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有点惊奇了。

  这次采风,我们来的路上还浓雾弥漫,马路旁边的枫叶和银杏叶,都像在牛奶里泡过一样。可到了田北,刚把车子停稳,突然放晴,好像谁和上天打好了招呼一样。晴天丽日下,仔细打量田北,又是一番崭新的模样。

  先前,我来过田北村三次:两次是跟随文艺采风团,还有一次是和单位的同事一起来的。呼呼啦啦来了这么多人,原本安静的田北,变得热闹了。

  其实,我认为,田北是不太喜欢热闹的。

  我也不喜欢太热闹。

  更多的时候,我喜欢随心所欲地走走看看,遇到自己感兴趣的景致,会执拗地耗上一点时间,或拍摄,或遐想,如此这般,总是认为很值得。

  为了给自己营造一种“独自漫游”的模式,我有意慢慢尾随在一群文友的后面,想静静打量着田北村。

  田北村在江西省万安县高陂镇,是一个有着六百年底蕴的小乡村,全村只有三十五户人家,其中九户是画家。徜徉在田北,蓝天白云下,这宁静的农家小院、这别有意蕴的篱笆墙、这沁满青苔的青砖铺就的小路、这飞檐翘角马头墙的庐陵风格建筑、这迎风招展的两串红红的灯笼……就是一幅画,一幅用无形的画笔描绘出的巨型水彩画,又像是一幅大气而凝重的油画。

  万安县巧妙地选址,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有机地结合。田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因为农民画,它向世界打开一扇多姿多彩的窗户,写生的画家来了,抒情的诗人来了,休闲的市民来了,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朋友,也来了。

  来田北,品农民画、吃农家菜、看画村风光,感受别样的文化艺术氛围,享受假日的慢时光。

  选择一个地方,就是选择一种自己认同的生活方式。

  在田北,我既能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小惬意,又能体会到“醉卧春风画卷中”的畅快淋漓。

  端起相机,用心构思着画面,我被一栋栋房子山墙上的农民画所感染:你看,这面墙,热气腾腾的“窑头磨豆腐”一整套工序活灵活现,一对小夫妻“手摇日月”,忙得不亦乐乎。那面墙,赣江边划龙舟“夹烂甑”的传说,意味深长地丰盈着画面。农民画家们以白墙为纸,用手中的画笔,蘸着满腔的激情,把它们喜闻乐见的场景,一个个“挂”在墙上,请清风品读、请艳阳品读、请明月品读、请蜜蜂和蝴蝶品读,请远方的客人品读,快哉!

  在村口,我遇见一个卖石头画的小媳妇,扎着一个麻花辫,穿一件大红的毛衣,暖暖的阳光下,她的眉眼里,沁满了笑意。她一边奶着孩子,一边在静静地等着买家。这些石头被艺术家“因型施画”,一群惟妙惟肖的小动物,可爱极了。她脸上挂着浅浅的笑,每块石头画售价十元钱。问她一天可以画多少块这样的“袖珍艺术品”,她抿嘴一笑,在客人的猜测中点着头,买和卖,都是在笑声中完成。

  我的镜头在素墙灰瓦的小院外捕捉着画面:小院的大门口,鲜红的对联在阳光下泛着光泽,那矮墙竹篱的随意、那开着紫花的扁豆、那个在大门口晒太阳的黄狗,那几片发红的樟树叶……我连忙按下快门,我喜欢这温馨而安静的画面,不疾不徐的格调和频率,正迎合了我的心绪。

  在田北,我独自营造着“一个人的田北,一个人的世界”,我的影子和梦境重叠着。此时,美是缓慢的,心是缓慢的,古樟树梢上携带的风的气息,是缓慢的,竹林里的沙沙声是缓慢的,水波上的绿,也是缓慢的。

  说到水,就要说到田北的丹青湖和洗笔湖。当导游介绍这两处水的名字时,我心里暗暗称赞:这名字,有创意,与书画有着深深的缘分,文艺范十足。

  一圈的垂柳,给丹青湖加了一条灵动的花边。有风吹来,柳丝扶摇清风,水波徐徐荡漾,湖心上洒满朵朵白云。湖心,那个憨态可掬的乌龟石,就好像驮着白云在水里慢慢爬行,也好像在用时间和心情,打量着这里的新变化。此刻,时光在这里打着盹,我也好像为自己找到了“心中的桃花源”,我不敢凝神,不敢定睛,不敢狂欢,我怕这天赐的景致溜走,我想让一点诗心画意,移栽到梦里。

