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放军南京政治学校诞生了军队“新闻大专班”

  诞生于大革命时期的黄埔军校,许多人都耳熟能详。我党从这所国共合作时期创办的军校里,走出了一大批举世闻名的战将,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

  在我军军队院校的历史上,还有一个被称为新闻绿色方阵的“黄埔一期”。这就是创办于1984年的解放军南京政治学校青春,即现在的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新闻系。从这个班毕业的77名学员,很快成为我军各新闻机构专业军事新闻的中坚力量。在一段时间里,各军兵种和各大军区报社的半数社领导被这批学员“承包”了。而且其中许多人后来成长为军队政治工作中高级领导干部;有的成为将军;有的转移后成为政府的市长、司局长;有的转业后经商成为亿万资产企业家;有的成为知名作家编剧。我作为当年其中的一名学员,深深的为我的这些同窗骄傲。

南政_s.jpg

(南京政治学院教学楼)

  我们党自从创建人民军队开始,就十分注意军政人才的培养,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先后创办了红军大学,后来的抗日军政大学。还创办了培养文艺人才的著名的“鲁艺”。新中国成立后,我军更是紧锣密鼓地创建了涵盖军政领域方方面面的、各军兵种专业的军事院校。但是在这些学校或专业中,始终没有培养军事新闻人才的学校或专业。


  其实我们党历来重视新闻战线,包括军事新闻战线的工作,深知革命的胜利,不仅要靠枪杆子,也离不开笔杆子。我党早期的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不仅是革命家,也是新闻战线的旗手。《新青年》《湘江评论》等都在当时起到了巨大的革命舆论宣传作用。在战争年代,我党我军创办了新华社、《新华日报》《大众日报》《晋察冀日报》等,其中大量的是军事新闻报道。建国后又创办了《解放军报》、新华社军事总分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部,等等。各军兵种也有自己的报纸,可以说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军事新闻体系。而军事新闻人才则主要产自于地方新闻院校或在实践中培养。随着国家进入改革开放,军队的改革开放,建设强大国防也必然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要改变人们的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舆论必须打先锋。对军事新闻的改革和正规化、理论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合影_20190822223244.jpg

  在这一大背景下,1984年,当时的解放军南京政治学校,受命组建全军、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军事新闻专业教研室,在全军招收学员,学制两年,毕业后授予大学专科文凭。

(南京政治学院首届新闻大专班合影)

  当年的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如今已是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新闻系,由最初的仅招收进修学员,发展为现在招收本科生、研究生,已拥有新闻学、传播学两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和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点。新闻系现下辖有新闻学,广播电视网络,中文教研室外,还成立了与时俱进的舆论战教研室,军事新闻的特点更加明显。


  二、“土八路”培养成为“正规军”

  由于“文革”十年影响,当时从事军队新闻工作的,从解放军报等高级新闻机构的编辑记者到军师团新闻干事,基本没有大学文凭,有的甚至还只有初中文化,大多数是从实践中培养的。这批人的特点是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但缺乏系统知识,新闻理论功底弱,更不要说对军事新闻特殊性及其理论的认知了。所以不论从地方新闻专业毕业的,还是从实践中培养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事记者,都还有一段摸索转折的过程。当时地方已恢复高考五六年了,但这批人却难有深造机会。比如我当时已在济南军区前卫报社任编辑,只有高中文化,是从战士报道员干起,干到师宣传科新闻干事,被选调到报社的。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老同志的传帮带,做出了一点成绩,但深知自己缺乏系统学习,知识面有限,可以说是新闻岗位的“土八路”。同时自己也渴望得到一张大学文凭。当时像我这样的军队新闻工作者,情况大致相同。所以这一消息一公布,立刻受到了全军各大单位和我们这些“土八路”热烈欢迎。

