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最初认识曹操其人,那都是因《三国演义》小说、评书和连环画而刻画于心的。曹操,那可是一个奸诈、狡猾、阴险的人物呀!“说曹操到,曹操就到。”曹操当年在人们的心灵中,始终是挥之不去的一抹幽灵,时时会缠绕着你。的确,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有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把一个阴狠残酷、不仁不义、脸白心黑的奸臣的曹操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小说毕竟是虚构的,而且这样的虚构是打着时代的烙印的。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政治家说他是以一个政治家、军事家那气吞山河的姿态去挥洒中国历史风云的一代枭雄;文学家说他是以一个伟大诗人及建安文学开创者的姿态走在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纵深处与高坡上。


  一


  淮河支流的涡河之畔,是一条蒸腾着大气、大象之河。这条河畔,先有道家先贤之涡阳老子和蒙城庄子,后有中华超世之才之谯县曹操。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是淮河流域、黄淮大地、涡河岸边古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中华之最漫长的四百年大汉王朝,伸展到了东汉末年时,因统治者政权不断更迭和动摇,以至于朝纲紊乱,一代王朝的统治已进入了危难之秋。而地方豪强势力借机迅速增强,纷纷起兵割据自立,相互争夺,东汉统治至此已名存实亡。在这风云际会浊浪滔天的时刻,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了袁绍、袁述、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了南匈奴、乌桓、鲜卑等,从而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政策,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的一生是胸怀大志,是横刀立马,是吟诗挥毫。这曾为举人、议郎、济南相、东汉丞相,直到最后成为三国之魏国魏王的曹操,他也没有欲做皇帝之心,这也是十分难得的一代英豪了。

  一个历史的曹操,一个真实的曹操,他有着怎样的一道不平凡的人生轨迹呢?曹操一生中最痛恨的也最不想说的就是他的出生。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曹嵩官至太尉,但是曹嵩是东汉大太监曹腾的养子,《三国志》称他为汉相曹参之后。曹腾自幼入宫后与女子吴氏结为“对食”夫妻(指宫女与和太监结成挂名夫妻),曹腾历侍四代皇帝,名望很大,后因策划迎立东汉桓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升为大长秋(宣达皇后旨意,管理宫中事宜,为皇后近侍官首领)。曹嵩依靠养父的关系,加上得体的待人处世,桓帝末年曹嵩就已官拜司隶校尉,到了灵帝即位,又先后升任了掌管国家的财政礼仪的大司农、大鸿胪,可谓是位高权重。曹嵩多年为官,因权导利,曹氏家族是富甲一方。东汉末年,朝中有花钱捐官的制度,曹嵩花去万金为自己捐了太尉一职。

  公元155年,曹嵩中年得子曹操。青少年时期的曹操,虽然机智警敏并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但他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研学业,特别是因其没有功名却爱舞枪弄棒,并常常弄来一堆堆麻烦事,而惹曹嵩生气。说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他曾经潜入人家偷学武艺被发觉后,手舞著戟越墙而逃出。曹操因喜爱习武,自然喜欢兵法,他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

  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十九岁的曹操被其父的朋友吕伯奢举荐为孝廉(举人),不久便当上了洛阳北部尉,负责京城治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曹操为人功必赏过必罚,把京城治安管理的井井有条,显示了卓越的政治和管理才华,曹嵩开始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了。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手下严格执法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但是,曹操也因此得罪了蹇硕等一些当朝权贵,但碍于其父曹嵩的关系,便使了个让其明升暗降计策,曹操被调到了远离洛阳的顿丘(今河南清丰)当了个“顿丘令”。光和三年(公元180年),曹操在其父曹嵩的周旋下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这一年,曹操二十六岁。由此看来,曹操青少年时代是春风得意,直步青云地从地方官顺利地便进入了朝廷,使他有机遇能获取更大的国家权力。

  历史证明,乱世出英雄。有心机更有抱负的曹操生逢乱世,自然是机会多多了。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揭竿而起地发动了声势浩大时间长久的 “黄巾起义”。波涛汹涌般的黄巾起义洪流,让东汉刘家王朝一时难以阻挡。朝廷急令调遣各地诸侯镇压这场农民暴动,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曹操因讨伐义军有功,又升为济南相。之前,这里的十多个县的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在济南国相任期间是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们纷纷逃窜。 


  二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信任地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去掌管近卫禁军(多由皇帝亲信担任,相当于中央警卫团里的一个营长)。

  一年之后,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驾崩、宦官失势之机,迅速去诛灭“十常侍”(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等十二个得宠而权有势的宦官。这“十常侍”是玩弄小皇帝于股掌之中,是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他们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无官敢管),但没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于是,何进便召时任并州牧的董卓进京,胁迫何太后同意。然而此举打草惊蛇,董卓尚未抵达京城,何进已被宦官下手谋杀。同年九月,董卓打入京城,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并改立了不到十岁的其弟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之后不久,董卓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他自称太师,专擅朝政。一时间,京城洛阳及东汉天下大乱。

