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铁需要炼钢,好钢需要淬火。在红军这座大熔炉里,张思德百炼成钢。


  是谁在新中国的基石上镌刻下熠熠英名,那就是红军。红军,从她诞生的那天起,一路硝烟,一路战火,一路鲜血,一路牺牲,一次次转危为安,一次次转败为胜,一次次变坎坷为通途。铸就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

  1935年3月,张思德所在的红四方面军为粉碎蒋介石“川陕会剿”,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在四川苍溪发起强渡嘉陵江的战役。从此,拉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美国作家斯诺曾评价这场战略大转移,是一次无与伦比的史诗般的远征。

  追寻张思德的足迹,我们来到四川广元市苍溪县红军渡。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嘉陵江还是那条江,带着放荡不羁的野性、带着拍岸裂谷的呼啸,轰轰烈烈而来,又呼啸着狂奔而去,毫无留情地卷走岁月,卷走沧桑,唯一卷不走的是留在人们心中的记忆。

  当年,嘉陵江在苍溪段没有桥,从此岸到彼岸短短几百米的距离竟然是生命最短也是最长的距离。现如今不同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此岸到彼岸,5分钟便可以抵达。走在这座跨江大桥上,人们不会忘记,当年红军在这里渡江留下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

  当年红军强渡嘉陵江的码头,如今已更名“红军渡”,“红军渡”今已辟为江边公园,公园的门口有一尊气势恢弘的雕塑。这尊雕塑,不停地向游人叙述着红军渡江的故事。

  讲解员魏菁给我们讲述了当年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1935年3月28日夜,嘉陵江风急浪高,天黑如墨。在岸边一个密闭的房间里,门窗紧闭,窗帘低垂,如豆的油灯忽闪着,映照着四周一张张眉头紧锁的脸。那两张熟悉的面孔,一个是渡江总指挥徐向前,一个是前指政委陈昌浩。西渡嘉陵江,是红四方面军的决策,它的战略意义是不容置疑的。眼前的作战形势是,国民党在嘉陵江沿线相继投入53个团的兵力布防,并烧毁了沿江一带的大小船只。怎么办?是过江还是不过江?投入多少兵力过江?用什么方式过江?几点开始行动?眼下的形势是:过江无船,敌我兵力悬殊较大,强行渡江一旦惊动对岸布防的敌军,我过江部队将会全军覆没。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做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用偷渡和强渡相结合的方法,出奇制胜,这是总指挥徐向前作出的决定。时不我待,另外一个决定是派出两个营的兵力,在夜幕的掩护下立即行动。

  偷渡也好,强渡也好,都需要船只。经过侦察,渡江的船只大部分被烧毁,剩余的集中在对岸敌军的眼皮底下,被严加防范。有了可靠的消息,张思德自告奋勇,说自己水性好,可以到对岸“摸”两条渡船回来。这的确是一次冒险行动,可眼下也是不二的选择了。

  张思德带着成败在此一举的英气跳入冰冷的江水中。风高浪急,逆水而上,他不由自主地在江中沉浮。江水汹涌,天黑如漆,不辨方向。每前进一步都格外地艰难。在战友们的配合下,渡江小分队第一梯队,机智地摸了对岸敌军的3个岗哨,张思德所在的第二梯队从敌人的鼻子底下“摸”回了两条渡船。第二天拂晓,部队全部渡过嘉陵江,在我军战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在“红军渡”大型雕塑的一侧,有一尊别具一格的大理石艺术造型——那是一只脚,一只穿草鞋的脚。不言而喻,这只脚是红军的脚,脚上的草鞋是当年红军穿过的草鞋。就是这只脚,穿着这双草鞋,从这里走上长征路,走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奇迹。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血与火、生与死的磨练中,张思德的灵魂得到升华,意志得到磨练。


  红四方面军从苍溪出发,继续北上,经汶川、理县,翻越梦笔山,到达懋功(今小金县)。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先遣部队,克服重重困难,翻越夹金山,来到达维,与红四方面军策应部队意外相逢。6月14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带来中央红军抵达达维,在这里完成了举世震惊的达维会师,当晚在这里举行了胜利会师庆祝大会。庆祝大会之后,毛泽东在两河口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了北上抗日的方针和党对红军的领导,为实现党和红军北上抗日运动的伟大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会师桥位于小金县达维乡,这座桥全长13.8米,宽2.8米,建于民国初期,横卧于沃日河上。作为一座木质结构、经历了一个多世纪风雨的老桥,它已经没有使用的价值了。可作为历史的见证,这里成了红军长征的重要转折点。

