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啊,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当年,唱响全国的《长征组歌》中脍炙人口的《四渡赤水出奇兵》,让全国人民知道了毛主席指挥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用兵如神的传奇历史,也让人们知道了赤水这个地名。
  2011年11月,我和老伴参加旅游团到赤水旅游。赤水不仅是一个红色教育基地,而且它的山山水水,呈现一片大好风光,素有“千瀑之市、竹子之乡、丹霞之冠、桫椤王国”的美誉。在赤水,我们游览了四洞沟景区、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十丈洞景区、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风景区。赤水的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瀑布、竹海、丹霞地貌和桫椤树,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红军四渡威名扬


  贵州省西北部的赤水市,因濒临赤水河中下游而得名。2005年,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3部委批准赤水市丙安古镇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地,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成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在丙安古镇,我们观看了丙安红军渡口,参观了中央红军红一军团军团部驻址、红一军团红二师师部驻址及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1935年1月25日,长征中的红一军团奉命攻打赤水县城,为中央红军准备从泸州与宜宾之间北渡长江同四方面军会合打开通道,军团长林彪率部攻下丙安后,将军团指挥部和红二师师部设于丙安古镇,指挥开展了著名的丙安、复兴场、黄陂洞之战。1月28日奉命回师土城,保证了红军顺利一渡赤水,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揭开了红军“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


1564831266594268.jpg

(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


  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是红一军团在全国唯一的纪念馆。在那里,我们观看了红一军团挥师黔西北、鏖战赤水、四渡赤水和红色丙安的图片资料、珍贵文物,了解了红军长征在赤水艰苦卓绝的征战过程和红一军团在丙安留下的历史永恒记忆。在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当时居住的卧室里,我们看到了当年他曾经用过的床铺。这次参观丙安红色教育基地,使我加深了对红军四渡赤水历史的了解,对毛主席用兵如神更加钦佩不已。


        瀑布成群气势宏


  赤水市有着“千瀑之市”的美誉。在全市352条大小河流及其支流上,分布着4000余处瀑布。在赤水,我们观赏了四洞沟景区的水帘洞瀑布、月亮潭瀑布、飞蛙岩瀑布和白龙潭瀑布,燕子岩森林公园的燕子岩瀑布,十丈洞景区的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等等。
  四洞沟原名闽溪,距赤水城17公里,溪中有四级瀑布,形成仪态万千的瀑布群。我们从写着“四洞仙境”的牌坊式沟口大门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4年批准的这个赤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沿着溪边的曲径,时而穿越竹林,时而欣赏奇花异树,耳畔鸣响着溪中哗哗流水声,鼻中呼吸着充满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走向溪涧的上游。我们遇到的第一座瀑布是水帘洞瀑布。这座瀑布高31米,宽37.5米。水帘洞瀑布是四洞沟唯一可以进入瀑布后面观赏和接触的瀑布。我们从石径进入瀑布后面的山洞,放眼观看,只见水瀑似成串珠帘,如细密白纱,悬挂于石壁之前,透过水帘向外望去,蒙蒙眬眬,别有一番情趣,“水帘洞”果然名不虚传。再向上游走,月亮潭瀑布呈现在我们眼前。这座瀑布高10米,宽42米,呈弧形,远看像一把弯弯的秀美银梳,又似一轮皎洁的弯月,故被称为“月亮潭瀑布”。四洞沟的第三座瀑布是飞蛙崖瀑布。瀑布高26米、宽43米。一块伸出的巨石状如飞翔的青蛙,将瀑布分成两片,如青蛙戏水,妙趣横生。最上游的白龙潭瀑布,是四洞沟瀑布群中最大的一个瀑布,高60米,宽23米,飞流直下,飞珠溅玉,形如蛟龙,银光闪烁,震撼人心。
  燕子岩森林公园中的燕子岩瀑布是一个落差较大的瀑布,它宽30米,高达200米,从源头沿陡峭石崖跌落后,被突出的岩石分割成两股,如两条白练从天而降,后又汇合在一起,形成一匹轻柔的白纱,悬挂在绿色峡谷红色峭壁,飘落入百丈深渊。我们沿着山路向瀑布源头攀登之时,从不同角度欣赏了瀑布柔美的全貌。在燕子岩瀑布源头平台上方,还有一条台阶状的瀑布,称作莲台瀑布,它小巧玲珑,端庄秀气,水流在莲台四散开来,如天女散花,美不胜收。
  十丈洞景区位于赤水市南部,赤水河支流风溪河上游,离赤水城区30余公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为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点组成部分。十丈洞景区主要景点是十丈洞大瀑布,附近还有中洞瀑布、蟠龙瀑布群、两河口瀑布、鸡飞崖瀑布,这些瀑布与香溪湖、石笋峰、灵芝石、观瀑台、浪琴湾、飞虹桥、疑无路、三圣殿、仙舞台、暗瀑石等景点,以及百亩茶花林和大片杜鹃林、桫椤林等景观相呼应,构成一个天然的瀑布公园。
   “洞深十丈锁云烟,谢监栖迟二五年。采木使臣归未得,山中开青已成田。”清朝时期,曾在贵州任职17年,先后任锦屏和永从诸县知县、仁怀同知、广顺州知州、都匀知府等职的陈熙晋这首惊叹十丈洞瀑布雄奇壮观的诗句,道出了一个有关十丈洞瀑布的传说。相传,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太监谢安奉命为皇宫采集优质楠木修建宫殿。当年,谢安进入风溪河谷采木之时,隐匿于大山深处的十丈洞一带,森林茂密,野兽出没,无路可通。谢安所伐木材,无法运出,难复皇命,便隐居深山老林20余载,开青种田,成为初识大瀑布风采第一人。陈熙晋有感于太监谢安遭遇的诗句,成了最早发现十丈洞大瀑布的文字记载。直到1986年7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首次向世界播放发现十丈洞大瀑布奇观的新闻,才揭开十丈洞大瀑布的神秘面纱,广为世人所知。