  曹操虽然看到东汉的历史帷幕逐渐落下,但他更痛恨董卓倒行逆施行径,不愿与其合作,于是便悄然地离开了京都洛阳来到了陈留(今开封市陈留镇),在这里“散家财,合义兵”,倡召天下英雄一起讨伐董卓。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了讨董卓大军。二月,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而联军在前往攻讨时大多因害怕董卓精兵,而不敢上前。曹操曾独自引军西进至荥阳汴水,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因为士兵数量悬殊,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于难。之后,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围困董卓。但联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联合军至此解散。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曹操在东郡大败了于毒、白绕、眭固、於扶罗等之后,而升至东郡太守。再之后,他又“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击败,获降卒三十余万,纳人口百余万。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称“青州兵”。再之后,又助袁绍打败刘备、单经及陶谦诸军。初平四年(193年)的春天,曹操在匡亭是六百里追击大败了袁术、黑山军、南匈奴。当徐州牧陶谦率军攻入兖州南部的任城,曹操则率大军征讨陶谦攻克了徐州等十余城。

  倒行逆施、独掌朝野、残忍嗜杀的董卓,不仅各路诸侯要讨伐,在朝内的大臣更是恨之入骨。公元193年5月,在王允、吕布等合谋下,董卓终于在一个朝圣之日被当庭诛杀。董卓被杀后,满朝文武和所有士兵都高呼万岁!长安老百姓高兴得在大街小巷载歌载舞,共同庆祝奸贼被诛。据说,董卓死后,被暴尸东市示众,因为董卓肥胖脂厚,守尸吏把点燃的捻子插入他的肚脐眼中,点起天灯。但是,董卓死后部下李傕和郭汜两人为了把持朝政,是互相火拼,这乱象之时,汉献帝与朝廷却落得流离失所,那各地的州牧、刺史、太守所占据的属地,是完全脱离中央控制,中国历史大纷争的“三国时代”从此开启了。


  三


  虽然董卓被除掉了,但北方的袁绍、袁术、公孙瓒、吕布等诸侯已形成的较强势力还在。曹操之所以能在群雄割据的武装斗争中脱颖而出,这主要是他认识到了封建皇帝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董卓被诛杀后,他的部将李傕和郭汜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当李傕与郭汜的争夺朝政大权而进行两股力量火拼时,这让汉献帝在宦臣的帮助下有了一度脱离险境逃出了长安机会,在附近一个偏僻的小地方暂时躲难。李郭二人得知献帝跑了,连忙又合兵一处到处追拿汉献帝。这时,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的部队行动速快而且英勇善战,可以救驾。然而,信使还未出门时联军已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惇奉曹操之命率军而来将李郭联军击溃,以至成功救驾。

  “说曹操,曹操到。”此后,便成了一句俗语而千古流传下来了。曹操已经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人物了,但是人们深深记得并时常应用着这句:“说曹操到,曹操到”的俗语。这话的意思原本形容曹操的耳目众多,动作迅速无所不在。后来又引申到“他随时都可能出现在你我面前,这是一个必须要小心提防的人。”

  汉献帝落到了曹操军队手中,曹操是立派曹洪率军向西迎接汉献帝,随后曹操进驻洛阳时又亲自朝见献帝。随之,曹操被升为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并录尚书事,总领朝政。建安元年,也就是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自此,“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在群雄割据的势态中忽然站到了威慑群雄的政治风口上。

  曹操在逐鹿中原的许多战役中,可以说是胜多败少。但诸多的胜仗中最让他自豪,也让历史记忆最深的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了。曹操从“奉天子而征四方”之举,迎献帝,到迁都许昌,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其威势不断增强增大。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和部分豫州地区。建安二年,袁绍最终也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以及原有的河北之地后,便谋划南下以争天下之策。这样,曹操和与此同时崛起的袁绍这两个最大政治军事集团,其决战之势便迅速拉开。

  起初,袁绍的兵力是强于曹操很多的。袁绍地广人众、兵强马壮,且无后顾之忧。而曹操则是四面受敌,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的诸侯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也是蠢蠢欲动,暂时依附曹操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但是,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在综合分析了曹、袁的优劣后,还是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他们大多看好曹操,认为局势会向着有利于曹操的方向变化。果然如此,之后的建安三年的十一月,吕布被曹操消灭,建安四年六月,袁术病死,十一月张绣也投降了曹操,荆州的刘表依然保持中立,孙策则保守着江东,其整个战局的势态很快变得更加明朗。

  建安四年六月,一心想统领天下的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准备首先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终于由此拉开。官渡这地方位于黄河之南、许都之北,也就是今天的中牟县城东北官渡桥村一带。这里是从黄河之北进军黄河以南黄淮大地的军事要冲之地。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是曹操却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曹操决定在官渡大修防护工事,并以所能集中的2万余将士准备抗击袁绍的进攻。