  云,还是轻轻地推醒美梦,此刻,我成了照相机的道具。暖风牵引着,我来到万安县农民画院,画院是一座仿庐陵建筑风格的新建筑,飞檐翘角的气韵,素墙灰瓦格调,最惹眼的还有门前高高挂起的两串长长的红灯笼。此刻,大片的蓝天,如同一幅画的恰如其分的“留白”,雅和美,都不请自来。

  田北,这个袖珍小村,此刻,如红尘外的一块玉石,温润自然,灵性出彩。

  我心里暗自寻思着,这农民画院,就该是这般雅致、就该是这般风情、就该是这般洒脱、就该是这般从容。它有小家碧玉的清新,也有大家闺秀的温情,行走在翰墨书香的氛围里,心是暖的,也是甜的。

  展厅从一楼到二楼,墙壁上挂满了出自大江南北的农民画,我的眼睛被一幅幅农民画所吸引:在这里,大红大绿是一种美,夸张诙谐是一种美,神形皆备是一种美,大俗大雅是一种美……这般鲜艳和直白,这般浓烈和质朴,这般无拘和无束,这般讲究和随意。一个个画面,有情有趣,有滋有味,热烈而奔放,让人不得不佩服农民画家的胆识和气度。

  可能,刚才还是手拿锄头、肩挑扁担的泥腿子,一转身,回到自己的画室,摊开纸张画布,拿起画笔,把刚才在田间地头的感悟,把多姿多彩的农家生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用书画来升华吉祥如意的希冀,来讴歌幸福美满的生活,画家和农民,精神和物质,两种身份在这里大胆而从容地转换,握锄头的手和握画笔的手,一并起舞,这样的人生,惬意十足。两种迥然不同的角色融汇了,他们正在演绎一出“翰墨无疆”的神话。

  端详着一幅幅农民画,我的眼睛和心绪一同感动着。“洒尽砚墨问丹青”,一帧帧舒展唯美、定格精彩的画面,直接撞击心扉,让人过目不忘。那种美,智而不锐、慧而不傲、深而不露、艳而不俗;那种美,美得纯粹、美得直接、美得豁达、美得不染纤尘。画面里,有秋树晚云的婉约、有倦鸟余花的妩媚、有渔歌帆影的从容、有天心月圆的气韵、有男耕女织的情味、有市井人文的记忆、有寻常百姓的闲趣……

  “真不离幻,雅不离俗”。在这里,白纸素墨就可以熠熠生辉;赤橙黄绿青蓝紫也可以任性地舞蹈。在这里,创新力可以无拘无束地开花结果;在这里,既可以“采菊东篱”,也可以“写意南山”。

  屏气凝神中,打开的一幅幅农民画,可观!可品!可读!可思!可悟!

  2014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万安县为“中国农民画之乡”,几年来,万安有三千余幅农民画作品在全国各地展出并获奖,五十多幅作品获国家级大奖,四百多幅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两千多幅作品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和个人收藏。万安农民画,成了一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高陂镇政府依托农民画,适时打造“画艺小镇,如画高陂”,让农民画插上了翅膀。

  万安农民画协会的领头人为梁西江会长,他是著名画家梁书的儿子,对农民画兄弟钟爱有加。罗昭勇,这位地道的“泥腿子”,在2014年“我们的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展中,以一幅《山村姑娘》喜获金奖。农民画家陈上智的作品《有爱才有福》,“走”进了联合国总部展览,农民画,为万安打开了一扇窗,这扇窗,看到了偌大的世界。

  是这一幅幅的农民画,让一个个农民“客串”成了艺术家,让一个个农民艺术家,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施展着各自的才华,在自己的心灵版图上,挥洒自如。

  《山村姑娘》这幅画,那清新恬静的美,溢出画面:姑娘们采摘着满树的柑橘,也收获着甜蜜的生活,她们身前身后,是漂亮的农家小院,是整洁的马路。再细看画面,一副副扁担在唱歌,一只只箩筐在微笑,山村姑娘们的心花怒放。