1564831499799831.jpg

(赤水十丈洞大瀑布)


  十丈洞大瀑布又称赤水大瀑布,高76.2米,宽80米,瀑布上游汇水面积170平方公里,雨季流量可达每日300立方米,是我国丹霞地貌上溯源侵蚀形成的瀑布景观,其高度、宽度和水流量等均堪与著名的黄果树瀑布相媲美,有“丹霞第一瀑”的美誉,为“赤水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长江流域最大的瀑布。站在观瀑台上远眺十丈洞大瀑布,我看到瀑布的形状和周围的地形很像黄果树大瀑布。白色的瀑布,红色的山岩,绿色的林木,彩色的树叶,相映成趣,配合成一幅绝美的图画。中科院专家评价其为“神州丹霞瀑布奇观”。瀑布周围树木繁茂,青翠葱茏,瀑水从悬崖绝壁上倾泻而下,似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声如雷鸣,数百米内水雾弥漫,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五彩缤纷的彩虹。据导游说,偶尔还能看到奇妙的“佛光环”,随行人移动,一人一环,美不胜收。但很遗憾,这样的奇观我无缘得见。
  走到大瀑布近前,只见奔流的瀑布跌落一个深潭,激起阵阵水雾,随风飘荡。在这里,我又听到一个 “龙王三公主”的动人神话传说。远古时代,十丈洞一带久旱成灾,龙王三公主趁老龙王外出,私降甘霖拯救众生万物。玉帝一怒之下把三公主囚禁潭底,深潭由此得名“龙女潭”。三公主身居龙潭仍不改初衷,每遇久旱无雨,就会驾彩虹化雨为瀑,拯救众生。据说,当人们驻足龙女潭边,有“佛光环”环绕身旁之时,就能听到龙王三公主银铃般的笑声,因而油然生出对美丽善良龙女的敬意。


1564831637957500.jpg

(赤水中洞瀑布)


  离开十丈洞大瀑布后,我们又去观看了位于十丈洞瀑布下游2公里处的中洞瀑布。中洞瀑布高18米,宽75米,似一幅银色水帘垂挂在山谷之中,镶嵌在形如巨大门枋的两座山峰之间,酷似悬挂在“门楣”上的银色珠帘,又像倒置梳齿的银梳,与十丈洞瀑布相映成趣。中洞瀑布水帘分布均匀,是帘状丹霞瀑布的典型代表。瀑布轰鸣震耳,瀑水晶莹飞花,十分壮观、美丽。
  感谢大自然,把这样多高低不同、宽窄各异、个个别具特色的瀑布呈现在我的面前,让我大开眼界,使我身心愉悦,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修竹似海翻波浪