  官渡之战,自建安四年十二月起,曹军与袁军有着一年多的对峙。曹操虽然人力物力明显不如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并最终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在于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而袁绍之军却是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屡拒良言,迟疑不决,一再丧失良机,最终导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全军溃败的结局。最终,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地击破袁绍十万大军的全面胜利而结束。官渡之战让曹操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才智写下了他统军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也为中国古代战争史增添了一个十分典型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建安七年(公元203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的军事集团。之后,曹操又乘势而上征服了地域更北的乌桓国。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四


  北方基本安定了,曹操稍作休整便想着将兵锋转向南方了。建安十三年正月,曹操回到邺城(安阳市北18公里处的漳河岸畔。建安九年,曹操破了据有邺城的袁氏残余势力后,即以邺为根据地,后设为魏都。东汉末年的都城名义上是迁到了许昌,实际的政治中心是魏都邺城),立即开始为南征做好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准备。年初起,曹操在政治上是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还借机杀了政敌孔融,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和政治权威。在军事上曹操开辟玄武池大力训练水军,派遣张辽、乐进等驻兵许都以南,准备南征。

  七月,曹操大军便南征荆州刘表。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不到一月,便举荆州之众投降了曹操。这时,在官渡之战后投奔刘表而屯驻于樊城的刘备,听说刘琮投降,便率军向江陵撤退。江陵为荆州重镇,存有大量军用物资。曹操怕江陵落入刘备之手,遂亲率五千骑兵从襄阳疾驰三百里,在当阳的长坂将刘备追上,大破其军,随后进占江陵。

  一路旗开得胜的曹操,在击溃刘备后想乘势一举鲸吞江东。逃至江东的刘备兵单势弱,无奈之下只能向孙权示好、诸葛亮和鲁肃等人的努力下,孙权命都督周瑜率军三万,与刘备的两万人马组成联军一起在江东誓师抵抗曹操。曹操的八十万大军自江陵一路东下。与此同时,周瑜率领军队在樊口与刘备会合。然后两军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曹军当时已遭瘟疫流行,而新编水军及新附荆州水军难以磨合,士气明显不足,这一路奔来的曹军在初次交战中便被周瑜水军打败。曹操见状不得不把水军“引次江北”与陆军会合,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操练水军,等待良机。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隔长江与曹军对峙。

  中国的那句:“人算不如天算”的古话,用在曹操的赤壁之战中是非常适当的。赤壁之战前,曹营之中有许多人都认为孙权不敢抵抗曹操,并且会杀掉刘备,然后步刘琮后尘,曹操在写给孙权的劝降书中便透露出来这种想法。志满意得的曹操,在错误地将战船连在一起时,又中了周瑜诈降火烧赤壁之计:周瑜命大将黄盖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船头钉上大钉,假称投降,一路借着东南风向着北岸而进。小船行离曹营二里之处时,黄盖手举火把,使众兵齐声大叫:“降焉!”曹军官兵毫无戒备,“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随即,黄盖下令同时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小火船如箭一般射向了北岸曹操的连片战船,顷刻之间,大火扑向了一条条相连一起战船,并很快延及岸上的百里营房。烟火张天,曹军人马烧、溺死者无数。南岸的孙刘联军同时横渡长江趁乱大败曹军。曹操见败局已无法挽回,当即下令自焚剩下的战船后,引军沿华容小道退守到了江陵。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代又一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可惜的是,这一次的胜方不是曹操。曹操一向用兵谨慎,这次为何会败的一塌糊涂呢?

  在大战前曹操优势还是非之大的,他不仅有“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优势,在气势上以连连胜利之军南下,其气自盛,在用兵力则更是数倍于孙、刘两家。曹操兵败赤壁,史学家们多是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特别是没有乘胜把刘备彻底击溃,而错过了战机。还有说法,曹操失败的原因归于疫疾,他曾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陈寿在《三国志》中曾多次提及曹军有疫病。还有人将他赤壁之战主要的失败原因归咎于那一天的东南风。在洞庭湖一带,因为地形和风向的原因,当天气放晴时,可能会逆吹东南风。对于东南风何时刮,这淮河以北长大的曹操自然是不得而知的,而长江边长大的周瑜不仅知晓而则巧妙地利用了这一地利和气象。这真的是:时也运也!也许,曹操就该行这个运。


  五


  赤壁之战,以曹军伤亡过半的重大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更好地开始发展壮大各自的势力。自此,曹操、孙权、刘备分别据有了中原、江东、四川等地,从而形成了魏、蜀、吴三分天下“三国鼎立”的新局面。令曹操还有几多欣慰的是,这三国中最强大的当属他的魏国,更重要的是曹操手中握有一张“王牌”——汉献帝。曹操有着这样一尊“替天行道”的政治大旗,他做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说名正言顺了。