  达维会师后不久,张思德所在班班长张显扬调红四方面军担任朱总司令的警卫员。一天,张思德去找班长聊天,巧遇朱总司令,朱总司令平易近人,听说他也是仪陇人,勉励他好好干,为家乡人民争光。张思德不负总司令的嘱托,努力工作,升任红四方面军总部通信班班长。

96f3f036d4d03a94e678405c5f78f485_764-160Q11G914.jpg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这是红军当年过雪山草地的真实写照。

  红军懋功会师后,一路北上,三过雪山,四过草地,在艰难卓绝中,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封锁,完成了破茧重生的战略大转移。

  雪山始终没有低过头,它以向世人炫耀的高度头顶峨冠,打造出一个无与伦比的冰雪世界。车上的海拔显示仪忠诚地向我们显示,我们途径的梦笔山海拔是4500米,地图上标识的四姑娘山的高度是6600米。

  缺氧,缺氧……车上的所有人都已感到身体不适,所有人都在想,当年红军路过这里,没有公路,没有汽车,没有氧气袋,他们仅仅靠着脚下的这双草鞋是如何翻越这冰山雪峰的。

  翻越雪山,继续北上,到了阿坝州的红原。这里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红军走过的草地”。

  1935年8月,红军开始过草地,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行前进。右路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率领,从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经过艰难跋涉,到达班佑;左路军在朱德、刘伯承率领下,由马塘向阿坝开进。

  讲解员介绍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草地,不是诗人笔下“芳草萋萋鹦鹉洲”的那般诗情画意。这里的草地,准确地说是沼泽地,看上去像是湿地,有水有草,无风无火,其实,这看似平静的草地却暗藏杀机:一个人在草地上走着走着,突然不见了,他去了哪里?一匹马在草地上啃草,啃着啃着,悄无声息地不见了,它又去了哪里?后来人们发现,这草地上到处是陷阱,为了避开这“噬人”的陷阱,减少无谓的牺牲,每次行军,张思德总是走在队伍的前面,很多险段,他是躺在地上用身体滚过的。

  草地的凶险面目渐渐地为人们所认识,也有了用生命换来的征服草地经验,可走过草地最大的困难是断粮。

  松潘、阿坝、红原、若尔盖、毛儿盖……这里神秘莫测,人烟稀少,没有道路,被人们视为生命禁区。部队进入草地的前期,为了战胜饥饿,首长们含泪把坐骑杀了,把马肉分给士兵充饥。马匹杀光了,吃光了,有人从中得到启发,把皮带、皮鞋、马鞍烤着吃、煮着吃……能吃的吃了,不能吃的也吃了,因为饥饿,每天都有人倒在这草地上。在缺乏食物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朱总司令向部队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

  野菜和野草可以救命,也能丧命,吃了有毒的野草和野菜,轻则呕吐,重则中毒死亡。张思德是山里娃,熟悉野菜和野草,他积极响应总司令“尝百草”的号召,被誉为“华佗再世”。

  有一天,身边的战友发现了一片翠生生的不知名的野萝卜,正准备采集,张思德前来制止,他带头尝了一根,果不其然,中毒倒下了,幸而抢救及时,他拣了一条命回来。

  红一方面军过草地前有两万人的队伍,过草地后剩下13000人,直接减员7000余人;红二方面军过草地前有16000人,过草地后非战斗减员3000多人;红四方面军仅第三次过草地就损失7000人,加上前两次的损失,大大超过一万人。这就是凶险的草地,这就是当年红军过草地付出的血的代价。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更坚,

  官兵一致同艰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


  共产主义是信仰,为人民服务是宗旨,在长征路上,在镰刀斧头的旗帜下,张思德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从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逼迫进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途经11个省,进行过大大小小380多次战斗,攻占过700多座县城,翻越18座大山,跨越24条大江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二万五千里,1935年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伟大的长征结束了,中国共产党人尚未来得及医治战争的创伤,抗日战争爆发了,灾难沉重的中国人民又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心的长城……”这是一个民族发出的呐喊。

