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实际退休已20年有余。回首这20年,我这个属马的一直在马不停蹄地奔波……
       

         一、欣然接受两单位返聘上班
  

        1999年初我卸任驻外武官回国。刚办完退休手续,我所在的总参某部即返聘我负责东南亚方向的研究工作;与此同时,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也聘请我去当顾问。因为都是老首长出面,盛情难却,加之能为军队建设发挥余热也是我的心愿,就只好舍弃了“退休后回老家陪老母亲安度晚年”的许诺,接受聘请,分上、下午分别到两个单位上班。
  在5年多的时间内,我在国防部外办审改了无数份我国军方领导人上至军委副主席、下至副总参谋长出访或接待外国军方领导人来访的会谈稿、会见谈话稿或出访演讲稿,尤其是为外办编纂《新中国军事外交五十年》大型研究课题起草了提纲、并参与了研究编写;我在总参某部翻译、校译并内部出版了多部外军的战例、战斗条令条例,尤其是负责组织写作班子和举办多场研讨,编撰并内部出版了一部大型《战备资料》。这部大型《战备资料》和外办的《新中国军事外交五十年》同为全军两大科研项目,均获研究成果一等奖。总参把我评为“优秀退休干部”予以表彰。


优秀退休干部奖品.jpg(这是2003年我被评为总参谋部“优秀退休干部”的奖品)


  此间,我受军事谊文出版社之邀,编写了两部《国防教育教师用书》(小学版和初中版)、合著《抗法抗美时期的越南特种部队》一书,三部书均公开出版发行。
  2004年我辞去返聘,但研究工作没有停止,还时常应邀参加原单位或军事科学院的一些研讨会及为其审稿、撰稿等。


        二、努力做好特殊群体党的基层建设


  移交地方安置的军休干部是一个特殊群体。安立军休所建所后,2005年成立党组织,之后的11年,我蒙党员们信任,先后被选为党小组长、支部副书记、书记。面对退休、年大、体弱、党龄长、党性强的包括我在内的这一特殊群体,我认为,支部工作重点有三:一是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文件,保持党员本色,紧跟时代步伐;二是注意及时解决党员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三是丰富、活跃军休干部和家属的文化生活。
  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我带领党员学习政治、过组织生活,凡大的专题学习,如“两学一做”和十七大、十八大中央决议等,都在组织党员、小组学习的基础上举办支部学习心得体会交流会。党员们踊跃撰写心得文章,在楼厅宣传橱窗展出,我所《安立生活》报经常刊有我支部党员学习心得,还曾为我支部出过政治学习心得专刊。我本人自然要带头学习,先后撰写了20余篇体会文章。
  我们支委注重做好经常性工作。如有党员生病住院,我们支委一定分头到医院看望;有党员家庭不和睦打来电话,我即使是在吃饭,也会立即放下碗筷亲自上门,耐心做党员及家庭成员的思想工作;邻里纠纷及时化解,对邻居及时帮助把病人送医院抢救、帮邻居办理住院手续时预付款不够就用自己的钱垫上等邻里互助的事我都及时表扬;我们很关注军休干部去世后其遗孀的思想情绪,如有一位遗孀一直处于悲痛情绪,不出门,不见人,为防止发生意外,我们及时做工作,特意指派同其相好的同志去做工作,直至她愿见人出门从悲痛中解脱出来。
  在军休所内我们支部第一个创办楼厅宣传橱窗,每年出刊10期,刊登交流党员的学习心得体会,选刊军休干部国外工作生活剪影,展示绘画、书法、摄影爱好者的作品以及展示孙儿们的艺术作品等,每期我都亲自编写征稿通知、设计版面,力求新颖,受到大家欢迎,活跃了楼宇文化生活。
  我们这些与雷锋同时代的人应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我倡导成立了本楼30多名军休干部和家属报名参加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每月一个“公益活动日”,义务为大家理发、磨刀、缝补衣物。我本人是磨刀小组成员,经常为群众磨刀。多年来,我楼的学雷锋活动已经常态化,受到军休所、大屯街道和朝阳区的表彰。


学雷锋活动磨刀.jpg(这是2018年3月5日大院“学雷锋活动”,我参与磨刀)


  由于我们党支部委员和党员团结齐心,积极向上,曾被北京市军休办评为“先进党支部”,给予表彰。


        三、做称职的“科普协会”秘书长


  本着提高军休人员退休生活质量的理念,我参与发起成立了“安立军休所军休干部科普协会”。在会长的领导下,我这个协会秘书长积极认真做好具体工作。协会成立的6年间,我们邀请301、协和等医院和国防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教授、专家到我所介绍老年病防治、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军队建设和世界地区热点问题等知识性讲座共计46场。其中,我参与邀请了海协会副会长来所讲台海局势、邀请国防大学教授来所讲国防战略和军队建设以及我国周边安全等问题。每场讲座的具体组织工作由我来做,从未出现差错。我本人也参与主讲3场,介绍了“南海热点”“东南亚地区安全”“揭开外交的神秘面纱”等情况。
  协会重视利用我所的《安立生活》报和大院宣传橱窗普及科普知识。我搜集资料,编写了5000字的《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和4000多字的《核辐射及其预防》两期科普知识在大院橱窗(6个版面)进行图文宣传;我还承担了协会《活动规则》、年度活动计划与活动总结、每场讲座前的通知和讲座后的报道等文字起草工作,以及《科普协会画册》的图片搜集、编辑、印制工作。

