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0172416634675.jpg 

        国庆节前夕,与朋友一行来到了久负盛名的“英雄庄”——台儿庄。放眼望去, 一座古城巍然矗立。路两旁,白墙灰瓦飞檐翘角,古居鳞次栉比。我感受着古风古貌古韵,似有穿越时空之感。

       历史上的台儿庄,曾是一座商贾云集,文化底蕴深厚的秀美古城,我想象着古城的过往风貌。我们在运河的一座桥头下了车,只见河水缓缓流动着,时而有游船滑过,两岸绿植葳蕤,垂柳依依,幽静宜人。

     庄严而肃穆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就坐落于大运河畔。走进馆内,感受着81年前那场战争的惨烈,真切地了解抗战史实, 为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精神而感动,也被抗战英雄的英勇事迹所震撼。

       这里记载着日军侵略者的野蛮残忍,在人类历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灭绝人性的日寇,在台儿庄战役期间悍然使用化学武器,肆虐乱杀平民,连修女和尚也不放过,犯下的滔天罪行,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面对外国列强,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燃起人民战争烽火,百姓纷纷支前。邳县戴圩村戴亮霞向各界人士募捐480多块银元,购买了10头肥猪,50打鞋和毛巾,百余斤点心等物品,组织30多人,结队奔赴抗日前线慰劳官兵。

       一位70多岁的小脚老太太,挎了一篮子鸡蛋送到前线,军需官要给她钱,她坚决不要,她说:“不给你们吃,难道还留给日本鬼子吃吗?”

       滕县乡绅,原西北军退役军官孔昭同,见川军在严寒中站岗放哨没有手套,便组织乡亲们赶制大批棉手套,材料不够便将女儿新婚的喜被拿出来,拆改以后缝制成手套。像这样拥军支前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们观看着《血战台儿庄》的片段,听着讲解员的解说,心中燃起一股股怒火,痛恨倭寇惨无人道的野兽行径,同时涌出对先烈的敬佩之情。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有志者无不爱国。望着图片上的何信烈士,眼前似乎浮现着他驾机撞向敌机的悲壮场面。

f5e532a65eff4a6880203a5ecfcc675a_990_0_max_JPG.jpg

       1938年1月,年仅25岁的何信,任航空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副中队长。同年3月25日率战机14架在临城、枣庄一带上空与17架敌机进行激烈空战,何信与战友们击落敌机数架,返航途中遭到多架敌机的突然袭击,何信胸部连中三弹血流如注,他强忍着剧痛,以其精湛的驾机技术,将日军首机击落,因弹药用尽,他又以全速撞向另一架敌机,敌机猝不及防被撞毁。何信与莫休、李鹰勋、梁志航等三位飞行员一起壮烈殉国,万里长空翱翔着烈士的英魂……

       将领们誓死保家卫国的壮志更是激动人心。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战前打电话对师长池峰城说:“任何人不准撤退,我们要用血肉之躯来填敌人的炮火,先用士兵填,士兵填完了你自己填进去,你填完了我总司令来填,直到填完为止。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这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气吞山河。

       时年4月3日,敌人占据大半个庄子,形势岌岌可危。骁勇善战的第二集团军30师师长池峰城率部拼死狙击,死守台儿庄, 抱必死决心发出命令:“台儿庄就是我全师官兵的坟墓,虽剩一兵一卒也要坚守阵地,从士兵到师长,任何人不得后退,违者严惩不怠!”他身先士卒,逐屋抵抗,任凭敌人如何冲杀,仍死战不退。他果断下令炸毁运河上的浮桥,背水一战。入夜后,池峰城又将剩余兵力组织成敢死队,向日军发起反冲锋,激战通宵,拖住日军,迎来全线反击大捷。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前进的号角手。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之际,新闻记者们义无反顾地与爱国志士一道赴汤蹈火,众志成城,共御外侮,奋战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他们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暴,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记录了台儿庄大捷的全过程。

       作家、诗人、艺术家也纷纷奔赴台儿庄前线,上阵地,钻战壕,采访慰问参战官兵,创作出一篇篇激情洋溢的诗文。他们编写剧本,巡回演出,激励官兵们奋勇杀敌。

       1938年4月,著名学者盛成作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的劳军代表,与作家郁达夫一起前往台儿庄劳军。盛成根据在台儿庄的见闻及感受写下了《台儿庄记事》一书。

1570146645979403.jpg

       郁达夫根据在前线的所闻所感,先后写下了20多篇战地通讯和战地评论。并创作了大量的诗歌,生动地描述了台儿庄的战况,讴歌了军民英勇抗战的英雄气概。

       离开“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我们进入台儿庄古城内,参观了台儿庄大战遗址。这是仅存的原真性保留,我看到了“弹孔墙” “停尸房” 和锈迹斑斑的“枪支”“炮弹”……那几间灰瓦青砖墙上的累累弹痕,记录着战火纷飞年月战争的惨烈,也见证着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行。

       据讲解员介绍:“遭受战火摧残的台儿庄及附近村庄,满目疮痍,废墟一片。残垣断壁上弹痕累累,血迹斑斑,大街小巷,尸骸枕藉。地上、河沟皆为血土、血水,枪刀盔甲比比皆是,其残酷目不忍睹。台儿庄这座俗称‘天下第一庄’的鲁南重镇,成了房无完房、墙无完墙的废墟焦土。2万多间房屋、2平方公里的城区无土不沃血,无墙不饮弹……

       遗址内树立着一尊铜像——风华正茂的少女刘守玟,这姑娘是湖南汉寿人,1935年考取长沙周南女中。抗战爆发后,18岁的刘守纹,瞒着父母参加了战地服务团。1938年春,台儿庄大战爆发后,她所在部被整编到50师卫生队,奉命到台儿庄东南18里处的禹王山一代阻击日军,掩护主力部队转移。

       在禹王山阻击战中,刘守玟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一位受伤的连长,抓起地上的石头砸向日军军官,但不幸被一颗子弹击中当场昏迷。战斗结束后,刘守玟被民工救走送到陈塘村伤兵所,但因伤重不治而牺牲。正值青春年华,便为国捐躯。经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社会的好心人士多方寻找,2004年7月,刘守玟烈士的遗骸迁返故土,安葬在湖南革命烈士陵园。

1570146718621077.jpg

       在台儿庄的战役中,千千万万的爱国将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各派系部队将领以民族大义为重,面对中华民族的共同敌人,抛开曾经的恩怨,不再保存一系一派的实力,互相配合,密切协同作战,不但赢得了台儿庄大捷,也促成了许多昔仇今友、并肩抗敌的感人佳话。

       在战役的策划和组织过程中,我们的党组织多方面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参加台儿庄战役的国民党军队中有很多共产党员,他们有的是高级军官,在战役指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是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他们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与国民党官兵并肩作战,甚至流血牺牲。

       这次台儿庄之行,使我受到了一次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了解历史,不是为了延续旧时的仇恨,不是为了扩大中日之间的裂痕,而是以史为鉴,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居安思危,珍爱和平,是每个中国公民应有的情怀,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也是全民族的共同期望!

       运河无言,流水无声,是在缅怀革命先烈?还是在追忆当年的血雨腥风?80年前的硝烟早已散去,经受战火洗礼的台儿庄,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台儿庄的抗战精神没有变,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