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长淮、一泻千里、万古流淌。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我国第一部记载上古事件的文集《尚书·禹贡篇》中有:“泗滨浮罄,淮夷嫔珠” 的记载。用现代汉语来解说就是:在泗水附近产一种青石(灵璧石),可以雕琢发出清脆声音的石罄;古代居住在淮河中下游的淮夷氏族就知道从盛产的河蚌中采撷珍珠。此外,在古时候船舶聚集之处称之为“埠头”。这“蚌埠”两个字,就这样被打渔人和船民们渐渐约定俗成地叫了出来。

  1

  史前时期的蚌埠之境,为淮夷族聚居区。相传,大禹治水南下淮泗,路过境县怀远涂山时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了启。这启是于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夏朝,是为华夏五千年的第一代帝王。春秋战国时期,今天的蚌埠之境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邑地。秦王朝建立后,淮河南岸的怀远、蚌埠地域为九江郡曲阳、钟离等县分领;淮河北岸怀远、蚌埠、固镇、五河地域为泗水郡的蕲、徐等县分领。到了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在家乡扩设凤阳府,蚌埠全境均隶属凤阳府。大清朝建立,蚌埠全境沿袭明制仍属凤阳府,只到雍正年间泗州脱离凤阳府,五河县改属泗州外,其余均属凤阳府。

  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是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1983年7月,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地区划属蚌埠市。今天的蚌埠下设:蚌山、禹会、淮上、龙子湖区四个区,统管着怀远、固镇、五河三个县。淮河浩浩荡荡地横穿市区而过,朵朵浪花时时都在向人们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前世和今生。蚌埠在正式建市之前,像是一个虽有爹有娘却无名无姓又无家可归的孩子。不过,这没被正名也好,像流浪的孩子也罢,蚌埠这里一直不失为一块深邃而又厚重的土地,尤其是市境在近二十年的考古中所发现的双墩文化遗址、双墩大墓和禹会村遗址,那均是7000年前、4000年前和2000年前淮河流域中极其珍贵的人类古文明遗址。

  2012年的夏秋之交,我们一行四人从家乡盱眙驱车前往蚌埠进行淮河文化节采风。这采风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淮河岸边的双墩文化遗址。

  手机百度查询,双墩文化遗址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的双墩村。车子一路前往,抵达淮上区小蚌埠镇还算顺畅,但是到了小蚌埠镇时再要去找这双墩古文化遗址,还真是一件不易之事呢。车载导航不知去双墩村怎么走了?几番寻问,七拐八绕之后,终于在一个村庄后面的一大片青青玉米田旁找到了我们的目的地。远远地望去,一道简易的木棍支搭的栅栏围墙内伫立在一个高高双墩文化遗址雕塑标志。走进栅栏内,青青的草地上除了一尊土黄色基碑镶着一个陶红色人面像并刻有“双墩文化遗址”雕塑标志碑外,还有一块大巨大的镌刻着“淮河文化之光”三角型白色花岗巨石,以及周边的多组古人类撕割动物等原始生活的黑色雕塑场景。

  不过这几组像是塑胶合成材料做的黑色古人类雕塑群,觉得做的还是粗糙一些,有多组已因保护不善有多处脱皮损坏了。双墩文化遗址可是淮河流域古人类文化生活的一个重大发现呀,就这样草草地来做既浪费财物,还有点对不住古人了。双墩文化遗址一圈走下来,也就二十分钟的样子,心里真的有几多失落与失望了。今天来这里游玩只有几个中学生,他们对这个遗址知晓的不多,打听路过的一个中年人,得知这里出土的文物大多收藏在蚌埠市博物馆了,遗址发掘坑在西边不远处,现临时盖上简易棚子进行了防雨水保护,听说日后可能要在这里建一个大的博物馆呢。双墩文化遗址,已于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样一来,这片得之不易的淮河古文化一方重地,一定会重新绽放出它应该放射的璀璨光芒了。

