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不拘怎么看,都是好的;仅是听一下它的名字,就有一种诗意烂漫。

农人们虽不懂这些,可他们对秋雨的感情深啊!每到立秋,他们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秋雨的音讯。似乎这秋雨总是牵着他们的魂儿。

       今年的秋雨虽然来得晚一些,但立秋过后,也许是上帝自有安排,也许是因为上帝同情牛郎织女落下的眼泪化成了秋雨,正是过“七夕”节的那天,天空就稀稀拉拉地下起雨来了,也或许是为了表示对晚到的歉意,雨还有些猛,且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状。

       秋雨来了,农人们都欢喜得不行,似乎这老天下的就不是雨,就是金子,映得他们的脸都是亮亮堂堂的;孩子们听说了,也跑出门外,咿咿呀呀地叫个不停,好像他们也想用这种方式来助力雨的阵势;我也把自己正读的那本《故都的秋》暂且放下,坐在檐下,眼睛盯着密密的雨帘,不忍离开,好像唯恐离开半步秋雨就会停下一样。看我看雨痴迷似的,妻冲我一笑,说:“给老天磕个头吧。”我笑答:“人若有情,苍天应知,不磕也罢。”

       与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描写的秋雨就有所不同,虽然我们的家都在北方。这也难怪,先生必竟是写大都市的秋,且是写那个时代的秋。在他的笔下,秋雨自然是掺些散淡、落寞、沉郁的味道了。而我写的却是当下的乡村,那秋雨当然也是另有一番韵味了。

       就说前天的秋雨吧,刚刚还是晴好的天气,忽然来了几片云,吹来一阵风,就哗啦啦地下起了雨。一层云过,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秋雨总是那么的行色匆匆。

       怎会不是?秋光已至,百草趋于成熟。玉米、高粱、大豆、茄果都在跃跃欲试,正积蓄力量作最后的冲刺。庄稼们也明白,自己在竞技场上比赛的时日不多了,这个时候,能多争一分光,能多争一分水,就是多了一分收成的把握。或许,这本该文静的秋雨,却也这般匆忙,莫不是怕负了农人的心吧?

       秋雨,大概也是有属性、讲究地域的。要不,同是北天,雨来在郁先生的故都北平,就下得端端庄庄、隽隽秀秀;来在俺的居下,就下得急急匆匆、泼泼辣辣;以此推想,要是下到江南,那雨也就会是袅袅娜娜、颦颦婷婷的雅致了?难道这秋雨也懂得“入乡随俗、随遇而安”了?

       既是秋雨,柔软是她的天性。中秋过后,天气转凉,万物也走到了季节的尽头。待田里的庄稼都收割了,趁着一秋下的好雨水,农人们赶紧把小麦安上。等小麦一出苗,再来一场压根雨,一年的农活儿也就算完了,农人们也过上了一年中相对安闲的日子。秋雨似知农事,农人们闲了,秋雨也像是换了个人。这时的她,就不是那种心急火燎的模样了,一来,往往就要住上七八天。你看,她悠悠地、慢慢地、滑滑地,似天使、似淑女、似闺秀,把自己纤纤的脚踝,密密地斜织在田野里。她轻盈、曼妙、悉心,看得出,这是在呵护、在怜悯、在孕育。她是在以自己特有的柔软,来抚慰着刚刚出土的幼苗,怕砸着、怕碰着、怕伤着……这也有点忒“溺爱”了吧!

       最喜欢暮秋的雨天,田野空濛,大地苍茫。微雨像是从天空筛下,如松针,如牛毛,浩浩渺渺,横横斜斜,无声无息,无边无际。雨里,苍山绰绰,村舍隐隐,野桥抹抹,渠杨皴皴,凫鸟弄姿,野菊曼妙,溪水潺湲……好一幅“烟村秋雨图”。

       这兴许是最后一场秋雨了。想着叶子辛苦了一生,秋雨也特意赶过来送行,把叶子的脸洗得净净的,搽得红红的;叶子会意地笑了笑,轻轻地从枝上落下,打了个旋儿,像是招了招手,和秋雨道别。麦苗在雨中拍着小手,啜啜轻饮;经过这场雨水的滋润,田野更加渥绿葱翠。看着这一天天迈向冬日的麦苗,正在茁壮成长,想必,这秋雨也该欣慰了。

       站在雨里,忍不住也咂一咂秋雨的滋味,像棉花糖,清清的,甜甜的,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又咂一咂,像酒,香香的,麻麻的,浸润于心,萦绕不绝。我有些飘飘欲醉了……

       此刻,我真想就是一滴秋雨,不去都市,只往乡野……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