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个月之久的“梦中美食.家乡味道”征文大赛终于圆满落下帷幕,一直跟随大赛绷着的那根弦儿松弛下来……

赛后第一个早晨醒来,不自觉地又打开微信,张同辉老师《闽西 土楼行吟》中的一个“闽”字,迅速吸引了我的眼球。刚刚过去半年之久我的闽南行,至今还历历在目。

去年金秋十月,和老伴借去新加坡探亲归来厦门转机之际,于闽南厦门、鼓浪屿短期逗留,小住了几日。点开作品链接,同辉老师叙述有序,娓娓道来。妙笔所及厦门、鼓浪屿、南普陀、菽庄花园等,我都曾光顾,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令我颇费周折才得以找到的中共5.25破狱遗址也都一一造访,唯独没有去同辉老师笔下的闽西客家土楼一看。也好,索性就在同辉老师的生花妙笔引领下,走进闽西,走近客家,补上这一课!

“柳絮随风沾绿草,花钿经雨贴苍苔。”老师笔下的闽西一派生机,花红叶绿,真一帧“春”之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只有心中有“美”、有“春天”、有“才情”之人,才应得了那句“妙笔生花”啊! “一路上时而阳光普照,时而小雨淅淅,这如丝般的细雨和时隐时现的阳光 ,将整个如梦似幻的闽西山区,勾勒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面。”真如身临其境,畅游在老师所描绘装帧的水墨丹青之中,与老师一路欣赏,一同游览。真的好感谢老师的分享,让我收获颇丰。闽西客家人所创造的“五彩纷呈的土楼文化和千姿百态的民俗风情”建筑风格、及深远历史与现实意义,经老师一一详述,即突显了客家人的聪明才智,又让读者见识了解了客家土楼建筑之精美,气势之恢宏。记得多年前还在岗位时,很流行集邮,一般都是集那些纪念邮票,常常有朋友托我们内部人员帮忙搞一些紧俏的纪念票,但记得有一套普通邮票“中国民居”也很受欢迎,其中就有一枚这种圆形建筑的民居票,早就不记得什么民族、什么地理位置了,这次随同老师的《闽西 土楼行吟》免费一游,都搞清楚了。

1565152010452264.jpg 

“远离都市喧嚣,置身于斑驳与繁华的交错中,置身于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里,你可以抛却所有的私心杂念和忧郁,尽情地浏览那些从天光云影间衬出的青砖黛瓦、回廊曲径、小桥流水……”老师真是个诗情画意之人,他心中有诗 ,眼中有诗。他的视觉、听觉、感觉乃至嗅觉,都会出现诗情画意般的美好。正如老师在组诗《三月,浪漫如歌》中所表述:“一不小心,爱,就长满我们心的世界。”他爱父母、爱妻儿、爱家乡、更爱祖国……因为爱,他心中盈满诗意,眼睛看到、耳朵听到,都是满满的诗意。记得小时候我的读书启蒙,是哥哥的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文《小音乐家扬科》,说的是一个心中满是音乐的孩子,无论是鸟叫蝉鸣, 溪水潺潺,山泉叮咚……世间的一切声响,对他而言都是悦耳的音乐。我们可敬的同辉老师,就是这样的才子,他看世界无不充满爱,无不写满诗情画意。他还会在这诗情画意里梳理心境,抛却杂念、忧郁,获得一份恬淡、静美、高远、空灵 、禅心一片……

“在这古老的历史建筑群中流连的时间长了,多多少少的会生出一丝惆怅。看着这些古老的风俗民居,仿佛在触摸着闽西客家人历史沧桑的面孔。”同辉老师咏物抒怀,略显小小伤感,那是他作品耐人寻味的独到之处,我早有领教。由于心中的大爱,常常会有小小的伤感萌生,难怪会发出“逝者如斯夫”之感叹。      

1565169026514014.jpg《闽西 土楼行吟》,无论引子、叙事、故事拓展延伸,方方面面无可挑剔,除青砖黛瓦,曲径回廊,小桥流水等诗意画面的描写,笔者又将闽西客家土楼文化,详述有加。特别是文章收尾之处,正是望着西边的落日,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叹之际,忽闻采茶女欢快的歌声,巧妙的笔锋一转,用欢快的采茶歌词结束了文章,这种结尾马上让读者走出小小的伤感,从欢快的歌词中获取振奋愉悦,带着这种愉悦掩卷结束。


读同辉老师的美文,有种如品淡雅之茶的感觉,好像有股淡淡的茶香潜在萦绕,那就是老师那份文字修炼出的恬淡、沉稳。你似乎能感觉到,他内心那片澄明清澈,真有人淡如菊之感觉。

《闽西 土楼行吟》,确实是一篇不可多得让人过目不忘的优美游记散文。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