  为了适应抗日的需要,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3万余人改编为“八路军”。红军总部同时改为“八路军总部”,总部驻扎在陕北泾阳县云阳镇。这一年,张思德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春,张思德所在的部队开赴抗日前线,在云阳成立八路军留守处(八路军荣誉军人学校)。说是学校,实则是残疾军人疗养院。组织上考虑张思德身体多处受伤一直没有痊愈,决定将他留在云阳继续疗伤。

  留守处成立后,许多伤员不安心在后方养伤,纷纷要求上阵杀敌,张思德何尝不是如此,可他更懂得一名共产党员要服从组织安排。他一边做自己的思想工作,一边做留守伤员的思想工作,被留守处的同志誉为“编外指导员”。

  在云阳,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庄园,叫安吴堡,是当年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如今的安吴堡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青年委员会,为了适应抗战形势需要和广大青年抗日救国的热望,于1937年10月创办中国青年训练班。青训班在云阳共举办14期,先后培训了一万两千多名学员,为中国青运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毛主席为青训班的题词是: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党员还是非党员,都是可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

  张思德在云阳工作4年,他一边学习,一边养伤。一个偶然的机会,经人推荐,他去了革命圣地延安,当了毛主席的警卫战士。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没有到过延安的人渴望到延安来,因为这里是革命圣地;离开延安的人还想再到延安来,因为这里留下太多难以忘怀的记忆。

  1940年春,张思德来到宝塔山下,来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身边,分配到中央警卫营通信班当班长。

bddda96efa9117ed757cdd2cae7cc368_4ee1a142df8f4eb4b4cda1629626b8b9.jpeg

  当战士,张思德是名好战士,当班长,同样是名好班长,他带领的通信班,是警卫营出了名的先进班。

  通信兵的职责明确:准确、迅速、快捷地传送命令、指示、报告,不得有误……。在延安时期,道路不畅,交通工具落后,履行职责,很多时候要靠双腿双脚去完成。

  在战场上,张思德有“小老虎”称号,当通信兵,张思德有“飞毛腿”称号。有一次送信途中,天突然下起大雨,眼看衣服湿透了,装在衣服兜里的文件淋湿了怎么办?张思德急中生智,他脱下自己脚上穿的厚底鞋,把文件扣在中间,夹在腋下,赤脚翻山越岭,将文件完好送达。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时期,为克服敌人封锁带来的经济困难,毛主席向部队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张思德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号召,随警卫营到南泥湾开荒,他每天出工最早,收工最晚,两头不见太阳。在南泥湾,张思德开的荒地最多,他的镢头磨得最短、最亮。开荒种地靠的是力气,人只有吃饱肚子才会有力气。张思德常常是饿着肚子去抡镢头,有几次饿晕在黄土高坡上。

  衣食住行,这是人的四大行为需求。吃的问题解决了,穿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为了解决穿衣问题,周恩来副主席、朱总司令带头纺线,曾一度在延安传为佳话。

  讲解员:一时间,枣园宁静的夜晚,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纺车的嗡嗡声,那是一支无与伦比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交响曲。如今这美妙的声音无法再现了,可在枣园周恩来故居和朱德故居里,依然还放着他们当年使用过的纺车。

  张思德在首长身边工作,见首长工作忙,每天还要纺线,慢慢懂得了,在这里,纺线不再是女人所做的家务活,而且有着非同寻常的政治意义。张思德心灵手巧,他亲手做了一辆纺车,苦练纺纱本领,很快成了纺纱能手。

  “南泥湾,好风光,红红的太阳照山岗,革命战士不叫苦,扛起镢头去开荒,生产自给反封锁,气死日寇和老蒋。”这是南泥湾当年的流行歌曲,已经记不起词曲作者了,可在这里开过荒的人都会唱。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这是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里所写的一段话。

  1942年10月,中央军委实行“精兵简政”措施,将中央教导大队和中央军委警卫营合并为中央警卫团。成立大会后,张思德所在的通信班撤销,班里的战士化整为零,分到各个连队去。

