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2日与一好友游嶂石岩。本打算去年再来的,我喜欢嶂石岩的秋色,就想将最好的推荐给朋友,这恐是人之常情,尽管我知道,每个人面对同样的景色,所思所想千差万别,不是说“芭蕉叶上无愁雨,只是听时人断肠”么?




  喜欢嶂石岩的秋,缘于喜欢古故乡的秋,秋天到来的时候,山成了巨大的画布,树木、灌木(黄栌、山榆居多,黄栌叶秋天变红,可与枫叶媲美)、野草和山花开始施展它们的魅力,变成红色,变成蓝色,变成黄色,更有说不上来的颜色,把一幅精美的图画呈现在人们眼前,一直到被白雪覆盖。故乡的山与嶂石岩一脉相连,直线距离不过几十公里,地质结构颇似,心想植被也该无大差别,谁知这想当然却错了。国庆长假后的几周,总琐事缠身,等有时间准备到嶂石岩观看秋色,一问方知叶已凋落,只剩下萧条的群山,便说,再找机会吧。




  去年计划游览,是为了欣赏这里的景色,今年这么匆匆过来,目的大不相同了。整日闷坐于办公室,职务不高,血压却高了;水平没长,体重却疯长。于是计划也观景,也登山,算是旅游,更是锻炼。




  因为是家乡的景点,游玩的次数就多,一方面是游客,常常是导游,随人来的时候不少,自己组织的时候更多,数年来过十几次,我以各样的身份游览过,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兄,为人友(还有同学、学长)等,身份不同处事方式也不同,心情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




  碑  林




  碑林从一转入淮泉寺景区就开始了,绵延数千米,工程不算小,也有几个年头了,但因每次人数多,多数人不感兴趣,我也就没有看过。这次,时间充裕,便从第一块看起,先是刘炳森和启功的字,可谓先声夺人,但往后看,渐渐失望,似是迎接香港、澳门回归的一次比赛作品,与嶂石岩关系不大,书法刻工也不好,用料也差,很多字不清晰了,尽管这样,还是一路看下去,到最后一块碑为止。




  碑林中也有不少“私货”——多任“县官”和“现管”的作品均有,这不难理解。当中也有不少“熟面孔”,均是县级名人,有时常为“名人”感叹,有的水平不低,但因种种限制,没有能够走出去。我小学老师的书法也在其中,多年前乡亲的对联就多是他写,近来退休,每日仍在苦练,我见到过几篇他的小楷,功力非凡。




  近年接触书画家,少者有之,长者亦有之,多是把毕生精力用于其上,却仅是谋生手段,什么样的人会被认可?大概还是与其社会地位有关,历史如此,现实亦如此。




  碑林尾处留三块石碑之空,不久也就会充实起来吧,只是不知是“县官”还是“现管”大作。




  淮泉寺




  淮泉寺是现在的称呼,前几年去似是“槐泉”。景区刚开发时,只有潺潺流水从山涧流出,几间房屋也已破败;不久再去,泉水已从一个石龙口里流出了,虽是人工,倒还有趣;近些年去,不见石龙踪迹,庙宇却矗立起来,颇气派,和尚有了,香客也多起来。




  有文字载:“槐泉寺”初称石佛寺,建于元代(1342——1368年),明嘉靖六年吏部尚书乔宇至此,改名为淮泉寺,后转演为“槐泉寺”。




  我不大清楚石佛寺的来历,知道有元代刻的千佛碑,石佛寺或由此得名吧!尚书至此,寺院就改名,是出于僧人的恳请还是乔尚书的所好已不清楚?不过有些人确实对给地名、庙宇、街道甚至人改名、赐姓等兴致甚高。




  回音壁




  我们来得早,几乎还没什么游人,林间小路很宁静,想看的地方可以驻足欣赏,这样的旅游才有些味道。几年前“黄金周”忽然来临,不少旅游处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看人尚可,看景是万不能够。




  家乡有句话:“不过集不买面,不下雨不买炭。”现在也常听人说:“一洗车就下雨。”许是因碰上这样的情况,记忆深刻些,故有此论。我游回音壁不多的几次中,却有两次是阴雨绵绵,这次也有零星的雨滴飘落,将来忆起时,断不会忘了回音壁的雨。




  回音壁是天然形成的,“万丈红绫”、群山环绕,声音碰到山产生回音,多达3声,就十分难得。来此游多要放开喉咙吼上几声,很多人怕只有到了这样的地方,才会显露些许率真。




  槐泉寺景区还有大王台、情人峡、彩云桥,到这些地方大概是15年前的事了,心中总忆起一个去处,峰回路转,景色绝美,人迹罕至,美不胜收……




  半月湖




  到回音壁游览的人,多是从北面的山沟上来,过回音壁,到槐泉,然后下山,行程几公里,时间二三小时,景也看了,还不太累。也是十几年前,我并没有那样下山,一直沿着山间小路走,路上是厚厚的树叶,踩上去十分绵软,走了很长时间,见半月湖,是一小型水库,水呈半月状,深绿色,流连多时,再往前,到一线天。




  当时一人至此,心中恐慌,未及细观,匆匆而返,只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此次前来,好友提议往前走,我知那样路远许多,但也想再看半月湖,遂前往。转过多处山腰,终现半月湖,只是感觉小了许多。




  有些地方终生不至,也不觉遗憾;有些地方,看景反觉不如“听景”;有些地方,一见之后,朦胧中有着特别的感受,此后无论何时再游,总不是那种感觉。半月湖于我恰如后者,在心中萦绕很久了,一见茫然。类似的地方还有冻凌背景区,也是我第一次旅游的地方,现在想来如在梦中,当时同游的人,现各奔前程。景还在,不是心中景;人多在,不是旧时人。




  如来岩




  93年与同学登嶂石岩,登山不久有休息处,一同学边打开相机,边查看说明书,正是急时抱佛脚。休息处有指示牌书:站在此处东望岩头,颇似释迦牟尼塑像之剪影,因呼为如来岩。我望颇似,忽生感慨,天然形成如此景观,做何解?




  此次游览,上午已太累,无力再走完整个景区,便想只看如来岩,一路走,一路望,却发现很多地方皆似佛像,但又都不十分似。走到一处,也开阔,便觉是那个地方了,回首看仍半似不似,也不见文字说明,想也许早无指示牌了,稍事休息,返回。后看相关文字,方知没有走到观景之地。




  当时拿相机读说明书的同学,后来摄影小有成就。至于某山似佛祖,似领袖,似伟人,似卧佛,多有传言;至于某物似观音,似太极,似文字,时有耳闻。大自然之奇妙,恐需逐步认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