  2

  “双墩”之名由来已久了,这是因为村里农田里自古以来就有两个高高的大土墩。而这两个大土墩是怎么形成的?从未有人问津过。

  1985年11月,双墩之地已是一片枯凄之秋。蚌埠市博物馆人员在进行全市文物普查中,在坐落在双墩村北侧的一个台地东南边的一条凹沟里发现了让中国考古界瞩目的双墩文化遗址。沟内的文化遗物为移动性废弃堆积,是当时的人们向沟内倾倒废弃物而形成的,遗址确定的中心面积约12000平方米。1986年秋蚌埠市博物馆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于1991年春和1992年秋进行了两次发掘。三次发掘在不到400平方米的面积内,因出土了大量人类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珍贵而奇特文化遗物,而被认为是一次轰动中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曾有来自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北京、江苏、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市的40多位专家学者曾聚会蚌埠,共同来研讨探秘这里的双墩遗址和双墩文化。

  一向被村民们看作是“乱坟岗”双墩之地,之所以吸引了全国顶尖级专家的目光,那是因为这里出土的众多陶器、石器等遗物以及陶器、石器上有着诸多神秘莫测的刻划符号,它隐藏着诸多的惊世秘密。

  这双墩遗址是历经了三次大的发掘,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红烧土块建筑遗存,以及诸多动物骨骼,螺蚌壳等等共一千多件新石器早期时期十分珍贵的文物,它们既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古代泥塑艺术品,更有600多件有着神秘刻画符号的古陶器,它们的纹饰简练,手法粗犷、写实中有夸张,风格神奇怪异,极具有独特性和神秘性。而那个看上去只有拳头般大小,但却是最具代表性的我国新石器时期最早的纹面人头塑像,更是国家一级文物中的精品之精品。那一张可爱的孩童脸庞上,鼻头微翘,嘴唇微张,看上去安详中透着稚气,文静中透出灵动,非常形象地反映着人类早期的形象特征与造型技艺。

  双墩遗址上出土的刻画符号,分别刻画在陶碗、陶钵和喇叭形高圈足内侧。它们不仅造型生动与奇特,那此鱼纹、猪纹、鹿纹、蚕纹、鸟纹、虫纹等等图饰和符号,其内容涵盖十分丰富,有狩猎、捕鱼、网鱼,还有种植、养蚕、编织、记事、计数和天文历法等等。经过专业考古工作者的论证,这些出土文物距今已有7300年左右,它们是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更是淮河流域人类早期文明进步与发展有力证据。特别是那些刻画符号,已实际具有了记事与计数的文字功能,其笔画顺序已符合汉字的书写规律了。

  看着这些七千年前的远古人类所使用的极为简单的日常用品,专家们不仅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描绘淮河流域的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所展开的人类早期文明活动大场景,更是通过大量认真严谨的悉心研究那些陶器、石器上刻画符号之后,做出了这样的结论:双墩的刻画符号与西安半坡、临潼姜寨、青海柳湾以及大汶口、宜昌杨家湾、秭归柳林溪、良渚等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刻画符号相比,虽有一定相似之处,却更有着淮河流域的个性特征。而双墩这类刻画符号在蚌埠之南不远处的定远县侯家寨遗址也有所发现,表明它是一定地域范围氏族群落之间表达特定含义的记录符号。为此,专家们认为双墩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它们对于中国文字乃至整个人类文字起源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片土地上那些看上去很不耀眼的简约的陶器、石器,所散发出的却是一道道无比亮丽的淮河文明曙光,照耀着、引领着人类和社会文明不断向前迈进。随着双墩遗址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揭开了,独具淮河流域人类历史文化个性特征的双墩遗址,在2005年被中国考古学术界正式命名为“双墩文化”,成为从事淮河历史文化研究专家们继续深入探寻的一个重要课题。

  3

  同时期在双墩遗址处发现的“双墩大墓”遗址,同样是一项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它让淮河历史文化的发掘与发现又增添了诸多深厚与神秘。上世纪90年代初,考古专家阚绪杭,在双墩村看到了两座9米多高的孤零零大土墩时,凭着长期考古的职业敏感,认为这极有可能是一个大墓的封土堆。阚绪杭经过多方走访从村民口中得知,这两座土墩在上世纪70年代曾被解放军驻双墩某雷达连推平顶部,修建了雷达站,并在两墩中修建了防空洞。雷达站撤防后,防空洞被村民利用取土。可这土墩何时出现,问遍了村里的老人,却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只是倒是有个传说一直在当地流传:“古代有十个太阳,二郎神为将其他太阳用山压住,他担山追捕太阳经过此地歇脚时,发现鞋内有土,于是脱鞋倒土,结果便倒出了两个土堆,这就是今天的双墩。”