  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这是张思德的态度。宣布命令的当晚,张思德和副班长陈耀商量后,全班开了最后一次班务会。会上,大家依依不舍,互诉衷肠。可是,当大家听到班长张思德被免去班长职务去另外一个班当战士时,有人为他打抱不平。张思德笑着对身边的战士说,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是共产党员,党叫干啥就干啥。张思德正确对待分工,保持普通一兵本色,被中央警卫团评为“即知即行的模范”。

  入伍十年了,打过仗,负过伤,翻过雪山,走过草地,风风雨雨,生生死死,从普通士兵当了班长,从年轻军人成为共产党员。和他一起入伍的战友,有的当了团长,有的当了旅长,自己却从一名班长又回到士兵的位置上。在个人成长进步与革命岗位需要面前,张思德始终信奉的理念是:党叫干啥就干啥!

  1943年春,张思德工作再次调动,这一次调到枣园内卫班,担负毛主席的警卫任务。能在主席身边担负警卫任务,张思德备感荣耀。可他又觉得重任在肩。他深深懂得,警卫工作无小事,保卫首长安全是头等大事。

  说起张思德调主席身边工作,在这里不得不提及他两次与毛主席“结缘”的故事。

  1941年冬天的一个午后,延安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天气格外冷,路格外滑。张思德一行三人顶风冒雪,从杨家岭前往新安场执行任务,途中遇到毛主席乘坐的小轿车陷进延河的冰窟窿里,四周没有人,司机无可奈何。张思德见状,便带领两位战士跑上前来帮助推车。由于车子陷得太深,几经努力,毫无结果。为难之际,张思德只身跳进冰窟窿里,凿冰雪,垫石块,终于将车子推了出来。多么好的士兵啊!毛主席问了他的名字,给了他一件军大衣御寒。

  1942年春,张思德去礼堂工地劳动,那天正赶上枣园新修的礼堂上大梁,当地的风俗,房屋上梁要放鞭炮,一是用来驱邪,二是用来祈福。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在场的人突然发现,大梁的支撑木断了,在下面施工的工匠和配合施工的战士们并没有发现。多么危险啊,眼看一场房塌人亡的事故就要发生。快闪开!目睹这一险情的张思德一声断喝,勇敢地冲了上去,用肩头顶住支撑架,稳住了大梁,避免了一场超大事故的发生。大梁保住了,张思德却从支撑架上摔下来受了伤。那天,正巧毛主席从这里路过,目睹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快步走上前来,认出了张思德,便亲切地对他说:“老朋友,是你啊,张思德同志。”随即交代司机,用他的车把张思德送到枣园医务室治疗。


  毛主席在枣园居住的院子,台阶是用砖铺设的,年久失修,已经凹凸不平了。修路整院本不是警卫人员份内的事,或者给管理局提个建设性意见也算是尽心尽责了。可张思德却不声不响地上山捡来方方正正的石头,把上上下下的台阶修得既牢固又美观,人走在上面既安全又放心。晚上,为了尽量减少上哨时走路发出的声响,张思德每次上哨前都把鞋子脱掉,生怕打扰主席休息。张思德“赤脚上岗”的故事,一直作为佳话在中央警卫团流传。

  毛主席在枣园旧居门前的一棵枣树上,有一根细如发丝不为人注意的麻线绳。这根绳子的一端在哨楼里哨兵随时可以触摸到的地方。它的另一端连接在警卫班宿舍的一个铜铃铛上。这是张思德的一个小“发明”,这根绳子的用途是为了及时、安全通报情况用的,如果主席驻地发生意外情况,只要当班哨兵一拉绳子,警卫班就可以立即出动,而又不打扰主席休息。这就是警卫战士的忠诚。


  为人民服务是真诚的付出,

  为人民服务是忘我的投入,

  为人民服务是用生命注解的书,

  为人民服务是用心灵开拓的路

  ……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把短暂的生命融入到事业的长河中,就会成为一种不朽的精神。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是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的一段话。

  1944年初,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警卫团派张思德带领8名战士到安塞烧木炭。

  张思德毫无怨言,又一次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

  从延安到安塞,有40公里的行程。当年,这里没有路,也不通车,伐木、烧炭、运送全部是最原始的体力劳动。

  张思德当年烧炭的炭窑在安塞的一条叫石峡峪的山沟里,这里山高林密,野兽出没,荒芜人烟。刚来这里,人闷得发慌,闲下来的时候,大家常常爬到山顶上去“喊山”,经常有人喊哑了嗓子。