  建安十五年冬,年至56岁的曹操,已是德高望重、位极人臣,势力强大的时刻,他突然公开发表了一篇《述志令》(又称《让县自明本志令》),这让世人很是捉摸不透。这是一篇政令,写得既谦虚又霸气,既坦诚平实又文采飞扬,这里不妨节录如下,供大家一起来鉴赏。


  《述志令》(有删节)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曹操以政令的形式发布上述《述志令》,那一定是在孙权、刘备及其它小诸侯乃至各地民众已经发出了曹操将要篡汉舆论的背景与形势下,以此来澄清他自己所做的一切,那是对汉天下和献帝都绝无二心的。

  《述志令》是曹操的一篇政令,但同时也是一篇很好且有创造性的散文。曹操的散文虽不及他诗歌名气大,但也不失是妙语多多、华章益彩。专家们说:汉代散文多受辞赋影响,趋向骈偶化,各种题材的文章也多形成了一定的格式。曹操的文章不落俗套,不受束缚,只重视表现自己的思想,语言简洁朴素,有自己的鲜明个性,这《述志令》是用简朴的文笔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无一些做作雕饰之辞,更多的是政治家的雄伟气势和斗争锋芒。


  六


  许多历史学家们说《述志令》,还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曹操一生之心路历程的。的确,《述志令》和《三国志》所记载的曹操前半生经历是完全吻合。曹操早年为官清正,不畏权贵,并且面对强大的董卓,是首倡义兵,孤军杀敌的一个满腔热血之爱国青年,但当积累的战功越来越多,大半个江山都是自己打下来的,人的野心难免会膨胀。更何况曹操的一次次晋升,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事,许多跟随他的人,也是因他而一荣俱荣。此外,他的部下一定也会不停地奉承和怂恿曹操,再往前跨一步,再跨一步。曹操是个有血有肉的英雄豪杰,他有怎能经得起权贵的一次再一次诱惑呢。

  如此的情形,曹操想不称帝那真的是要和自己的道德意识作最大努力斗争的,因为这皇帝的位置在当时对他来说,那应该是举手可得的一件事。曹操原来的想法是努力为国家扫除灾难,多立军功,并希望通过战功得以封侯,在自己死的时候能够在墓碑上刻一排“汉朝已故征西将军”的字。再后来,他做了朝廷的丞相,又得封建了魏国,做了魏王,则说是为了“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样的话虽然霸气,但可以说是在情理之中的实情。

  再则,曹操还造实地道出了自己的苦衷:“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这是说:虽然自己没有篡汉之心,但绝不能交出兵权,一旦交出了兵权,不但自身和后代的性命不保,国家也有倾覆的危险。兵权不能交,但汉献帝给的四县三万户的赏邑可以让出大部分。以前朝廷封赏三个儿子为侯,一直推辞不肯接受,现在接受了,也不是说要以此为荣,而是想让儿子作为外面的帮手,是万全之策。曹操这话说得真是十分地坦率,自古以来还难得有人敢真的这么说:我就是要让我的儿子在外面做支援,来以防万一。曹操还真是一个能说也愿说大实话的人。

  然而,从古到今质疑《述志令》是真话的人不少,他们认为这篇文章只是曹操的虚伪的政治谎言,因为它发布在曹操阴谋篡位之前,赤壁的惨败之后,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稳定军心和民心,但是更多的人认为曹操的《述志令》说的是真话。这因为如果这是一篇骗取人心的政治谎言,那是不太符合阴谋者心理的。因为曹操说这些话不是偷偷摸摸对几个人说的,而是一篇公之于众的政令。如果当初心里想的是一套,嘴上说的又是另外一套,最后又不能兑现的话,那不是相当于自己打自己嘴巴吗?真正的阴谋篡位者,应该是不断地旁敲侧击,给属下暗示,创造称帝的舆论环境。

  当年曹操的死敌袁术和袁绍,那可是主动对属下去营造一种政治生态:“汉朝气数已尽,该轮到袁家顺应天意了。”曹操晚年也收到过劝他登基做皇上的书信,这信而且是孙权写的。结果,曹操却当众把它拿给大家看了以后,还说出了类似:“这小子想把我放在火上烤”的话。曹操从第一次据有兖州到当上魏王共有二十八年;从建安十三年平定北方当上丞相共十二年;从建安十八年做上魏王起有七年,这难道还不够时间和条件让他称帝吗?兴平二年,袁术仅有扬州弹丸之地就敢称天子;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刚打下汉中不到三个月就自表为汉中王,并且曹丕篡汉称帝后仅五个月,放着荆州的争夺战未打,关羽被杀的仇未报,便就宣布接过汉献帝的班,而登基称帝了。

