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爱英雄还爱高山,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

  ——摘自闻一多《口供》


  国旗无语,她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听懂的语言


  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一方13亿人民景仰的圣地——天安门广场;在天安门广场中央,有一面高高飘扬在炎黄子孙心中的旗帜——五星红旗。

  每天每天,五星红旗和太阳一起升起;每天每天,数以万计的人带着朝圣般的虔诚来这里等待日出。

  “他们来了!”像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最先摄入人们眼底的是那高高的旗杆、威武的方队和那不甚清晰的身影。嚓嚓嚓,雄壮有力的正步踏着《歌唱祖国》的旋律给黎明的天安门广场添加了一分神圣的庄严。

  车辆停驶,行人驻足。此时此刻,一切都静止了,只有那面势不可挡的国旗和追随国旗转动的目光。他们走近了,人们看清了:一样的个头,一样的身材,一样的神情,清一色洁白如雪的手套,清一色乌黑锃亮的马靴,清一色身披绶带的礼服。走在第一排中间的是擎旗手,分护两边的是两名手持微型冲锋枪的护旗兵。第二排是一名气宇轩昂的带队警官,他身佩军刀,手握刀柄,威武而不可侵犯。紧随带队警官的是一个由32名武警战士组成的护旗方队,每人手托一支刺刀闪亮的礼宾枪。护旗方队身后是一支由60名乐手组成的军乐团。军乐、军姿,国旗、国威熔铸一起,在人们心中耸起一座中华民族的丰碑。

  走过金水桥,穿越长安街,人们自觉地避让开来,目送他们走上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台。“升旗--敬礼!”在国歌声中,国旗迎着太阳缓缓升起。

  国庆节这一天,广场上25万之众翘首等待这个庄严的时刻,他们中间,大部分人是头一天晚上赶来的,在这里守望了整整一夜。在世界上最大的广场,观看有25万人参加的升旗仪式,这场面的确壮观,令人终生难忘。

  一位名叫巴桑的藏族老人在孙女的搀扶下挤进了内圈,他是一位翻身农奴,双眼被农奴主刺瞎,再也看不到国旗了,他只想靠得近些,听听国旗飘动的声音。“爷爷,国旗升起来了。”孙女告诉他。老人踮起脚,身体不住地往前倾,他“听”得那样专注,那样认真。听着听着,干瘪的眼眶里流出两行热泪。年逾古稀的朱锦瑞老人带着一家三代从山东老家来这里看升旗,他说,来北京看升国旗,是全家人共同的心愿。十岁的孙女高兴得手舞足蹈,这一天恰好是她的生日。一位新婚夫妇推着轮椅车来,新娘叫曹丽,是位残疾人,身后站着她的丈夫。她说:结婚前我们有约,结婚那天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国旗升起来了,同一刻升起的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中华民族的尊严。

  每天在天安门广场,都能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很难准确地统计有多少人来天安门广场看过升旗仪式,也很难说出每天前来观看升旗的人如何看待这面国旗。不是朝圣,是心的凝聚;不是观光,是感受庄严。

  在中山公园工作的一位环卫工人,每天站在金水桥头看升旗,整整6年了,一天不落。起初,是他一个人,后来又多了一个女朋友,再后来是他们一家三口。他们在国旗下相识,在国旗下相爱,是情缘?还是旗缘?

  一位旅美华侨,他在北京的活动安排只有一天,已经买好了第二天返程的机票。北京之行他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到天安门广场看一次升国旗,担心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他在天安门广场坐了一夜。第二天升旗时,他用录像机录下了升旗的壮观场面。他说,这盘升国旗的录像带是他带给家人最珍贵的礼物。

  一位越狱逃跑的犯人,路过天安门广场,正巧赶上升旗,他挤在人群中看完升旗,跑回看守所。管教人员问:“你怎么又跑回来了?”他只回答了一句:“我看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

  一位诗人在他的诗里这样写道:唯有国旗升起的时刻是神圣的,神圣得让人找不到自己;唯有旗杆旁的目光是真诚的,它真诚地告诉你什么是爱国的情结。


  天安门广场是最美的风景  


  你想到天安门看升旗吗?你想知道每天准确的升旗时间吗?翻开当天的《北京晚报》,打开你随身携带的手机,你准能从上面读取你所需要的信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人们像关心股市行情一样关心升旗,这足以说明国旗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

