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jpg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2周年,比建国还早两年。72年风雨兼程,72年波澜壮阔,72年春华秋实,内蒙古一路走向繁荣富强、和谐美好。当然,内蒙古幅员辽阔,地区的历史更远远不至于这72载春秋,内蒙古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丰富而厚重的自然与人类文化遗产。这里让我们走进自治区的博物院,寻找历史的印记,用珍贵的镇国之宝来讲述属于内蒙古的一段段精彩的故事,来倾情诉说这片草原孕育出的灿烂文化。

        战国时期匈奴的一顶金冠,成为内蒙古博物院镇馆之宝,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惟一的匈奴贵族金冠饰。

        金质鹰形冠饰,1972年出土于鄂尔多斯。冠饰由冠顶和额圈二部分组成,呈现出雄鹰俯瞰狼咬羊的生动情景。冠顶作半球面形,花瓣状,饰浅浮雕四狼吃羊图案。狼作卧伏状,盘角羊前肢弯曲,后肢被狼咬住,作反转态。冠顶中央傲立一只展翅雄鹰,鹰体由金片制成,中空,鹰身及双翅有羽毛纹饰,鹰首、颈用绿松石制成,首颈之间嵌有花边金片相隔。尾部另作,用金丝与鹰体连接,可以活动。

        额圈由三条半圆形的绳索式金带巧妙并合而成,前面有上下两条,中间及末端均有榫卯相合,后面一条两端有榫与前面一条连接。三条金带末端分别饰浅浮雕卧虎、卧羊、卧马。整个金冠饰构思奇特,制作精湛,纹饰精美,是一件极具北方游牧民族特点的藏品。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衣冠之国”的美称,中国的少数民族是“衣冠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蒙古族的头饰上十分讲究,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的妇女使用的头饰不一样,她们喜欢用红珊瑚、玛瑙、绿松石来作装饰。蒙古族妇女缠发髻的习俗可以追溯到蒙古汗国和元代,而在簪钗的银板上镶嵌红珊瑚也是蒙古族古老的工艺。

        蒙古族的妇女的头饰喜欢装饰红珊瑚与蒙古族的观念有关,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他们不像汉族那样积累各种各样的财富,他们的财富往往集中在妇女的装饰上,尤其是头饰上,而且,蒙古族喜欢红色,喜欢鲜亮的颜色,贵重的红珊瑚正好吻合了他们的这一习俗。

d7cc3c028ef54d54a639d4cdda3ad4c4_th.jpg

        另外,不同区域的妇女头饰所用的红珊瑚的部位不一样,头饰的组成也不尽相同,不同身份的妇女头饰也有区别。比如,科尔沁、克什克腾、察哈尔等地区的头饰都分为姑娘头饰,新娘头饰和已婚妇女头饰。这些头饰上都镶着大量的红珊瑚。

        在博物院里还发现巴尔虎部蒙古族妇女清代头饰,由银、珊瑚、松石,头饰长37.5厘米、宽50厘米、头箍直径19厘米。整个头饰呈盘羊角形,在条形银饰上镶嵌珊瑚、松石等宝石。头饰造型独特,整套头饰上的装饰图案较多地保留了蒙元时期的特色。

        又有近代鄂尔多斯妇女头饰,此头饰是成吉思汗三十四代孙福晋夫人的用品。厚重、华贵,以金银、珊瑚、松石等宝石穿帘成。工艺制作精美,重达7300克。

        清代银鎏金镶宝乃琼冠,由银和宝石制造而成,高50.5厘米,直径33厘米。此为乃琼神巫在特定宗教吉日作法降神时所戴的冠饰。这顶法冠形制非常奇特,正面嵌有五个骷髅银饰。它的材料大多由金银和宝石组成,所以特别贵重,只有乃琼神巫降魔时才能由助手帮忙戴在他的头上。

        北魏时的步摇冠金饰件,虽是复制品,依然华美。魏晋南北朝时期,金步摇是鲜卑族妇女佩戴的步摇冠上的一种装饰,佩戴者在行走时一步一摇,故名“步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

        且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里就有金步摇的描述:“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诗中描述了当时爱妾的风姿绰约,皇上抱着美人芙蓉帐里度春宵,只恨春宵苦短日高起,君王从此哪有心思打理朝政啊。这金步摇原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9f91677706d94912807c8fb84fb7332d_th.jpg

        传奇的匈奴王金冠曾被编写成电影剧本。话说1972年,一位生活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76岁老人王美子,在阿鲁柴登大队以南4里左右的一个荒凉的大沙窝子里挖土龙骨(古生物化石),发现有不少三棱形铜箭头和一根铁棍,铁棍的头上还有金片,接着又发现了更多的古代金银器物。

        老人回村叫上了亲戚、邻居,五人共发掘金器文物重2500克以上。由于当时正处于文革期间,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极差,就把这些器物拿到伊盟杭锦旗人民银行卖了。

        而旗银行竟然鼓励村民尽量多发掘,牧民甚至为了金子的纯度,他们还把文物上镶嵌的玛瑙、玉石、松石等嵌物砸了下来,一件珍贵的文物被破坏了。后经银行职员反映,文化局得知此事,才开始派人调查处理。他们追回了老乡手里和银行收购的文物,并宣传了文物保护的意义。后来,调查证明,金器出土之地原是一群墓地,由于埋藏较浅,经风沙移动,逐渐风蚀暴露地表,才被发现。

        阿鲁柴登墓虽已遭破坏,但仍出土了金器218件、银器5件及石串珠等文物。这批珍贵的金银器遗物,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制作工艺上看,都不像是普通匈奴人之物,尤其是这件造型奇特、制作精湛的鹰形金冠饰。

        就目前已知考古材料来看,这件金冠饰是可以确认的先秦两汉间北方少数民族冠饰的唯一标本。它不仅是地位与权力的象征,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考古价值,堪称匈奴艺术瑰宝。。

8df8fdee018e12c5787f1e49f82c01b8_w755_h0_c0_t0.jpg

        学者推测,其拥有者可能是战国晚期活动于此地的匈奴贵族或某位首领,因此,有人称其为——“匈奴王金冠”。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金冠的离奇故事被改编成一个更加离奇的电影剧本:抗战烽火中的“1943年,杭锦旗阿鲁柴登图祝庙小喇嘛那木吉拉发现匈奴王金冠等金鹰宝物,后来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在侵华日军及国民党官方耳边,而且他们采取购买、抢夺、武力胁迫等各种软硬手段来想得到匈奴王金冠等金鹰宝物。

        图祝庙主持云东扎木苏大师及图祝庙喇嘛们不怕畏惧,看穿日寇阴谋,用生命代价来保护这些金银宝物,而且把这项保护措施保密到2007年那木吉拉在内蒙古博物馆观看匈奴王金冠为止。

        博物馆的那些珍奇至宝,可以想象的是这些宝物在数千年前岁月里曾经给匈奴皇室带来了多少欢声笑语,而今人们透过这些绝美的灵光宝器看到了岁月的沧桑,聆听到那些曾经为中华民族打下深深烙印的华夏文明和绵亘千古的绝唱。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