  曹操和袁术、袁绍、刘备这些人相比,他的野心还是小了许多的。至于称帝与不称帝,曹操内心一定是很纠结的,他的内心一定存在着很强的道德和忠君意识,曹操生前最后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或许,曹操真的压根儿就没有想称帝。曹操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写出了一篇《述志令》,既坦白直率地概述了曹操统一中国北部的过程,也表明自己以平定天下、恢复统一为己任的政治本质追求,更气势豪迈地反击了朝野及其各路诸侯的谤议,从而真实地表现出一代政治家的气度和见识。

  曹操之所以能这样写,敢这样写,那可以说他是有十足的底气的,他的加封也着实是在建立在一次次卓绝的功绩上的。

  建安十六年,曹操大破关中马超联军,这一年他五十七岁;建安十七年,曹操起军四十万欲报赤壁之仇,孙权大惊,退迁至建邺(今南京),筑石头城。汉献帝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建安十八年五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见刘备已取得益州,而汉中是益州门户,“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曹操抢先一步,率十万大军亲征汉中,一路数月攻克河池、阳平关、巴中、南郑,十一月,张鲁出降曹操,汉中平定。建安二十一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其宗庙皆如汉制,王子皆为列侯。

  建安二十二年春,六十三的曹操再次南征并率大军猛攻濡须口(巢湖之滨马鞍山含山县)并大败孙权,孙权求降,曹操同意并允诺重新结为姻亲。建安二十二年十月,汉献帝又赐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此时的曹操名义上虽然还为汉臣,但实际上已全部掌握了皇帝所有的权利、荣耀和威仪。建安二十三年,刘备自蜀中北伐汉中。建安二十四年汉中失陷,夏侯渊战死,曹操当即亲自率大军进攻汉中。同年十月,曹操又南下救援被关羽围困在襄樊城内的曹仁,并最终通过联合孙权,让关羽败走麦城,不但没有攻陷襄阳和樊城,反而丢失了荆州三郡、兵败身亡,更让蜀汉与东吴十余年的同盟关系被打破,且反目成仇……


  七


  连年不断的战争,自然使社会生产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不仅因军粮不足而无敌自破,百姓们更是苦不堪言,各地的大饥荒是连年不断。

  建安元年,曹操采纳部下枣祇、韩浩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起义所缴获的物资,在许昌一带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曹操尝到这一甜头后当即下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大兴官、兵、农一起屯田之举。在这样的屯田制度中是特别带给农民耕牛和田地,用官牛的收成按官六家四分成,用私牛的对半分成。虽然,当时的屯田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军粮之需,但同时也使一些无牛和田地的农民生计得到解决。屯田的租税直接交官,也避免了地主的盘剥,让军粮也不会都是农民负担。当年,在我家乡的今洪泽湖地区便有大将邓艾大面积屯田的记载。屯田制的实行,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高于普通的自耕农许多。这样的政策是收到了立竿见影之效,短时间内将地方的田地,变成了“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的一番景象。

  曹操在兴置屯田的同时,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还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充实编户、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扶植自耕农经济等办法来快速有效地恢复农业生产和安定人民生活。他在攻破邺城后,便当即将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即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这一政策,是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得到了很快地恢复和发展。曹操在积极实施开源同时,也非常注意节流,并以身作则。史书中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简单地说,衣服没有花里胡哨,鞋子不曾雕花绣彩,帷帐屏风落满补丁,床榻被褥“败絮其中”。在曹操的大力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为之一扭,天下的人都以廉洁勤俭自律。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敢过度铺张,甚至还出现了有人故意穿破旧衣服来取悦曹操的怪事。

  战争给士兵家属以及百姓们带来的苦难,曹操也还能予以照顾。他在打败袁绍后曾下令:“对于战争中的阵亡官兵家属没有基业无法生存的,官府供给他们粮食,长吏要经常去看望他们。”对待百姓,曹操也下令,“女的年七十以上没有丈夫儿子,年纪在十二岁以下,没有父母兄弟,以及眼睛看不见,失去劳动力,又没有妻儿父兄和产业的,由国家供养他们终身。”此外,曹操还曾下令:“各郡县都要提倡和重视文献典籍的研究和学校建设。满五百户的县要设置学官,挑选本地优秀子弟给予教育。”

  纵然,鉴于当时的条件、环境以及战争一直也没有停息,曹操所实行的各项措施与效果无论如何?所施行的时间是否长久?但是,曹操能这样做了,这在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当中,应该是十分开明、进步并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欢迎的。


  八


  在那血腥之气蒸腾着中华大地的汉末时代,曹操作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汉丞相、魏国王,虽然一直在人们心目中是以打拼和治理“天下”之能臣,是一代挥舞铁血之枭雄或奸雄的形象而站立于世的。同时,世人也知道曹操还是一个有着很高艺术成就的诗人形象站在东汉末期的文学制高点上,成为中国古代“建安文学”以及“建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与“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代表人物,而铭记在中国文学史的史册上。