  神话传说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一想象与祈求,但无论怎样的神话传说,它都还是有一定的思想根源和精神脉络。阚绪杭听了这个看起来只是说说而已的传说再来到双墩时,他的怀中既揣着一把神话传说的想象之剑,更揣着一把锋利尖锐的科学之剑。他在仔细观察土墩中的村民取土坑洞中首先惊奇地发现了一种特别的白膏泥。白膏泥在先秦时期的南方地区墓葬中十分常见,一般用来防水、密封。从白膏泥和封土堆来看,阚绪杭初步判断这两个土墩可能是战国或者西汉墓葬,他向蚌埠市相关领导进行了汇报。此后,这两座土墩被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被保护起来了。只到2005年6月的一天,双墩北侧土墩上赫然出现了一个在当年防空洞基础上开挖的一个9米深的盗洞,但不知什么原因盗洞并未挖至墓底。当年年底,以阚绪杭先生为队长的双墩考古工作全面拉开。

  双墩大墓的封土一层层被揭开,首先发现的是一种“亚”字形的墓葬。这种墓葬是在秦代以前王一级的人物才有权使用这种形制。接着“亚”字型的四条墓道下面却露出一圈圆形白土层,厚度在0.3米左右,直径在60米左右,在白土层里边是一个直径将近20米的圆形大坑,而在圆形坑中却又奇怪地出现了20条五色土构成的放射线形遗迹从中间向四周辐射着。专家们分析:在中国古代,历来就有“天圆地方”的说法,采用圆形的墓葬并在边上用白色泥土围成大大的白色外圈,有可能是象征天极,也有可能是象征着太阳的图腾。

  双墩大墓的墓口直径20.2米,墓坑深8米,墓坑周边约2米宽范围内,叠压埋藏着有18个大小不一的馒头状土丘,里面放置大量的土偶;土丘之外的填土中也分散放置了大量的土偶。更令人震惊的是,当考古人员挖掘到了北墩的第二层台,一圈土偶呈现在他们面前。“土偶整齐地垒砌着,形成一堵墙,突出而壮观,那个场景,俨然就是一座城池展现在我们眼前。”这些土偶形状为尖顶圆体或方体,体表有明显的绳索痕,高20至25厘米,直径10至15厘米。双墩大墓在众多考古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极其复杂的遗迹现象,令全国各地相继赶来的相关学科领域专家们无不感觉“震惊”。墓葬圆形底部直径14米,墓主椁室居中略偏北,围绕墓主椁室东、南、西、北侧均分布有较窄的殉人木棺腐朽痕。在墓中发现的随葬品,有编钟、鼎、舀、铃、戈、矛、剑、车马器等铜器200余件,还有一些石磬、陶器、玉器和腐朽了的漆器与木器,在食物箱内有许多猪、牛、羊骨骼等等。

  考古界的权威人士之一的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老先生,曾在这里点着拐杖激动地说:“这是经过精心构思、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施工、精心装饰”的重要遗迹,是从未见过的新文化现象和建筑遗存。”

  双墩大墓的随葬品,在考古专家们仔细分析后,大家认为:其随葬品既有非常浓厚的楚文化风格,又有较为明显的吴越文化特征和淮河流域常见的地方文化因素。尽管,这座大墓属于上述三种文化的可能性都存在,但双墩大墓最有可能是钟离国国君的,因为双墩大墓距离现今凤阳之境的钟离城遗址只有约有20公里,而钟离国长期附属于楚国、吴国。如果墓主是吴国人或者楚国人,他们会采用吴国或楚国的丧葬习俗,因为在古代采用什么样的丧葬习俗,不仅仅是等级身份的象征,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人属于什么样的民族和国家的标识。一个古代人在临终时,是绝不会无缘无故放弃自己的“属性”的。于是,专家们认为双墩大墓最合理的解释是:钟离国君采用了淮河流域先秦时期的淮夷人有独有丧葬习俗的结果。

