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晓斌,网名“兵哥哥”,1992年入伍,所在部队是有着光荣传统的红军团。3年的部队生活,多次受到嘉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家庭良好的教育,部队优良传统的熏陶,对他做好公益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95年退伍后,选择自主就业,现在是长江日报集团公益团队的一员。这些年来,他从事的公益活动包括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和器官遗体捐献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扶贫助学等。

  他自2008年以来,共献血194次,献血量折合超过8万毫升。先后5次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中国红十字会“红十字志愿者之星”奖章,2008年共青团武汉市委授予“五四青年奖章标兵”称号,2010年获湖北省“优秀志愿者”称号, 2014年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


  部队大熔炉锻造了他团结互助的优秀品格,他不能为国家站岗放哨,就回到家乡服务社会

  1992年12月,他参军入伍到了浙江。因为有那一批新兵里唯一大专在读的学历,第二年被调到团政治处当文书,从事打字和文件处理工作。那时候电脑还很不普及,他用的也是一部老旧的286电脑。部队是一个有着光荣的传统的红军团,其中有很多战斗英雄和优秀党员干部。他所在的新兵连政治指导员徐高虎,在对越反击战中用身体在雷区中为战友开辟前进的通道,被授予“爆破英雄”荣誉称号;政治处主任范洪庆,曾经担任全军闻名的“硬骨头六连”指导员;宣传股长熊靖华,在老山战斗中浴血火线,报道战况,摄影作品荣获全国首届摄影大赛唯一的一等奖。身边这些战友的事迹和言行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他们在一起生活工作,随时都能感受到正能量。入伍第二年就光荣入党。

图片4.jpg

    1995年底,他退伍回到武汉,按当时的政策分配到市直机关下属某事业单位。2001年响应政府机构精减的号召,离开单位自谋职业。因为有些文字功底并热爱美术,加上在部队里学习电脑技术,很快在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了工作。

  他从1999年开始,先后两次报名参加武汉大型会节志愿服务,正是这两次当志愿者的经历,让他理解了“服务社会、帮助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者精神。

  2005年以后,他在长江日报集团汉网论坛担任民间版主,特别是2009年成为汉网专职管理员后,利用网络为省内外志愿者和公益社团牵线搭桥,促成了很多合作。

  作为土生土长的“老汉口”,从小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对武汉的历史建筑有着特别的感情,很早就参与、倡导民间文化文物保护活动。现在很有影响力的武汉共享文化遗产研究会人文武汉学会,前身就来源于汉网论坛“人文武汉”版块,他是早期的活动组织者之一。“人文武汉”团结了数以百计的武汉历史人文爱好者,组织了很多线上线下活动,还出版了一批城市文化研究专著。2017年,人文武汉学会荣获第九届“薪火相传”全国文保大奖。

  通过这些活动,他逐渐认识到网络的力量,并充分利用它宣传武汉,让大家重新认识武汉,热爱武汉,建设武汉,讲好武汉故事。


  红十字精神激励他做献血助人的志愿者,他不能为国捐躯,就为人民献血

  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当他在电视新闻中看到熟悉的红军团旗帜时,才知道自己的老部队奉命赴九江抗洪。不能和战友们并肩作战,他决定以献血来表达自己对战友对同胞的关切之情。这一年,他第一次走上了献血车。此后每年都会定期献血,截止到今年9月,共献血194次,献血总量折算超过八万毫升。

  坚持献血固然很重要,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且还有很多人对献血有很多误解。2006年,他在汉网论坛创办了公益专版“阳光地带”, 成立“无偿献血服务队”,通过网络积极宣传这一公益事业。前年,还成立了武汉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团结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传播人道精神。

  为了宣传献血捐髓,他同时管理着十几个QQ群,也是百度贴吧“献血”和“造血干细胞”的吧主,为献血者答疑解惑。为了回答网友的各种提问,他常向专业人士请教,确保回复的准确性。他也很注意影响高校年轻学子参与到献血中来。他家住在江岸区,有时江夏区大学城的高校邀请服务队去讲座,天气差、听众少、来回需要半天时间,也乐此不疲。哪怕能影响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就能拯救一条生命,也值得去做。

图片1.jpg

  有一次坐公交,看到一位老大爷背了一个印有献血宣传的背包,他主动和大爷搭讪,大爷说这是他女儿的献血纪念品,同时抱怨女儿不该献血,他于是和大爷聊了半小时,慢慢解除了大爷对无偿献血的误解和质疑,而自己却因此坐过了站。

  有一位同事,原来对献血并不关注,有一天她突然说想带孩子和家长们去血液中心参观,去受受教育,请他帮忙联系。那一刻,他心里非常满足。

  献血和其他的很多公益活动相比,感觉会比较单调,为什么这么多年他乐在其中呢?曾有人问过他这个问题。他觉得,献血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所以献血让他感觉到他和其他人的生命联系如此之近,能帮到他人,很有满足感。血液不能被制造被替代,自愿捐献的血液才人道才安全;一个人可以捐献的血液是有限的,需要更多人一起来做这件好事,才能有更多的生命得以救助。除了无偿献血,他还广泛参与到造血干细胞、器官遗体捐献宣传及白血病重症患儿救助等公益项目中来。

  他先后三次参加全国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经验交流会,并作大会发言;他利用网络从事红十字人道精神传播的经验为各地与会代表首肯,并获得时任会长彭珮云的赞许,彭会长笑着说:济南有个兵妈妈,武汉有个兵哥哥。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促使他日行一善、传播正能量,他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就在服务社会中做点小事


  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他作为一个基层党员,一个普通的平凡人,坚持从小事做起,在服务社会中传播正能量。  

  2006年,汉网论坛发起为丹江口市土台乡农民学者王朝印创办农家书屋捐书的活动,几个月内募集了约2000册图书运到土台乡;他参与组织策划汉网“阳光地带”网友,发起助学行动,集资捐助十堰市房县的贫困学生;他还深入宜昌五峰山区调查走访乡村教育情况,参与实施“一杯奶温暖山里娃”公益助学活动。

图片3_副本.jpg

  践行环保的生活方式他身体力行,随身会带着水杯,出差在外自带洗漱用品和拖鞋;他经常骑行车上下班,这样又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为减少碳排放尽到一点责任;他随身带着两张公交卡,遇到有人没有零钱就帮人刷卡;下班的时候会把办公室的窗户关好,放假前提醒同事要把电源插头拔下来;遇到路边井盖破损了,会督促有关部门处理;看到共享单车停放在路当中,会停下来把车移到路边以免影响其他人;坐长途大巴车,会提醒同行者把行李架上的行李放好,并且系上安全带……类似的小事情他经常在做,这些并不是什么很高大上的事情,而是人人可为、人人当为的。他做的许多事情,初衷都和红十字精神有关,那就是减轻人的痛苦,维护人的尊严,保护人的健康与生命。

  20多年来,他的人生早已和公益融为一体。有朋友问他,觉得这样的人生值不值?他说,做志愿者是有收获的,当听到受助者的一声“谢谢”,自己会很满足。尤其是看到许多地区志愿者和志愿者团队从无到有、社会互信逐渐增加、社会文明水平提升的过程,他很有信心,志愿者多起来,这个社会会更好——一个共建、共享、互助、和谐的社会,应该不会遥远。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