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位于青岛市崂山北麓的即墨区鳌山卫镇西部,海拔263.9米,东与鹤山毗连,挺拔陡峭,山势险要,因山形若石柱而得名。山柱侧面镶嵌着灰溜溜的石崮,有的上连柱体,下端翘起,摇摇欲坠。顶部有几块巨大顽石,如削似凿,其间有一道仅能穿过的豁口,名曰“南天门”。

  明人周如锦《鳌山考》:“天柱之下,有片石甚奇,如鏊而有三脚,俗呼鏊角石”。村名即因此村靠近此石而得。后演变为“鳌角石”。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 

  我现在要讲述的就是,就是我的姐夫与这个村子这几十年来发生的,“一人一村一企业”的故事。

  “锅一块,瓢一块,块块露着石头盖”,当年流传的歌谣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即便穷,村中木杆子上飘扬的五星红旗依然鲜艳,村民家里挂着的毛主席头像依然每天擦好几遍,那是人们的信念。  

  四十多年前,这是有着五百多户人家的普通的村庄,这里有着风景迤逦的天柱山,但是村民赖以生活的只有几块贫瘠的田地。

  天柱山脚下,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党员,他每天踌躇在黄土拌着草根的泥墙下,他想改变这里的生活,他想这里的人民能富起来,他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他想这里的人们能走出去,外面的人们也能走进来......他的名字叫李建品。

  1978年的冬天过后,鳌角石的春天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这里也捕捉到了春天的气息,那年的天柱山格外挺立,这里树木的绿芽都吐得格外有劲,这个季节也变得格外色彩缤纷。

  李建品的精神抖擞了起来,带着作为党员的一份热情,主动带领村民解放思想,本着“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信念,在帮助集体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建起了这里的第一个厂—鳌山锚链厂。这就是青岛鳌福机械的前身。那年,这里的人们被称为“打铁匠”,除了这里的鸟鸣虫叫,叮叮当当的打锚链的声音就是最美妙的音乐。就在那年,这个“打铁铺”给村集体带来超出十万元的经济收入。孩子们穿上花衣裳了,村民们吃上肉了,村里的小伙子找媳妇再也不难了,李建品的嘴角上扬了。

  这样的光景过了些年,到了1983年。鳌山锚链厂的效益开始下滑,李建品又开始带领大家找新路了。他带着村里几个和他一样年轻一样有干劲的小伙子开始走出去,找生机。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建品在市里一个国营厂看到了一台国外淘汰的二手汽车举升机,失修搁置在破旧的厂房里。那个国营厂的领导跟他说“你试试吧,要是你能带人把这台设备修好,那这摊子活就交给你们干”。李建品咬牙接下了这个难题。虽说那个时候锚链厂天天跟钢铁打交道,但谁又见过这么高级的东西,国内没有啊,可是他硬是钻破了头,靠着自己的才智,靠着自己的韧性,把这台设备修好了。于是,一条新的路打开了。李建品看到了国内汽车保修机械行业的空白,他相信,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必将带动这个行业的发展,他坚信他能带着大家伙再走上一条致富路。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曾培炎来到岙角石视察,他紧紧握住李建品的手说:“你是当代新农村致富的践行者,实践者……”

  国家领导给予的肯定,李建品像吃了“定心丸”。于是,那时候已经当上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将锚链厂转上了汽车保修机械项目,致力研发属于中国自己的汽车举升机,而不再使用国外淘汰的二手举升机。可是,技术力量薄弱怎么办,科研水平差怎么办,这帮子兄弟只有打铁的蛮力气没有造机器的活脑筋又怎么办?这一切的困难在李建品的眼里即便是重重高山也会拼死拼活的翻越过去,毕竟,他带着党员的光辉,是这个集体的希望。那两年,他带队南下广州,北上沈阳,多次到大工业城市、科研单位请教,先后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吉林工业大学、济南交通大学等建立业务关系,分批分期派人前去学习,还靠着内心的一份真诚打动了多名大城市的专业工程师来到这个乡村,和他一起实现这些人的梦想。

  终于,在1985年,经过反复设计和试制改进,他们成功了,全国第一台机械式的大车举升机出世了。他们欢呼他们雀跃,他们却并没有停下发展的步伐。 

  除了工业的发展,李建品还趁着改革开放的助力,1997年带领村民种植经营茶叶,2000年建立了鳌福茶厂,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齐头并进,争取让每一个集体的成员都富起来。至2008年,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500亩,形成了种茶、采茶、茶叶加工、销售一条龙,极大的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个时候,村里健壮的劳动力在机械厂有着一份经济来源,老幼妇孺也都可以凭借采茶炒茶多一份经济收入,人们都会笑了,过年的时候更热闹了,鸡鸭鱼肉都摆不开了。这回,群众真的富了,翻新起了房子,盖起了洋楼,开回了一辆辆的小轿车......