  历经考古专家们近二年的发掘研究,双墩一号墓最终被认定为是距今2000多年的春秋墓葬,墓主人是春秋时期钟离国的国君——柏。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国国君的墓葬,但是它的圆形墓坑、奇异的墓底布局、五色混合土和放射线、土丘、土偶等奇特的遗迹现象,却是考古史上从来没发现过的。为了弄清这次考古发现事实的真象,多路专家们运用了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宗教学、地质学和建筑学等多种学科一起来对付,这可谓是一次具有开创性、挑战性的意义和价值重大的考古,双墩大墓中一个个奇特而不解之谜,还有待于各路专家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步解开。

  4

  信史时代,是指有文字或出土文物记载着历史的时代,与信史时代相反的,就是传说时代。1928年在河南安阳发现并开始考古发掘的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的一个有着三千三百多年历史都城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被考古发掘而证实的第一个古代都城。考古学家在殷墟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遗存,当中记录了商代的祭祀、征伐等多种活动,这应该说是最充分证明中国的历史开始进入信史时代的一次考古发现。

  有人说:淮河的信史时代是从大禹时代开始的,也有许多人对这样的说法不能认同。2006年春,蚌埠的考古专家在现今的禹会区禹会村发现了距今约4600-4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禹会村遗址”又被专家学者们称之为“禹墟”。 蚌埠的“禹墟”和安阳的“殷墟”虽然都属于龙山文化遗址,但是“禹墟”的历史要早“殷墟”一千年左右。“禹墟”是蚌埠继双墩文化遗址发掘后,发现的又一处见证中华文明的重要遗址。

  禹会村遗址位于涂山南麓4公里淮河东岸的蚌埠市西郊禹会区秦集乡禹会村,古称禹墟,是古代典籍记载的“禹娶、禹兴、禹会”之地。“禹会”的地名由来亘古已久,《汉书》中就有记载,禹墟的称谓在北魏时郦道元《水经注》也有记载:“禹墟在(涂)山西南”。世代相传的“禹会”之地名,真的与大禹有关吗?真的是大禹时代的产物吗?

  早在1981年就有考古专家在禹会村发现有龙山时期的文化遗址,这片遗址从淮河南岸大堤下一直延续到村中,初步勘探出整个遗址区规模约有60万平方米。这里已经发掘出土大量鬼脸式鼎足陶器碎片、动物牙齿、碳粒物、石镞和耕作石器工具等。 2005年,禹墟的发掘被列入“国家文明探源”课题的一个子课题。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来到实地勘察和钻探后,又于2007年至2011年先后进行了5次规模性发掘,揭露面积8000多平方米。遗址全面揭露出一处面积为2500多平方米的大型祭祀台基以及大型祭祀沟、祭祀坑和大型简易式工棚建筑等。并出土了大量相同时期且具有不同地区考古学文化特点的陶器,地域范围涵盖了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凸显了各地文化交汇于此的文化现象。

  专家们一致认为,禹墟对考证大禹文化是最接地气的。虽然禹会村的“禹墟”没有发现当时的都城迹象,但是考古专家们根据遗址分布特点和采集的标本分析,禹会村遗址是淮河岸边的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晚期的一处较大的古人类聚落遗址。根据考古专家悉心研究和科学测定,此处遗址距今约4100年,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基本相符。“禹墟”出土的大量烧制粗糙,胎质不纯,薄如蛋壳,但却无法在生活中使用的器皿,其底部基本上还都有明显火烧烟熏的燎痕,它说明了这些器皿就是为大型祭祀活动而烧制的用品。而这种迹象从另一种角度证明了在4000多年前的禹会村,的确曾经举行过一场规模宏大的祭祀活动。而这个时期,正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龙山文化晚期,也是大禹生活的年代和中国国家形成的关键时期。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1月,经过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60多位专家深入考古论证,最终达成共识,确认蚌埠就是“禹会诸侯”之地。禹会村遗址与文献记载的“禹会诸侯”事件密切相关,遗址中所展现的经过精心设计营建,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大型T形坛和器物,再现了当时来自不同区域的氏族部落,为实施某项重要任务而举行大型聚会和祭祀活动的场景。由此可佐证《左传》中“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性。同时,禹会村遗址也为《史记》中的“夏之兴焉以涂山”等历史记载提供了强力支撑,证明了淮河流域是古代文明传播的一个必经路径,是连接黄河、长江两大文化传统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相互碰撞和相互融合的地区。与此同时,禹会村遗址和文化遗存,也证实了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起源地之一。