  科普协会重视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成立宣讲组,走向社会,向机关干部、武警官兵、社区干部、大中小学生讲革命故事。我本人参与宣讲组,不仅在京内讲,回老家向母校的师生也讲。我参与讲的有10场,主要讲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遇险和援越抗美的故事,以传播正能量。科普协会的活动受到所领导和军休干部及家属的好评。


        四、让“军休干部合唱队”活起来


  受军休所指派,我将所内军休干部大小6个合唱队整合成为一个合唱队,并让我担任队长。整合后的合唱队建立了“活动规则”,根据队员的爱好和演出需要,在大队基础上设立了二队、男声小合唱队、女声小合唱队、戏曲队和艺术顾问组、创作组;每年都有活动计划和活动情况总结。合唱队不断得到发展,现已有队员150多人;我与指挥老师紧密配合,常年坚持练唱和演出活动。我在组织创作的同时,自己也抽空编写节目、如情景剧、快板、歌词等,并指导排练。
  我们合唱队队员虽年事已高,但上下齐心,积极踊跃。3年来,合唱队多次代表安立军休所参加北京市军休办举办的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如我执笔集体创作的、反映军休生活情况的《情景说唱:军休生活多精彩》、《情景剧:危急时刻》,都在军休办演出获得好评。我们军休所每年都要举办纪念重大节庆的大型文艺演出和春节团拜会,合唱队不仅积极参加,而且还每年在院内单独举办一场演出,如在纪念建军90周年时,我组织编导了“红星闪亮”“抗日烽火”“解放洪流”“正规建军”“改革强军”五个篇章组成的《军魂》专场演出,反响强烈,是合唱队的巅峰之作。此外,合唱队还组织小分队参加社会上的公益演出,如组织创作诗歌参加慰问航天英雄的“音乐朗诵会”,参加“城市论坛”年度总结会文艺演出和北京诗词协会端午节文艺表演等。每年合唱队还自办形式多样的“迎新春联欢会”,气氛热烈。同志们说,合唱队真的活起来了。

演出节目单1.jpg

演出节目单2.jpg

(这是当时印制的节目单)


        五、当好家庭的“五大员”


  我同大多数同志一样,退休后逐步担起家务重任,但各自家庭不同,家务轻重也不尽相同。我既是一家之长,又是家中“五大员”:每天到市场采购肉菜日用品,当好“采购员”;努力计划配制三餐,让儿孙下班、放学回来有热腾腾的饭菜食用,并不断改进技艺,当好“炊事员”;每天早餐后打扫里外屋卫生也成为我这个“卫生员”的习惯;我和老伴把外孙女、孙女从小带大,她们上学后注重给她们讲家风、讲故事、回答她们学习上的问题,孩子们称我是家庭“辅导员”;实际家务最重的是给老伴当“护理员”。
  老伴11年前因膝关节病痛,四处求医,服药、注射、理疗、针灸都无济于事,而且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坐上轮椅。可一坐上轮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接踵而至,我不间断地推着老伴去医院治疗,经常送她去参加党支部的学习活动,还推着她去商场采购,去公园游览,还曾带着她乘飞机到昆明参加我们战友聚会,以解除她的寂寞和我外出时的担心。两年前,老伴脑梗,每天儿子帮着抱上轮椅,我就推着她去社区医院输液、针灸连续4个月,为解决老伴心理悲观,我这个“护理员”不仅以笑脸对老伴的生活进行全面照料,还每周两次推着她到森林公园同“快乐之声合唱团”一起又听又唱,采取音乐疗法,让她心情舒畅。为此,大家授以我“模范丈夫”的称号。 我11年任劳任怨的这些行动带动全家人一直和睦相处。
  我白天忙家务、开会、唱歌,晚上是我上电脑的时间,除完成支部、科普协会、合唱队和军休所需要的文字材料外,还书写学习心得体会。尤其趁脑子还不糊涂抓紧回忆工作期间的一些较大的事件,如援越抗美时期的中越关系事件等。我还特别将当兵3年和留学越南半工半读3年的生活分别撰写印制成两个小册子——《青春在连队闪光》和《青春在战火中闪光》,在战友聚会和学友聚会时分送给大家,以资纪念。
  
 带老伴旅游.jpg        

(这是我带着老伴到河北“第一城”旅游)


  选择怎样的退休生活方式?琴棋书画、棋牌钓鱼、旅游摄影、伏案写作或“家庭大员”等,根据各人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家务忙闲和外界需求来确定。总的来看,有的清闲,有的忙碌。不管哪种方式,自己满意,自认为“幸福”就好。我因客观条件选择了“忙碌”,觉得忙一点好,“忙碌”也是一种幸福。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