  尽管,曹操一生为世上留下不到二十首诗,他也从未在意或有意要与那一位诗人去比什么高低,但他一不小心地便成了一个激情昂扬超群拔类的绝代诗人之意志,在汉末时期崩溃、血腥、寂寞的文学荒原之上,开掘了并建树了一片“雄健深沉、慷慨悲凉、意境宏大,笔调朗畅”的“建安风骨”诗林。

  在中国,人们是将最早的“诗史”桂冠戴在唐代的伟大诗人杜甫头上的。其实,这种以诗歌记录展示现实和历史的创作形式,并不开始于杜甫,曹操在这方面应该是先杜甫一步,而且也表现得很突出。这其中,最为代表的就是他的《薤露行》和《蒿里行》。

  《薤露行》写汉末董卓之乱的前因后果,读来就如浏览一幅汉末的历史画卷,看到了当时重大历史事变及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的具体面貌,同时也仿佛看到诗人曹操对汉室倾覆和人民遭受乱离之苦的几多悲伤和感叹。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薤露行》

  这汉家第二十二世皇帝汉灵帝,用人实在是不得当。何进此人不过像一只披衣戴帽的猴子,没什么智慧却又想谋划诛杀宦官这等大事。结果因为他的优柔寡断,不敢下手,弄得皇帝被张让等人挟持外出。天象出现白虹贯日,最终何进被张让等人杀了。而后贼臣董卓入京得到国家的大权,杀了汉少帝之后还把洛阳也毁掉了。他彻底倾覆了汉朝的政权,烧毁了刘家的祖庙。接着裹挟着汉献帝刘协和官民颠沛流离地向长安迁都,一路尸骨盈野,哭声遍地。看着那洛阳的城郭,我就像微子(微子:殷纣王的哥哥。据古籍记载,殷灭亡之后,他路过殷朝故都,看到宫室颓败残破,到处长满禾黍,无限伤心)一样感到无比的哀痛。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

  读曹操,释诗意:这关东的仗义之士都是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的董卓。当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相聚,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是“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了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看那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真是令人极度的哀伤。

  《蒿里行》是《薤露行》的姊妹篇,是曹操同样用乐府旧题所写的一首叙事诗。这样乐府的曲调本是庶民送葬时所唱的挽歌,但大智大慧的曹操却运用这一哀伤的曲调,写下了各路军阀以讨伐董卓为名,而割据乱世,拥兵自重,争权夺利,自相残杀而给普天大众带来的沉重灾难,以至充分地抒发了曹操一腔对时势无比深沉的感慨。而那“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写出了战乱时间之长,士兵连年征战,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的悲壮与困苦,描述了民不聊生的人民在战乱中死丧殆尽,战祸之惨烈;“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则是用简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战乱中:纵横于野的白骨,苍茫大地死一样沉寂的凄凉悲惨的图画,而让人目睹了之后是痛断肝肠。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蒿里行》和《薤露行》的质朴无华和沉重悲壮,可以说是深刻表达了曹操身为一个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忧患意识和哀痛之情。之所以,明代钟惺在《古诗归》中将这两首诗并称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那应该是一点儿不为过的。


  九


  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建安十二年(207)北征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胜利时用乐府旧题创作的一组诗,此组诗作既有描写黄河东部一带的风土景物,更有登山望海时的一腔乐观自信、踌躇满志、叱咤风云并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可以咏志。——《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茫茫苍海,其壮阔无际之景象尽收眼底。那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昂扬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虽然已到了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再定神细看,这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秋风萧瑟中,这山岛的高耸挺拔,草木繁茂,这大海的汹涌澎湃、浩淼接天,这不正对应了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博大胸襟么!

  从海的平面上一眼望去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以寥寥数笔,描绘了辽阔的沧海景象,并不加一点润饰地呈现出了他的胸襟。

  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那日、月、星、汉(银河)似乎都是由大海自由吐纳。这是作为诗人曹操的丰富想象和大胆夸张,这是政治家心中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这是诗人眼中的景和胸中的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这是一代政治家宏伟的建功立业之雄心壮志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中国古代“时露霸气”的诗人,除了曹操,还有谁呢?