  5

  从蚌埠多项的国家级重大考古发现中可以看出,地处淮河流域中间位置的蚌埠,在古代人类文明发展和国家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十分繁盛的区域。但是为何在进入信史时代后,蚌埠之境的兴盛为何会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而一直成为被凤阳和怀远两地分割的人烟寂寥之地呢?这些诸多的谜底看来只有待考古专家们来细细破解了。

  明中都城兴建之时,蚌埠东郊的长淮卫(古称粉团洲)是中都城的八卫之后卫,同时还是淮河上下数百里的航运管理机构所在地,在大明之时一直有军队驻兵镇守。此后,蚌埠这个明朝凤阳府西北的边陲小集开始逐步兴盛。十九世纪中期,因淮河下游的淮阴板浦所产“淮盐”在这里的淮河渡口集散,迁居于此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蚌埠由此形成较为繁荣的集镇。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多次与清军在此地激战,一度繁荣的蚌埠又毁于兵火之灾。

  蚌埠是在20纪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中国新兴城市。而这座新兴城市的发展又是得益于津浦铁路的修建。蜿蜒1000余公里的津浦铁路,于1908年动工修建,1911年12月全线通车。现今的蚌埠老人们都知道,没有津浦铁路就没有今天的蚌埠市。津浦铁路的各个大站点都是追随着古代名城的座标修筑的,而蚌埠原本只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小渔村,这里为何能设为一个站呢?这个中原因是:蚌埠地处津浦铁路南段的南京浦口到徐州的中间地段,不管南北哪头发车,当晚只能到达蚌埠,火车均需在这里加煤加水,旅客自然要在这里住宿休息,就这样蚌埠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宿站”。

  1911年5月,蚌埠铁路淮河大桥竣工后,津浦铁路局遂正式设立了蚌埠车站。蚌埠车站不仅促进了蚌埠城市和航运事业的不断崛起,而且很快地显示了蚌埠在政治和军事上的重大作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淮上革命军阻止张勋抢占蚌埠这个军事要冲时在小南山进行了激烈的战斗,1913年军阀倪嗣冲将安徽省督军府首建于此后,蚌埠站加建了整车货场,这里更是南北军阀必争之地了。

  蚌埠,是通往蒋家王朝政治中心南京的咽喉要地,自然是一直要派重兵在这里驻守。1938年2月2日蒋介石为阻止日军南下,无奈之下命令炸毁了蚌埠淮河铁路桥。蒋介石的炸桥阻击日军的目的未能达到,日军占领蚌埠之后,一边迅速抢修大桥,一边严密控制蚌埠车站。1949年1月18日,垂死挣扎的国民党残兵败将为了阻止解放军南下,特别从南京运来炸药,再一次淮河铁路桥炸毁。蒋家王朝败局已定,炸再多、再大的桥也阻止不势如破竹的人民解放大军过淮河、越长江……

  1950年7月,蚌埠淮河铁路桥修复工程全部竣工后,这津浦铁路带动蚌埠快速发展的牵引力,一直是经久不息。已经走过一百年岁的蚌埠淮河铁路桥,除了遭受过两次战争的重大人为破坏外,这座千里长淮上第一桥,经历了百年的风霜雨雪,遭遇过数百上千次洪水猛兽的冲撞,至今依然安然无恙地保障着南北铁路列车运输的通畅。虽历经沧桑却依然十分健壮锵锵的蚌埠淮河铁路,已成为中国现存并保存完好的重要铁路桥遗址,更是蚌埠乃至整个淮河流域中一道具有极高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景观。

  说到这里,我们还真的要感谢中国的晚清宣统皇帝,能在大清王朝最后的残喘之年,不惜花费100万银元来建这座桥。同时,也要感谢英国的桥梁师德纪,感谢苏格兰王国特种桥梁钢,感谢建设的督办桥梁大臣徐世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中国后世的诸多钢铁大桥,能否百年昂扬,国人还在拭目以待……