6a3e38d3a684aabac9dd98f64c246816_t01c34be3c56200e47c.jpg

  是谁在天安门广场这块神圣的地方营造了这个特别景观?是谁让人们每天都能来这里感受崇高和庄严?是他们--国旗护卫队的官兵。

  目睹毛主席在开国大典升起第一面国旗的人,终生不会忘记那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当那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镜头在中国历史上定格后,那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象征的国旗一直静静地躺在北京市供电局一位年轻的工人肩上,他叫胡其俊,一扛就是25年。那时只有重大节日才升旗,升旗没有固定时间,也很少有人前来观看。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不久,升旗的任务移交解放军某部,升旗的原则由重大节日升降改为每天升降。又是一个6年,两名解放军战士默默地守护着她,每天静悄悄地将她升起,又静悄悄地把她降下。1983年,升降国旗的任务再次移交给刚刚组建的武警部队,“国旗班”应运而生。第一任班长是董立敢,第一次升旗就胀了一肚子气。天还没亮,长安街上已是车水马龙,两名肩扛国旗的战士既要让行人,又要躲车辆,东瞅瞅,西望望,好不容易才挤到广场。这样躲躲闪闪的升旗能行吗?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民族的尊严,我们去升旗,我们就是国旗的代表,只能是人让旗,哪有旗让人之理?仅仅是人们的国旗意识淡薄吗?缺乏的还有一个隆重而又庄严的升旗仪式。

  改革升旗仪式!那些天,董立敢和他的战友们每天都在不停地琢磨。改革升旗仪式没有什么可供选择的资料,全凭战士们对国旗的爱进行摸索和想象。更深人静的夜晚,董立敢把队伍拉到寒风凛冽的广场,扛上旗一遍又一遍地演示,先是一个人扛着旗走一趟,感觉太孤单,没有气势;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走一趟,还是感觉不协调;三个人来一遍,中间是擎旗手,两边是护旗手,护旗手佩带礼宾枪。感觉不错,既大方,又威武。就是它了!第一次实施改革后的升旗方案时,前门的钟楼上响起了“东方红”的旋律:“东方红,太阳升……”太美妙了!踏着“东方红”的旋律升起国旗,望着东方喷薄欲出的一轮朝阳,官兵们在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上又萌生了一种新的启示:让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愿我们伟大的祖国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这是我们进行升旗仪式改革更深刻的意义,也是我们国旗卫士对祖国最美好的祝愿。

  一年365天,每天日出日落的时间都不相同,要准确地计算出每天日出日落的时间谈何容易。世上最怕认真二字,为了实现“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这个美好的构想,董立敢带领一名战士3次跑天文台,查找资料,认真核对,终于完成了一年365天日出日落的时间表。

  升旗的形式和时间相对固定了,为了映衬国旗的庄严,国旗卫士们又想到了着装。按照部队的着装规定,夏天可以穿衬衣,冬天可以穿棉衣。衣服太单薄了,升旗时让风一吹,飘飘荡荡的,不雅观;穿棉袄棉裤上广场,鼓鼓囊囊的,缺乏精气神。在一次班会上,大家就这一问题展开专门讨论,讨论所达成的共识是:为了国旗的尊严,夏不穿单,冬不穿棉。北京的夏天不是好打发的,穿着厚厚的毛料礼服在大太阳下一站就是两小时,那滋味不好受;北京的冬季同样不好打发,广场正值风口,四面无遮无挡,寒风一吹,直往骨头里钻。吃苦,战士们不怕,因为他们心里装着对国旗的爱。

  新的升旗仪式,像一道彩虹,骤然间在天安门广场出现,人们惊奇了,奔涌而来;记者们发现了,对此作了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独具慧眼,用战士升旗的场面制作了“新闻联播”的片头,每天向全国、全世界播送。

