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们下村时遇到这样一家文明家庭:

  丁成龙家的孙子仅四岁时,儿子就失踪了,至今是泥牛入海一去不回。那可是晴天霹雳!他家过日子可谓失去顶梁柱和主心骨,于是他家的岁月便开始了漫长的艰苦度日。平时没有了儿子的工作收入,农忙时失去了强劳力,儿媳妇因守不住艰苦且寂寞的岁月改嫁了,小孙子成了孤儿,老俩口也膝下无子晚景凄凉。村中的老人有个头疼脑热时,总有儿子儿媳想办法看病,而他们老俩口不舒服时除了女儿女婿想办法外,就只能自己克服。女儿女婿许多时候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有小孙子有个感冒发热的,还要他们自己想办法。这日子苦不苦啊?家中的几亩农田种收、打药、除草、施肥,全得老俩口亲自上阵。水田插秧时弯腰倒退插秧苗,半天都没能站直了,一季秧插下来能把腰都累折了。再看看邻人们,要么喊亲戚来帮忙,那是呼朋引伴热闹快活得很,要么就是花钱雇人栽秧,不费什么力气轻轻松松就把一季插秧忙完了。这样的日子累不累?田里打药时,满满一壶药水的喷雾器把老人的腰都压弯了,老人便改成一次大半壶药水。这样每次打药还要用车子拖着装桶的水下田,搞得每次打药都“场面宏大”。人家一块田年轻人早早就打完了,他家的田里老年人打完半壶水,就要去重新灌装药水。每次他家都是最后一个收队的。

  老人讲,孙子七岁时因轻度脑炎住进了市一院。市一院是普通老百姓住得起的吗?一星期下来,花了八千多块钱。老俩口拿来那么多钱?钱不够还差两千块,还是女儿从家里拿钱来补上缺口。这钱也就女儿贴补了。女儿也有小家庭,也要过日子呢!从那以后,老俩口总是想方设法地捞钱攒钱。

   老人还讲,孙子六岁时,儿媳妇就在一个黑月头的晚上带着孙子离家出走了。

  老俩口打着手电筒、骑着自行车一直追到儿媳娘家,把孙子给追回来。无论如何老俩口不能把这一根独苗给儿媳妇带走了。当时儿媳妇舍不得哭得像个泪人似的,老俩口的心也碎了,抱着孙子回来的路上,心像掉进了冰窿,腿像灌上了铅。从此孙儿就过上了无父无母的孤儿生活,老俩口与孙儿相依为命。少年丧父,老来丧子,这样悲惨的命运偏偏就降临到了他家的头上。

  天行健,群子自强不息。好在他家的孙子特别地争气,现在已经就读于南京某空军地勤学院,再有一年毕业后就会被分配到机场地勤工作。好在他家的三个女儿也特别地争气,平时总是无私地给予他们很多帮助,在生活上和经济上总是很慷慨大方。现在二老田也不种了,基本上就是在家里安享晚年。好人有好报。女儿家也全都从农村发展到了城市,全部走进了有房有车族,女儿家的孩子们也全部就读于大学。他们家的生活奋斗史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认可,提到他们家,村民们没有一个不称赞的,村委会也为他们家挂上了文明家庭的牌牌。

  老俩口为我们讲述这些的时候,时而沉浸于丧子之痛中,时而有对苦难岁月的悲怆回忆,时而有对奋斗生活的激情澎湃,时而又有对苦尽甘来生活的认可,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他们的讲述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无不为之动容,一度眼里噙满了泪花。见过不幸家庭的各种不幸,见过幸福家庭的大体相似,还很少见过他家这种先苦后甜的家庭,很少见过有像这两位老人家自强不息奋斗史的。他们真的很值得人敬佩,他们就是那种自强不息式的中国之脊梁。在这里,我们要为他们老俩口点赞!要为这样的文明家庭点赞!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