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是一大类,不是一种。是指豆科植物的种子或荚果。豆主要有大豆、菜豆、绿豆、黄豆、蚕豆等。成语中的豆没有特别指明是哪种豆,咱就笼统了说吧。

  豆的种植时间很久,《诗经》时代就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五谷”(稻、黍、稷、麦、菽)中就有豆,那时称为“菽” 。

  选一篇感受一下数千年前的豆。

  《小雅·采菽》一篇说的是诸侯朝见周天子的盛景:“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大意是,采大豆呀采大豆,用筐用筥来盛装。诸侯们前来朝见,天子用什么来相赠?就算没什么要赠予,也会赠他们好车和马匹。还有什么要赠予?诸侯的礼服已备好。

  采大豆是个愉快的过程,是为了迎接诸侯前来朝拜周天子所要准备的重要主食。可见“菽”——大豆的重要性。

  那时少有人能常吃肉,除了祭祀、宴客、节日,寻常百姓更是难觅肉味,而大豆正是可以代替肉类补充人体所需蛋白质的最好食物,即所谓“饭菽配盐,炊萁煎藿”。我们古老智慧的先民,发展出独一无二的大豆食品文化,最有名的如豆腐、豆浆、酱油、豆豉、豆干等等不一而足,特别是豆腐的发明简直就是对豆子的革命性创造。

  关于豆的长话短说,进入主题,说豆的成语。布帛菽粟、豆分瓜剖、菽水承欢、煮豆燃豆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布帛菽粟在《粟——沧海一粟》中叙及,故不再赘述。

  豆分瓜剖,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国土就像瓜被剖开,豆从荚里裂出一样被分割。出处,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宋史·王禹偁传》:“自五季乱离,各据城垒,瓜剖豆分,七十余年。”

  只要国家被分裂,人民一定流离失所,眼见就像“瓜剖豆分”一般,所以,中国人内心永远期盼一个团圆统一的国家,自立国以来就是。

  菽水承欢,这句成语起源早。《礼记·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

  孔子的弟子子路感叹:“贫穷太让人伤心了。对父母生不能奉养,死不能尽礼。”孔子却说:“吃豆子喝清水,也要让父母高兴,这就是孝。整理好父母的形体,就是没有棺椁,尽自己的资财,这就是礼了。”

  自此,贫寒,也尽心奉养父母谓之“菽水承欢”。

  中国的“孝”是有文化传承的,除了官方倡导的《孝经》,还有民间的《二十四孝》,孝不可谓不盛。所以,能做到“菽水承欢”的不在少数。

  唐·李商隐《李义山文集·祭韩氏老姑文》:“弓裘望袭,菽水承欢。”

  明·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入则孝,出则弟,怎离白发之双亲?到不如尽菽水之欢,甘齑盐之分。”

  关于豆的成语最有名的莫过于“煮豆燃豆萁”了。出处就是三国·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嫉妒弟弟的才能。恨不能置之死地而后快,就为难曹植七步之内作诗,完成则罢,完不成,死路一条。曹植七步之内做《七步诗》,悲愤兄弟相煎的残酷。曹丕羞愧,当时没有加害。但曹植终还是早死。

  沉浸在兄弟相煎的悲剧中,一定不是“豆”能承受之重,说一句有烟火气的豆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思是种什么,收获什么,因果关系。最早的源头是《吕氏春秋·离俗览·用民》:“夫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人不怪也。”文中并没有提到“瓜”也没提到“豆”,但是意思不差。说是源头也不为怪。

  更接近的是《涅盘经》:“种瓜得瓜,种李得李。”

  完全符合的是梁启超《新民说》:“以若是之民,得若是之政府官吏,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又奚尤。”

  最后,还是用《诗经》中的豆,结束关于豆的成语吧。

  《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

  大意是,田野长满了豆子,老百姓去采它。螟蛉生幼子,蜾蠃背上养育。教育自己的子女,要让他走善良的路。

  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走善良的路。

  因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