  “国旗班”的名字不胫而走,“国旗班”的形象雕塑般在人们心中定格。

  1990年,随着人们国旗意识的增强,中国第一部《国旗法》正式颁布。国旗立法了!国旗班的战士激动得彻夜难眠,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学习,一遍又一遍地领会。一个泱泱13亿人口的大国,一个越来越强盛的中华民族,如何让国旗更好地表现她的神圣和尊严?国旗班的战士又在酝酿升旗仪式的第二次改革。

  根据《国旗法》的要求,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指示,在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的帮助指导下,国旗护卫队的官兵查阅了大量外国升旗仪式的资料,先后五易其稿,修改制定出新的升旗方案。

  新的升旗方案有一名擎旗手、两名护旗手、一名带队警官、32人的护旗方队、60人的军乐队组成,行进时伴奏《歌唱祖国》乐曲,升旗时演奏国歌。护旗的队员增多了,升旗的阵容扩大了,有规模,有气势,更加威武雄壮,更能体现国旗的尊严,更能展现中华民族的风采。

  李鹏总理批准了这一改革方案,并决定新的升旗改革方案从1991年5月1日正式实施。

  接到李鹏总理的批示,已是4月23日,距“五一”满打满算还有一星期。短短的一个星期,护旗队员要挑选,护卫中队要组建,护卫队和军乐队之间要配合,新增补的护卫队员要训练,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多的工作,能完成吗?这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媒体已经提前作了报道,无数双渴盼的目光一起凝聚在天安门广场。新组建的国旗护卫队首次亮相,这任务非同小可,不能有半点闪失。官兵们谁都知道自己身上的职责和肩上的分量。组建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运作,上岗前的训练在争分夺秒地进行。护卫队员们压力大,领导们的压力更大,为了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这次任务,领导决定,同时组建两支相同规模的升旗队伍,一支以担负现行升旗任务的国旗班为基础,另外一支以担负迎宾任务的武警仪仗队为基础,两队人马,一起上阵,优胜劣汰。2比1的淘汰率是无情的,对每一队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对抗比赛的结果,国旗护卫队一方败下阵来。这种出人意料的结果是每一个国旗护卫队员的耻辱,交旗的那一天,30多名汉子抱头痛哭。那些天里,大家的心情一样的沉重,很少有人说话,难得见张笑脸,人人心里憋着一口气:把失去的荣誉夺回来!天还没亮,人走室空,战士们自发地去了训练场,熄灯号响了,宿舍里空空如也,训练场上热火朝天。领导们心里明白,护卫队员们心里憋的这口气出不来,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5月11日,护卫队员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个不同寻常的日子,经过10天的苦练,他们终于夺回了那个曾经失落的“升旗权”。官兵们又一次集体哭了,为了这个失而复得的荣誉。升旗前的那个晚上,许多战士激动得一夜没合眼,不到3点就起床,一遍遍地整理服装,一遍遍地相互叮咛,生怕给国旗护卫队丢了脸,给国旗抹了黑。

  新的升旗仪式诞生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使国旗在人们心中升到了一个至尊至上的高度。

  瞻仰升旗的人们来了,一批又一批,少先队员们在这里举行入队仪式,大学生们来这里寻找精神家园,体育健儿在这里向国旗宣誓,赴南极考察的科学家们从这里出征……

afa3c516aeb603321b19a2d01133c16c_U2107P1T1D16962624F1394DT20090101154044.jpg

  每天在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每天都能看到一个让人感动的场景。

  北京市万泉庄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徒步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他们凌晨1点就出发了,这段距离足足有15公里,孩子们谁也没走过这么远的路。家长们不放心,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还是不放心,又推着自行车跟着孩子们的队伍去了天安门广场。家长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几百名孩子没有一个掉队,说不出有一股什么力量给了他们勇气,很多孩子脚下磨出了血泡,他们不搭父母的车,硬是咬着牙坚持走到广场。

