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井冈》

      

       千里寻圣地,拜谒井冈山。

       回想在井冈山的日子里,我长夜难眠,眼前时常涌起伟人大笔一挥,抒怀《重上井冈山》和昔日指挥千军万马决战于茨坪、茶陵及黄洋界五哨五井的场面……在院校任职时曾带各党支部的书记们到井冈山学习,并把教育基地设在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老干部系统任职又带政治工作干部办班于井冈山。当我再次聆听讲解员讲述一个个惊心动魄、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时,久久地在革命先烈的遗像前驻足,凝视那一张张坚毅而有些模糊的脸庞,从心底油然生出敬仰之情。

       是啊!“5万余名井冈山革命烈士,有近2万人是无名英雄,我们至今不知他们姓甚名谁,但他们却与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开国元勋一样,永远活在我们井冈山人的心中,”讲解员用清纯而低沉的声音,将我们带回了那段峥嵘岁月。

       走进八角楼,端详小油灯下那方三尺木桌,依然能看到当年毛泽东起草《井冈山的斗争》时饱含革命信念的宽阔胸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思想,如一炬永不熄灭的火光照耀着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征程。

       巍魏井冈,红旗漫卷五百里。在这里,每一座山冈,每一棵树木,每一条河川,都映照着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雄姿。信手掬一抔黄土,仿佛还能闻到硝烟的味道;摘一朵山茶花,似乎还能听到英烈冲向敌营的厮杀声……这就是井冈山;这就是无数英烈为建立新中国鲜血染红了漫山杜鹃的井冈山。

       1965年5月,毛主席在阔别38年后重上井冈山,并写下诗句。“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豪迈诗句从此被人们广为传诵。当时,毛主席曾笑望陪同人员说:鲁迅有句名言——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其为路。井冈山的道路是这样,社会主义的道路也是这样。不过,走这条路比井冈山时期还要难。

       回顾历史,我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从这里开篇的;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就是从这里破土的;中国革命胜利的光辉就是从这里迸发的。毫不夸张地说,五百里井冈山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每一棵松、每一根竹,每一块石、每一间屋,都渗透着这样的思想,都承载着这样的精神,都传递着这样的信念。这种思想、精神与信念传遍了大江南北、大河上下。

       读着这样一本“书”,不能不感叹井冈山的伟大。更重要的是,当年井冈山所创造的精神、所体现的思想、所播撒的信念,正在穿越时空,来到我们的身边,走进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梦想,鼓舞我们的士气。

       毛主席一生爱山。山,寓意着他的性格,但唯有井冈山,令他魂牵梦萦,凌晨徘徊。一座山著词三首,算得上毛主席诗词中的名山之“最”。山,体现了他的追求,但唯有井冈山,能令暮年的毛主席思潮澎拜、青春焕发。“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雄伟的井冈山,疑结了毛主席一生最大的希望——以井冈山精神建设中国共产党,以井冈山精神挺起中华民族的胸膛。

       读着这样一本“书”,思绪翻飞、激动感慨。到井冈读山,山就是书,书就是山,质硬味芳,气纯神爽。曾经,它星火照人;如今,它如玉润人。是啊,革命圣地井冈山,每一次将它深情凝望时,都仿佛是在翻阅巨卷,其中的传奇与对它的敬仰,总令我心潮澎拜,浮想联翩……


    《望延安》


       延安,革命圣地。一提延安,便令人肃然起敬,从心里涌起一股神圣感。由此产生联想:如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他们的灵魂向“圣地”飞翔,在“圣地”凝聚,并得到纯洁、提炼、升华。

       因此,我再度来到延安,重温那已有的记忆。

f4eff2589d258a60896fbb0fb54f3861_d608f5692664403cba86f736e1b6e50b.jpeg

       “革命圣地”是信仰中心,到延安,涌动人心的是感慨,是感动,是感悟,是对精神的洗礼,是对历史的再认识,是每一个共产党人不可或缺的必修课。接受这样的洗礼,便会重新恢复信仰和理想,燃起生活的热情和勇气。

       记得从那幅画中知道了延安,巍巍宝塔山下,“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几个大字镌刻在心;还记得读贺敬之的诗,“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那不舎与眷念似无形的手紧紧揪住我的神经。

       走进延安,回望那峥嵘岁月,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在延安生活战斗了13年。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凤凰山、清凉山、宝塔山,处处留有历史足迹,放射着理想与信仰的光芒。开展整风运动,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开荒种地,纺纱织布……共产党人靠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和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精神,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艰苦卓绝的环境,百折不挠的精神,造就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这段传奇。在中华民族水火交加的时日,延安用那特有的理想的光辉和战斗的热情,引领一批又一批革命志士,不畏千难万险穿过敌人的重重封锁,义无反顾地走向它,并从这里开始了风雨无阻的革命生涯。如今,它又以耐人寻味的红色故事让大江南北的人们不远万里纷沓来访。

