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溪在成都的南部,距市区也就40公里左右吧,是成都附近非常有名的一座古镇。

几个小时的游览,不仅看到了古镇的风貌,也了解了一些有关古镇的相关信息。在我看来,黄龙溪古镇确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镇。

首先是古镇名称的由来就很有意思。据相关资料介绍,公元219年,“黄龙现武阳赤水九日”,于是得名黄龙溪。对这一传说,我是有自己的看法的。根据我的了解,很多景点为了达到宣传目的,都要编一些神话故事以及民间传说。但是,这个传说却不是为了宣传景点,应该是为了达到一个政治目的。

当时正是刘备已经占领了西蜀,三分天下基本成型。以诸葛亮为首的众大臣都想让刘备称帝,以便名正言顺封官加爵。于是就假托黄龙现身,并以此为托词劝刘备称帝。至于是否刘备早有此心,故意让诸葛亮率800大臣假托黄龙现身搞一个劝进之举,就无法考证了。

1563927886665959_meitu_6.jpg

但无论怎样,完全可以证明,黄龙溪一带在1800多年前就已经非常繁盛,称其为古镇确实是名副其实无可争议的了。

走在古镇的街巷之中,如果不去注意满街红男绿女的游人,只把注意力落在那些古老的建筑上,落在那些商铺门市的经营者上,有时你会恍惚自己是否穿过了时光隧道,来到了遥远的古代或不太遥远的近代。

街道旁那些飞檐翘翅的楼阁亭榭都是一色的青砖灰瓦,在貌似陈旧中凸显了古老的高傲;一座座门楼牌坊的木质梁柱上的油漆大多都斑驳陆离,在表面残破中显示了岁月的沧桑;铺在街路上大小不一的石板,经过漫长岁月无数人鞋底的打磨,已经光可鉴人,让每位走在路上的游人都会产生怀旧的感慨,想象着自己脚下的石板上不知走过历代多少名人。

再看看那些商铺的经营者们,有的穿着看不出年代的衣着,用原始的制作方式,轮着大大的木锤当街捶打酥糕,招来了很多游人参观;有的像表演杂技和舞蹈一样把一根面条抻得老长,漫天飞舞,从面案旁边一直甩进了几米外的汤锅;还有的穿着民国时期的长袍马褂,手舞足蹈地招徕游客看他的西洋镜。

此刻,我真的有些为经营西洋镜的生意担心,觉得现在都是电视时代、手机时代,眼看就是5G时代了,谁还会去趴在那里看他那早就淘汰的西洋镜呢?但同时我也感激这位坚守者,为当代人留下这个早已不时髦,却也十分珍贵的文物。

1563928000134878_meitu_7.jpg

在古镇的街巷上,手工当场制作,现做现卖的生意,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贵重一点的是现场打制银饰,其次还有在葫芦上作画,在蛋壳上雕画等手工艺术,也都很有吸引力。看到最多的是,有很多妇女用鲜花现场扎制花环,随时卖给过往的女士,生意还很不错,很多女游客都买一个戴在头上拍照。

这座古镇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临水而建,靠水而居。

这里不仅有较大的府河、鹿溪河两条河流汇合在此,舟楫往还,直通外地,形成了著名的商贾码头,至宋代已经成为以大宗茶叶交易为主的重要城镇。而且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主要街道其实是一条水街。这条主街是个坡路,街道的中心就是一条几米宽的溪水顺着坡路流淌。在溪水两侧才是步行的石板路。这一点与大理古城很有些相似之处,游人在溪水的伴随下漫步在古城之中别有情趣。

可惜,我们这次来时正赶上当地利用枯水期进行水道石板苔藓的清理工作,溪流暂停。可以想象,即使是在闷热的夏季,只要有头顶浓密的树荫,有脚下的叮咚流水,也一定会感到凉爽惬意的吧?

在古城的尽头,就是外河码头。沿河一带大多都是酒楼饭馆。楼下就是码头船只。酒楼的窗户都很大,差不多整个邻水一侧都是窗子,显得非常敞亮。坐在酒楼上吃饭,不仅可以俯瞰宽阔的河水,观赏水中的游船和远处的山峦,还可以时时听到高亢的船工号子,那种感觉还真的很舒服,令人一下子想到了范仲淹“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名句。

可以想象,如果是三、五喜欢喝点小酒的文友、诗友来到这里,面对此情此景,不仅会诗兴大发,文思泉涌,还一定会倾囊买醉,豪饮几杯的。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