  神龟虽寿,尤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可以咏志。——《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灰烬。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即使到了晚年,他的奋发思进的雄心也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富于浓郁哲学意义的《龟虽寿》,是诗人曹操阐发自己人生态度的重要诗篇。诗人曹操的写作笔调是大快淋漓,是真挚而浓烈的感情迸发。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们评说:《龟虽寿》最可贵的价值还在于它开辟了中国诗歌的一个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百年多年,作为一代政治家、军事家且雅爱诗章的曹操,他带头离经叛道,给中国文坛带来了一股百花自由缤放的艺术新春。此诗约作于公元208年之初,这时的曹操已平定了北方的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并开始计划南下征讨荆、吴之时。此时,曹操已过了乐知天命的五十三岁。

  是啊,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与汉武,力求长生不老之仙药,但终有不能得神仙长生之术的困惑。一代枭雄,纵然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但是,曹操早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着清醒的认识。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更是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是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

  曹操借神龟,腾蛇,老骥来咏志,是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但是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还是要积极进取或建功立业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经常注意保养,使之健康愉快,也可以延年益寿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                ——《短歌行》

  这《短歌行》写作时间是各说法不一,有的说是赤壁大战之前,有的说是赤壁大战之后。但这一定是在一个明月皎洁的夜晚,或许就在大江之上,操取槊(长矛)立于船头,或一人或多将官一起把酒言谈、慷慨而歌。

  曹操是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酒席上的歌声慷慨激昂,其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呢?唯有狂饮杜康方可解脱。那穿着青色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你们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短歌行》的主题非是非常明确的,这就是曹操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但曹操却是运用了含有丰富抒情和独特感染力的诗歌形式,去准确而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政治主张,以致更有力地配合着他所颁发的政令。这《短歌行》和他的《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等一样,他是要为自己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策略所服务的。曹操的最最高明之处,那是在于将强烈的政治内容和意义,巧妙且完完全全地融入在了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他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智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他们在曹操的影响和感召下,其思想感情自然是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但是,作为政治家兼一代伟大诗人的曹操,他是“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真的好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曹操是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其影响源远流长。“建安文学”的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的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十


  建安二十五年,一生以战斗为志为荣的曹操,在六十六岁时因一直不明的头痛病重度发作无治而去世。说曹操早年就患有头痛之疾,在起兵征战四方的时候,他的头疾更加严重,有时候甚至用头撞墙。医生给他整治结果是操劳过度,让他放松自己。于是,曹操开始不断地纳妾充实后宫,但是他这样做了,最后却是适得其反(据《魏志·后妃传》等载:曹操妻妾可考者,除正妻丁夫人之外,其侧室之妾共14位。曹操有儿子25个,女儿6个)。到官渡之战之前,曹操的头痛已经常常是无法忍受了,但是他还是坚持在军中指挥战斗。而因为身体原因,曹操的性格也产生了变化,变得暴躁易怒,杀人很多。

  据说,官渡之战的时候,大臣为了曹操的身体找来了名医华佗,他用针灸的办法让曹操暂缓了疼痛,曹操将其留在身边作为御医。但是,曹操不是一个配合治疗的病人,同时是个掌握生杀大权的病人,在感觉到这种保守治疗没有效果的情况下,曹操一怒杀了华佗。此后,曹操的头痛病便再也无人能医了,也无人敢来为他医治了。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曾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六月,也就是他六十三岁的时候颁布了一个《终令》。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这《终令》有三个意思,一是墓地要选瘠薄之地,不要占用良田;二是寿陵安排在西门豹西原这块土地上,不用封土,不用植树;三是照周礼和汉制陪陵,寿陵居中,诸侯前列左右,公卿大臣和有功者列后,所以墓地要宽广,能足以容纳。

  两年后的正月开春之时,曹操在从汉中回洛阳不久,终因头痛病暴发不治而死。但曹操在临终前心里十分地明白地又颁布《遗令》。这《遗令》,比上次的《终令》的事项更多更细一点。如果这《遗令》是曹操的真迹,那还真是让天下都来竖大拇指的。

  “吾夜半觉(醒来),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著帻(头巾)。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以礼哭丧);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下施繐帐,朝脯设脯糒(食物)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做鞋卖钱)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据说,这个《遗令》是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无意中在宫内秘阁中发现的。这《遗令》首先指出了天下目前尚未大定,原来的部署不可以妄动,应该继续完成以前的任务,并且在军事上依旧要实行法治,同时也指出他在执法过程中意气用事的地方后世不可以效仿。曹操这样说,是在品味自己的人生和最后的生存状态。这第二节是曹操对于自己葬礼的安排,那是要求薄葬,这一点显然是符合曹操平常节俭的风格,也是他之前一直所倡导的,或许也是害怕坟墓被盗有关,因为汉末天下大乱盗墓之气盛行,他自己也曾组织过规模较大的盗墓活动。而这第三节就是非常奇怪的了,他对许多的大事一件也没有安排,特别是最最重要的继位问题,他没有安排并且只字不提,却去细致入微地安排了妻妾、歌舞伎和几件绶带旧衣,特别嘱咐这些女人们用迷迭香卖点钱,然后学点手工活,避免他死后这些女人就生活不继,这一点与他这一代枭雄本性大有不同。

