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刚过,在外地的女儿寄来一个快递;还是由顺风快递直接送到家里,我打开外包装,是一具精致的小盒,打开盒盖,一块样式别致的液晶电子手表呈现于我的眼前。

  我不解,都啥年代了,还把手表当礼物?我这姑娘可真会逗乐。

  想一想,自己不戴手表也真有些年数了,女儿大概是要我找找过去的感觉吧。

  触景生情,看着这块表,倒是引起我的回忆。

  像当年,手表绝对是个稀罕物。从我记事起,家里计时器就是一具老挂钟。记得,老妈每隔些日子,便上一回弦,顺便听着邻居的收音机的报时,将表校准一下,而且,还时常打开表罩,在关键几处浇上点油,即便这样,这挂钟有时还停摆。

  后来,上学了,在学校的作息当然靠铃声。还很清楚的记得:每逢重要考试时,监考老师都在黑板上画一个大表盘,而且这表盘上还有“时针”,还有“分针”,而且,这表还会“走”——老师每过15分钟,便重新画一下时针与分针的位置。

  下乡了,农村的条件更差。上工靠敲钟,下工靠吹哨。其它的一切生活规律全搞大自然。

  回城进厂。虽有了工资,可当时的一块表的市价起码一百二十元,而且,还得托人去上海等一些大城市,才可买到。

  当时,看到一些家境较好的同事,时不时的在工友面前,潇洒的将手臂向上一甩、再捋一下袖子,当时的自己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七十年代以前,手表是当时置家立业的大件物品之榜首。本应是实用品的手表在那些年代居然成了奢侈品。

  改革开放的年代来了,当时,总觉得改革开放最大的变化是商店的柜台,随着改革开放,不几天工夫,各类商品一下子就摆满了柜台。手表柜台上当然亦是如此:国产的、进口的、品牌的、大众化的,琳琅满目。

  八十年代,电子表风靡起来;起先是液晶,后来是指针。样式也漂亮别致,很是流行了一阵子。

  九十年代,BP机出现了,这BP机除了有传呼功能,还有一些附带功能,其中包括计时。再后来,手机普及开来。戴手表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些人戴手表,也不是把它用作计时功能,而作为装饰品用了。

  有一回,与好友聊天,好友就手机淘汰了若干物件之事,说起手表将来早晚会退出历史舞台,我自然不太赞同他的观点:我说:手机之所以已经不是原来的手机,是新科技的赋予,那么,新科技也可以赋予其他的器件,而使其升华。

  此刻,我的小外孙由门外进来,一边走,一边将他的手表贴在耳边,还一边朝我说:我妈妈问我,给您邮的东西收到了吗?

  我蓦然想起,有一款手机,如同手表相似,是针对儿童而设计,可以通话,可以定位…。。那么,女儿的这个“手表”?我赶紧拿起手表,从盒下取出说明书。

  哦,原来这是一款智能腕表,它不但可以计时,还可以通讯;而且还是一台微型医用检测仪器:可测量血压、血糖、体温、心率……并可将其数据传送至医院信息终端。原来如此。

  看着这做工精致,功能超强的“手表”;好奇的我自然关注其产品的产地,我把手表翻了过来:背面赫然的一小排阳体雕文——中国制造。

  我联想起若干年以前,那时,凡稍稍高端点的电器产品,几乎都是外国型号;电视:松下……;冰箱:沈努西……;BP机:摩托罗拉……;手机:诺基亚……

  而现在,我想,我无需举例了。几乎,我们每一个家庭,从客厅到厨房,再到每个人的口袋里,可以说,全都是:中国制造。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