  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赤水市城东40余公里处,占地面积10666公顷。当旅游车把我们送到竹海公园大门后,我们便沿着用木板铺设的栈道,进入了竹林之中。据说,竹海公园内拥有竹类12属 40多种及2个竹变种,但我所看到的,主要就是楠竹。“楠竹”,又写作 “南竹”,学名为毛竹。走在竹林之中,放眼四顾,一根根粗大的竹竿直插云天,我们顿感自己是那么矮小。
  导游介绍说,在我国300多种竹类植物中,楠竹是栽培悠久、生长最快、材质最好、用途最多、经济价值最大、种植面积最广的竹种。楠竹生长快,适应性强,一棵20米高的楠竹生长只需约两个月的时间。大面积种植的楠竹能够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局部小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毛竹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竹竿可供建筑使用,如梁柱、棚架、脚手架等;竹篾品质优良,可供编织各种粗细用具及工艺品;枝梢可做扫帚;嫩竹及竿箨(音tuò,竹笋外层一片一片的壳)可作造纸原料;竹笋味道鲜美,可鲜食或加工制成玉兰片、笋干、笋衣等。如今,这大量楠竹构成的浩瀚竹海,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功能——吸引游客来此休闲旅游,感受竹林之美景,享受竹海之韵味。


1564831781961803.jpg

(赤水竹海景观)


  我们沿着林中路径,走进竹海深处。在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的至高点上,有一座造型别致、与竹海景色相宜的建筑物——“观海楼”。观海楼共有6层,高26米,每层都有回廊可供游客观赏周围的景色。我登上观海楼顶层,沿着回廊向四周眺望,只见在群山的环抱下,一望无际的莽莽绿原,铺山盖岭,17万亩楠竹林尽收眼底。高大挺拔的楠竹漫山遍野,青翠碧绿的竹叶在太阳的照射下微泛黄光。山风吹来,竹枝摇曳,犹如大海中的波浪,此起彼伏,竹涛声声,竹浪滚滚。越过浩瀚竹海向远处望去,层层叠叠的山峦云雾缭绕,拱卫着竹海,山风拂面,空气清新,令人陶醉,乐而忘忧。从观海楼下来,我们沿着林间小路走向竹海的出口。翡翠长廊石径,翠竹葱茏,空气中饱含着竹叶的清香,让人流连忘返。小路两旁,竹竿拔地而起,直指天宇,顶部的竹枝竹叶遮天蔽日,缕缕阳光穿过竹叶的空隙洒落在小路上,透出一片诗情画意。漫步在竹林小路上,是那样幽静悠闲。出了竹林,眼前忽现一片湖泊,蓝天、白云、绿树、翠竹倒映在碧水之中,令人顿感神清气爽,豁然开朗,一股清流沁入心田,一片美感油然而生。我感恩竹子给予人类的无私奉献,深深地感受到竹子正直、坚韧、挺拔的气节及其虽有竹节,却不止步,外直中空,襟怀若谷,素面朝天,质朴无华,超然独立,顶天立地,虽然卓尔,却是善群,载文传世,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丹霞赤壁冠天下


  在此,我想先介绍一下关于丹霞地貌的科普知识。据经“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的百度百科词条介绍,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是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该定义被大多数学者接受,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丹霞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处,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其中四川的蜀南竹海和七洞沟属于幼年期丹霞,贵州赤水丹霞属于青年期丹霞,广东丹霞山属于壮年期丹霞,江西龙虎山则属于老年期丹霞。丹霞地貌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均有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于东部的海岸带,最高海拔可以出现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但相对集中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除在中国分布最广外,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也有分布。1928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质学家冯景兰院士等将构成丹霞山的红色地层及粤北相应地层命名为“丹霞层”。1938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首次提出“丹霞山地形”的概念。1939年陈国达正式使用“丹霞地形”这一分类学名词,以后丹霞层、丹霞地形(地形即地貌)的概念便被沿用下来。


1564831898754002.jpg

(森林老人)


  2010年8月2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确定贵州赤水与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捆绑”成为“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


1564831969657697.jpg

(空谷佳人)