  曹操临终留下的这个《遗令》,让很多人感受到曹操是狡诈的奸雄,而多遭后世之人的指质,这其中陆机和苏轼也都曾说他这《遗令》有几多卑琐。有人说:这或许是伟大的曹操在把生和死放在一起作最后的玩味了。你死了,却在荒冷阴森的墓田里,却要妻妾和歌舞伎们在春光秋色的铜雀台之上,为你舞蹈歌唱,为你眉开眼笑。你是在死亡的黑暗里来布置着生的明媚,你真狠心地让这些美女们仰望着你的墓田,为你这具僵尸来献上一缕缕温情。曹操在奄奄一息之时,一定是融入了深情的自恋。

  一贯有大象和慷慨之气度的曹操为何会这样呢?或许他觉得为国家抑或也为自己的“天下”打拼了一生,却不能安排“天下”,也无法安排“天下”的无奈;或许不仅因为那根“道德之绳”一直扣在他的脖子上,更在于当时环境下他安排了“天下”也没用,他不知自己死后这个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所以,曹操就轻轻松松地安排了一些自己想要的,也许他认为不能够实现的“小事”,来安慰自己这颗为之奋斗一生而激烈跳动的心了。我们今天就换一种思维:曹操,真的是一个时代中绝顶聪明而又务实的了不起的大人物。


  十一


  罗贯中创作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以明显而突出的笔调呈现了“尊刘贬曹”的倾向,这是因为文学上的需要,更是时代和统治阶级的需要。这小说以及戏曲舞台上的曹操,虽仍以曹操贯名,仍也有许多历史上曹操的影子,但曹操只成了作家表现作品主题的材料,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思想的需要进行了若干的增补和删削。然而,《三国志》作者陈寿对曹操的评价:“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史书上的确多有记载曹操性忌杀人,比如:杀杨修、杀孔融、杀华佗、杀许攸等。这其中,杀杨修就是因为他太聪明、太有才华了,曹操的什么事都瞒不过他;杀孔融是他好卖弄才华;杀华佗是他不听曹操的,跑回家去不回来,不愿给他治病;杀许攸是他当面开玩笑叫他小名。当然,曹操杀这些人多是为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诛灭异己,这是残酷的政治斗争。

  小说《三国演义》也好,那一些片段式的舞台戏剧或说唱也罢,为什么都会形成这种“尊刘贬曹”的思想呢?学者与专家们说:这一思想根源主要是来自当时封建帝王的宣传和提倡,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总是时代的统治思想。封建帝王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大多是把自家说成是正宗,是天子,而把反对他们的、起来革命造反的人民群众说成是叛逆。如此一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便一直成为世人皆知的一个狡猾、奸诈、凶狠的大白脸。而刘备呢,由于说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也”,这刘备便代表着执政的封建统治者,那自然也就是应该歌颂的对象了。为此,小说和戏剧中几乎没有说过刘备杀人,而且他做的尽是一些大好事。

  早在1959年,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就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他谈到曹操不仅是三国时期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他也是杰出的政治人物。但是,由于《三国演义》的宣传,曹操却长期被当作奸贼遭到人们的谩骂。这是不公平的。他说《三国演义》的作者为宣传封建正统的历史观,就肆意歪曲历史,贬斥曹操,把三国的历史写成了滑稽剧,而后人又把他写的滑稽剧当成了三国的历史。

  一代文化大师郭沫若非常识得曹操的历史贡献,他曾接连发表文章,指出曹操应该被称为民族英雄。但《三国演义》流传于世后,“差不多连三岁的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上的一大歪曲。”为了替曹操翻案,郭沫若还专门写了一部五幕历史剧《蔡文姬》,从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曹操。剧中的曹操是个民族英雄,是彻底翻了小说和戏曲舞台上曹操的案。首先在人物扮相上,《蔡文姬》中的曹操是个英俊小生,再不是戏曲中狡猾、奸诈、凶狠的一个大白脸,表演上也充分显示出一个既潇洒又有气魄的汉丞相形象了。这剧中表现“曹操在安定了北方之后,便竭力派董祀、周近去匈奴通过谈判,迎回了因战乱而流落异国他乡十二载的蔡文姬。而蔡文姬回到中原后曹操便安排了他整理其父蔡邕的著作,并参加了编纂国史。曹操的这一举动,是证明中原还是安定的、富庶的;第二,这迎接蔡文姬回国修史的本身也是一番宏图大业。”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戏曲舞台上的曹操都是不可改变的,也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纵然,曹操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人物,在他身上必然具有着封建统治者的自私、利己、狡诈甚至凶残的性格特征。但历史上的曹操在统一中国,结束战乱,抵御外族入侵,抑制豪强,疆土巩固,社会和文化发展,他都是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是早已铭刻在历史丰碑上的。

  曹操,的确是一个性格复杂而又多姿多彩的历史人物。谁与历史同行?曹操站在历史深处,我们走进历史深处看曹操。在此,我也说:曹操,是中国历史洪流中一块仍然在被磨砺的坚硬而又圆润的伟大的石头!这块石头从任何时代的天空里掉下来,一定都会砸出一个偌大而深邃的坑,让人们去不竭的探究。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