  各大单位都希望多选送些学员,无奈“僧多肉少”,为了平衡,当时招考规定,各大单位原则上报考三名学员,现职干部。同时要求除了文化考试合格外,必须在大军区以上报刊登稿20篇以上,并作为一条“硬杠杠”。回头来看,这条“硬杠杠”非常重要,它保证了这批学员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保证了报考的公平性;因为新闻骨干最重要的素质就是会采访,会抓问题,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此形成了首届新闻班的一大特点,即学员个个具有较强的新闻实战能力,与从高中生中直接招考学员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微信图片_20190922210515.jpg  首届新闻班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年龄差距大,资历差距大。当时南京军区“近水楼台先得月”,选送了20名战士学员,他们都在20岁左右,都是部队基层战士报道员。除了不是干部身份以外,其他文化考试、登稿20篇以上的要求相同。如此,首届新闻班形成了一个奇特的“差距现象”:

  从年龄上看,最大的三十五六岁,最年轻的只有20岁,相差十五六岁;从职务上看,有的学员已是营连职干部,而这20名学员还是士兵;从资历上看,有的学员来自总部等高级机关,已经是部队新闻工作的老手,登稿已达数百篇,而战士学员都是部队基层报道员,登稿最多的也就几十篇,且大都是些“豆腐块”“火柴盒”。

  这在当时有的教育专家看来不可思议:同样的教员,同样的课本课程,怎么对差距如此之大的学员统一施教并保证教学质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和挑战。但是后来的实践和成果证明,这种“混班”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77名学员都以优异成绩毕业,没有一块“废料”,不论是干部学员还是战士学员,最后都成为公认的人才,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在不同的岗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这种“混班”教学模式,当时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因素,在有些人看来很不正规。但我作为亲历者,认为这无意间却成为一次成功的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现在有的幼儿园,比如德国的幼儿教育,广泛采用“混班”模式,即不分大中小班,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个班里,使他们在无意之间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这种来自同伴的激励和启发,有时起到了教师讲课所不能起到的激励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作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还通过交流,不断地碰撞出新的火花,同时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相互关心、善于沟通的优良情商。同样的道理,我们这个班学员在两年的共同学习中,没有因资历深浅、年龄大小而有任何隔阂。相反,老同志和干部的资历经验水平,成为年轻战士学员默默学习的榜样,老同志在传帮带、当课外教师的过程中也在无形提高自己。年轻战士学员的朝气和闯劲也给老同志带来一股清风和激励,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风。


  三、难忘首届军队新闻班的开拓者郑旷教授

  说到首届新闻班的成功,不能不提到军事教育的开拓者、著名军事新闻教育家郑旷教授。1984年,他受命组建全军第一个新闻教研室。当时他手下只有几个人的阵容,可以说教学力量十分薄弱,而军事新闻理论教学在当时可以说是空白。困难是巨大的。但郑旷没有丝毫气馁。他以火一样的热情,敢为人先的勇气,闯出了他独具特色的教学探索之路。


名片_20190822224508.jpg

  首先,他对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混班”模式没有任何怨言,反而以其卓越的引领使“劣势”变为优势。他大力表彰先进,倡导互相学习,结果“黄埔一期”的学员,毕业以后个个成为军队新闻战线的精英。

  第二,教学力量薄弱本来也是劣势,但他敞开胸怀,开门办学,想尽各种办法,请来国内知名的大家讲课。比如请前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讲授新闻评论,请后来成为解放军报副总编辑的夏国珞讲授新闻写作,请著名军事记者、前新华社军事总分社第一副社长阎吾讲授战地采访,请社科院的卢惠民讲授新闻理论,几乎主要专业都有请著名外教。

  我们这届学员本来“不幸”成为军事新闻教学的试验品、拓荒者,却幸运地如沐春雨、如饮甘泉地汲取着全国顶尖老师的学问。我们这些当初只知写稿,不知所以然的“土八路”,慢慢地羽化为理论实践相得益彰的“正规军”。

  第三,郑旷教授全力倡导两句话:“扎扎实实打基础,勤勤恳恳练笔头”。这两句直白的对联,实际上正是毛主席理论联系实际优良学风在军事新闻教育中的形象表述和全力贯彻,后来几乎成为我们每届学员的座右铭。

