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开始至1964年文联整风以前,这七年之间的中国文联,十分重视对党外艺术家的服务,提出“照顾那些阳光照不到的人,化腐朽为神奇”。按照这个思路,当时在中国文联组联部工作的佟韦先生负责联系周作人。

周作人,原名周櫆寿,又名周奎绶,后改名周作人。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浙江绍兴人。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那时的周作人,解放后因“汉奸”经历影响一直处于人生低谷,与日本夫人住在北京八道湾老房,年老多病,没有固定工资,儿子一家经济窘迫,都靠人民文学出版社预付给他稿酬负担一家三代人的生活。虽生计艰难,扔笔耕不辍,经常夜里伏案,就是夫人去世前后,也未中断写作。当时的中国文联领导听完汇报后说:周作人的学问和文章在全国,仍属一流,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比得过他。

1956年9月,中国文联决定安排周作人去西安看看。经过中宣部与陕西省委宣传部联系,决定此项工作由中国文联、西安市文联、陕西省作协负责出面安排和接待,对外保密,不做宣传。9月14日,中国文联派人去八道湾周作人家通知他并征求意见。周作人很热情和高兴,但没有当即表态。次日,周作人表示同意。9月19日,文联派人再次去周家,询问出行准备,确定出行时间。9月23日,文联派车接周作人和另外两名艺术家一行五人到北京火车站,乘坐列车,第二日晚抵达西安火车站,西安市文联、省作协派人前去接站。

周作人一行被安排住进西安人民大厦,在西安停留了半个多月。他先后浏览了西安鼓楼、慈恩寺、大雁塔、碑林、华清池、半坡村遗址、霍去病墓等名胜古迹,参观了陕西省博物馆,还按照安排参观了西安的工农业发展情况,先后访问了国棉四厂、新西和印染厂和桃溪堡村,观赏了越剧《晴雯》。

周作人在西安的日子里,对每一个点都看得很细,听得认真。他几次说,自己平日很少外出,如今到外面一看,大开眼界,耳目一新。西安工业的发展速度可观,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也是第一次亲眼看见的。在桃溪堡村,他一边走一边与农民交谈,对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很关切,表现出很浓的兴趣。他说,听说“人面桃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如今这里老百姓的日子好了,安居乐业,对共产党的领导,我最佩服。有一天,正值国庆节,早饭以后,周作人和朋友登上了西安人民大厦楼顶,眺望披着节日盛装的西安市和街上敲锣打鼓的人群,很感慨的说:我过去(作者注:解放前)到过西安,那时的水都是苦的,如今人们吃上甜水了。城变了,世道也变了,一切都变好了。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着的,那天上的云也在不停的变化着。今天的中国,确实变了。他激动地对随行的中国文联工作人员提出,我向往延安很久了,很想去看一看。他说:我认识毛主席、毛润之先生。在今日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就属毛润之了。经请示上级,因考虑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加之当时的周作人已经七十二岁高龄,为安全起见,中国文联决定待过些时间交通条件改善再专门安排,直到周作人去世,他的这个愿望未能实现,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1956年10月9日晚,西安市文联、陕西省作协负责同志宴请周作人等,次日晚,周作人结束在西安的参观访问活动乘车返京,12日回到北京八道湾他的家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