  一个炎热的夏季,一位前来看升旗的老人引起了护卫队员们的注意。老人行动不便,第一天他自备了一个小凳坐着看升旗,第二天,他没带小凳拄一副双拐站着看升旗,第三天,他没带小凳也没拄双拐,看完升旗后跟着护卫队员们走进他们的驻地。他要求给战士们聊聊,陈杰接待了他。聊着聊着,在场的护卫队员们一个个哭了。老人姓刘,从湖南衡阳来,两年前他患心理障碍症,右半身开始麻痹,呈现出偏瘫的前兆。医生嘱咐他要找到精神兴奋点,病才有可能出现转机。想来想去,他决定来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果不其然,接连看了3天升旗,身体一天比一天明显好转,明天他打算回家了,今天特意来给国旗卫士们道个谢。

  梁帆,北京二中的一名中学生,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她参加了在荷兰举行的“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见面活动,她是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唯一的中国儿童代表。代表国家出席这么隆重的国际活动,梁帆感到自豪。走进代表驻地,她最关心的是在林林总总的国旗杆上寻找那面属于她的给她带来荣誉和自豪的五星红旗。看到国旗,就能感觉到和祖国母亲在一起。找着找着,她伤心地哭了。“我是中国代表,为什么没有悬挂中国国旗?”她找到大会组委会,向他们提出质问。组委会负责人罗西发现了组织工作的疏漏,向这位中国小朋友致歉,并满足她的心愿,在大会会场升起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一位中国儿童的爱国心令人感动,事后人们称赞她是“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公民”。

  谢进的母亲是一名教师,自从儿子进了国旗护卫队,每年寒暑假她总要从外地赶来看升旗。每次来,她并不惊动儿子,在天安门附近找一个小旅馆住下,每天前来看升旗,每当她看到儿子的身影,心里就升起一种自豪。

  护卫队员范天强的未婚妻出差路过北京,正赶上小范在国旗下上哨,她没有惊动小范,只是站在烈日下远远地向哨位张望,她觉得这是她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看得那样投入,那样专注。站得时间长了,她中暑晕倒在哨位旁。范天强亲眼看到未婚妻被游客们抬上出租车,他爱莫能助。走下哨位,却不知未婚妻被送到哪家医院。

  那么多真诚的目光在向国旗张望,他们在看什么?

  如今的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已成了一道著名的人文景观,它以其庄严神圣的氛围和浓烈的爱国主义色彩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观看。总书记在一次外事工作会议上称赞说:“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做得很好,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教育的好形式。”


  国旗的名字比我的生命更重要


  “迎着东方的晨曦,

  怀着赤诚的情意,

  伴着庄严的国歌,

  我们升起了国旗。

  国旗,国旗,高于一切,

  国旗,国旗,我们向你敬礼。

  时刻守卫在你身旁,

  你永远飘扬在我们心里……”

  这是国旗护卫队的队歌,它的词作者是原指导员谢辉,曲作者是著名曲作家铁源。这首歌的创作经过,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95年春节,作曲家铁源来国旗护卫队体验生活。他就是铁源?他就是“望星空”、“十五的月亮”的作者?面对面地坐在一起,谢辉油然而生敬意。谢辉喜欢他的歌,喜欢他作品里蕴含的真挚感情,喜欢那优美的能拨动人心弦的旋律。谢辉给他讲国旗护卫队成长的经历,讲国旗哨兵对国旗的情感,讲国旗下发生的故事,最后提出一个恳切的要求,请铁源老师给国旗护卫队写一首队歌。“好啊,你作词,我作曲,我们搞一次合作。”铁源没有拒绝,他大概是第一次许诺和非专业的词作者合作。谢辉感到荣幸,可毕竟是第一次,不知该从哪里落笔。这么多年了,为了国旗,我们付出了很多,但我们一旦看到国旗,什么委屈全都没有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这种爱、这种情为什么就不能表现出来?发动群众,让每个战士写一首,集中大家的智慧,凝聚大家的情感,他在会上作了动员。100多首歌词,100多个渴望。谢辉在此基础上综合、归纳、整理,国旗护卫队队歌的歌词就这样诞生了。铁源满意地带着歌词走了,一个星期后,他又带着国旗护卫队战士的嘱托来了,他要亲自教唱这首歌。


  “给国旗护卫队写歌,是国旗卫士对我的信任,也是我一生的光荣。在这里我只教唱3遍,如果大家会唱了,这就是你们需要的队歌,如果3遍后你们不会唱,我回去重新写。”3遍,整整3遍,升旗手王浩站起来完整准确地唱了一遍。铁源激动得眼里含着泪花,战士们回报他热烈的掌声。