  在这个口号的激励下,我们在两年的时间中几乎没有浪费一天。大家在课堂上认真听课,课外就跑图书馆博览群书,许多同学还报了选修课,我就是在这期间通读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等许多好书。

  大江大河的源头都是涓涓细流。应该说,以郑旷为代表的老一代军事新闻教学的开拓者们,为今天军事新闻的发展繁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黄埔一期”师生为代表的军事新闻教学探索性实践和成功的硕果,为后来该领域的改革拓展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四、令新闻班骄傲的同学们

  教育的最高宗旨不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具有再学习的能力,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能力。我们首届新闻班的学员学历只有大专,现在已不是什么高文凭,却被称为“黄埔一期”,就在于这批学员的潜能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后来不仅在新闻岗位,在各个岗位都干得风生水起,十分漂亮。

ade17eef63583e47c1699e415e9f2ad0_t019059b94e87a76c38.jpg

  一到星期日,同学们都按照自己的计划,想法到外面采访。当时校方外出管理十分严格,规定每班每次外出只有两个名额,大家就千方百计,想出很多办法,多出去几个人。实在没有名额了,就在教室里读书或写评论及其它类文章。

  记得当时黄群文张智猛两位同学合作,课外时间编写了外国名记者传记,被出版社出版发行。我受此启发,编写了中国名记者传记,如铁肩担道义的邵飘萍,甘做人民耳鼻喉舌的邹韬奋等,相继被报刊刊用。在阎吾为我们讲授军事采访学时,我立即贴上去采访他,写出了“写尽关山千万重”的人物专访,很快被知名刊物刊登。

  同学孙云贵是淮安人,他利用假期去周总理故居采访,写出了“伟人与故乡”长篇专稿,在解放日报头版整版刊载,还被新华社、《解放军报》、报刊文摘等30多家新闻单位转载刊登。

  战士学员王丽萍和江跃中,初生牛犊不怕虎,硬闯毛阿敏的家去采访,写出了很好的人物通讯。王丽萍后来成为国内知名编剧,荣获一系列影视剧大奖,当选为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和中国视协第六届副主席等职。

微信图片_20190922210546.jpg

  总之短短两年,每个同学都不仅扎实了理论,也练锐了笔头,写了大量各类稿件在各种报刊发表。一时间我们这个新闻班在新闻界出了名,各报刊都纷纷前来约稿。郑旷老师特别爱才,看到这些成果由衷的高兴,谁出了成果他都大力表扬,给了学员极大的鼓励,也实现了他“既出人才,又出成果,以出成果促出人才”的目标!

(当年的我)

  凌焕新是我们的战士学员,毕业后因表现突出,被总政选中任职,直至成长为中央军委纪委正军职专职委员,少将军衔。干部学员孙军后来成长为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副总编辑,这种从文字向电视的跨越显示了能力的转化。

  几名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同学,有的成为省人大副秘书长,有的成为副市长,有的成为省统战部机关党委书记,等等。

  还有一位同学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叫何正良,家庭出身贫苦,入伍又到新疆喀喇昆仑五千米的高原工作,是我们同学中经历最艰苦、最闭塞的一位。但他以超人的韧劲,刻苦努力,毕业后迅速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干部,转业后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当上长沙市公安局副局长,又以高票当选为局党委副书记,他的德才表现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同学相聚韶山_20190822223151.jpg

(30多年后,同学们相聚,他们都在各个岗位做出了突出成绩,红衣人为作者)

  还有我们的战士学员邵陆毅,入学时只有20岁,他从新闻岗位转业后,自主择业从零做起,成为有亿万资产的企业家。


  为什么这些学习军事新闻的学员,不论到哪个岗位,哪怕是全新的行业,都能够如鱼得水,做出出色成绩?原因就在于他们具有再学习的能力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能力!因篇幅有限,对每个同学的经历不能一一道来,如果汇集他们的履历,几万字也写不完。可以说他们人人都实现了人生价值,都是一本人生的好书。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