  雨雪天气,不能外出“喊山”了,大家就躲在窑洞里打扑克、下军棋、讲故事。张思德既不善于玩,也不善于说,可他也有一手绝活——吹笛子。他的笛子是自己从山上采来的竹子做的,虽然没有调,音也不够准,可依然能吹“南泥湾”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自己吹得忘我,身边的战友们听得如醉如痴。张思德手里的那支竹笛,帮助战友们度过了那段最为孤独寂寞的时光。

  正常情况下,烧一窑木炭,需要10天,可张思德的那孔窑,七天就能出炭。这就是张思德,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认真,做什么工作都要做到最好。

  每次出窑的时候是大家最高兴的时候,因为这是对他们工作成绩的最好检验。当他们背着烧好的木炭走出大山时,想起这红红的炭火为首长们驱走寒夜时,心里顿时升腾起一股浓浓的暖意。

  1944年9月5日,这是陕北一个多雨的秋日。

c8759eb92d3f51b38164ac66852eae4f_Img255425767.jpg

  又一窑木炭就要出窑了,张思德和战友白满仓紧张地忙碌着,同时钻进窑内,察看过量的雨水对炭窑造成的损害。就在这时,伴着一声闷响,窑顶有大量泥土脱落。

  不好!张思德发现大难临头,在这个生与死的短短的瞬间里,张思德一把将白满仓推出窑外……

  这一推,他们俩,一个窑里,一个窑外;

  这一推,他们俩,一个是生,一个是死。

  这就是生命的态度,这就是生命的价值!

  张思德同志牺牲7个月后,“为人民服务”被写进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大”政治报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张思德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生动的诠释,斯人已去,精神永存!

  来延安寻访革命胜迹或旅游观光,“讲话纪念广场”是一定要参拜的。张思德同志牺牲后的第三天,中共中央机关和警卫团一千多人在这里为张思德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

  如今,讲话纪念广场已经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抬眼望去,宝塔山高大的山体上镌刻着毛主席的手书“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立天地之间,与日月同辉。广场的中央是张思德的雕塑,他身后的石壁上,刻录的是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全文。

  延安干部学院把“纪念广场”当作露天课堂,常在这里“开门办学”。那天,陈芳老师在这里给学生上课,我们恭恭敬敬旁听了一个课时。下课了,我们采访了陈芳老师。

  陈芳老师说:在延安,就单个人的塑像而言,高高矗立的只有两处,一处是延安革命纪念广场中毛主席的铜像,再一处就是我们眼前的张思德同志的雕像。当这个普通年轻的生命逝去的时候,毛主席日理万机,他不但亲自参加追悼会,而且还带头唱响了延安时代的主旋律——为人民服务。

  如今,通往石峡峪的道路已经铺成了柏油路,毛主席亲自题写的“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已经成为一座永久耸立的丰碑。纪念碑的后面依然是张思德的塑像,他身上依然背着木炭,脸上还挂着浅浅的微笑。

  张思德纪念馆馆长范启裕:

  张思德是一名平凡的战士,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使他成为时代的楷模。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服从命令,一心为民的诸多优秀品质。张思德精神具有永恒性也具有发展性,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功效和引领作用,它吸纳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精华,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不断增添鲜活的时代内容。这种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标记,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像一把火炬始终照耀和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进。我们理解的张思德精神,从它的本质上讲,就是不计个人得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好平凡的工作,一切是从群众利益出发,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仪陇县组织部部长赵启: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是全县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力传承和弘扬张思德精神,积极践行“三严三实”,是我们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张思德同志的故乡人,我们要把张思德精神当作立县之魂来倡导,作为文化品牌来倡导,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做为人民服务的先行者、传播者和倡导者,着力培养一大批对党忠诚、为民服务、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以此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领导、武警北京总队三师政委姜德根:

  张思德同志已经离开我们七十五年了,七十五年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没有变的是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张思德的生前所在部队,张思德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成长。张思德同志的高大形象,犹如一座光彩照人的精神丰碑,耸立在官兵们的心中,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必将代代相传,光照千秋。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