  自1988年以后,鳌角石先后被即墨市、青岛市授予“文明村庄”称号,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村镇建设明星村”称号,李建品带领的党支部也连年被行为即墨市先进党支部和青岛市先进党支部,李建品也连续几届当选为青岛市人大代表,被授予青岛市劳动模范等多个荣誉称号。与此同时,青岛鳌福机械有限公司也在国内的汽保行业领域闯出了一番天地。李建品笑了,因为他感受到了这股春风,感受到了这股春风带着党中央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好政策来了,传递着党中央的美妙声音。

  接下来的这些年,他们研发了多种汽车维修设备,三次荣获国家级科技成果金奖,多项国家专利,李建品也被评为青岛市级学术带头人和农民企业家。并且,靠着过硬的质量和那份农民企业家的朴实热忱的心,收获了全国无数经销单位的信任。

  时间到了2008年年底,那是一个灰暗的冬天,带着天柱山脚下一千多人的眼泪和不舍,五十五岁李建品,为集体经济发展,殚精竭虑,累死在岗位上!  

  他的去世,令人惋惜,令人感叹!全村百姓无不为之动容。他以他的爱心、他的热情、他的务实精神、他的社会基础,为岙角石村人倾心倾力。

  村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老泪纵横的拉着李建品妻子的手说,“李书记他是个好人,是个好干部。我们一直会怀念他……”  

  那个时候,他的大女儿怀胎八个月,他的二女儿大学未毕业,可是他在临终前却说“大家都富了,我没牵挂了”。他披着党旗,面容祥和,留给大家的却是无尽的悲痛。他走后的几年,那片天一直笼罩着阴霾,那片土地也沉寂了下来。当年跟着他一起打拼的小年轻们都已经成了叔叔甚至爷爷,可是,还在坚守着鳌福的光环。他们守住了,虽然再没蓬勃发展的气势,但是真的守住了。没有李建品,他们依然还能再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带着李建品的信念,抗着这么多鳌福人的责任。但是,他们干得很累了,那时候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太快了,没有了领袖人物的指引,他们快要跟不上市场的节奏了。于是他们萌生了要把鳌福卖掉的想法。

  李建品的二女儿模样长得像他爸爸,性格也像,是个倔脾气的丫头。她不忍看到父亲一辈子的心血泯灭,不忍看到跟着改革开放创立的品牌的光环一点点消逝,不忍看到一个个鳌福人期盼又失望的眼神。她站出来了,接过来了,带着父亲遗传给她的血气撑起来了。

  鳌福的铭牌又一次被擦亮,鳌福人的热情又一次被点燃。她和父亲留给他的坚强不摧的团队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迅猛发展的经济带来的激流险滩,重新站稳了脚跟,抓住了市场变革的机遇,将传统的工业模式和现代的管理理念结合,一次次的重回到了荣誉的领奖台,甚至走向了世界的舞台。

  2017年,国务院设立中国品牌日,这就证明中国处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阶段,她响应了,她做到了,2019年她将父亲创办的鳌福品牌推向了世界的舞台,作为中国品牌代表在纽约时代广场的纳斯达克大屏幕上做了展播,让全世界的人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力量,让全世界人看到了鳌福几十年的工匠精神。    

  “她真像他爸”,天柱山脚下的人们这样说。她心里清楚,自己也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这份血性与生俱来,这份责任推脱不掉,党建引领,薪火相传才是鳌福人发展下去的信念......

  这就是这里发生的故事。那个人不在了,但是鳌福在,鳌福人在,鳌福的精神还在。“鳌福”的宗旨就是让这片土地上的人都过得幸福。这是个好的时代,幸福的时代,我们仍需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对过去的经历倍加珍惜,对今后的路更加坚定,让“产业兴旺,国富民强”之歌唱响在天柱山之上,久久回荡。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我能在冬天的严酷环境中生存下来,可能我会在春天是最漂亮的。”

  创百年鳌福,树永久品牌。我们有理由相信,鳌福集团在李晓静的带领下,守住父亲的初心,不辱使命,鳌福明天会更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