  6

  蚌埠之境地,地处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的交接地带,广大的平原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境内除了千里淮河主干流穿城东流,还有一心投入淮河怀抱的涡河、北淝河、芡河、茨淮新河、怀洪新河、沱河、浍河、澥河、龙子河等多条等支流争相竞流,加之龙子湖、香涧湖、沱湖、天井湖、四方湖一个个出水芙蓉般的小山岭在境内星罗棋布,让蚌埠大地出落成好一番江南水乡之情韵呢。

  作为他乡之客,在探寻了蚌埠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址之后,在现今的蚌埠市区里,有一个蚌埠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生活十分相融的龙子湖公园,还是非常值得前去走读、浏览一番的。有“中原西湖”之称的龙子湖,地处是蚌埠市区东侧,是一个全国最大的城市天然内湖。碧波荡漾的8.4平方公里水面,让闻名世界的杭州西湖,在她面前也只能是小湖见大湖了。明代天启年间的《凤阳新书》记载,它原来是一片洼地,由于淮水倒灌而形成湖面。但是他的水源同时也来自凤凰山、马益山、梅花山、东鲁山、西鲁山之间的许多山涧和淮河之流。其“龙子湖”之名,来自“九龙水汇注而成”,当然也还有:朱元璋少年在湖上划船,撑杆掉入湖中,化龙升天,而后被人们叫做“龙子湖”的民间传说故事。

  龙子湖三面环山,山水相依。湖东有曹山、锥子山,绵延起伏如龙,又称“双龙山”;南有大小九条沟渠,是龙子湖发源地;西侧有雪华山、梅花山,山体植被茂盛。在这里,还有浓厚的楚风汉韵、三国风云在此藏匿,汉代的栖岩寺和玲珑塔遗址在此,曹操当年的练兵场和鲁肃驻兵建城遗址在此,唐代的石屋和参天古银杏,以及明朝开国功臣、军事统帅汤和之墓也在这里遗存。

  依托龙子湖而兴建的龙子湖公园,现已成为占地25万平方米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这个全天侯向市民和外地游客免费开放的景区,可谓是一个青山碧水相连、湖岸曲折多变、水面纵深开阔,建筑景观大气的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超大型公园,这可是在寸土寸金的现代化城市中,还真是一方不多见并且非常难得的,属于每一个市民和外来宾客的自由行走的城市文化生活空间。 

  龙子湖公园是以“阳光、绿色、亲水、休闲”为理念,以跨湖而过的龙子湖大桥两侧分为南北两大主题园区。为保持这方阳光水岸成为一个优美的生态之地,公园建设者首先是在这里栽植了香樟、银杏、广玉兰、桂花、樱花等上百个树种花木,近二十万平方米树木呈现给人们的是四季葱郁时时有花分外香的美丽港湾。

  南园区是一方亲水园,分别由“湖山在望”、“露天剧场”、“临湖广场”、“绿色竹园”四个独立景区构成。南园正中是一个全面开放式的巨大“露天剧场”, 周围一圈耸立着的那十多尊巨型的银白色风帆雕塑,既像是一艘艘正在乘风破浪的航船,又似一个个巨大的贝壳,它们把淮河岸边的“珠城”蚌埠,表现的真是好一个淋漓尽致。当我们漫步在那架设在湖水上连通着南北两个景区的“九龙木栈桥”时,一泓湖水碧波荡漾,曲径通幽,蜿蜒流畅、厚实宽敞的红色木栈桥,让人们在530多米的一步一景的木栈桥上,观赏着这里的湖光山色和人文景象,感受着那湖风吹拂时舒适闲静和悠然自得。当夜幕降临后,那亮化装扮的蜿蜒左右摆动般的木栈桥,更似一条金色的巨龙即将从蚌埠大地上腾飞,这真的是一个画龙点睛之大手笔。

  北园区分别有门户区、活力区、探索区和庆典区。在园内,有全长2400米的卵石驳湾、有南北气候分界线青铜雕塑,有数不清的景观巨石、有花好月圆庆典广场,有湖中绿岛和游艇码头。清晨曹山日出时,朝霞洒满龙湖水面,这里是这座城市最美丽的阳光水岸;晚间华灯绽放时,水中的光影斑斓与星光明月交辉相映,这里闪烁着的是蚌埠最迷人最浪漫的景致与情调。

