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入”、“悖出”语出《大学》。原文是:“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大意是:用违背情理的话去责备别人,别人也会用违背情理的话去来回报你;用违背情理的手法得到的财物,也会不合情理地失去。南怀瑾先生颇有感慨地说:“可惜那些大如开国的帝王们,小如一个平民老百姓,大都不明白‘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因果法则,都以为那是我所取得的,而且千秋万代都应同属于我的所有,谁知恰恰相反,反而变成后世说故事的话柄,惹得人们的悲欢感叹而已。”


      对于言语的“悖入”、“悖出”,人们说的已经非常多了,无非是要求人多留“口德”,所谓“祸从口出”,都不用找远的例子,自己亲身就可能体验过很多次,我常常有这方面的感触:为某一句话少说了几分钟甚至几秒钟而庆幸万分,当然,也出现过另一种相反的情况,即一句话刚刚说出来,就后悔莫及了。什么“贵人话语迟”、“言多必失”实在是金玉良言,但有的时候,免不了怕被人当“哑巴”卖了,还是要表达。三毛说:“爱情如佛家之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便是错。”将这当中的“爱情”改成“话语”,我看大多时候还是成立的。也有因为几句话而飞黄腾达的,那说话的水平应该相当高了吧!生活中因话得祸者多,因言成就者少,倘若有时间翻开人类历史的账本看看,更会发现很多人都被直接的话,或间接的“话”——文章、文字害惨了,轻者搞丢了前途,重者搞丢了脑袋,在这其中的被批斗、被判刑、被流放者不计其数。看多了,就警告自己,有些话少说比多说好,不说比少说话好。


      那么,货的“悖入”、“悖出”呢?《三言两拍》中劝人行善、行孝的故事多,其中很多主旨都在于讲因果报应,不少故事中都提到财物的“入”和“出”问题。商人、僧人、友人寄存了钱在某家,因种种原因不能取走,这些人总会以被寄存财物家的后代形式出现,然后或赌博、或生病,总之把那积存的钱花完了,也就“告辞”了,民间的说法是“要账”,其实一些本不是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东西,很容易就会被花费出去,这就是“悖而出”了。不大清楚别人怎么样,我自己也有些浅显的体会,有一段时间我迷过打麻将,输了自然无话可说,赢了,那钱几乎在自己手里存不了多长时间,要么请客花出去,要么自己消费,主观上虽然没有觉得就是“悖而入”,但客观上这些钱财很快就“悖而出”了。有句话说“富不过三代”。我想,这其中的道理,大概也与“悖入”、“悖出”有关吧。常见某家辛辛苦苦攒成了富翁,人们对其赞扬、敬佩,倘钱财的来路不明,或偶然运气得之,那些钱财也终不会长久。


      “悖入”、“悖出”的也绝不仅仅是财物。大到家国更迭,小到家庭、婚姻,似乎都不能超脱循环反复的因果定律,《易经》中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也是这个道理。南怀瑾先生在《大学微言》中讲述了很多朝代“悖而入”又“悖而出”的故事,我认为尤精彩的是关于清朝的那个:


      清朝的开国之初,“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亲征原属蒙古后裔的叶赫族,尽灭其国。叶赫族贝勒金台石率妻子登所居高台,宁死不投降,而且发誓,只要叶赫族有一人在,即使是女的,也必报此恨。因此,清朝两百多年,遵守祖制,绝不娶叶赫族的女子做后妃。但到了奕諠即位(咸丰),叶赫族的后裔那拉氏偏又入宫成了贵妃,又生了儿子,即六岁就接位的同治,同治做了十三年的皇帝便死了。以后便开始由慈禧策划,立了光绪。实际是慈禧专政,一直到把清朝彻底毁灭,就是她一手所造成的后果。这是巧合,或是前因的反复,就很难论断了,但却是一桩真实的历史故事。


      至于隋炀帝杨广在他弒父杀兄,登上皇帝宝座后,那种“我本无心求富贵,谁知富贵逼人来”的得意,似乎也早已经埋下了在江都一条腰带结束性命的那个结局。


      “悖入”与“悖出”,道理何在呢?我想大概还是出于一种心理。而这种心理产生的根源却是容易被忽略的,我的生活经验是,很多事情不必等到发生,我们就能预测那个结果。“货悖而入者,必悖而出”,可以预料;“媚上者,必然欺下”,不难发现;“说大话者,必多撒谎”,不得不然;“气人有者,多笑人无”,本性在此;“轻诺者,必寡信”,精力有限。我的这么多“定论”有无道理呢?我想还是有的。古人讲“见微知著”,不外善于发现“苗头”与“结果”的联系而已。

 

     丰子恺在《则勿毁之已》中说:“顽童一脚踏死数百蚂蚁,我劝他不要。并非爱惜蚂蚁,或者想供养蚂蚁,只恐这一点残忍心扩而充之,将来会变成侵略者,用飞机载了重磅炸弹去虐杀无辜的平民。”他多次宣扬“护生既是护心”,其实人所行事出不了一个“心”,因此,“悖入悖出”也就不那么难理解了,说到底是个“心”。


      我有位长辈,屡屡对于家族人的忠厚忧心忡忡,他说:家族的人都太忠厚了,恐怕在世道上多吃亏。他与我谈,能否让子弟们看看《厚黑学》,以增强处事之道?我回答:好是好,就怕“厚黑”惯了,对待家人、朋友也如此,岂非得不偿失?还是老实厚道一点好,吃点亏就吃点亏吧。如果能把“悖入”、“悖出”这个道理弄明白了,就不难理解那句古话“吃亏是福”,“吃亏”——有几个人喜欢?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