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冬这天,在胶东地区有着吃饺子习俗。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冬至饺子夏吃面”就是说的胶东地区。


  今年冬至,家里做的美味就是地瓜面饺子,别看皮黑,但是馅是虾仁、鸡蛋、韭菜、木耳。如今大鱼大肉吃腻了,偶尔吃一顿地瓜面饺子,别有一番风味。地瓜面饺子像一幕幕电影,在我脑子里回放,勾起了我对童年的生活的追忆。


  我的家乡位于即墨区金口镇丁字湾畔的一个山村。


  四十年前,这里的大片丘陵适宜地瓜的栽培生长,在那个“以粮为纲”、农业学大寨的特殊年代里,农村农民的生活是苦涩的,单一的,家家户户主要粮食是地瓜,一天三顿顿顿离不开它。


  每到了秋收季节,社员们把一墩墩长的像胖娃娃似的地瓜刨出来,四仰八叉地晒着太阳,顷刻间黄土地变成红的海洋。社员们挥舞着撅头,撒着汗水,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嘴里哼着《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曲子,挥洒自如,漫山遍野,一望无际,一派丰收景象。


  好的收成,离不开选种,基因好坏关切下一代。秋收后各生产队把颜色好看,长的周正、大小均匀的,瓜皮没受伤的地瓜精挑细选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地瓜窖子储藏,以备来年培植地瓜芽。


  来年开春,万物复苏,正式育苗的时节,生产队安排两三个社员,下井把储存在窖的地瓜取出来,然后均匀摆布好,放在细沙里培育,再用草帘子盖好,每天淋几遍水,开帘保持通风。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齐刷刷的地瓜芽,绿荫荫串出沙棚,这时地瓜芽就可以拔,然后再到地里插芽、栽植。


  地瓜这种农作物,很朴实无华,一点不娇气,更不吝啬,不用太多的农家肥,不用太多的管理,亩产可达五六千斤。秋收时候,就会尽善尽美奉献出甘美的果实。


  成熟后,把地瓜蔓割下来,晒干,用于给牲口喂料。


  打地瓜干更是热闹。男劳力刨出来的地瓜漫山遍野,一缕缕,一行行,一堆堆交给家庭妇女,老娘们接过“接力棒”,右手戴着手套,左手拿地瓜,紧锣密鼓地抢时间,赶进度,争取在气温下降前晾晒完毕。在地瓜丰收的季节里,过去家家户户三五个孩子,什么框里、篓里都是孩子,有的嗷嗷待哺,有的哭有的闹,有的孩子在地瓜地里滚,热闹非凡,就是一台交响乐。


  在那个苦难时期,峥嵘岁月里,谁家能吃上一顿饺子,是奢望的甜美梦想。


  有一年过冬,家里白面很少,母亲就用地瓜面做皮,用萝卜丝做馅,菜里放点炒焦的虾皮做调味,那味道简直绝了。


  过去的虾皮,不像如今市场上卖的口感好,是农村推虾酱的原料,母亲自己加工晒干,自调料备用。当时在物质匮乏的农村,这样的已经很不错了。


  地瓜面饺子最大的弊端就是不抗“浪头”,容易碎,筋骨少,不耐煮。为了不让它破碎,在和面之前,母亲拿出“绝招”,抓了一把“筋骨粉”放在地瓜面里。这种“筋骨粉”,是农村榆树叶晒干后磨成粉,有粘性,韧性。人们在收工时候就顺手采点,带回家晒干磨粉,用于包饺子、包包子。使用“筋骨粉”包饺子明显不碎,不使用的,没办法,往往一锅饺子成了一锅渣。


  放学后,母亲地瓜面饺子包了一半,看到我回家,立即让我往锅里舀半锅水,锅底用玉米杆烧火,准备下饺子。我一边拉着风箱,一边看着母亲把黑乎乎的饺子一一往锅里下,然后母亲再用炊帚顺着饺子走动的方向搅动着,口水就要流出来。大约十分钟后,母亲把热气腾腾的地瓜面饺子端在饭桌上的时候,那种感觉美极了。兄弟姊妹们顾不得洗手,围在饭桌旁,争先恐后的分享“地瓜面”带来的视觉和味觉盛宴。


  特别是吃完饺子后,打着饱嗝,摸着圆鼓鼓的肚子,嘴子还不时地飘着萝卜丝的余香时候,又舒服,又惬意。


  弹指一挥间,四十年后的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和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今非昔比,餐桌上可谓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就饺子而言,如今己成外家常便饭,隔三差五,就吃一顿。


  现在饺子做法也随着翻新,什么绿色的菠菜汁皮、红色胡萝卜汁皮、黑色的地瓜面皮、白色的小麦粉皮,五花八门。


  白菜猪肉馅水饺、蘑菇羊肉馅水饺、芹菜牛肉馅水饺、虾仁鸡蛋韭菜木耳馅水饺、海肠馅水饺、扇贝馅水饺、鲅鱼馅水饺……还有煎饺、蒸饺等。


  如今的生活水平,家家都在鸡鸭鱼肉、蛋、奶、面包的饮食世界里,时而回忆起粗茶淡饭,偶尔也包一顿地瓜面饺子,地瓜面饺子逐渐成为家里生活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但记忆不会消失。每每想起四十多年前的“地瓜时代”,便会有一种独特的感受,苦辣酸甜咸,五味俱全之。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