  顺着洗笔湖,我慢慢走,一棵一百三十多年的柿子树铺展在蓝天之上,很是诱人。柿子叶已经所剩无几,只剩下红通通的柿子,如玛瑙一般夺人眼球,点缀着高远的天空。柿子树下,鸡妈妈领着一群小鸡在泥土里觅食,几个村娃子在古樟树下捡石子做游戏,那个用杉木条订制的垃圾箱也成了艺术品。

  我去过欧洲的乡村旅游,恬静而安然的场景,如油画一般让人羡慕。此刻,在这里,万安高陂镇的田北村,这里的田园风光,也一样令人神往。

  我来到农民画家萧群家,宽大的客厅装修成了画室,笔墨纸砚散发着墨香。萧群言语不多,但睿智敏捷。他既是一位画家,又是一位杀猪的屠夫,两个角色他都演绎得格外出色。

  一只胖头胖脑的小狗在前面引路,我来到罗晓青的“笔耕人家”。这是一个别致的农家小院,院内种有花草,有石头桌椅可以供来客品茶和闲坐。阳光从窗户射过来,落到他新画的一幅紫藤小品上,有“日暖画生光”的意境。此刻,“紫花堆锦映千灯,好风牵引粉艳浓”的韵味,在我的视野中大胆穿行。此刻,翠竹摇曳,芦花银白,柚子沁香。此刻,这个干净的农家小院盈满丝丝禅意,非常适宜落座。

  在村头,我还见到新添的“田北QQ农场”,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园,用低矮的篱笆包围着。此时,风微醺,阳光正好,菜园里,一垅垅青菜长势喜人,遥控着主人的“心头好”。

  在田北,心情安放在画村、梦境安放在画村、希望也安放在画村。

  田北,本身就是一幅和谐和包容的画卷。

  万安农民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宋年间,万安农民画就已萌芽。九皇图、元宵图、诸天大圣图、门神画以及各式各样的年画、烙画、剪纸、浮雕等,多有造诣,这充分说明了万安农民画的渊源。

  大胆而洒脱的运笔,简约而精准的线条,卓尔不群的意境,纯真质朴的气息,或浓或淡的笔墨,大俗大雅的色彩。徜徉其间,丹青溢彩,翰墨流芳,田北画村,如一杯有年份的原浆酒,醉人。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在田北,炊烟人家里,篱笆矮墙边,有浓浓的乡愁在游走。眼下,很多的村子,多是老人和孩子留守。让人萌生出疑问,到了农村,怎么就见不到几个人,他们都到哪里去了?是洗脚上田,进城谋生了吗?出现“田园将庑”的空心村局面,是很可怕的结局。有作家呐喊和呼吁,谁的故乡不再沦陷。在田北,一个个生机勃发的小院,迎接着四季的轮回,家家户户都和和美美,他们在家乡出力流汗,把家乡变得更美,这个美丽新农村的模式,真好。

  缓慢的时光,簇拥着缓慢的心绪,怀揣着一颗素心,在田北,我托冬日的邮差,为落叶、微风、柔波、竹林送信,告诉它们这里的美好,别具一格。

  在一户开满淡黄菊花的农家小院里闲坐,我和晾晒着雪里蕻的大姐聊天,她家中一儿一女在挂满农民画的饭厅里吃饭,阳光洒在画上,洒在碧绿的青菜和金黄的南瓜上,也洒在孩子开心的笑脸上。问她的家庭经济收入,她说爱人画农民画,她搞竹编工艺画,还种点蔬菜,一年的收入比在外打工强多了,马上,这里要搞“二期”建设了,到时候,这里的变化会更大。

  她的眉眼里溢满了希望和自豪,我感知着她的幸福,也为她是这里的主人而感到高兴。

  在这里,“屋上斑鸠鸣,村边茶花开。持斧伐木柴,荷锄田间来。”孩子们安心地读书,大人们在家致富,一家人开开心心过着日子。我的眼神里有羡慕和祝福,脑海里勾勒出这样一幅画,画卷里,田北的田园梦,是闲适的、清静的、富足的、和美的。

  来了,去了,去了,又来了。在万安高陂镇的田北,我的眼睛捕捉着一幅幅灵动的画面,想邀更多的城里人,来这里小住三五日,享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的慢节奏。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