       凤凰山下,毛主席居住过的窑洞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睹物思人,我仿佛看见毛主席正坐在如豆的灯下设计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仿佛看见他正和战友们一同运筹帷幄、指点江山。这里的窑洞被后人称为“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就在这几孔不足以引起任何人瞩目的窑洞里,共产党人用特有的智慧导演了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窑洞虽小,容纳的却是整个中国的命运,是光耀百世的如画江山。由此,人们便更加对这孔孔窑洞敬仰备至。是啊!收入《毛泽东选集》的158篇文章,竟有112篇文章是在延安时期写下的。凝望窑洞,神圣和伟大奔腾不息地跳跃出来。窑洞的灯光,今天已经化作了我们精神的光芒,化作了共产党人前进道路上直指远大的火炬,化作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背景。

       枣园的故事很多,有一个故事如今还一直在激励着那些情为人民所系、身为人民的所累、泪水为人民所流的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张思徳,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这个士兵干的是默默无闻的烧炭工作。但就这样一个平凡的生命,却成了《为人民服务》最本初、最生动的注脚。

       在枣园周恩来故居前,泪水不受控制地想要夺睚而出。一件斯大林送给周恩来的皮衣,雨天作雨衣,睡觉当被子,平时来御寒,因此被称为“三用大衣”。这就是可爱可敬的、对物质要求降到最低,而且精神上极度崇高的中国共产党人。

       跨进杨家岭中共中央礼堂大门的一刹那,一种神圣感浸润了我的心灵。一张黑白照片定格了当年“七大”召开的盛况,24面红旗悬在两边。这礼堂、讲台与排排座椅都已陈旧,但却透着历史的味道,那一段灿烂辉煌的历史正等着后人去“触摸”。

       延安精神,在一座座土窑洞、一张张旧桌椅、一盏盏如豆的灯光、一双双眺望未来的明眸中,汇聚成型并撑起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向前的脊梁。

       宝塔山像一位久违的亲人,坚毅而质朴地站立着。那一孔孔窑洞、一道道山梁、一棵棵枣树,它们沐浴过昨天的硝烟,如今正在灿烂的阳光下安享和平。绵延的延河水,迷人的杨家岭,秀丽的凤凰山,它们带着中国共产党13年激情如火的经历,带着浑身的历史,似乎想和我们一起畅谈未来。但我知道,短暂的几天时间根本无法与延安有个透彻的交流。延安啊,离开您,我肯定还会频频回望,无论是在曾经服役的淮河之滨,还是退役在长城脚下的首都北京,我永远都会像儿子回望母亲、像江河回望雪山那样,去深深地回望您——延安!


          《柏坡行》


       西柏坡地理海拔不算高,政治高度可摩天。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新纪元于斯处开篇。

       柏坡的柏,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吉祥称,同松并称,百木中的佼佼者。柏的吉祥寓意:一是常青特征,表达长寿、长青的祝愿;二是“柏”同“百”,谐音取意,极言其多,冠以百就可以指称全部,如百事、百鸟、百川……

739d4df8d15e9c22587d9706d432cea6_00068244.jpg

       在新中国七十华诞之际,迈着轻轻的脚步,充满敬意、怀着澎拜的心潮,走进山村,寻觅历史的痕迹。走进毛主席住过的院子,那间北方随处可见的小土屋还在,院子里的梨树还在,毛主席曾经盘腿而坐的磨盘还在。

       1948年春,毛主席由城南庄花山村到达西柏坡,恰逢梨花盛开像一片雪海,毛主席在梨树下吟诵“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充满了对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院子里的磨盘边,毛主席无数次亲切地与前方归来的爱将交谈,仔细询问着前方战事;与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交谈,筹划着新中国的蓝图;与当地群众交谈,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这时,导游的一句话留在了我心中,“磨盘布下雄兵千万,土屋奏响胜利凯歌。”

    走进中央军委作战室的院落,那间不足30平方米的土屋还在。这里一部电话、两幅地图、三张桌子、四间土屋。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几乎每天都在这里,从这里发出的电文190多份,它通过电波连接起了广阔的解放战场,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石。那一年,苏联米高扬来到西柏坡,问毛主席为什么把指挥部放在这个小山村。毛主席风趣的说:“你们苏联有个乌克兰,我们西柏坡就是东方的乌克兰啊!”米高扬用俄语回答,在来西柏坡的路上的确看到了山清水秀、稻谷飘香,真是非常的“哈拉哨”。

       走进著名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正面墙上挂着的鲜红党旗还在,主席台上的笔筒和茶杯,台下大小不一,高低不齐的桌椅依旧。当年毛主席正是在这里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此,“两个务必”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宣言,真可谓小会场大觉醒,这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

       唐朝唐彦谦诗曰:“天南地北绕路边,扎根无处不延绵。”七届二中全会召开20多天后,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这里 走出。那一天,西柏坡又一次沸腾了,男女老少涌到村口,手捧着鸡蛋、瓜果,眼含泪为毛主席等人送行。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去建立一个如朝阳般升起的新中国。这一年的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我虔诚地拜谒着这些承载过光荣历史的革命遗迹,不觉间,小小的平房、作战室、会议室在我眼前放大、延伸,它们与中南海融为一体,与天安门交相辉映。西柏坡,曾经是中国革命的心脏,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课堂。目睹这里的一切,聆听“两个务必”的教诲,令人获得一种难得的清醒、一种奋发前行的力量。这就是“西柏坡精神”。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