  在以淮河文化为主题的风情园,以古代图腾柱的形式,以日、月、星辰和龙、凤、山、川,有机地构成了气度恢宏、高低错落、变化有致、富有韵律的大型雕塑群。在一个偌大的天然水池中,还建有一尊高大凛然、神态庄肃,衣拂风云的大禹雕像和九尊古鼎雕塑,形象地展现着大禹治水、禹定九州、华夏一统的豪迈气概和民族精神。

  7

  走读蚌埠,在我记忆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那些古老深厚的历史文化,那耸立在淮河流域中心地带新兴发展的现代化城市面貌,以及那手笔超凡的龙子湖市民公园以外,在蚌埠市中心地段那片占地15万平方米的淮河文化广场,同样在我的心中形成了久久散去不掉一个兴奋点。

  蚌埠的淮河文化广场,是一个开放的集淮河文化、市民休闲和商贸经济于一体大型城市广场。当我们行走到广场入口处首先看到的是周围的墙壁上,特别设计布置了有关蚌埠古老历史和淮河文化,以及老火车站、老街道、老胡同、老天桥、老风情、老民俗、老艺术的老照片,也看到了展示蚌埠今天不断发展的新姿态、新风貌的新景象。这样的设计真好,它既让走过这里的人们能看到蚌埠的过去而留住记忆,也真实而形象地告诉人们:要珍惜现在、装扮时代、展望未来,在这里用这样的图画意境和创意,我们感觉和感受真是很好。

  徜徉在淮河文化广场之中,可以看到浓缩的淮水穿越的荆涂山峡,周边与“人文之祖”、“智慧之光”、“华夏柱”、“大禹颂歌”四处极具淮河流域文化特色的多组大型雕塑交相辉映,不仅向人们传达着珠城厚重、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品质,那双墩遗址出土而经过放大了的七千年前的纹面人头塑像,那象征着华夏精神的大禹治水的高大浮雕等等,更是向世人展现出淮河流域作为中国最早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地区,这里的古代人是极具智慧地创造人类文明和的人群。

  当我们在夜幕降临里远远看到:那设置在广场上的400米长大型音乐喷泉,那采用国内最具现代化城市气息和设计理念,而向人们展示的“众志成城”、“乘风破浪”、“盛世花篮”等等上千种喷泉造形,伴随着各种绚丽的灯光和优雅的音乐,不时地将淮河文化广场上那艺术造型各具特色的会展中心、大剧院、图书馆、休闲中心等文化建筑映衬得瑰丽无比。这是一个城市活力的体现,这更是一个城市精神的体现。

  漫步在这淮河文化广场,我们都对蚌埠的市标“蚌埠之珠”有着格外注目和钟情,大家都感觉这是一枚难得的颇具文化和艺术创意的城市标徽。这标徽初看上去,她只是那两个艺术化的“中国蚌埠”拼音开头字母“C”和“B”,在托起一颗洁白的珍珠。但若致细深入琢磨和展开想象,那白色的造型线条,便是蚌埠之境古老民间艺术花鼓灯表演者和飞舞的彩带,与奔流的淮河在有机地交融,在热情的舞动,在有力地托起一颗璀璨的淮上明珠;而那鲜红色的外圆,则是一轮热烈如火、喷薄升腾的红日。这枚市标所体现的一定是:蚌埠,作为中国淮河流域中心崛起的一座闪烁着珍珠般夺目光泽的明星城市,既有着厚重的淮河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着活力四射、激情勃发的新时代之超强的竞争力和向上力。淮上明珠——蚌埠之珠,是蚌埠之城的魄力和活力,是蚌埠之城的希望与未来。

  蚌埠——两淮重镇,沪宁咽喉。千里长淮在脚下奔腾,京沪铁路、淮南铁路、京沪高铁、合福高铁在这里交汇。蚌埠,在淮河经济带和淮河生态走廊上升国家战略的今天和明天,你这淮河腰间挂着的一颗璀璨明珠,你美丽的前程,定会更让世人瞩目和礼赞!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