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成语里有关于“白芷”的成语,就是因为其少,愈显珍贵。

  白芷在屈原眼里是“香草”,以后,白芷就是香草了。其实白芷就是香草,清香四溢,是伞形科植物的共性。比如,蛇床、香菜、胡萝卜、芹菜、芎等等,都有特殊的清香味。

  虽然伞形科植物大多有香气,但白芷的香却让屈原等尤为看重,在《楚辞》中竟出现二十七次之多,就像桑麻出现在《诗经》中的次数。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楚辞》和《诗经》的区别,一种是文人的情怀,一种是百姓的歌唱。《诗经》甚至没提过白芷。

  那就一起看看《楚辞》中的白芷是怎么个“香草”呢?

  就以屈子的《九章·悲回风》为例说白芷吧,东方朔、王褒、刘向、王逸等等对白芷的解读都是跟的屈子风。其中的“茝”就是白芷:“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比而不芳。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

  大意是:鸟兽是以鸣叫来区分,绿草和枯草杂处就失去了芳香。鱼儿靠鳞片相互分别,蛟龙隐藏起身上的纹章。苦菜和荠菜不会在一片田里生长,泽兰和白芷在幽深处独自芬芳。

  这就是“屈原模式”,“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愤之叹。屈原受到迫害,理想抱负不能实现,又不愿意和 “恶草”小人同流合污,所以“兰茝幽而独芳”。

  知道了白芷的“香”就可以说关于白芷的成语了。

  兰芷之室,出处,《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加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

  还有西汉刘向的《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和《大戴礼记》如出一辙,《孔子家语·六本》中也有高度相似的文辞,只不过香草白芷换成另一种香草灵芝了:“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总之和白芷这样的香草在一起你就是香的。

  可见白芷在古时的崇高地位。就像玉佩一样是士大夫的象征。《礼记·内则》都有记载,那时父母长辈会赏赐家族女性食物、布帛以及白芷和泽兰。

  久远的那时,自认是君子的士大夫除了佩玉,还要佩香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的就说过:“性清洁者佩芳,德仁明者佩玉,能解结者佩觽(xi),能决疑者佩玦,故孔子无所不佩也。”孔子佩的“芳”我想应该有白芷。曹操是“蘼芜香草,可藏衣中”,和孔子遥相呼应。都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品格如“香草”一样芳香高洁的。不像欧洲人,佩香是因为生理需要,没有品格要求。从这一点看,中国的士大夫和欧洲的贵族有着不一样的追求。

  如今的白芷早不复是君子的标配,再说,当下金钱社会又有几人敢自称自己是君子?所以白芷没落也正常,充其量是中药材而已。

  作为中药,白芷“性温味辛,气芳香,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神农百草经》列为中品)

  再列出和“兰芷之室”同义的辞赋结束“兰芷”馨香的怀抱。

  汉·东方朔《七谏·沉江》:“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