  退休后,在10多年的旅游行程中,我和老伴参观了多处丹霞地貌景点,如广东丹霞山、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河南云台山等等。而赤水丹霞被称为丹霞之冠,专家认为,“赤水丹霞地貌面积之大,发育之成熟典型,壮观美丽之程度,当属全国第一”(中山大学地理学系主任黄进教授语)。赤水丹霞核心区面积273.64 平方公里,缓冲区448.14平方公里,总面积721.78平方公里,是中国丹霞项目中面积最大的丹霞景观。在赤水,丹霞地貌随处可见。我看到,山地、沟谷等裸露的岩石是红色的,河床是红色的,土壤是红色的,连丙安古镇和大同古镇铺路的石板、石阶也是用丹霞石雕凿而成的。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的燕子岩,是一座高约80米的丹霞悬崖,悬崖的中间呈拱弧形,因有成群的燕子在这里筑巢栖息被称为燕子岩,是赤水丹霞的一处著名景观。十丈洞景区大门左傍近2000平方米的丹崖绝壁,右临“奇兵古栈道”。丹崖绝壁是一块巨大的红色岩壁,称为丹霞赤壁,是赤水丹霞的天然剖面。熠熠生辉的丹霞绝壁,如刀削斧劈,色泽赭红,十分壮观,展示了丹霞地貌最突出的形态特征。景区大门是由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制作的石坊雕塑门楼,用丹霞岩石雕成双面头像,从外面看是长髯老人头像“森林老人”,从里面看是取材于刘海粟大师为十丈洞大瀑布题词的“空谷佳人”。“森林老人”是对古老赤水森林的形象比喻,而“空谷佳人”则比喻峡谷中秀丽多彩的瀑布宛如绝美佳人。头像雕塑门楼气势不凡,与四周的丹霞地貌、绿色森林、飞瀑白练有机融合,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孑遗桫椤堪称王


  在赤水各景区的溪边林下,一种奇特的树木使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这种酷似一把把巨大绿伞的树木没有枝杈,只是在细长的树干顶上生出一些羽状大叶片,大叶片上又生出很多小叶子,形状与生长在山坡上的蕨类植物一模一样。


1564832070102028.jpg

(桫椤树)


  导游告诉我们,这种植物的名字叫做桫椤(suōluó)。桫椤是一种起源古老的大型孑遗蕨类植物——树蕨,其种群在1.8亿年前与恐龙同生共荣,享有“活化石”盛誉。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曾经是草食类恐龙的食物,与恐龙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在侏罗纪、白垩纪时期,曾在地球上盛极一时。桫椤名列中国国家一类8种保护植物之首,系蕨类植物之王。2010年,赤水建成了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桫椤等国家珍稀濒危动植物及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面积13300公顷,并与世界接轨,纳入世界生物多样性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成为国际间自然环境保护网区、科研教学基地、宣传教育中心和生态旅游胜地。中外专家评价称,这一保护区是地球上一处典型性十分突出的桫椤天然集中分布区,原始林相十分茂密的“亘古生境”,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物种基因库”,发育良好的“丹霞地貌陈列馆”,人类自然发展内涵颇深的“历史文化宝库”,保护价值极高的“生态资源富矿”。这里有双头桫椤、龙鳞桫椤、恐龙型桫椤以及9.2米高的公主桫椤,千姿百态,形态婀娜,达3万余株。由于赤水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位置等条件,所以赤水是我国桫椤树最多的地方,当地保存有现今亚洲最大面积及种群数量的桫椤。 被誉为“桫椤王国”。


1564832124134689.jpg

(桫椤树冠)


  在赤水各个景区,特别是在四洞沟景区,我们寻觅着观察着各种形态的桫椤树。经仔细观察,我看到,桫椤树的大小叶片在树顶部生长出来后,最初盘成一团,像是伸出一个个小拳头,甚是好看。然后它们才慢慢伸展开来,形成叶片。我看到的最高的一棵桫椤树估计有近20米高,不知道它已经在山林中静静地生长多少年了。桫椤树太有趣了!
  这次赤水旅游,收获颇丰。真可谓:

       大美赤水好风光,
        红军四渡威名扬,
        瀑布成群气势宏,
        修竹似海翻波浪,
        丹霞赤壁冠天下,
        孑遗桫椤堪称王。
        赏罢美景细品味,
        心旷神怡体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