  在所有的通俗的、流行的歌曲中,国旗护卫队员们最钟情的还是写给国旗的歌。“歌唱祖国”、“红旗飘飘”、“国旗飘”、“国旗护卫队队歌”、“绣红旗”、“时刻守卫在你的身旁”……战士们能唱十多首。谢辉说,他最喜欢“国旗飘”里那句歌词:“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你的名字比我一生更重要。”这就是我们国旗卫士心里的话,心里的歌。


  播种太阳收获的是光明和希望


  天安门是最大的广场,天安门是最大的课堂。

  从1983年至今,国旗护卫队作过这样的一组数字统计:官兵们亲自抄写和寄发国旗讲搞5200余份,录音带300余盒;先后派出4800人次在广场和各地宣讲国旗;与29个省、市、自治区1600多所学校建立联系,共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数字是枯燥的,掠过这些枯燥的数字,看到的是国旗卫士们赤诚的爱国之心。

  1983年2月初,新的升旗仪式刚刚出台,迎来了第一批前来观看升旗的少先队员。升旗仪式结束了,少先队员们久久地不肯离去。

  “哨兵同志,请给学生们讲一讲五星红旗的来历好吗?”一位带队老师提出恳求。毫无思想准备的班长董立敢仓促上阵,对同学们说:这面国旗是毛主席亲手把她升起在天安门广场,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把她染红……。

  “五星为什么是黄色的?旗杆为什么是白色的?国旗是谁设计出来的?第一面国旗是谁缝制的?”董立敢被问住了。这一军“将”得好!我们是国旗卫士,不了解国旗怎能守好护好国旗?同学们渴望了解国旗,国旗卫士更需要了解国旗。第二天,董立敢独自跑到历史博物馆,说明来意,向馆长求教。老馆长被这位年轻人的爱国行为所感动,把他带到珍藏室,将珍藏的有关国旗的全部资料和盘托出。经过认真归纳、整理,董立敢写出第一份国旗讲稿。

  第一次试讲获得圆满成功。新闻媒体对国旗班宣讲国旗的活动作了报道之后,各种宣讲任务接踵而来。起初是中小学校组织师生来听,接着是厂矿企事业单位来请,外地的学校来信来函索取国旗讲稿,北京的大中小学校聘请国旗班的战士做校外辅导员。渐渐地,国旗班的战士又多了一项神圣的职责--国旗宣传员。

  国旗是神圣的,宣讲国旗也是神圣的,不仅要讲普通话,而且要口辞清楚,感情充沛。战士们来自五湖四海,能说标准普通话的筛不出几个。既要当好国旗卫士,就要当好国旗宣传员。普通话说不好,练!国旗讲稿记不熟,背!中山公园里那一排300多年的老柳树可以作证,多少个晨光初露的黎明,多少个更深人静的夜晚,战士们对着老柳树背讲稿,对着收录机练发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背国旗讲稿,战士赵新风嗓子哑了一个月,吃了8袋润喉片,他终于成了一名优秀的国旗讲解员。1992年,赵新风被天津市评为“优秀校外辅导员”,当了国旗班第七任班长。在北京电视台举办的“九龙杯”国旗知识竞赛中,他力挫群雄,一举夺冠。

7bc435875ed0f38ad551cdd3b42e7171_4089603_978924.jpg


  瞿晓虎,国旗护卫队的一名普通战士,他一年内讲国旗50多场,最使他骄傲的是,他走进国务院办公厅讲过国旗,到过中央电视台“华夏之声”栏目里讲过国旗。他被30多所学校聘请为校外辅导员,被誉为“国旗明星”。

  一群永远年轻的战士,一个永远年轻的事业,一个永远说不完的关于“太阳”的故事。他们每天将一个新的太阳升起,又同时把一个新的“太阳”播种在人们心里。播种“太阳”的事业是伟大的,它收获的是光明和希望,是一个中华民族新的崛起。

  敬礼,五星红旗!

  敬礼,国旗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