋学习、赤心报国,前仆后继、永往直前,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同时也铸就了南开在海内外的名校地位。

        解放后,南开大学开始了新的征程。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南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周恩来总理于1951年、1957年和1959年三次回母校视察;1958年毛泽东主席莅校视察;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南开;李鹏、朱鎔基等共和国总理也曾先后视察南开;2019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南开大学视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给南开师生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鼓舞,也为这所学校的长远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主席到南开大学视察时非常亲切地告诉南开师生: 高等学校要抓住三个东西: 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毛泽东主席的这三句话,为当时的全国高等院校指明了办学方向。

        周恩来总理每次回母校视察,总是亲切地对南开人说:“我是南开的校友!我是爱南开的!” 并把自己亲书的“我是爱南开的”条幅送给南开大学师生。

        2019年1月17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天津南开大学,他首先参观了南开百年校史主题展览,与部分院士、专家和中青年师生代表互动交流,接着又视察了化学学院和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南开大学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科研创新等情况。

  习近平同志亲切地对大家说: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当年开办南开大学,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去培养人才的。我们现在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我们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之而奋斗。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希望你们脚踏实地,在新的起点作出你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成为南开大学新的骄傲。

        今天,我们纪念南开大学诞辰一百周年,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南开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国为民、邸砺奋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